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畜牧企业在参与碳市场的过程中存在减排项目类型过于单一的问题,都集中在沼气减排项目开发上,其他养殖环节项目开发较少。文内综合养猪业的产业链,从饲料环节、养殖环节和粪便处理环节分析其中碳减排的对策。2017年中国将建立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生猪养殖业应抓住这次机遇,完成低碳环保养殖业的转型升级。
1饲料配合与加工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包括饲料的加工、运输及饲料的消化率都会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其占总排放量的比例较高。所以做低碳养猪场要优先选择生产效率高、运输距离短、低能耗、消化率高的饲料产品。
此外,英国通过使用副产品代替常规饲料,大大减少了生产饲料所需的能源消耗实现碳减排;中国食物副产品、青绿饲料丰富,且没有欧美饲料法规那么严格,所以畜牧业发展副产品代替饲料开发的空间也很巨大。
2畜舍设计及生产管理
在猪场的选址布局,猪舍的建筑和配套设施上也有很多实现低碳减排的空间。现在国家推广种养结合,所以在猪场的选址布局上,应考虑周围是否有足够的农田来消纳猪场所产生的废液和废渣,实现低碳养殖。同时应根据地区气候、地理状况及冬夏两季风向规划好畜舍的建筑朝向。在生猪的养殖生产过程中,如猪舍的降温、保暖、通风及饲料加工所消耗的电能及化石能源造成的碳排放占猪场总排放的大部分。在环控设计方面,应尽量采用密闭隔热式畜舍,提高设备及能源利用效率,如减少窗户面积;墙体和屋顶加装低碳、可再生、隔热性能好的保温材料,都可降低猪场用于维持恒温所需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碳减排。对于冬季畜舍内的供暖问题,以地热供暖的方式最优,它的优点包括:热效率高、热量集中、与猪接触面积大热损失小;也可充分利用猪场内的废弃热源如沼气发电产生的热水等,降低保暖电能的消耗。在设计猪场的污水管理系统时,应以源头减量为根本原则,采用雨污分流、饮污分流、回收利用等措施尽量减少猪场污水的排放量;对于猪场粪便的管理,以干清粪的收集方式为宜,干清粪的工艺能保存猪粪中的营养成分、肥料价值高,对水体的污染低,且易于净化处理。
3粪污处理
养殖业环保压力最突出的问题便是粪便与废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畜牧业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氮都是在这个过程产生。粪尿中的有机物大部分都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过来的,最终还是要回到土壤中;但是近年来由于化肥的普遍使用,使得农民不再施用动物粪尿,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板结严重,这样的土壤上也很难长出优质的农产品。大量废弃的粪尿过度堆积,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所以种养结合才是生猪养殖业最环保的做法,让这些粪尿重新回到土壤中。
4结语
养殖业和种植业原本就都是同在一条生态链上的不同产业,两者相互需要,脱离了谁都不能发展好。如今脱离种植业的养殖业,已经穷途末路,只有和种植业结合起来才有一线生机。未来对于养殖场的审批,依据养殖场配套农田的多少来决定养殖场的规模和去留更为合理。目前国内养殖业的畸形现状,是人们舍弃自然、追逐利益所造成的结果,做一个低碳环保型的养殖企业,才是唯一出路。但是不要认为做环保低碳的养殖企业只要处理好猪场粪污问题就行,在粮食种植、饲料生产、畜舍设计等方面都有改良的空间。2017年全国碳市场的建立,也给我国养殖业带来了希望,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和资金输入尽快促使养殖业的转型,这样才能使养殖企业在未来的环境矛盾中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