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秋季学期数学期中考试

好好学习才会天天向上,大家要努力一点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看看八年级数学,希望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哦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2分)

1.四个数0,1,,中,无理数的是()

A.B.1C.D.0

2.下列说法:①;②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成一一对应关系;③﹣2是的平方根;④任何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⑤两个无理数的和还是无理数;⑥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正确的个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3.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且x≠3

C.x≠﹣1或x≠2D.x≠﹣1且x≠2

4.将分式中的x,y的值同时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

A.扩大6倍B.扩大9倍C.不变D.扩大3倍

5.计算(1+)÷的结果是()

A.x+1B.C.D.

6.若分式方程=a无解,则a的值为()

A.0B.﹣1C.0或﹣1D.1或﹣1

7.已知x﹣=8,则x2+﹣6的值是()

A.60B.64C.66D.72

8.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A.B.C.D.

9.估计+1的值在()

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

10.衡阳市某生态示范园计划种植一批梨树,原计划总产值30万千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决定改良梨树品种,改良后平均每亩产量是原来的1.5倍,总产量比原计划增加了6万千克,种植亩数减少了10亩,则原来平均每亩产量是多少万千克设原来平均每亩产量为x万千克,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A.﹣=10B.﹣=10

C.﹣=10D.+=10

11.若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则m=()

A.1B.0C.﹣4D.﹣5

12.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④如果x2>0,那么x>0.

A.1个B.2个C.3个D.4个

13.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

A.SASB.ASAC.AASD.SSS

14.如图,E,B,F,C四点在一条直线上,EB=CF,∠A=∠D,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的是()

A.AB=DEB.DF∥ACC.∠E=∠ABCD.AB∥DE

15.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

A.∠A=∠DB.AB=DC

C.∠ACB=∠DBCD.AC=BD

16.如图,E是等边△ABC中AC边上的点,∠1=∠2,BE=CD,则△ADE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D.不能确定形状[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

17.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8.已知(x﹣1)3=64,则x的值为.

19.如图,已知AB=BC,要使△ABD≌△CBD,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20.式子“1+2+3+4+5+…+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上述式子比较长,书写也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将“1+2+3+4+5+…+100”表示为,这里的符号“”是求和的符号,如“1+3+5+7+…+99”即从1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奇数的和,可表示为.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请计算:=(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6分)

21.(6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AD.

(1)尺规作图:作∠A的平分线交CD于点E,过点B作CD的垂线,垂足为点F;

(2)求证:△CBF≌△ACE.

22.(6分)先化简+,然后从﹣1≤x≤2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

23.(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计算:2÷(﹣1)﹣9×()2+20160;

(2)解方程:﹣=0.

24.(10分)课间,小明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尺玩,不小心掉到两堆砖块之间,如图所示.

(1)求证:△ADC≌△CEB;

(2)已知DE=35cm,请你帮小明求出砖块的厚度a的大小(每块砖的厚度相同).

25.(12分)为了迎接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计划由某校八年级(1)班的3个小组制作240面彩旗,后因一个小组另有任务,改由另外两个小组完成制作彩旗的任务.这样,这两个小组的每个同学就要比原计划多做4面彩旗.如果这3个小组的人数相等,那么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学生

26.(14分)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C=2,∠ACB=90°,直线BM⊥BC,点P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过P点作直线PD⊥PC交直线BM于点D,过P点作线段BC的平行线EF交AC于E,交直线BM于F.

(1)△PFB是三角形;

(2)试说明:△CEP≌△PFD;

(3)当点D在线段FB上时,设AE=x,PC2为y,请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点D也随之在直线BM上移动,则△PBD是否有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求出所有能使△PBD成为等腰三角形时的AE的长;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答】解:0,1,是有理数,

是无理数,

故选:A.

2.【分析】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即可判定;

②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即可判定;

③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

④根据实数的分类即可判定;

⑤根据无理数的性质即可判定;

⑥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断.

【解答】解:①=10,故说法错误;

②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成一一对应关系,故说法正确;

③﹣2是的平方根,故说法正确;

④任何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故说法正确;

⑤两个无理数的和还是无理数,如与﹣的和是0,是有理数,故说法错误;

⑥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故说法正确.

故正确的是②③④⑥共4个.

故选:C.

3.【分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出答案.

【解答】解:∵分式有意义,

∴(x+1)(x﹣2)≠0,

∴x≠﹣1且x≠2,

故选:D.

4.【分析】将原式中的x、y分别用3x、3y代替,化简,再与原分式进行比较.

【解答】解:∵把分式中的x与y同时扩大为原来的3倍,

∴原式变为:==9×,

∴这个分式的值扩大9倍.

故选:B.

