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龙顺英,作为牙泉村党总支书记,她始终心怀村民,努力为大家谋福利。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村庄如何通过团结、协作与创新实现了逆风翻盘。去年,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努力,牙泉村的一口老井终于完成了翻修。这一过程中,龙顺英多次与上级领导沟通,并通过村中长辈的协调,凝聚了村民对项目的支持。在这口焕然一新的古井面前,村民们纷纷表示满意,这不仅是国内的饮水问题,更是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
土地是农村的命脉。牙泉村的领导层充分利用本地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积极引入家庭农场和合作社,2021年底时,村里水稻种植面积更是达到1700余亩。农民们的收入从4600元飙升至1.1万元,村集体经济也从原来的寥寥无几增至8万元,300多位村民获得了就业机会。这一系列的数据,无不在证明着项目带动的力量。
为了更进一步,村里还向农业专家寻求帮助,积极引进优良的水稻品种,成功打造了“新玉生态优质大米”品牌。与此同时,龙顺英还建设了谷物烘干中心,为村民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这些新举措,不仅增强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也让他们更有自信和希望。
除了水稻,牙泉村还有传统的烤烟种植。通过村党总支的积极策划,2021年,该村的烤烟种植面积由200余亩扩大至近500亩,留守的妇女和老人们找到了工作,实现了经济增收30万元,村集体经济也因此获得了十万元的收入。这些改变,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更构建了一个良性的经济生态系统。
龙顺英引领下的牙泉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主干道的拓宽与硬化,为村民的生活与出行带来了便利。未来,村里还计划修建全镇第一条沥青路,助力村民更好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无数个温暖的故事,是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一位位村民在新的项目中找到了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乡村将借鉴牙泉村的经验,以项目带动来实现共同富裕。无论怎样,龙顺英和她的团队证明了,只要心中有群众,满怀爱心去工作,致富的道路最终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