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的背后,是韭菜的撒币梦 这几天一张非常沙雕的图在朋友圈和各路微信群里疯传,关于《哪吒》的票房分成。 就是这张。乍一看这张图,非常有细节,迷惑性很... 

乍一看这张图,非常有细节,迷惑性很强。

首先是哪吒当时的确有6000万的制作成本份额面向个人投资者募集(当然加上宣发,实际成本远远不止这些),所以60万占1%的份额理论上是不错的。

其次是主要出品方确实是霍尔果斯可可,他们打钱看起来合情合理。

最后就是哪吒现象级的票房,接近50亿,考虑到一般来说出品方在扣除各类宣发成本以及院线收益后,一般平均只能分得票房的三分之一,所以对应的30倍的回报(18亿的1%约等于1800万)看起来也有头有脸。

所以一时之间,在大家惊叹的同时,朋友圈各路搞影视募资的中介们又开始跳起来了,各种魔幻推荐语也出来了。

前几年他们搞非法集资拉人头的时候也是这么跳的。

这张图都不用业内人士,在任何对于税务和电影产业链有点了解的人看来,都显得非常可笑,漏洞已经不能用多来形容了,简直可以被称之为图中筛子。

首先哪吒虽然基本上电影院看不到了,但也还没完全下映,有些小地方还在播放,一天没有完全下映,就一天不能启动结算流程。

就算是启动结算流程,也没这么快,影片的分成流程,短则3个月6个月,长则1年到2年,而且首先分钱的是院线,然后是宣发出品制作,个人投资者还得拿号排队。

所以简单讲,这电影还没开始分钱呢。

其次就算开始分钱了,哪有直接出品公司给个人账户做公对私转账的?

最后,哪有金额直接原封不动转的?税交了吗?出品公司的税交了吗?个人所得税交了吗?

就这种五不对的图,已经让不少大爷大妈掏钱给中介去投资影视了。

生命真残酷哇。

影视投资这个事情是正当的吗?

有一说一,这个行业本身是正当的,而且是被鼓励的,并不能说这个行业是虚假的。

那么影视投资这个事情适合普通人去捞一手赚点外快吗?

恕我直言,不太适合。

影视投资这个行业属于认知门槛较高,流程透明度低,可控性低,且风险较高的行业,对于没有足够知识储备,行业信息以及资金储备的外行人而言,大概率是笑着走进来,哭着抬出去。

不信你们自己查查这些影视类上市公司自己的财报和股价变化(都是公开信息),其实是非常明明白白的,有的人真的是宁肯相信别人口灿莲花也不肯自己查查最基础的数据。

影视这个行业属于典型的高收益,高风险,这特性就决定了其实不完全适合个人投资者。

非得赌一把的话,你还不如去投资股票,相信我,股票赚钱的概率要远高于搞电影投资。

即使是抛开行业本身的不确定性,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整个影视投资领域目前鱼龙混杂,各路骗子和非法集资的沙雕乱飞,各个对于电影投资的前景张口就来,各种成功案例直接照着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像素级拷贝。

各种潜在的风险直接避而不谈,当然他们也不需要谈,因为反正你的钱也没真的投进电影里,何来的风险。

行业的知识壁垒高,导致的就是很多瞎扯大旗的骗子在搞钱,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难以分辨真假。

很多时候你的钱根本就没有真的投到电影里,而是投给了各路非法集资份子,最后存款走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虽然即使投了个真的,也未必能赚钱;

但是投了个假的,则必然可以赚到一肚子气。

你气不气?

要么听劝救你一命,要么你不听劝还是被骗了,最后被社会毒打一番记住教训成长了,总之怎么都不亏,看开点,人就是要经历社会教育和挫折才能成长。

这个世界上的骗局很多,但一切骗局都逃不过一个终极道理。

天上不会掉馅饼儿,即使掉了,也是普通人吃不到的。

记住这个天字第一号法则,这是抵御一切骗局的基础。

别相信天上馅饼,别贪心。

当然大道理是最有用又最没用的东西,谁还不能讲个大道理出来呀。

坐稳了,我要开始讲硬货了。

任何影视投资的底线,都起码得是有确实这个项目的存在,起码得有备案,不然统统都是空气,谁投谁SB。

所谓的备案,是指广电已批准剧本,允许开拍。

这是一切的大前提。

当你看到任何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先去广电官网去查看有没有备案,就是这个页面。

广电是把所有完成备案的剧本都公开的,这些电影不代表赚钱,也不代表已经开拍,只是代表剧本已经通过审查完成备案,这其实只是电影的第一步。

如果一个连剧本都没备案的项目,那必然会让你的钱包坟头蹦迪。

点开这个页面,可以看到如下内容,着重看立项号,片名,备案单位,编剧,以及结果。

不仅要能找到,还要每一项都能对的上,任何一项对不上,都不要听信他们的任何解释,这年头李鬼太多了,很多骗子公司专门在备案网站上找项目,然后改1到2个字或者使用相近字(例如祥变成样,太变成大)来虚构一个项目骗你钱。