5.【分析】先计算括号内分式的加法、将除式分子因式分解,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约分即可得.

【解答】解:原式=(+)÷

=?

=,

6.【分析】由分式方程无解,得到最简公分母为0求出x的值,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把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

【解答】解:去分母得:x﹣a=ax+a,即(a﹣1)x=﹣2a,

显然a=1时,方程无解;

由分式方程无解,得到x+1=0,即x=﹣1,

把x=﹣1代入整式方程得:﹣a+1=﹣2a,

解得:a=﹣1,

综上,a的值为1或﹣1,

7.【分析】将x﹣=8代入原式=x2+﹣2﹣4=(x﹣)2﹣4,计算可得.

【解答】解:当x﹣=8时,

原式=x2+﹣2﹣4

=(x﹣)2﹣4

=82﹣4

=64﹣4

=60,

8.【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这一组数化为二次根式的形式,再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

【解答】解:这一组数据可化为、、,

∵27>25>24,

∴>>,

即2<5<.

9.【分析】直接利用2<<3,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2<<3,

∴3<+1<4,

10.【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原计划种植的亩数﹣改良后种植的亩数=10亩,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原计划每亩平均产量x万千克,则改良后平均每亩产量为1.5x万千克,

根据题意列方程为:﹣=10.

11.【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4),得

x﹣1=m,

∵原方程增根为x=﹣4,

∴把x=﹣4代入整式方程,得m=﹣5,

12.【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①进行判断;

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对②进行判断;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对③进行判断;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对④进行判断.

【解答】解: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①错误;

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所以②正确;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不相邻的内角,所以③错误;

如果x2>0,那么x≠0,所以④错误.

13.【分析】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得到三角形全等,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4.【分析】由EB=CF,可得出EF=BC,又有∠A=∠D,本题具备了一组边、一组角对应相等,为了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那么添加的条件与原来的条件可形成SSA,就不能证明△ABC≌△DEF了.

【解答】解:A、添加DE=AB与原条件满足SSA,不能证明△ABC≌△DEF,故A选项正确.

B、添加DF∥AC,可得∠DFE=∠ACB,根据AAS能证明△ABC≌△DEF,故B选项错误.

C、添加∠E=∠ABC,根据AAS能证明△ABC≌△DEF,故C选项错误.

D、添加AB∥DE,可得∠E=∠ABC,根据AAS能证明△ABC≌△DEF,故D选项错误.

15.【分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ABC=∠DCB,再加上公共边BC=BC,然后再结合判定定理分别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添加∠A=∠D可利用AAS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添加AB=DC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添加∠ACB=∠DBC可利用ASA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添加AC=BD不能判定△ABC≌△DCB,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16.【分析】先证得△ABE≌△ACD,可得AE=AD,∠BAE=∠CAD=60°,即可证明△ADE是等边三角形.

【解答】解:∵△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

∵∠1=∠2,BE=CD

∴△ABE≌△ACD

∴AE=AD,∠BAE=∠CAD=60°

∴△ADE是等边三角形.

17.【分析】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相等,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的补角相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

【解答】解:题设为:对顶角,结论为:相等,

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18.【分析】先根据开立方的定义求出x﹣1=4,然后求出x的值.

【解答】解:∵(x﹣1)3=64,

∴x﹣1=4,

解得:x=5.

故答案为:5.

20.【分析】根据题意将所求式子化为普通加法运算,拆项后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1﹣=.

故答案为:.

22.【分析】原式约分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确定出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

由﹣1≤x≤2,且x为整数,得到x=2时,原式=.

23.【分析】(1)原式利用零指数幂,乘方的意义,乘除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1)原式=﹣2﹣1+1=﹣2;

(2)去分母得:2x﹣5x+5=0,

解得:x=,

经检验,x=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25.【分析】关键描述语是:“这两个小组的每一名学生就要比原计划多做4面彩旗”.等量关系为:实际每个学生做的彩旗数﹣原来每个学生做的旗数=4.

【解答】解;设每个小组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得:

解之得x=10,

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每组有10名学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

A.30°B.45°C.60°D.90°

4.下列关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说法:

①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正确的说法个数是()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

A.(-2,3)B.(2,3)C.(-2,-3)D.(-3,2)

6.如图所示,∠A=28°,∠BFC=92°,∠B=∠C,则∠BDC的度数是()

A.85°B.75°C.64°D.60°

7.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是D、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3,AE=5,则CH的长是()

A.1B.2C.D.

