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Cd2+转运流程图(引自Wu,Gardarin,Catty.2006;吴海江,2009),说明:(1)-CdnE磷酸化(2)-CdnE磷酸化,Cd2+转出细胞(3)-EPMe去磷酸化,水解(4)-Cd2+进入细菌细胞,与结合蛋白结合,E-结合蛋白;ME-镁离子,五、铬在植物体内的迁移和转化,1.凯氏带形成前:Cd2+在植物幼苗根部经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进行横向(短距离)运输。2.凯氏带形成后:Cd2+通过共质体途径进行跨质膜转运和木质部装载,而后随蒸腾流向地上部运输和积累。跨质膜和液泡膜的Cd2+运输促进Cd2+在植物体中的分配和
4、隔离作用,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Cd2+可能通过Ca2+通道进入细胞,并在质膜Cd2+转运体和液泡膜Cd2+转运体作用下进行转运(张军&束文圣,2006)。,AmodelforthepossibleroutesforCdAccumulationwithinplants.(PC=phytochelatin,植物螯合肽;摘自,经过处理),(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细胞中转移),(根尖),(叶片),附:共质体途径:指根尖吸收物质通过共质体实现转运;共质体指原生质体及其胞
5、间连丝构成的活性物质.质外体途径:指根尖吸收物质通过质外体实现的转运;质外体是原生质体外的细胞壁及木质部非活性成分.,2,植物体内的Cd2+转运和解毒途径(张军&束文圣,2006),说明:GSH-谷胱甘肽GR-GSH还原酶Cys-半胱氨基酸PC-植物螯合肽PCs-PC合酶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液泡中),(细胞质中),2,含铬食物、生活用水,消化道和呼吸道,血液循环,血液(红细胞),内脏(肝脏、肾脏等),吸收率:(10%),(10%-40%),存在形式:铬-硫蛋白(Cd-MT)小分子物质结合游离存在(Cd2+)(右),六、铬在动物体内的迁移和转化,主要以C
6、d2+可交换态形式转移(左),1、生物拮抗:动物在饲喂含镉量较高的饲料时,可以添加与镉有拮抗作用的元素如锌、铁、铜、钙、硒、维生素C,降低镉对动物的毒性.2、改良土壤:如在土壤中施加石灰,以提高土壤pH值;施用磷酸盐类肥料,使生成磷酸镉沉淀,从而减少植物对镉的吸收.3、添加吸附剂:活性碳、蒙脱石、高岭土、膨润土、风化媒、磺化煤、高温矿渣、沸石、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硅藻土、改良纤维、蛋壳、活性氧化铝、腐殖质、纳米材料等吸附剂由于其表面积大,结构复杂以及其它一些性能,能对土壤和水中的镉有很好的吸附作用.4、微生物淋滤:悬浮酵母菌(14g/L,吸附率达到99%)、
8、ryP.Rosen.Transportanddexoficationsystemsfortransitionmetals,heavymetalandmetalloidsineukaryoticProkaryoticmicrobes.ComparativeBiochemistryandPhysiologyPartA2002,133:689-693.C.C.Wu,A.Gardain,P.Cattyetc.CadA,theCd2+-ATPasefromListeriamonocytogenes,canuseCd2+asco-substrat
9、e.Biochimie.2006,88(11):1687-1692.成杰民,俞协治,黄铭洪.蚯蚓-菌根在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作用J.生态学报2005,25(6).郭学军,黄巧云,赵振华等.微生物对土壤环境重金属活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1).关共凑,徐颂,黄金国.重金属在土壤-水稻体系中的分布、变化及迁移规律分析J.生态环境,2006,15(2):315-318.高太忠,李景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与治理现状J.土壤与环境,1999,8(5).郝秀珍,周东美.畜禽粪中重金属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7,39(4):509-513.江行玉,赵可夫.
10、植物重金属伤害及其抗性机理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1):92-99.刘长发,陶澍,龙爱民.金鱼对铅和镉的吸收蓄积J.水生生物学报,2001,25(4).刘长发,陶澍,龙爱民等.铅与镉在被金鱼吸收积累过程中的相互作用J.生态学报,2001,21(11).刘荣乐,李书田,王秀斌等.我国商品有机肥料和有机废弃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状况与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2):392-397.吕晓男,孟赐福,麻万诸.重金属与土壤环境质量及食物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2).向梅华.北京市东南郊原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生物有效性分析D.中国
11、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莫测辉,蔡全英,吴启堂等.微生物方法降低城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研究进展J.应用于环境生物学报,2001,7(5).孙大业.质外体决定植物细胞发育命运的重要信号源J.植物学报,2000,42(2).苏秀娟,朱一民,沈岩柏等.悬浮酵母菌对重金属Cd2+的吸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5,11.孙瑞莲,周启星.高等植物重金属耐性与超积累特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3):497504.吴海江.耐Cd细菌的筛选和抗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5.吴倩.不同Cd水平对水稻材料根系形态及Cd亚细胞分布的影响D.四川
12、农业大学,2009,6..,王宏镔,束文圣,蓝崇钰.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态学报,2005,25(3).王新,周启星.重金属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污染土壤修复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11)谭晓冬,董文光.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状况调查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1):50-51.谢黎虹,许梓荣.重金属镉对动物及人类的毒性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03,15(6):376-381.杨慧敏,李明华,王凯军等.生物沥浸法去除畜禽粪便中重金属的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1):73-77.姚丽贤,李国良,党志.集约化养殖禽畜粪便中主要化学物质调查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6).朱凤连.集约化养猪场粪便对红壤旱地重金属积累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张维理,武淑霞.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