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打造“绿色健康养殖”新典范四川经济网

新闻热线:028-86696397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井研:河短流小,十年九旱。

如何“突破崛起、强县富民”?

“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井研县因地制宜,高屋建瓴,科学决策。

转方式、促升级、稳产能、保供给。全县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绿色示范、园区带动、促农增收”的水产发展思路,广泛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走出了一条富民增收的绿色发展之路。

井研县分全水产园区

202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1.5万亩,全年水产品总量4.2万吨以上、居全省前列;水产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渔业收入2500元以上,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拓展养殖方式推广绿色养殖新模式

库养、塘养、池养……传统的养鱼方式,众人皆知。

桶装圈养、陆基养殖、工厂养殖……新兴的养殖模式,鲜为人知——

生态、绿色、健康、高产、高效。

仲冬时节,天气虽然寒冷,但井研县水产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园区工地上却是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日前,记者来到井研县集益镇平店村4组,在井研县丽川源家庭农场里,只见40亩的养鱼老塘正在改建,老塘中央已挖出一条偌大的深沟,村民们正在公路旁新建污水净化池……

集益镇平店村“零排放”圈养模式

“公司2020年出资200多万元,将塘池养鱼改成桶装圈养,并在陆地上也修建桶装圈养,实行陆基养殖。”井研县丽川源家庭农场经理张建中指着塘池中央的深沟告诉记者,“届时,将在塘池中央安放40个养鱼桶(桶高3米、直径4米),每个桶可养成鱼约3000斤,共12万斤;并在陆地上新建30个集装养鱼桶(桶高1.2米、直径3米),主要用来培育鱼苗。”

在井研县分全乡(现为纯复镇)水产养殖园区里,只见一块块“井”字型的鱼塘连片铺开,碧波荡漾,鱼塘上空白鹭飞翔,鱼塘池里鱼儿欢跳。无不让人想起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井研副县长廖雷(左一)、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程宇(右一)、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伍勇军(左二)听取乐山市丰润养殖公司董事长李兵汇报鱼苗繁育场建设情况

“公司正在把大鱼塘改建成小鱼塘,并在鱼塘旁边新建生态排污沟渠。”正在园区忙碌的乐山市丰润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兵,指着正在改建的鱼塘和正在开挖的沟渠告诉记者,“公司从2010年到现在,先后投资1个多亿,集中流转土地3900亩,其中水产养殖2400亩,建成全省最大的连片水产产业示范园区,并成立乐山市鱼邦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进入合作社的养殖大户达500多户,范围涉及井研县纯复、周坡、集益、宝五、研城等镇。合作社逐步完善了水产养殖从鱼苗繁殖、养殖技术培训、饲料供应及成鱼销售等整个养殖环节,提高养殖户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园区采取‘大园区+小业主’‘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经营模式,实现土地流转近500万元,农民务工每人每月3000元、全年近4万元,渔农人均收入2500元以上。”

县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尹建宏(后)指导丰润公司鱼苗繁育工厂养殖基地建设

在新建的鱼苗种场厂房里,李兵指着一条条管道和18个池子告诉记者:“2020年公司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两个厂房,实行‘恒温’‘集约’‘零排放’的工厂化养殖,每个池子可养鱼苗1万多斤,错峰发展,实现高产、高效、高品质的生态健康养殖。”

桶装圈养、陆基养殖、工厂养殖、稻鱼种养……

拓展养殖方式——井研,正在加快推广绿色养殖新模式。

提升养殖技术推进尾水治理新方法

井研,无大江大河。

水产养殖用水主要靠自然降水,同时,养殖尾水无法实现有效高效循环,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难以根本治理。

2020年,结合中央、省、市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精神,为加快推进全县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井研县于2020年5月重新启动了在纯复镇、宝五镇、周坡镇等4个水产养殖区的尾水治理试点项目。通过建“生态沟、沉淀池、曝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设施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对2800亩养殖尾水进行多级处理后再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同时制定了《井研县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管理工作。

井研县丽川源家庭农场经理张建中告诉记者,“‘桶装圈养’的养殖尾水下沉到养殖桶下面的排污管,再通过抽水设备排放到净化池,经过反复净化(物理、生物等)后再循环使用,从而达到养殖污水零排放。”

纯复镇丰润公司生态沟渠建设

同样,工厂养殖的尾水,也是通过高位池、底排污,对养殖水进行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等一系列处理后,使养殖尾水得以循环利用,实现养殖污水“零排放”。

为提升养殖技术,推进尾水治理,在分全乡水产养殖园区里,大部分池塘都在进行大改小、每个(部分)池塘正在改建成高位池微循环底排污养殖技术模式,并在池塘边开挖多级养殖尾水生态净化处理沟渠,加之在沟渠里种植些净污的水生蔬菜花卉等植物,从而达到减少用药量和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的目的,实现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强化养殖监管探索高质高效新路径

