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海洋产业投资基金赋能产融结合助力青岛“海洋攻势”

青岛新闻网12月11日讯(记者景虹)青岛是一座依海而建、因港而兴的城市。

近年来,青岛的城市定位已经由“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提升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和青岛要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

从资源禀赋到国家战略,从城市历史到产业布局,这一切注定了青岛要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要打开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要打一场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海洋攻势”。今年2月21日,青岛市委全委会敲定“精兵强将攻山头”战略,排在首位的就是万众瞩目的“海洋攻势”。

应时而生,应势而长。去年年底,国信集团与即墨区、青岛市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中心共同设立的青岛市海洋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基金+”赋能作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孵化器”角色,重点投向智慧海洋、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等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优质项目,一年来已经累计投资规模近20亿元,储备项目及子基金超过15亿元,成为推动产融结合、提速海洋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全球首艘:

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明年开建

据介绍,大型养殖工船项目由青岛国信集团、中船工业集团、水科院渔机所和青岛蓝粮渔业共同发起,由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该项目建造全球首艘10万吨级可移动式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全新的养殖理念和养殖模式领跑世界。工船通过自主航行可全年找到最优质水源和最佳养殖水温,采用封闭式养殖系统,营造鱼类最佳生长环境,集成了自动化、智能化养殖作业装备,实现工业化高效养殖;工船移动功能可解决固定式养殖平台定点累积排放环境污染问题,并规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构建深远海工业化绿色养殖新模式,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拓展渔业发展新空间提供产业新路径。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信集团聚焦“深耕一产”、加快“走进深蓝”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国信集团抢抓海洋攻势、助推青岛市海洋产业跨越发展的实际举措。项目的实施,对加速我国渔业装备转型升级、推动海洋产业融合发展、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具有示范意义。

目前,在全市发起“海洋攻势”热潮下,国信集团深远海养殖工船项目、现代海洋牧场项目、陆基循环水基地项目、海洋特色文旅区项目、海洋科技产业园项目、渔业产业园项目等多个项目被纳入全市“海洋攻势”行动方案,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

特色:

国信打造“科技+资本+产业”新模式

近日,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一次讲话中提出:“用好用活资本市场,竞放青岛千百‘金花’。”当前,青岛迎来了全方位扩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大势,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一系列政策优势的叠加,为青岛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基金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产业基金正推动和加快产业项目“迭代升级”。“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将深耕海洋新兴产业培育,结合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青岛市优势科研资源,匹配自身资本优势,进一步引入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益,构建‘科技+资本+产业’生态圈。”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权团队负责人张雪告诉记者。

“科技+资本+产业”最终以资本为纽带联通科技和产业的两端,整合内外资源,将科技、资本和产业三方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开放的产融结合生态圈,让生态圈中的各方参与者真正实现共享、共赢。

张雪表示,国信金控明确自身供给侧定位,发挥金融在产融结合中的输血器、催化剂和加速器作用,实现对需求侧的支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产业,聚焦细分领域龙头,以投资为手段培育赋能,形成我们的核心圈;深耕核心客户,挖掘上下游,产融联动形成我们的紧密圈;借助产业链条资源优势、发挥金控公司专业能力,适配金融服务,带动以核心客户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实现双招双引,带动我们的聚集圈。最终,通过资金支持+管理输出+资源匹配,强化多层联动,实现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她说。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国信集团是青岛市唯一一家将海洋产业纳入主业发展方向的国有投资公司。作为青岛国信集团的金融主业载体,国信金控依托青岛市和国信集团的金融资源和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经营,定位于金融机构对接平台,构建“融、投、贷、保、服”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培育门类齐全、竞争力强、市场化程度高、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赋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未来:

国信全力下好经略海洋“先手棋”

今年以来,国信集团积极匹配市委发起的“海洋攻势”部署,围绕海洋经济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引导作用,全力布局并攻坚一批国际国内顶尖的重大项目,率先打响“海洋攻坚战”。

在资本的助力下,未来还将有哪些项目落地青岛呢?张雪告诉记者:“未来,国际顶尖陆基循环水养殖基地项目将落地青岛。我们将以打造青岛为全球海洋科技中心为使命,整合世界最前沿技术资源,逐步形成陆海接力的养殖链条。我们拟引入世界一流的以色列和挪威大西洋鲑养殖技术,采用国内一流水产品现代化加工模式,集水产养殖、设备自动化、水处理工艺等多学科于一体,在即墨建设国际顶尖的万吨规模大西洋鲑陆基工厂化养殖基地,打造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样板项目。1期项目投资约10余亿元,建成后年产值约4.5亿元。”

向海图强,前路可期。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引领下,青岛“海洋攻势”的助推下,国信集团正全力下好经略海洋“先手棋”。

