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五)——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生态文明

5月18日,2023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主题活动在浙江宁波举办。在主题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整理发布了八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优秀实践案例。现通过分批推介的形式,逐一展示优秀案例,以推广有益经验,交流工作进展。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以“一片叶子”为代表的安吉白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经历了从自己富到带他人富,经历了从传统粗放管理到数字智慧赋能的精彩转变,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连续十三年入选全国十强,品牌价值达48亿多元,每年开采可为周边省市提供20万个就业岗位,实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并向“一片叶子富八方百姓”拓展,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案例全文

2018年4月,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并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白茶苗助力贫困地区脱贫增收。总书记收到来信后对这种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指示“要做实做好做出成效”。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就白茶产业扶贫工作又作出2次重要指示批示。这些年来,安吉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建立起白茶种植全生命周期对口帮扶机制,铺就白茶振兴富民之路,携手推动“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安吉县在境内高山上发现“白茶祖”以来,安吉县深挖白茶品种品质优势,积极做好良种繁育、种植扩面等工作,实现了一株母茶树到“千军万马”的转变。目前,通过“白茶祖”繁育的茶苗被命名为“白叶1号”,并被认定为省茶树良种。

“白叶1号”产业帮扶成为东西部合作重要典范,截至2022年底,安吉县的黄杜村累计捐赠茶苗3235万株,种植面积达8974亩;2022年,“三省五县”受捐地合计收获干茶2万余斤,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2063户6661茶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三省五县茶农来安吉

学习白茶种植技术

一、案例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安吉县林业工作者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后育成“白叶1号”品种。安吉县深挖白茶品种品质优势,积极做好良种繁育、种植扩面等工作,实现了一株母茶树到“千军万马”的转变。安吉白茶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全县种植面积达到了20.06万亩,茶农1.7万户,白茶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0%,每年开采可为周边省市提供20万个就业岗位。2018年安吉县黄杜村启动向三省五县捐赠茶苗,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内涵逐渐发展为“一片叶子富八方百姓”,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二、案例目标和实施

一是匠心驱动,实现白茶从无到有。自发现“白茶祖”以来,安吉县深挖白茶品种品质优势,积极做好良种繁育、种植扩面等工作,实现了一株母茶树到“千军万马”的转变。目前,通过“白茶祖”繁育的茶苗被命名为“白叶1号”,并被认定为省茶树良种。“白叶1号”种植面积从1990年底的5.6亩增加到原产地的20余万亩,进而引种至全国多地的400余万亩。

白茶祖--安吉百年白茶母树

二是品牌推动,实现产业从弱到强。组建安吉白茶协会等品牌运行管理机构,在全县茶企茶农中推行“母子”品牌商标管理,实现母品牌树行业形象、子品牌明生产企业。开展安吉白茶中央媒体宣传、安吉白茶开采节等大型活动,组织茶企茶农抱团参加茶博会、农博会等重大茶事活动,扩大安吉白茶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连续十三年入选全国十强,品牌价值达48.45亿元。

三是增收带动,实现茶农从贫到富。发挥头部茶企市场竞争优势,与小散茶农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让茶农专心种植管理、茶企专注加工销售,实现茶叶种植订单化、产品销售优质化,推动茶企壮大和茶农增收。目前,该县拥有年销售额亿元以上茶企1家、500万元以上茶企45家,订单茶园面积超7万亩。2022年,安吉白茶产量达2100吨,产值达32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8800余元。

四是辐射联动,实现帮扶做深做实。安吉建立起白茶种植全生命周期对口帮扶机制,铺就白茶振兴富民之路,携手推动“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白叶1号”茶苗帮扶过程中,安吉县坚持将送茶苗与送理念结合起来,先后派出“白叶1号”导师帮带团98批591人次,分批次组织受捐地技术骨干来安吉县茶山、茶企、茶市实地集中培训,帮助受捐地培养了一大批“带不走”的本土专家。目前,已向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五县累计捐赠茶苗2240万株,受捐地种植面积达6217亩,成功带动2064户农户6661人脱贫增收。2022年,受捐地实现干茶采摘14000余斤。

