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南滨路夜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消费、打卡。特约摄影郭旭/视觉重庆
??7月6日晚,沙坪坝区小龙坎街道的星河集市,众多市民前来休闲、购物。特约摄影孙凯芳/视觉重庆
??锅里的油饼滋滋作响,购买的人排到百米开外,打扮时尚的店主一边将油饼装袋递给顾客,一边对着直播摄像头“比心”。
??夜市,曾是我们异常熟悉的商业形态。夜幕降临,大马路边,啤酒卤菜,觥筹交错,抑或商圈地下通道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但如今,许多夜市有了完全不同的形态,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构成、买卖的商品,以及做生意的方式,已不同往日。
??新奇时尚商品
??一个个摊位上的招牌趣味十足,比如“卖什么看心情”“猩猩汉堡”
??7月9日傍晚8点,夕阳刚刚隐入天际线,北滨路鎏嘉码头的小熊集市夜市就热闹起来了。
??各种经过精心装饰的摊位,在此“排兵布阵”。摊位上方悬挂的招牌,可谓趣味十足,比如“鸭屎香柠檬”“卖什么看心情”,以及“怀旧港式牛肉”“猩猩汉堡”。
??售卖的商品,并非传统夜市上常见的蔬菜、小食品,或者锅碗瓢盆、衣服鞋帽等生活必需品,而是梅花糕、芝士条、鱿鱼烧烤、海苔肉松卷、拇指生煎包、钵仔糕、口蘑虾滑、鸡蛋仔、炒酸奶等时下最流行的现场烹制美食。
??黄华华在这里经营一家烧烤摊,他的烤串特别大,每串五坨肉,加起来至少有半斤重。
??这种造型夸张的肉串,辅以加工过程中同样夸张的撒盐、撒味精动作,以及一口东北话的持续介绍,营造出一种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让不少人欲罢不能。黄华华透露,他一晚上要卖600多串,每串30元,营收可观。
??另一位摊主杨雪,没有做美食,而是选择卖干花。“这种干花是用情人草、迷迭香等搭配而成,特别有错落层次感,插在玻璃瓶里特别好看。”杨雪手里拿着干花花束,乐此不疲地向顾客介绍。
??这个摊位对销售场景进行了精心布置。在摊位正中央,以多头玫瑰作为“主花”,上一排摆放雏菊、百合等受欢迎的种类,旁边搭配满天星等“配花”。星星点点的串灯、手绘而成的价格单、各色争艳的花束,构成夜市难得一见的浪漫一角。
??有人卖有形的商品,还有人卖无形的服务和体验。在鎏嘉码头这个夜市的东北角,有经营户搭建了一座露天酒吧。卡拉OK设施一应俱全,同时,这里选用的是黑色幕墙、金属颜色的座椅,整体风格更加年轻。
??这个露天酒吧收获了不少拥趸,每个晴天的夜晚,几乎都座无虚席。
??新潮买家卖家
??新夜市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打主力的都不是中年人,而是年轻的“潮男”“潮女”
??7月9日晚上8点半左右,南滨路烟雨广场夜市,刘萱正在自己的摊位前为顾客拌凉面。她盘着发髻,穿一袭白色碎花连衣裙,脚蹬红色休闲皮鞋。这身装扮,与其说是来摆摊做生意,还不如说是在逛街。
??隔壁,卖的是柠檬茶。摊位前立着一块招牌:猛男手打柠檬茶。摊主是位00后,穿着背心,胳膊上的肌肉线条引人注目。
??柠檬茶摊位再往前的一家,卖的是方便面。店主熊娴姣介绍,她的方便面不是市面常见的品种,口感很独特。煮面时配上蔬菜、鱼丸等配料,风味更佳。
??这种方便面一碗售价10余元,一个晚上下来,营收竟然在1000元左右。“来的主要是90后、00后,大家很喜欢这样的新品。”她说。
??连日来,记者走访中心城区多个新兴的夜市,发现经营者和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年轻人。
??这并非重庆独有的现象。马蜂窝旅游发布的《旅游夜生活趋势洞察》显示,年轻人群的逛夜市、夜游参与度最高,72.78%的95后消费者会在旅行中专门安排夜晚游玩的行程。90后和00后消费者中专程体验夜生活的人群占比也分别达到63.54%和60.12%。
??新的经营方式
??在夜市摊位旁,经常可见直播架、货物杆,摊主一边线上直播,一边线下摆摊
??在夜市做直播,或将现场好玩、好耍的视频、图片发到各个社交软件,成为一种常态。
??在南滨路烟雨广场夜市售卖龙井奶茶的摊主李菲菲,没有做直播,而是拍一段段视频,发到小红书号里,视频有制作奶茶要领、配方等,也有夜市好耍、好玩的,还有各种美食。
??“为了顺应当前新消费的趋势,很多年轻摊主在线下摆摊的同时,还擅长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软件引流。”于茜分析,与传统摊贩相比,他们的销售模式更为灵活,为夜市的繁荣和人气提升带来了全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