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排头乡:五个特色农业种植千亩示范片勾勒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湘潭县湖南频道

红网时刻7月15日讯(湘潭县站记者左璆)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湖南省湘潭县排头乡在传统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有效利用当地特色农业资源,扶持特色种植示范片发展,开展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带动当地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和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目前,排头乡已打造出优质稻、湘莲、水生花卉、黄荆坪竹根辣椒、药用紫苏五个千亩特色农业种植示范片,探索“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合作社+贫困户”、“流转费兜底+入股分红”的模式,充分保障农民的利益与经济增收,具有产业布局合理、资源利用高效、综合效益显著等特征,这些示范片融合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多重功能,为促进全乡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稳定脱贫攻坚成果打下了良好基础。一幅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五彩画卷正在排头乡徐徐铺开。

千亩优质稻示范片

结合今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契机,通过“专业种植合作社+村+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南下、华宇村打造早加晚优千亩示范片。主推品种为:早稻“中嘉早17”“中早35”等深加工型品种,晚稻“两优级336”“H优518”等优质稻品种,目前该示范片推广约4000亩。

为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发挥脱贫攻坚主体作用,今年当地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帮扶241户733人种植水稻,通过粮食生产发展实现稳定脱贫。

千亩湘莲种植示范片

为有效推进湘莲产业的发展,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型经营主体产业扶贫,把湘莲产业作为“一乡一品”主导产业。以镇区回龙桥村为中心,辰山、狮龙和红祺村为补充,打造5000亩湘莲种植,其中回龙桥连片湘莲种植2000亩,现已形成以“寸三莲”“太空莲”为主连片花海。今年,排头乡组织三个种植合作社共流转土地600余亩,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公司前期组织种植,后期交由贫困户采摘湘莲并按市场价格予以产品回收的管理,带动贫困户365人实现真正增收。

千亩水生花卉示范片

该示范片位于省定贫困村团结村,由湖南华懿生态有限公司投资,首期1150亩流转种植结构调整区,种植鸢尾、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既发挥了种植经济效益,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和增收,同时还助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美丽的产业”。按照公司规划,二期将继续在周边复制拓展约2000亩面积,并发展以花苗花卉销售、户外摄影基地、科普学习基地、餐饮民宿、亲子游乐等多种业态的田园综合体。该公司长期有20多名贫困户从事除草、出苗等工作,助力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人均务工年收入1万余元。

千亩黄荆坪竹根辣椒示范片

千亩紫苏示范片

为抓好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一村一特”有序发展。该示范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湘潭县华为湘莲有限公司以辰山村为中心与合作社合作,种植紫苏1100亩。该示范片带动周边群众和贫困户种植紫苏,年增收2000元每亩。该示范片长期聘请务工人员30人,其中精准扶贫户3人,年人均增收12000元。

THE END
1.地理专题——特色农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特色农业如火如荼。 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要求,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一、主要类型 (1)按生产部门划分 ① 特色种植业 这是特色农业中比较普遍的形式,如反季节蔬菜、特种蔬菜等;特种粮食如黑色玉米、小麦、香米等以https://www.360doc.cn/article/924893_1111836011.html
2.发展前景的十大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有哪些项目农村特色农业种植除了特色农业种植项目,还有农业水产项目。近年来国内、国际市场对田螺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我国南方地区更是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华圆田螺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广阔,如今在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开展人工养殖,是带动当地增收致富的有力手段。中华圆田螺的养殖成本低、养殖技术容易掌握,且https://www.maigoo.com/top/42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