谱写乡村振兴“水文章”绘就“水美乡村”新画卷

农村河道是农村重要的水利设施,不仅具有行洪、引水、灌溉等综合功能,同时承担调节水生态、营造水环境的任务,对农村防洪排涝、抗旱供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扬州市水利局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围绕“功能达标、水流通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管护到位”的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标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从规划编制、资金筹集、督查保障等多方面加大对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实现扬州市乡村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筑牢了乡村振兴水利之基。截至2022年底,扬州市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054公里。

宝应县芦东河

宝应

让一号河回归清澈流淌

宝应县相庄村、郭桥村之间,一号河在冬日暖阳映照下泛起粼粼波光,流淌在广袤的田野上,滋润行行碧绿的油菜。很难相信,在42天前,一号河还是一条淤塞浑浊、坡岸坍塌的“问题河”。

农村河道建设往往需要解决历史性难题,直面农村陈规陋习,这就需要当地镇、村一方面下定决心、动真碰硬,有把难事办成、把要事办好的决心,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心怀群众,有穿针引线的耐心、互谅互惠的同理心,才能让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真正为村民服务、让村民满意。

“河道整治涉及的每一户都要落实村干部走访,我们有目标,有信心,没有干不成的事!”村干部们一户户走访了村里上百户人家,收集村民们的诉求,再集中讨论解决措施。

“老两口年纪大了,就指着门口河边这点菜吃着方便……”“河里围网养的两只鸭子,说要等孙子放假回来吃了鸭子再拆围网……”“村民们的旱厕说是不能拆,拆了坏户主的门风……”

扒翻种植的蔬菜和河道中的围网必须限期清理,规范河岸管护不能漏一家一户,确有困难的后续由村干部关心帮助解决生活问题;村委会组织宣讲活动,宣传科学思想、弘扬文明新风;拆除旱厕后给予户主一定的补偿,有需要的可以帮助安装坐便器,并加快推进村公用临时厕所建设……

村委会不折不扣的办事决心、为民排忧解难的工作态度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解决措施公布,村民们纷纷响应,“一号河干净了对大家都是好事情,好政策我们一定要支持!”

2022年11月7日,挖机进场刷坡清淤。

拆除私搭乱建、围网养殖,清理扒翻种植、水面浮萍,村民们齐心协力干得热火朝天。截至一号河生态河道建设完成,相庄村村民们累计投入了上千个工、近万工时。

“这里以前就是我种的菜,后来我自己铲掉的。”年近七旬的村民袁金山满脸笑意,“现在的一号河清爽多了,我们亲手整理出来的河道,以后更要保护好。”

从2022年10月20日到12月1日,42天的攻坚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一号河初现生态景致。为了让美景常驻,相庄村从村内聘请了专职河道巡查管护员,每日巡查乱堆乱放、乱垦乱种、乱排乱放等问题,清理河道内生产生活垃圾。

一号河建设的故事结束了,然而,水利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广陵区万福河

广陵

流动之景润色美丽新农村

水是农村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广陵区从源头铁腕治水,统筹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景观、水文化,集中整治岸坡乱堆乱放、私搭乱建、污水排放、扒翻种植等现象,通过清淤疏浚、护岸加固、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修建滨水栈桥漫道等工程,将一条条农村河道打造成了生态线、风景线、人文线、幸福线。截至2022年底,已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33公里。

沙头镇南北河,南起人民滩村三组,北与七八九组河相连,全长1.82公里,是保障周边300多亩蔬菜种植基地供水、排涝的重要河道。“这条河功劳大了!蔬菜基地一年产超过百万公斤蔬菜,全靠它供水!”附近农户赞叹。

清障提升后的南北河奔放而清澈,显露出自然的悦动之美。河水浇灌萌发了一茬茬鲜嫩的蔬菜,把这份自然清甜送到千家万户。

幸福的花开在幸福河,幸福河流入幸福家。广陵区沙头镇常家支河边,寓意“幸福”的格桑花在秋日暖阳中舒展摇晃,花香浓郁沉醉游人,花影入水朦胧游鱼。

常家支河是广陵区沙头镇东部最主要的河道之一,东起都天庙闸与归江河道相通,西连沙头镇主河,河道全长2.1公里。自2022年启动常家支河农村生态河道整治项目以来,沙头镇立足特色,对河岸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清除渔网鱼簖、拆除违建大棚禽舍,实现了常家支河这条环洲一号路上明珠之河的蝶变。

