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养殖种类达300种以上

作为首个实现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业的渔业大国我国水产养殖种类达300种以上

作为世界渔业大国里首个实现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业的国家,我国内陆河流、湖泊、水库和坑塘等水域滩涂面积5.5亿亩,适宜开展养殖生产的内陆水面面积约1亿亩,宜渔水域面积广阔。“渔业领域践行大食物观有基础、有优势,潜力巨大。”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说。各地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展和安全统筹,加快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提高产业生态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

池塘养殖、近海养殖以及天然捕捞是我国水产品保供的基本盘。看总量,2023年,我国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100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养殖产量占比达81.9%。看人均,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48公斤;看品种,水产养殖种类达300种以上,涵盖鱼、虾、蟹、贝、藻等各类水产品种。

提成色,现代养殖更趋绿色集约——

促进优质品种选育。截至2022年,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达1亿多立方米。全国先后发展各类水产苗种繁育主体2万余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数量达到101家,实现鱼虾蟹贝藻鳖参全覆盖。

生态底色愈发鲜明。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创建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89个,面积2927万亩,建立了适应本地特色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优质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与2007年相比,水产养殖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单位产量排放强度分别降低了20.0%、23.8%、30.7%。

拓空间,面向碧海打造“蓝色粮仓”——

现代海洋牧场初具规模。2023年,我国统筹渔业发展补助资金3.9亿元支持3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建成海洋牧场300多个。据测算,已建成的海洋牧场,每年固碳量56万吨,消减氮4.9万吨、磷2000余吨,年产生生态效益1700余亿元。

耕海牧渔,向深远海挺进。2022年,全国深远海养殖产量达39.3万吨,占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的两成以上。沿海各地培育出大黄鱼“甬岱1号”“富发1号”和金鲳“晨海1号”等适合深远海养殖的新品种。去年,我国首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深蓝号”正式入渔南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徐乐俊表示,更好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一方面要通过培育优质水产品种、推广高值名优品种、提升养殖技术等措施,合理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增加高品质水产品供给。另一方面,要加强水产品冷链物流建设,进一步拓展西部地区水产品消费市场,加快构建“水产品产地—物流基地—销售地区”的冷链物流渠道。(记者郁静娴)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2024年水产养殖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四、水产养殖良种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水产养殖种苗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水产养殖良种开发亟待加强 三、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发展对策 第五章 中国水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水产品市场发展概况 一、我国的水产养殖品种演变简述 二、我国优势区域水产品发展分https://www.cir.cn/R_JiaDianJiaJu/65/ShuiChanYangZhi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uShi.html
2.水产发展论文(精选12篇)一、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一是有资源优势。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9万亩,其中:水产养殖场两个,面积3.9万亩;水库8座,面积0.55万亩;池塘面积4.55万亩;而精养养殖户仅拥有水面2.2万亩,占总养殖水面的24%。还有6.8万亩待深度开发。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pb912z3.html
3.打造龙头企业,培育工厂化养殖优势品牌!在厘清山东省养殖水域滩涂现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范围,科学规划布局养殖生产,规范养殖秩序,设定发展底线,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在规划期内实现:规划海水禁止养殖区面积7824平方千米,淡水禁止养殖区面积4433平方千米,海水限制养殖区面积13969平方千米,淡水限制养殖区https://www.nfncb.cn/index.php/ncbdscb/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