他们还喜欢蹭各种各样的大明星,动不动就是全明星主演,反正你又不可能真的去找明星来确认真假。

山寨,只是他们的基础操作。

还有一种常见的骗局情况是,给你的项目计划书里面,项目本身的内容都是对的上的,但是问题出在签合同的时候。

按照正常的流程,如果你要投资一部电影,不管金额大小,都必须是和电影的出品公司签合同的,也就是上图中的备案单位,而且多数时候都是线下见面签署的。

例如A公司(可以多家公司联合出品,备案有写)计划拍摄一部电影《英俊男孩半佛》,剧本已经通过了审批备案,对外募资,按照完全严格的流程,投资人应该是只能和A公司来签合同的。

这时候,投资人签的合同中,必须是要有A公司存在的,哪怕是三方合同。

如果只有B公司,没有出现A公司,则必然是有问题的。

并且,即使有A公司存在,也还需要验证B公司的资质。

前两年《大闹天竺》被一个京金联拿来扯大旗骗了20个亿。

你只分得清萝卜吃多了会放屁。

电影投资这东西的辨别门槛太高了,尤其是行业里面各种骗子过多,不适合普通人,普通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分辨真假。

当然你要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那来找刺激也是可以的。

你得承认,单纯论及努力程度,骗子要比你更努力。

他们不仅有专业的话术,对用户心理的揣摩,转化文案,P图技术,甚至现在还流行搞APP和小程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诚不我欺。

现在有很多拉人头的号称搞电影股权众筹的APP,你点进去之后,可以充值然后来选电影投资,各种沙雕项目没有一个是真的,或者说都是从广电上爬下来的片名编号,然后自己编一段故事。

有时候看了那些故事描述我都觉得太棒了,这些骗子的想象力要是能用在正道上,一个个都是编剧鬼才,不去好莱坞发展可惜了。

大投资,大主演,大市场,大格局,别问,问就是格局不够,问就是票房爆炸。

骗子往往比你还强势,特别符合三线以下中老年人的胃口。

我们都知道骗子们是喜欢自我超越并且善用科技的。

一开始他们只是搞萝卜章冒充公司,后来发展到用APP来搞,再后来,他们深刻钻研了非法集资和人性的贪婪,发明了返利这一创新性的电影集资诈骗体验。

简单来说,就是你把钱存在APP里,他们按月甚至按天给你返利,利息还能提取。

听起来是不是挺熟悉的?没错,这种套路很常见。

很多区块链资金盘也是这么玩儿的。

善于借鉴和创新,是影视圈诈骗分子的核心竞争力。

先靠蹭各种大片的IP来夸影视投资多么棒,然后开脑洞编出来的项目吸引人来了解,然后用按日付息返利的方式激发人们内心的贪婪。

更基金一些的骗子,还会搞一些拉人头的方式,拉人来参与给你提成,而且项目特别多,只要你喜欢,还能给你定制项目。

电影包装+资金盘+拉人头,这三板斧下去,韭菜根都刨出来了。

人人都爱资金盘,这次是电影味儿的。

识破这些骗子的方式其实特别简单,就是看他们收益怎么来的。

他们不是在好好拍电影么?电影是花钱的,后期制作和宣发更是资金黑洞,他们哪里来的利润?

你就是搞个菜市场卖菜的项目,只要能赚钱,你都不会要外行那一点点投资的。

所以从逻辑上,能在电影上映前就给到收益,甚至月结日结的,都是骗子,所谓的电影项目根本不存在或者只是被他们拉来蹭了,本质还是玩儿借新还旧哪一套。

当然很多人也清楚这个,他们投进去就是赌自己不是最后接盘的。

跑得快才是大家伙最喜闻乐见的游戏之一。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了,半佛老师,如果我识破了这些骗子,真的是投到了正儿八经的影视公司和影视节目里呢?会不会好一些?

即使你投到的正儿八经的项目上,也没有遇到骗子给你搞坏,你依然是大概率赚不到什么大钱的。

电影这个行业,对于外行而言,真的很不友好。

投资拍电影,真的是一个高风险的活计。

假如,你很幸运的躲过了一系列假公司和辣鸡中介以及资金骗子,那么我告诉你会发生什么。

真正的大制作,大明星,大导演,他们的电影份额,你是不用考虑的,没你的份儿,那些都是资本的游戏。

资本不缺你外行这几个钢镚,偶尔有点点份额丢出来,也是为了一些平台引流需要,并不是真的缺钱,而且也不给分红,只有固定收益可能还是平台补贴的。

你得知道,电影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大导演,大明星之类的本质上都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在降低不确定性,而资本其实不缺热钱,热钱喜欢投不确定性低的东西。