三、成效

(一)经济效益。一是黄杜村党员志愿服务队承诺“不种活不放手,不脱贫不放手”,着力技术帮扶。目前已完成2240万株茶苗的捐赠工作,种植6217亩,茶苗成活率在95%以上。二是持续输送技术,培育了三省四县受捐地的白茶种植管理和生产加工的技术骨干力量,使当地白茶产业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三是让受捐地百姓看到了致富希望,村民加入村里的合作社通过生产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了助农增收,茶叶产出后还会获得分红,盘活“造血”+绿色发展新模式。

(二)示范效益。浙江安吉帮富党员志愿服务队获评东西协作与定点扶贫优秀案例,吸引四川木里、福建宁德、海南日照、嘉兴嘉善等地前来考察学习。白茶产业扶贫模式已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模式典型,“一片白叶”也书写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故事。

采茶季茶农采茶

溪龙乡茶园生态修复

四、案例的经验与价值

以“一片叶子”为代表的安吉白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经历了从自己富到带他人富,经历了从传统粗放管理到数字智慧赋能的精彩转变,谱写了“一片叶子富八方百姓”的生动篇章,对于探路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绿色共富”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

THE END
1.鱼塘养草鱼养鹅可以吗成功案例 某些地区已成功推行此类模式多年,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促进了生态循环。 失败教训 若管理不当,可能会造成水质污染,进而影响到鱼类及家禽健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的前提下,鱼塘养草鱼的同时养鹅是完全可行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一种养殖方式。 https://www.lvcaod.com/zzyh/37295.html
2.农信互联:农业数字生态链建设者的坚守与创新4、打造产业生态链条,助力智慧养殖业,农信互联有哪些成功案例? 农信互联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整个生猪产业链的效率,构筑全方位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为从业者提供生产、交易、金融等服务。为传统养殖场提供在线管理、在线交易、在线金融;甚至助力传统养殖场https://www.caaa.cn/xbh/2020/article.php-id=4509.htm
3.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案例(通用6篇)可现在不同了,随着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力转移进城,传统种植养殖业已经逐步转向规模化、专业化,种养业经营主体基本分离,种田的用化肥,养殖的靠饲料,种养脱节既造成资(肥)源浪费,又加重了环境压力,甚至造成污染。 去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gve72sb.html
4.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网养殖场环保养殖场污水处理饲料发酵剂非洲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网专业为您提供养殖场环保、污水处理,公开非瘟发酵中草药组方和解决方案,饲料发酵剂,多年生牧草,有机肥发酵剂,生态养殖,广西生态养殖,健康养殖,养殖场环保,生态养殖技术,现代生态养殖技术,什么是生态养殖,低成本养殖,无污染养殖的相关信息,想要了解更多详http://www.syc163.com/
5.成功案例树木评估水产养殖评估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水产评估成功案例 江苏省常州市某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对开发区征迁范围内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鱼塘(含驳岸、护坡)、增氧泵等养殖设施、养殖鱼类等进行了征迁补偿价格评估。 江苏省某人民法院委托对丁某某养殖的鱼类因污染死亡造成的直接损失进行了鉴定。 华夏银行委托对位于常州市金坛区某湖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1000亩水域http://www.zcpg88.com/case
6.甘孜州9个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案例1:康定市塔公镇塔公村 发挥资源优势 推进集体经济发展 康定市塔公镇塔公村,位于康定城西北113公里,村内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是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被纳入首批四川传统村落名录。塔公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塔公镇指导下,深挖优势资源、加速三产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努力探索涉藏地区壮大http://m.ganzitv.com/cms/content/139332447
7.祝贺!牧原“数字化种养循环”案例成功入选“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案例”近日,第二届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办,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发布“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案例”,牧原“数字化种养循环”案例成功入选。 近日,第二届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办,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发布“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案例”,牧原“数字化种养循环”案例成功入选。 https://www.yangzhu360.com/qiye/20231110/672302.html
8.生态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经典案例10篇(全文)本园区建设应突出的是:生态技术生产(利用生态技术进行珍贵水果、蔬菜生产、家禽、水产品的养殖);***景观(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景观);人文建筑景观(个性化建筑、高水平商务区);体验主题(游客亲身体验滑草滑雪、种植、养殖、农业生产加工等过程);科普教育(针对中小学生普遍对农业生产认知少的现象,作为科普教育,体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lr32r0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