同样的蝶变还发生在安圩河。安圩河东起连三圩闸与归江河道相连,西至黄港闸与内夹江相通,河道全长2.9公里,保障着沙头镇集镇区及周边五千亩农田的灌溉与排水。2021年沙头镇实施了安圩河整治工程,将原河道过水面狭窄,阻塞、淤积的坑塘、涵管部分重新规划,疏浚后布置高分子板桩护岸,河道排涝能力提升一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以河安民、以河惠民。安圩河边日有游人夜有歌,河边丰富的墙体彩绘、雕塑集中展示了水文化“滋养”美丽农村、赋能乡村振兴的生态画卷,成为沿线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的不二之选。到了傍晚,舞蹈欢快的音乐奏响了乡村幸福之歌,散步、夜跑、拍视频,小朋友们欢乐的笑声在安圩河上响彻。

邗江区张房河

邗江

将农村河建设成生态河、致富河、乡愁河

邗江区将农村生态河道作为打造美丽幸福河湖的重要抓手,紧扣乡村振兴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驰而不息推动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截至2022年底,邗江区已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04公里。

邗江区毛正涧南起甘泉镇银坝涧,北与杨寿镇王冲涧相连,全长5.65公里。2020年邗江区正式启动了毛正涧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共清淤清杂近5万立方米,在河道两岸新建6.8公里亲水步道及8座观景亭、观景平台;2021年,邗江区开展毛正涧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建设完成毛正涧河长制公园;2022年,除对毛正涧开展清杂清障外,新建滚水坝一座。

经过三年3次建设打造,长效管护下的毛正涧不仅生态环境焕然一新,新建的滚水坝还大大增强了毛正涧的蓄水灌溉能力,有力保障了附近农户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水清了、种出的草莓更甜了!毛正涧的面貌提升了,我们农户的收入也提升了!”毛正涧附近的草莓种植农户们喜上眉梢。原本,附近草莓农户虽然提供采摘服务,但是因为没有形成乡村游线路,难以吸引到周边游客。

在毛正涧河长制公园和亲水步道建设完成后,毛正涧沿线已形成毛正涧风光带,不仅是附近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场所,还形成了一条集滨水漫步、亲水观景、公园休闲、草莓采摘于一体的周边游线路,游客络绎不绝,农户们的采摘大棚更是“人气爆棚”,以毛正涧为代表的一条条农村生态河道成了周边乡村经济增长新的撬动点。

“邗江区共有县乡级河道176条,总长度402.6公里,其中部分河道流经居民家前屋后,岸坡乱堆、扒翻种植、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等问题较为突出。”邗江区水利局副局长高丽娥介绍道,“这就要求我们在打造农村生态河道的过程中做到‘一河一策’、换位思考。”

红旗引水河位于公道镇河东村,东起王庄组,西至滨湖中心河,全长1.16公里。这里的村民们多数沿河而居、污水直接排入河中,不少村民还在屋后岸坡上扒翻种植,水土流失严重。

“要改变红旗引水河的现状,进行生态河道建设,清淤、疏浚、刷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大水生态宣传力度,解决破坏水环境的根源问题,让村民们都能自发维护水环境。”公道镇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潘正柏感慨,“特别是要和村民们面对面、心连心的沟通。”

心的距离近了,村民们的顾虑都一一有了对策,问题自然冰消雪融。针对村民们生活污水处理难题,当地联合住建部门修建可利用式污水处理设施,将生活污水拦截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有村民提出禁止扒翻种植后收入下降,公道镇提出改种菜为种果树,免费赠送农户枇杷树、柿子树、桃树等常见果树,种植果树产生收益由各户村民享有,既做到农民增产增收,又涵养了水土、改善了河岸环境。

顾虑没有了,对河道建设完成的期待更急迫了。如今,红旗引水河边的村民时常询问建设进度,他们都在期盼着屋后红柿高挂、河水清流,河对岸金桂花开满河香的乡村新美景,村民们的乡愁更浓了。

