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环保连载一:环保的本质是产业升级
猪场环保连载二:污水处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猪场环保连载三:液体粪污处理的主流策略是蒸发液体粪污
猪场环保连载四:最终的归宿只会是种养结合
猪场环保连载五:种养结合模式的核心就是粪污菌肥化
猪场环保连载六:高需肥作物助力种养结合模式的正常运行
猪场环保连载七:展望未来,农场主会成为一个高端的行业
说起我们养殖场的污水处理模式,这二十年以来,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粪污肥料化阶段,养猪,猪屎还田肥田,在那个时代,猪粪可是个宝贝,谁也不舍得丢掉,这个阶段有个特征,猪屎加上稻草秸秆这些作为垫料,有猪粪,没有或者很少猪尿外排。
第二个阶段就是粪污外排,粪污减量化阶段,猪越养越多,猪的品种也越来越娇贵,住上了水泥猪舍,天天还得给他洗白白他才吃得进去料,天气热了更要冲水,不然就绝食抗议,污水自然就多起来了。粪污多了就得外排,各地普遍就要求大家建沼气池,将猪屎猪尿引入沼气池发酵,发酵完后就实质性的减少了粪污里面的有机质含量,达到了减量化外排的目的,这种模式在很多地方现在依旧存在,有的是露天挖个池塘把沼液在这个池塘里面净化一定时期,就地蒸发与渗透,以及与地表水进行交换,还有水体的天然生化作用,实现净化水质的效果。
第三个阶段,就是达标排放阶段,猪越养越多,粪污产生量也越来越多,很难通过某个池塘完成净化了,必须得外排了。在南方,采用水冲粪模式的猪场,大概一天一头猪产生二十公斤的粪污,千头猪场一天大约产生二十吨污水,这个量已经是很可怕了。中部的话,水泡粪模式,大约一天一头猪产生十五公斤粪污,北方的话,干清粪模式大概一天产生八公斤粪污。
所以南方就开始兴起了达标排放模式,政府发文,整县推进,要求养殖户升级达标排放模式,投入巨资新建环保池,安装环保设备,然后进行验收,将养殖污水的排放,控制在(COD:400,氨氮:80,总磷8)以内的畜禽排放标准内,验收通过的就纳入保留猪场名单,验收不通过的就发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没有完成整改的就发限期拆除通知书,同时环保,林业,国土,三个部门出手,针对没有整改也没有拆除的猪场,进行处置。可以说,到了这个阶段,就是散养户大量退出的时代了,基本上五十头母猪以内的猪场都不具备环保升级的可能性了,经济账划不来,要么就按要求整改同时将猪场扩大一点,要么就自行拆除退出这个行业,偷着养是不可能的,今天村里找明天包片领导找,肯定顶不住的。
第四个阶段,达标排放标准再升级,转型为资源化利用零排放模式,这是目前全国的主流操作,注意这里用的词语是转型,而不是升级。因为对于种养结合模式来说,原有的环保池只是里面的设备那十几二十万白花了,池子还能作为储液池使用。如果是其他的比如异位发酵模式,沼液净化回用模式,干燥棚模式等,环保池的十几二十万投资也废弃了,如果不升级,那等待着我们的依旧是强制关闭猪场。
第五个阶段,资源化利用零排放模式,是在前几个阶段基础上的一次深刻变革。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猪场开始认识到,粪污不仅仅是一种需要处理的废弃物,更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因此,资源化利用零排放模式应运而生,它强调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生物肥料、生物能源等,从而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
在这一模式下,猪场通过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将养殖废水中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分离和提取,转化为高效的生物肥料或生物能源。这些生物肥料和生物能源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养分和能源支持,还可以有效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资源化利用零排放模式还促进了农业与养殖业的深度融合。猪场可以与周边的农田、果园等建立合作关系,将处理后的生物肥料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这不仅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
然而,实现资源化利用零排放模式并非易事。它需要猪场具备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足够的资金支持。此外,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形成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总的来说,猪场养殖废水处理模式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变革的过程。从最初的粪污肥料化到如今的资源化利用零排放模式,我们可以看到猪场在环保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猪场养殖废水处理模式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使得猪场能够实时掌握养殖废水的水质情况和处理效果。通过安装在猪场各个关键环节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废水的COD、氨氮、总磷等指标,确保废水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同时,智能系统还可以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整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其次,生物技术的应用也为猪场环保治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可以将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产生生物肥料或生物能源。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废水的污染程度,还能够将废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新材料的应用也为猪场环保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建设的猪舍,不仅能够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臭味,还能够提高猪舍的保温性能和通风效果,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新型环保材料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能够延长猪舍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创新外,还有一些新兴技术也在猪场环保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例如,纳米技术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催化剂和吸附剂,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猪场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猪场的数据信息,为猪场的优化运行和环保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猪场环保领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猪场在环保治理方面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猪场将实现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是猪哥靓,明天我们来聊一下资源化利用的最终归宿,种养结合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