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肉兔”打造红土“庭院经济”新气象

为助推乡村产业提速,红土地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深挖资源潜力,进一步探索发展以合作社为基础,结合农户自家条件,点对点的“庭院经济”新模式,以肉兔养殖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探索产业新出路。为破解发展难题,红土地镇立足村情实际,经过多方考察,2023年8月决定由松毛棚村驻村工作队领办合作社,带领村里部分党员和青年共同携手企业建设红土地镇庭院经济肉兔养殖产业链项目,将肉兔生产、蚯蚓养殖、土鸡放养等有机结合,实现了点对点打造庭院经济。项目投入资金24万元,占地面积为400平方米,引入种兔300只,并完成人工授精,初步形成了饲养规范化、饮水自动化、饲料颗粒化、免疫程序化的完整饲养体系。2023年12月实现出栏一批次1200余只肉兔,增加年收入5万余元。

组织引导解决销售难题。松毛棚村党总支与松毛棚村恒助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云南木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联营的产业经营模式共同实施。云南木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种兔,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提供养殖、配种等技术指导并负责采购和销售,农户只需要负责照顾好肉兔,平均每户每年可获得4万—6万元的收入,真正实现公司与农户有效衔接。项目建设后可向周边村及乡镇推广该养殖模式,预计可带动350户1575人参与养殖,每年预计可带来1750万元的收入,增收效果明显

统一标准形成抱团发展合力。养殖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标准规范统一,为产销“保驾护航”,有效解决了一般的小农养殖存在兔舍设计不合理、养殖设施简陋、环境卫生达不到标准、养殖成本高、防疫混乱等问题。同时解决了村民从选购种苗、笼具、饲料、防疫药品、销售各个环节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红土地镇松毛棚村还将依托肉兔养殖,形成一条肉兔-兔粪-有机肥-蚯蚓-蚯蚓粪-有机肥-放养土鸡-生产及销售的闭环式产业链,既保证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了产业的多元化。通过努力打造红土地镇肉兔养殖特色示范基地,并向周边村及乡镇推广该养殖模式,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THE END
1.庭院不让种菜,院墙也要拆除?咋回事?或与这3点有关,早了解!当前,农村“庭院经济”的几种常见模式:①庭院种养殖与园艺模式 即农民利用庭院空地搞种养殖业,或者进行花卉和苗木的生态苗圃种植。其中,庭院种养殖模式较为普遍,且效益较高。②庭院加工业和休闲产业模式 即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进行农产品或手工艺品加工,或者利用庭院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进而带动农民增收。③庭院生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426135171284900&wfr=spider&for=pc
2.“庭院经济”澎湃新活力系列报道之产业篇“微经济”也有大活力2023年,昆明市发布《昆明市支持开展庭院经济试点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围绕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一庭院一特色,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业、特色乡村旅游等为依托,将“小菜园”“小药圃”“小花园”“小果园”“小盆景”“小禽舍”“小作坊”“小http://www.isenlin.cn/sf_B050FB693F2D434F9AD087DB0FAC9761_209_44DC488F555.html
3.“小庭院”变乡村振兴“大引擎”多年来,都安地苏镇立足实际,以“美丽庭院”创建为切入点,创造性发展了“美丽庭院+”的新模式,将庭院改造成科普乐园、旅游胜地、家风传承的综合载体,以庭院“小美”促进乡村“大美”。在下美九舍民宿酒店,宏伟壮阔的司马桥映衬在清澈见底的河流间,吸引无数游客竞相打卡;“瑶山妹”文化创意园里,绣娘们正忙着赶制一http://hcw.hcwang.cn/3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