水清、岸绿才是美丽河道,河道美丽才是家园美丽,农村生态河道成为了村民们农村生活品质新的提升点。

江都南樊河

江都

碧水生金水美经济激活富民新引擎

江都区老三阳河全长18公里,其中樊川镇段史称邗沟东道,已有1420年历史,是邗沟东道申遗项目和江都大运河“高品位的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历经千年的老三阳河樊川段至今仍为江都通北(里下河水网)特田示范区、樊川镇集镇区及其周边的近八千亩农田提供供水和排涝保障。

为了让“水美”成为周边村民的民生幸福标配,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老三阳河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累计投资超2600万元,在对全线开展疏浚的基础上,对部分河段进行了河道护砌、木桩护岸,大大提升了断面过水能力。同时对两岸绿化景观进行了提升,在河岸以标语标牌、雕塑造型等形式展示水文化、乡村振兴以及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

缘水而兴,借势而为释放水红利。老三阳河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完成后,老三阳河一改从前河道阻塞淤积、排水不畅,水体富营养化,发黑发臭的旧面貌,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新亮点,邗沟东道成功申遗,里下河农科所也选择在老三阳河沿岸落户,现在的老三阳河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一幅乡村锦绣画卷跃然眼前。

同样位于江都通北(里下河水网)特田示范区的还有位于吴桥镇北片的周桥河。周桥河是吴桥镇北片的主要引排河,呈东西走向,全长2.65公里,是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吴桥农业园的唯一水源地,为该区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保障。

然而,周桥河土质黏性较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原本的河道已出现边坡坍塌,引排不畅。2022年,江都区实施周桥河整治工程,全线高标准打造,对周桥河进行了疏浚并全段使用了木桩护岸,同时栽植垂杨柳、铺种草皮,彻底解决了原先土质问题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

从“花钱治水”到“碧水生金”,如今的周桥河,水清岸绿,花草馨香,与农业园区规模建设相得益彰,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休闲采摘。“旱涝不愁了,环境更好了,休闲采摘的游客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周边的种田大户们说道。

位于江都区浦头镇的龙耳河是南北向的天然河道,早在晚清时就有浦头名士张燮恩描述龙耳河为“龙儿河屈曲,以形蜿蜒如龙蟠状,故名”,河道全长3.42公里,流经浦头社区、王庄村、双丰村。

2021年,龙耳河整治项目启动,建设挡土墙并将河道防洪标准提高至20年一遇,沿岸坡铺种草皮,种植红叶石楠、桂花等。2022年,龙耳河重点开展“两违四乱”问题整治,整治岸坡扒翻种植超6000平方米,拆除渔网渔簖等5处、岸坡违章建筑2处,清理水葫芦100余吨。

清淤疏浚、工程护岸、景观提升、植物防护……通过两年的综合整治,现在的龙耳河不仅是风景优美、文化浓厚、群众满意的生态河道,更是集防洪、景观、人文、生态“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滨河生态景观廊道。

仪征市桃园中心河

仪征

综合治理催化农村河道生态蝶变

半山半圩、山水相依,仪征市正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长三角都市圈“后花园”,其中构建水美“后花园”尤为重要。近年来,仪征市推进农村河道轮浚工作,率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河塘、村庄、道路、绿化、公共设施“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农村河道面貌发生转折性变化。截至2022年底,已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28公里。

胥浦河更安全了,也更美了。河边沿线穿插种植樟树、柳树、梧桐树成荫,景观亭、景观长廊旁红杉映暖阳,沿河一片风光邀人赏。游客们怎么会辜负这片

冬日美景,乘上游船,沿胥浦河游览两岸风光,感受仪征文旅休闲漫生活。

汇入胥浦河的光华冲心河位于枣林湾旅游度假区野山村境内,呈东西走向,西起光华水库,东至胥浦河,全长约2.69公里。如今的光华冲心河河如其名,盈盈华彩,波光粼粼,在村落间清澈流淌。但村民们却知道,就在几个月以前,光华冲心河还是河水浑浊、河岸杂乱。“毫不夸张地说,翻天覆地的变化!”光华冲心河边的村民们竖起大拇指。

