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全面从严,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使得党风政风有了根本好转,可有些领导干部仍存侥幸心里,有的甚至认为过于苛刻,仍不适应“全面从严”高压态势。近日读了《贪小吃丢前程的宰相》与《这些副国级以上高官落马后,他们的妻子最终结局如何?(下)》,感受颇深,觉得开掘二者警示意义,无论是对领导干部修身,还是对反腐败斗争,都有一定启迪。
这位刘宰相尽管因吃小吃留下了不好印象,但最终没有影响到自己的职务。而另一位武则天时代叫张衡的大员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实打实因吃小吃断送了宰相前程。张衡(并非东汉科学家张衡)是四品官员,眼看就要“合入三品”,只要不出事,稳稳荣升三品。张衡也小心翼翼不做出格的事,哪成想却因为小吃出事了。且说有一天,张大人退朝回来,经过长安的商业区,路旁饼店一批蒸饼刚出炉,馋得实在不行,心中斗争了半天,“遂市其一,马上食之”。谁知,张大人在大街上买蒸饼吃的事迅即传播开来了,专门负责纠风的御史在武则天面前奏了他一本,其意大概是:张衡作为大唐政府的重要干部,居然跑去路边混到群众中吃小食品,既失自己的身份,又对不起朝廷给他的俸禄。武则天也觉得挺丢脸,马上批示“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就这样因为小吃白白葬送了大好政治前途。因为在唐朝宰相也才是三品,他丧失了进入最高行政管理层的机会。这等因小失大的事例,虽然今天看来不近情理,但不同时代总有不同时代的规矩,对现在的领导干部应当也是个不小的警示。
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开国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我们读了唐代两则关宰相贪小吃丢前程的廉政故事,似乎不能震撼人心,可当你又看了《这些副国级以上高官落马后,他们的妻子最终结局如何?(下)》(原创2023-05-1316:18·其乐纪录),落马的副国级以上高官暴露出与妻子狼狈为奸的触目惊心贪腐,所走上的家族式腐败不归路,其金额之大让人乍舌,其手段之多成为贪腐奇观,相比之下那些贪小吃的唐朝宰相,真的是十足“小儿科”。
再说说副国级军委副主席徐才厚的妻子赵某。徐才厚能够飞黄腾达,得到了妻子家中很大的帮助,其中他的岳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泰山”,所以徐才厚妻子利用他的旗号大肆贪污腐败,徐才厚是默许和支持的。妻子赵某和女儿在各地购置的房产,有些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于是在外界盛传徐才厚在上海重金购置房产时,徐才厚立刻表示是有人诬陷他,要求军方还自己一个清白。军委纪委调查后也确实发现,房产的确没有写徐才厚名字,但写的都是徐才厚年幼外孙的名字。徐才厚和妻子只有一个女儿徐思宁,就对这个女儿宠爱有加。徐思宁结婚时,谷俊山直接送上价值2000万人民币的银行卡作为贺礼。2014年6月,徐才厚正式被开除党籍,移交检察机关审查;徐才厚的妻子赵某已经疯疯癫癫,精神状态出现问题。2015年徐才厚因病离世。是不是应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唐代两则故事告诉我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就当不了大官。而两个副国级军委副主席妻子的疯狂敛财,又告诉我们管不住“数口之家”,就必然带不好“千军万马”。一个连自己的家庭都管理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官兵对领导干部的信任,甚至影响到部队战斗力建设。所以,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的具体管理办法,加强对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的约束,而且中央纪委还推出“廉内助”活动,即开展争当清正廉洁领导干部或一般干部的配偶活动,动员培育广大干部家属进一步增强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廉洁意识,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坚持以德治家、以廉保家、以俭兴家,崇尚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发挥八小时外监督作用,提醒干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徇私枉法,不滥用职权,发挥好“廉内助”作用,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