8.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A.6个B.7个C.8个D.9个

9.如图,AB=2,BC=AE=6,CE=CF=7,BF=8,四边形ABDE与△CDF面积的比值是()

A.B.C.D.1

10.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DF交△ABC的外角平分线AD于点D,DE⊥AB于点E,且AB>AC,则()

A.BC=AC+AEB.BE=AC+AE

C.BC=AC+ADD.BE=AC+A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____

12.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其中a、b满足|a+b-6|+(a-b+4)2=0,则第三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3.点M(-5,3)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FED中,AD=FC,∠A=∠F.如果用“SAS”证明△ABC≌△FED,只需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即可

15.在△ABC中,高AD、BE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G,若BG=AC,则∠ABC的度数是_____

16.如图,在Rt△ABC中,∠C=90°,BC=6,AC=8,一条线段PQ=AB=10,P、Q两点分别在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X上运动,如果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则AP=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本题8分)解方程组:(1)(2)

18.(本题8分)如图所示,在△ABC中:

(1)画出BC边上的高AD和中线AE

(2)若∠B=30°,∠ACB=130°,求∠BAD和∠CAD的度数

19.(本题8分)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且AB=DE,AC=DF,BE=CF,请将下面说明△ABC≌△DEF的过程和理由补充完整

解:∵BE=CF(_____________)

∴BE+EC=CF+EC

即BC=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__________)

20.(本题8分)如图所示,D是边AB的中点,△BC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cm,BC=8cm,求边AC的长

21.(本题8分)已知,如图所示,CE⊥AB与E,BF⊥AC与F,且BD=CD,求证:

(1)△BDE≌△CDF

(2)点D在∠BAC的角平分线上

22.(本题10分)如图,设△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并且∠EBD=90°,求证:

(1)△ACE≌△BCD

(2)求∠AEB的度数

23.(本题10分)如图1,在△ABC中,∠ACB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

(1)直接写出∠AFC的度数

(2)请你判断并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2,在△ABC中,如果∠ACB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试判断线段AE、CD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4.(本题12分)如图1,直线AB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OC平分∠AOB交AB于点C,点D为线段AB上一点,过点D作DE∥OC交y轴于点E.已知AO=m,BO=n,且m、n满足(n-6)2+|n-2m|=0

(1)求A、B两点的坐标

(2)若点D为AB中点,求OE的长

(3)如图2,若点P(x,-2x+6)为直线AB在x轴下方的一点,点E是y轴的正半轴上一动点,以E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PEF,使点F在第一象限,且F点的横、纵坐标始终相等,求点P的坐标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小陈在木门板上钉了一个加固板,从数学的角度看,这样做的道理是()A.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B.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C.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D.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已知点P(3,-2)与点Q关于y轴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A.(-3,2)B.(-3,-2)C.(3,2)D.(3,-2)

4.如图,在△ABC中,AB=AC=20cm,DE垂直平分AB,垂足为E,交AC于D,若△DBC的周长为35cm,则BC的长为()

A.5cmB.10cmC.15cmD.17.5cm5.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3,4B.2,3,5C.2,5,10D.8,4,4

6.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3倍,这个多边形是()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

第4题

7.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垂直于AB的河岸上作出线段BC,并在BC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CD=BC,再过点D作垂线段DE,使点E,C,A在一条直线上,则可判断△ABC≌△EDC的理由是()

A.HLB.SASC.AASD.ASA

8.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9.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点E,F,再

1

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2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CAB的内部交于点P,作射线AP

交CD于点M.若∠ACD=110°,则∠CMA的度数为()A.30°B.35°C.70°D.45°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M

FPD

AEB

A.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B.两个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一定全等

C.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D.平面上两个全等的图形不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11.如图,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直线AC是它的对称轴,

B

若∠BAC=75°,∠B=40°,则∠BCD的大小为()A.150°B.140°C.130°D.120°

12.如图所示,点A、B分别是∠NOP、∠MOP平分线上的点,AB⊥OP于点E,BC⊥MN于点

C,AD⊥MN于点D,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D+BC=ABB.∠AOB=90°

C.与∠CBO互余的角有两个D.点O是CD的中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14.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15.如图,已知∠B=∠C,只添加一个条件就能判定△ABD≌△ACD,则你添加的条件是.(写出一个即可)

1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cm.

17.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则化简|a+b-c|-|c-a-b|=.

18.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

A

△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S△BEF,且S△ABC=12,则S△ADF-S△BEF=.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满分6分)已知:△ABC如图放置,且A(1,-3).

(1)画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直接写出点A1的坐标

20.(本题满分6分)已知:如图,点A,F,C,D在一条直线上,AF=DC,∠B=∠E,

∠A=∠D.求证:△ABC≌△DEF.B

21.(本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AE是△ABC的高,∠BAC=84°,

∠B=32°.求∠ADC和∠CAE的度数.