从“有名”到“有实”,光华冲心河的绽放靠的是上下合力。仪征市水利局与所在乡镇、村上下齐心,形成合力,疏浚土方3.22万立方米,拆除私搭乱建、鸭舍围网,同时对河道绿化景观进行了整治提升,加强河道日常管护,严禁河内废渣废水排放、扒翻种植等,将光华冲心河打造成为安全、生态、美丽、人文的农村河道。

仪征市在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过程中注重以河流水系为脉络,实现水域岸上共同打造,相得益彰。枣林冲心河,地处仪征市枣林湾旅游度假区枣林村境内,是仪征市枣林湾旅游度假区东部最主要的河道之一。近年来,枣林冲心河拓宽改造工程和农村生态河道整治项目陆续完成,通过水系打造,枣林冲心河汛期行洪排水能力大大增强,并能在非汛期蓄水造景,丰富了水上旅游业态和市民游客的休闲选择。

现在的枣林冲心河是世园会园区内部的一条重要景观河和泄洪河,被形象地称为世园会的“蓝脉”。河道两岸建有景观小品、亲水平台、凉亭、林荫活动区等亲水设施,游客驻足凝望间,可近赏岸树参差、错落有致,远眺碧水流泻、云雾氤氲,千年古韵扬州跃然眼前。

高邮市红旗河

高邮

秀水焕新高“颜值”农村河道增值生态红利

高邮之美在于水。近年来,高邮乘着里运河-高邮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带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东风,以水系连通为重点工作,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不断夯实水美高邮的农村水生态基础,让农村水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齐步走,为高邮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持续注入“水动力”。截至2022年底,已建成农村生态河道559公里。

菱塘回族乡王姚村,一块块鱼塘相缀成片,波光粼粼,好似颗颗珍珠,串联这些珍珠的链条就是养殖场生产河和单闸引水河。养殖场生产河西部端点通过节制闸与单闸引水河相连,单闸引水河则经向阳河与高邮湖相连,两条河道为王姚村78家养殖户、近4000亩鱼塘提供了生产养殖用水及排涝保障。

为更好地服务当地养殖户,菱塘回族乡将养殖场生产河、单闸引水河列入2022年农村生态河道整治项目,对河道绿化景观、节点等进行了整治提升,并维修养护河道配套设施。

通过整治工程,养殖场生产河和单闸引水河的面貌焕然一新,河面碧波荡漾。“整治以后,水干净多了,换水也更方便了,不是吹牛,现在我们养的鱼不比高邮湖里的差!”附近的养殖户喜笑颜开。

在高邮市东部新建成区同样也有着这样两条河,整治前周边居民避让不及,然而通过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的调整改善后,确确实实从“锈带”变为了“秀带”,也成为周边居民心目中的“靓”河。

南澄子河位于高邮市东部新建成区,西起盐河,东至城南新区联络河,河道全长5.6公里,流经高邮镇黄渡社区、高谢社区、十里村,是高邮镇集镇区主要排涝通道之一。在高邮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清水活水、不淹不涝”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下,2015年南澄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被列为城建“双十”重点工程,2022年围绕水系连通、农村生态河道及幸福河湖建设,再次对南澄子河全段进行疏浚、整治,沿线共拆除违规搭建共16处,城区段实施管道截污、绿化,建设休闲广场、慢道、景观桥、景观小品、亭廊等,工程总投资约4500万元。

经整治,袅袅东风起,南澄子河碧水微澜,两岸垂柳蓬茸,垂丝海棠含羞多姿,相映成趣;盛夏时分,绿树遮掩,紫薇花红满堂;秋冬时节,红叶石楠则点缀了两岸,生机勃勃。如今的南澄子河四季皆景,“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生态之美逐步呈现,成为高邮东部新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沿线群众有了健身休闲新去处。

红旗河位于高邮市邮城大道G233西侧,北起北澄子河,南至南澄子河,总长3.5公里。整治前红旗河多处淤积严重,河水宣泄不畅,水体黑臭脏乱,杂草丛生,大大影响了高邮市东部新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和南水北调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国控断面水质。

