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红”,利用自己的人气,编了一些谎话,把瘦肉精当减肥药卖,编个梦幻的名字,就可以卖高价牟利,这实在让人气愤。
健身产业在全民健身的阳光下蓬勃发展,但是有阳光就有阴影,圈内不少网红都有团队运营,有些做的的确良心产业,有些网红则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比如拿盐酸克伦特罗当减肥药卖,然后美其名曰“维密天使”。
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
盐酸克伦特罗,你要是觉得这个名字拗口,我把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告诉你,你肯定瞬间明白这个是什么——瘦肉精。
至于瘦肉精的危害我想大家也有所耳闻,以下是我从百度百科摘录的内容:
一个“网红”,利用自己的人气,编了一些谎话,把瘦肉精当减肥药卖,编个梦幻的名字,就可以卖高价牟利,这实在让人气愤。而且可以查到,有人已经下单,说明有人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瘦肉精。所以这事必须说一说,主要是让消费者擦亮眼睛,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网红大忽悠事件。
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减肥药?
如果按照大众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减肥药——不节食不运动吃了药马上瘦,合法成分的商品里没有,所以答案是没有。
近几年频频爆出一些减肥产品有违规添加剂,为什么他们要冒着犯法的风险呢?因为这类添加剂可以达到大众理解的“减肥效果”,但是对身体却有很大伤害,却能让商家短时获利。
合法范围内可以添加在减肥产品(体重控制类产品)中的,就那么几种东西,所以各类减肥产品只要是合法生产的,除了品牌和包装,内容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朋友吃了某个产品,确实瘦了呀?
如果有人信誓旦旦告诉你,TA使用了某款减肥产品成功了,那只可能是四种结果。
第一种:托儿在瞎说
几年前我在其他平台说左旋肉碱无效的时候,就有一些人反驳:“我吃了确实瘦了,没有反弹。”这类人基本上都是托儿,表现为说话绕圈子,你跟他讲生物,他和你扯故事,你跟他聊故事,他跟你讲效果。
第二种:有违规添加的产品
很多被消费者证明确实有效的产品,后来都陆续因为副作用而被下架,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看着有用的产品都是靠有副作用的违禁品添加剂,或者本身就是违禁品,就如这次图中事件中那个小网红卖的瘦肉精一样。
第三种:个人附加的努力
有人买了减肥产品的同时,也会激励自己科学饮食+运动,最终减肥成功。这其中,减肥药的作用说白了就是安慰剂效应。
很多所谓的减脂产品,如果做双盲对照试验的话,基本上可以刨去药物因素,也就是说这些药对结果的影响不大,吃不吃没有意义。
第四种:某些产品有辅助作用
有些成分对体重控制的确有辅助作用,比如一些减肥产品内会添加咖啡因,会让你运动中神经更为兴奋,这样可以在有氧中延长兴奋期,减少疲劳感,从而客观上帮助了减脂。
但药物有效的前提还是运动,药物并非决定性。
如何避免这类不正规产品?
最好的避免方式就是不买,因为减肥的本质就是良好的饮食控制和科学的训练,然后循序渐进的养成习惯慢慢就形体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