THE END
1.挪威海上渔场,创新可持续性与未来展望的最新动态1、高度智能化:挪威海上渔场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养殖、捕捞到加工环节,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环节,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环境压力。 2、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挪威海上渔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从保护海洋生态到资源循环利用,再到绿色能源的应用,都体现了挪http://www.hshaotian.com/post/329.html
2.挪威造船厂在新项目中进一步探索核推进来自中国船检杂志【挪威造船厂在新项目中进一步探索核推进】挪威造船厂VARD宣布了其“船舶核推进I”(NuProShip I)新项目,该项目旨在评估第四核反应堆技术在海事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NuProShip I阶段已于2024年12月31日结束,现将过https://weibo.com/2336786613/P8JYd1UKz
3.我国某公司为挪威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JOSTEI三文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三文鱼中以原产地为挪威的“大西洋鲑”知名度最高。我国某公司为挪威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JOSTEINALBERT”成功运输至挪威,进行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作业。装备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自动化养殖系统,能够实现鱼苗自动输送、饲料自动投喂、水下灯监测、水下增氧、https://zujuan.xkw.com/18q15700106.html
4.中国钢企F级钢板供货全球最大深海养殖工船据了解,Havfarm1深水养殖工船项目总长385米,型宽59.5米,型深65米,包含6座深水网箱,养殖水体高达44万立方米,养殖规模超过1万吨。这艘养殖工船主要工作在大西洋东北部的北海靠近挪威一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代表着该领域最高水平。该项目的3.5万吨钢板订单由鞍钢独家中标,其中1000吨超低温韧性海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1241033828141.html
5.深水养殖工船拖运2020年4月,深水养殖工船“JOSTEIN ALBERT”与全球最大的半潜式重型运输船“BOKA VANGUARD”在烟台海域完成对接,被拖运至挪威。 2020年4月,深水养殖工船“JOSTEIN ALBERT”与全球最大的半潜式重型运输船“BOKA VANGUARD”在烟台海域完成对接,被拖运至挪威。 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620243
6.山东烟台:“巨无霸”三文鱼养殖工船试航原标题:山东烟台:“巨无霸”三文鱼养殖工船试航近日,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挪威三文鱼养殖企业Nordlaks Oppdrett AS建造的深水养殖工船“JOSTEIN ALBERT”,离开中集来福士码头,前往烟台附近海域试航。该工船全长385米、型宽59.5米,由6座深水智能网箱组成,总面积约等于4个标准足球场,养殖规模可达1万吨三文鱼,堪称渔http://www.yuncaijing.com/news/id_14257026.html
7.养殖工船是深远海养殖关键装备之一未来我国投入运行量将持续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深远海养殖工船有Nordlaks Havfarm、JOSTEIN ALBERT号、Ocean Arks等。美国、法国、日本、挪威等国家都有涉及养殖工船,但多处于试验阶段,难以大规模推广。由于应用实例少,基于养殖工船的养殖效果、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的经济性研究也较少。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中国养殖工船行业市场现http://www.newsijie.com/chanye/jidianshebei/jujiao/2024/0816/11345904.html
8.航行在“深海粮仓”的梦之养殖船—新闻—科学网挪威NSK船舶设计公司设计的开放式养殖工船,拥有6个养殖网箱,养殖水体达40万立方米,还配备了鱼苗输送、饲料投喂、水下增氧、死鱼回收、成鱼收获等养殖装备,将锚泊在离岸开放海域开展生产,每年可养殖1万吨大西洋鲑。 挪威公司研发的封闭式养殖工船设计了6个密闭式养殖舱,养殖总水体6.9万立方米,采用水泵抽取下层海水,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90175.shtm
9.全球最大深水养殖工船出海试航4月2日,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湾,“JOSTEIN ALBERT”号深水养殖工船在拖轮的协助下出海试航。 “JOSTEIN ALBERT”号是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挪威建造的全球最大的深水养殖工船,该船全长385米,型宽59.5米,由6座深水智能网箱组成,养殖规模可达1万吨。 https://tech.huanqiu.com/article/3xgJOa6iJjv
10.中国船舶报数字报目前,国内从事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的企业和研究院所有10多家,已建成交付和在建的各类大型养殖装备超过30个,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其中就包括“国信1号”、“深蓝1号”、挪威海洋渔场、全球最大深水养殖工船“HAVFARM 1”号等一系列高端深远海养殖装备。https://zgcbb.cnepaper.com/zgcbb/html/2022-07/22/content_136185_15078285.htm
11.挪威渔业产业发展现状及中挪渔业合作挪威招商投资网如今,挪威的渔业产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渔业领域的补贴已经取消,捕鱼船队的利润大大增加,渔业产业已经整合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前景的价值创造的工业。当然,目前该产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来自低成本国家的竞争。 捕鱼和养殖对挪威沿岸的居民来说已经非常重要。许多人依靠以鱼为资源的鱼产品加工、船用设备、造船和修船、http://www.cnzsyz.com/ouzhou/info/363348.html
12.2023年挪威水产养殖行业分析近期,EYGM Limited.(安永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了《2023年挪威水产养殖行业分析》(The Norwegian aquaculture analysis 2023),报告包括:2013年—2022年挪威水产养殖行业亮点、资源租税更新、水产养殖中塑料的使用、鱼类废弃物-从废物到有价值的资源、市场前景、水产养殖价值链、技术解决方案、生物技术、生产、分销和加工等https://www.fmiri.ac.cn/info/1017/23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