2020年,高邮市投资1.8亿元,开展红旗河综合整治,拓浚河道、修建生态护岸、新建红旗河闸站,修建钢坝闸、引水保水控制闸共17座,新建桥涵7座,并按照城市公园建设要求,建设景观绿化以及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红旗河整治沟通了南北澄子河,实现南北贯通,大大提升了高邮东部新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城市清水活水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建成了G233公路沿线的宜居生态廊道。

“以前这都不能叫河,顶多是一个个的水塘,水也不干净,每到夏天都散发着臭气”附近居民说道,“现在‘死水’变成了‘活水’,水清了,两边景色也美了,我们经常带孩子到这里来散步”。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在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力求‘治一河成一河,治一片成一片’,打造农村精品河道,突出示范引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实现我市农村水环境整体性跃升,推动水乡风情再添新韵。”扬州市水利局局长凌国栋表示。

THE END
1.现在有什么致富新项目17个适合农村发展的项目相关现在有什么致富新项目招商更多 掌门人 投资:1万-5万其他 查看详情 申请加盟 现在有什么致富新项目疑问 没有想要的,去找项目我对现在有什么致富新项目感兴趣,马上留言 *姓名: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留言: 内容不能为空 招商经理将在24小时内联系您。请注意接听电话https://m.3158.cn/zt/xzysmzfxxm/
2.阿里致富网阿里致富网是为中国创业者提供致富经、最新创业商机、致富好项目、小本创业致富、致富加盟、致富金点子、农村创业、致富信息,是白手起家创业者的致富助手!http://a.ali67.com/
3.湛江东海岛大项目有大担当,产业“巨无霸”反哺乡村振兴如今,农村房屋租赁的用途开始多样化,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居住方式,而进一步扩展到为创业人员或游客提供工作、休闲娱乐、养老等功能。湛江经开区抢抓东海岛大力延伸钢铁、石化产业链条的契机,积极推动村集体运用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务工、发展项目等方式,促进农业增产、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https://www.zhanjiang.gov.cn/qxdt/content/post_1840300.html
4.甘孜州9个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近年来,烹坝镇沙湾村立足区位优势,坚持党建引领,深挖潜力资源,把盘活闲置资产、开发山水资源、发展村级企业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突破口,不断强化村集体“造血”功能,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盘活闲置资产,描绘乡村致富新画卷 沙湾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开展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http://m.ganzitv.com/cms/content/139332447
5.中国械网【特产】河南淅川:紫薯种植忙 乡村振兴有“薯”光【特产】大新县:党建赋能 万亩“撂荒地”巧变“致富田”【特产】桐城市:特色产业解锁山区致富“密码”【新质生产力创见“酒”未来 聚焦百千万工程!凤武大厦项目奠基 莞韶对口帮扶再上新台阶 “新质生产力创见‘酒’未来” 【财智头条】微信出手整治公众号标题https://www.chinaxiaokang.com/chengshi/2022/0829/1350646.html
6.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水稻收获期,平利县纪委监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发现,部分村庄水稻种植面积[更多详细] 新平台打造致富新路径——平利县组建乡村建设服务公司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记者 田丕 郭飒 通讯员 陈力平利县长安镇千佛洞村村民方小军正悠闲地坐在社区广场跟邻里喝茶聊天,刚刚结束为期4个月的环境治理工程,此刻他也迎来http://www.akxw.cn/s/tuopinzhenxing/
7.平安产险江苏分公司:保险金融医疗“三下乡”,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该项目共投入资金480万元,惠及地方龙头企业3家,直接受益农户18576户。 参观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 线上引流,激发乡村致富新动能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农产品产得出,还要销得好。平安产险江苏分公司通过后端为农产品销售赋能,进一步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一体化经营支持,激发乡村致富新动能。https://www.xhby.net/jr/yhbx/202308/t20230828_8063554.shtml
8.致富项目强化技术支持,助力疫情期间渔业平稳生产 当前正值高温酷暑季节,河蟹养殖进入关键的“五壳期”,是育肥、增重的重要节点,关系到广大养殖户一年的收成问题。近期省内外多地通报发生新冠疫情,对养殖物资运输、集中技术培训、下乡技术指导等产生一定影响。市水产站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技术指导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深入基层帮扶https://www.ntv.cn/p/folder1589/folder1590/folder1603/zfxm/2021-08-24/75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