为了开展好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井研县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养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从养殖用水、生产管理、苗种质量、生产记录、饲料兽药、药残监测等全过程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溯源体系,探索水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新路径。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2019年以来,组织渔政人员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水产养殖参与人依法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每年开展宣传4次以上,印发《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井研县水产养殖三项记录手册、水产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手册》各种宣传资料5000余份。

鱼跃欢歌

加强生产销售监管。每年对规模养殖户和水产专合社开展大检查6次以上,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000余个次,督促生产经营主体建立规范生产经营台帐,特别是三项记录台帐。

加大水产品抽检工作。2019-2020年开展产地抽检、风险监测、例行抽检等53个,全部合格。同时在大的养殖合作社建设自检中心,在产品销售前开展自行抽检46批次。

2020年,井研县在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的同时,也在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采用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因地制宜试验推广水产新品种……努力抓好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示范推广一批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要求的技术模式,推进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井研县三青台钓鱼节

“井研县作为一个丘区农业大县,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产养殖园区建设,专门配套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园区的新村建设、道路改造和风貌塑造。园区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单位》等称号。”井研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程宇表示,“全县在大力推进水产业绿色健康养殖的同时,将进一步打造集养殖、垂钓、康养、休闲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宜粮则粮、宜渔则渔、稻渔结合”。

井研,是全国产粮大县,也是全省的水产大县……

新时期、新使命、新作为。

井研——定将担当起“全省水产大县”的使命,因势利导,大干快上,充分发挥水产养殖业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的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绿色、生态的水产品,努力打造“绿色健康养殖”新典范。

THE END
1.漳州:养殖尾水的“生态之变”从长期看,使用农业微生物方法处理没有二次污染,成本最低且可以持续作用。第二、三级,主要进行多轮生物净化,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李红岩介绍,通过水产养殖污染沉淀消纳法,养殖户只需按比例预留沉淀消纳池用地,就可以通过重组和完善水体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然净化能力。沉淀消纳法固然有效,但养殖场若没有地块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806669386229758&wfr=spider&for=pc
2.浅谈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的措施及意义1.依托水产产业体系创新团队、技术帮扶组的技术能力,整合农业技术力量,建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服务机制,成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指导组,分镇包片、进村入户,开展尾水治理措施技术指导,解决水产养殖户尾水处理难题,通过组织培训、科技赶集、微信平台以及入户发放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明白纸的方式,提高养殖户环保意识。 https://www.fx361.com/page/2022/1105/10742380.shtml
3.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无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081) 摘要:随着中国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尾水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处理养殖尾水成 为了近年来要着重研究的内容.目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主要包含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 等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常常组合使用.结合国内外的https://www.casb.org.cn/E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30231
4.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未来10年内工厂化养殖水体要达3000万m3!建设样板在厘清山东省养殖水域滩涂现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范围,科学规划布局养殖生产,规范养殖秩序,设定发展底线,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在规划期内实现:规划海水禁止养殖区面积7824平方千米,淡水禁止养殖区面积4433平方千米,海水限制养殖区面积13969平方千米,淡水限制养殖区https://www.nfncb.cn/index.php/ncbdscb/781.html
5.水产养殖尾水高效处理方法摘要:本发明涉及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水产养殖尾水高效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养殖污水,将污泥池的养殖尾水输送到净化渠中;步骤2:悬浮物初步过滤,将净化渠中收集的养殖尾水输送到格栅吸水池中,过滤掉悬浮固体垃圾杂质以及大颗粒悬浮物;步骤3:悬浮物再次过滤,将经格栅吸水池处理的养殖尾水输送到重力式全自动溶https://pbs.lotut.com/zhuanli/detail.html?id=6729fbe751ab2429dc4202bb
6.海水养殖尾水有哪些处理办法?行业动态简述了海水养殖现状及海水养殖污染物,介绍了海水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以上2种或3种处理技术的方法。提出,利用水产养殖与植物或藻类种植相结合的系统进行尾水处理,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养殖尾水污染。随着人们对鱼、贝、甲壳类和其他水产品需求的增长,全球水产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http://ep-onlion.com/wap/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1730
7.伟继简讯(第八十三期)眉山市东坡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现场会在△东坡区农业农村局水产高级工程师胡福良现场讲解养殖尾水治理措施。胡福良从“以鱼养水”、“植物净化”、“增氧强化”、“有益菌转化”四个方面向大家讲解了有效的养殖尾水处理措施,并详细介绍了养殖鱼种、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等。 眉山市东坡区渔政管理站站长张继业指出:目前国家已出台相应的政策保护基本农田,想要通过增加http://www.meishanweiji.com/w15884324602/vip_doc/14867950.html
8.2022年第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析6.推动养殖池塘升级改造。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推进重要公共水域周边国考断面所在流域等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加快全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在线监测和分类综合治理。指导水产养殖项目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出台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和排放标准,推广应用高效治理模式。推进水产https://blog.csdn.net/qq_74399973/article/details/13099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