22.(本题满分8分)已知:在△ABC中,AE=CF,D为AC的中点,DE⊥AB,DF⊥BC,垂足

分别为点E,F,连接BD.求证:BD平分∠ABC.EA

D

23.(本题满分8分)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57°的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3°

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7°方向,求∠C的度数.

57°

E13°

87°南C

24.(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

(1)求证:∠BAD=∠CAD(2)BE=CE;A

25.(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E为BC的中点,连接并延长

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AE⊥DF.DC

(1)求证:BF=CD(2)求证:AD=AB+CD2

26.(本题满分10分)如图1,在△ABC中,∠ABC=90°,AB=CB,点P为射线AC上一动点,连接BP,以PB为直角边,B为直角顶点,在PB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PD,连接CD.

(1)当点P在线段AC上时(不与点A重合),求证:△ABP≌△CBD

(2)当点P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试猜想线段AP和CD的数量关系与位置

THE END
1.八年级上册数学100道计算题,带根号的,复杂一点的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因式分解计算题100道 你是想让人出题? 30483 根号的实际通俗易懂的解释是什么, 根号,其实就是指的是“某一个数的‘平方’、‘立方’的根,”比如说是16的平方根,"平方"就是两个,4便是16的一个约数,即两个4相乘的结果,以此类推就可以推出其他的形式理解了.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就是“某一个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7de47729b7c6bcca132259a490b98658.html
2.初二上学期计算题100道专题实数a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非负数 ( ) 初二数学计算题100道 网站提供关于初二数学计算题100道的相关的文档内容及常见问题解答,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初二数学计算题100道的资料信息,就来住哪儿知识查看吧,http://zhishi.zhuna.cn 初二数学上册计算题100道(有答案) 13 八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100道带答案 2017年2月6https://www.xuezhangbb.com/news/tag/%E5%88%9D%E4%BA%8C%E4%B8%8A%E5%AD%A6%E6%9C%9F%E8%AE%A1%E7%AE%97%E9%A2%98100%E9%81%93
3.五年级数学学科期末复习计划(通用9篇)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精选针对性的相关练习进行巩固强化,对于计算,要加强学生的口算、估算与简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提高正确率;对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要设置基本习题巩固知识,同时设置变式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解决问题领域,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类型,强调审题,分析题意,理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bgwb2.html
4.最新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无理数中,在-2与1之间的是( ) A.- B.- C. D. 2.(2014·南京中考)8的平方根是( ) A.4 B.±4 C. 2 D. 3. 若a ,b 为实数,且满足|a -2|+2b -=0,则b -a 的值为( ) A.2 B.0 C.-2 D .以上都https://m.360docs.net/doc/599533078.html
5.初二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国。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一.填空:,平方根是___,立方根是___.,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则这个多边形是___边形,其内角和为___.,数据,平均数为___。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高中数学——新教材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单元测试卷合集,共计,,对高一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这份资料专为需要http://www.zizhiok.com/shijuan/33h3.html
6.实数计算初二一百道带过程实数计算初二一百道带过程 改写后的标题。 初二一百道实数计算题及详细过程来,超适合认真学习的你! 初二一百道实数计算题及详细过程。 今天一起来看看初二的实数计算题!实数计算在数学里可重要,就像盖房子的砖头一样,学会了它,数学的大楼就能盖得又高又稳!下面就来看看这一百道有趣的实数计算题。 第一组:简单的https://wenku.baidu.com/view/83c1bfa3c6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4.html
7.14.5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课件)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1、14.5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 考点清单解读 重难题型突破考点清单解读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考点 用计算器开平(立)方用计算器开平(立)方开开平平方方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按键顺序是先按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按键顺序是先按 ,再按被开方数,最后按再按被开方数,最后按 ,显示结果,显示结果.如如https://www.163wenku.com/p-7978058.html
8.初二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题,共64分,请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或推演步骤)19、计算:(每小题4分,共8分)(1).(2)20、求下列各式中的(每小题3分,共6分)(1);(2)(2x+10)=-27.21、已知5x﹣1的算术平方根是3,4x+2y+1的立方根是1,求4x﹣2y的平方根(本题4分)https://zhuanlan.zhihu.com/p/685849615
9.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计算题.docx该【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计算题 】是由【春天资料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计算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https://www.taodocs.com/p-954912195.html
10.14.5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第88页)友情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可快速搜索课本 注:本站提供河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书本导航,供中小学、数学培训机构以及数学家教老师备课,八年级学生预习和复习以提高学习成绩。由于我们不存储课本图片,点击上方图片将跳转到第三方网站进行阅读,若是您发现链接失效,可发邮件跟我们反馈。http://www.dzkbw.com/books/jjb/shuxue/xc8s/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