所以大玩家都抢着投头部项目,这些顶级的资源,你肯定是参与不进去的。

当然你也不用灰心,因为即使是顶级IP,顶级阵容,拍出烂片票房扑街的概率也不小,而且大制作往往代表着高成本,这就让他们的容错率更低。

各种票房扑街投资方爆亏的新闻,我想大家都看腻了。

所以投不进去,其实未必是坏事儿,说不定别人就早投早超生了。

顶级项目你投不进去,大型项目也基本不太需要对外募资(这个流程真的很繁琐),导演主演们的朋友圈都足够了,作为一个外行,你就只能投一些中小型项目了。

这些中小项目,会让你真正体验到世界的挫折。

首先,这电影能不能拍出来,本身就是一个很迷幻的事情。

拍电影不是说你有个剧本过审就能搞定的,一个稍微正规点的团队,都是需要几十人在一起磨合的,这中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幺蛾子。

我见过一个爆炸场景炸伤了人,结果赔不起破产的。

见过主演演了一半,突然红了直接撂摊子不干拉黑剧组的。

见过预算失控,找不到续的资金大家散伙的。

见过制片人打炸金花一夜把资金输光的。

见过电影都制作完了结果主演里面有人作死整部片子报废重拍。

甚至还见到制片人和导演因为艺术分歧当场打架进了医院导致剧组完蛋的。

各种你想象不到的操作都有可能会发生,每天都会大量剧组因为各种沙雕的原因解散,投资人的钱基本就打水漂了。

知道为啥当初吴京拍《战狼2》拍到房子都要卖掉么,因为拍电影这件事情,本身就特别难,那还是吴京。

你觉得你是天选之人吗?

假如你的命运特别好,你这个剧组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起码把片子拍出来了又剪出来了,演员也没搞什么大新闻。

你以为自己熬出头了,可以等着拿钱了。

你想多了朋友,你的倒霉之路才走了第一步。

一个很悲伤的事实的,每年国内的电影产量上千乃至数千部,绝大多数(98%以上)是没有机会上院线的,实际上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那些一言难尽的,很少有人排片的片子,已经是超级幸运儿+有资源了。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你投资的这部神奇电影,到底要怎么样才能上院线呢?

在上院线这一步,已经卡掉了98%以上的电影。

建议多看看这几年广电审批通过的剧本,我打赌100部里面你得有起码99部根本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这才是行业的现状。

那我们再走下一步,假如你的电影走了狗屎运,上了院线,那么排片要怎么排?

别想了,除非你的电影一上映就是终极爆款龙傲天,不然基本上就是院线3日游的情况。

因为院线要的是票房收入,有限的屏幕只会留给最能吸引观众的电影,非常简单直接,如果你的电影几天下来都没什么人看,那就砍掉,换新的或者留给其他大牌电影,院线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仔细回忆一下,是不是很多即使有明星加持的电影,如果票房不好,立刻就是降低排片量?这类新闻是不是多不胜数?

很多明星自导自演的电影,可能也就只能播放个3,5天,然后就完犊子了。

所以你参与的电影,能活多久?

能活多久,取决于2个关键点。

1个是影片本身的质量,小团队拍出大爆款的事情不是没有,但是概率极低,和中彩票差不多的概率,远不如炒股靠谱。

整个国内市场这些年,小投入小团队搏出大爆款的,两只手都能数过来,但是背后是数万部大家都没机会买票的默默无闻的电影。

2是宣发,也就是如何让更多人看到这个电影。

恭喜你,宣发是一个比拍电影还要烧钱的事情,而且是不算在电影成本里的,你投入的只是电影拍摄的,宣发还得另算。

绝大多数电影,都是投不起宣发的,太贵了,而且效果不可控。

宣发的重要性可能要比影片质量更重要一些,因为绝大多数电影达不到质量战胜一切的水平。

《大圣归来》也好,《哪吒》也好,各种以小博大背后,都是外行看不到的宣发投入成本,比拍摄成本高太多了。

如果宣发不砸够钱,在这个流量爆炸内容过剩的年代,谁会来看你呢?

剧本过审,立项,拍摄,成片,上院线,宣发,每个环节,都会过滤掉至少90%的电影项目,这个数字一点都不夸张,你能看到的那些铺天盖地宣传的烂片,其实已经是幸运儿了。

不幸的那些,你都没机会看到。

算算这个概率,万里挑一都不止,你一定会觉得还是炒股更划算。

既然要把这个问题讲透,我们继续假设。

假设你的电影票房不错,那么你能开始赚钱吗?

别总想着赚钱,你的梦想呢?

首先,票房收入是要和院线分成的,一般来说,院线至少分45%,当然这个要casebycase,但这个范围是没啥问题的。

还要扣除税务以及其他成本,给你一个简单的公式,最终能够拿来分的钱,大概是票房的三分之一。

1个亿的票房,能拿来分的最多3千3百万。

就这个三千三百万,你还得扣除电影的宣发成本,制作成本,财务成本等各种成本。

在这里面,就又有一个欺负外行的现象了,你要知道做账是一个非常具有专业性的艺术工作,宣发成本更是公认的注水肉,所以电影出品方如果不当人的话,这部分账可以完美的把成本做的很高很高,高到吃掉大部分收益,外行根本看不出问题来。

就是那种你觉得都很有道理,但就是哪里不对的感觉。

由于宣发的水分实在太大(参考本周的微博事件),以及整个账目的可玩性过高,导致即使大家都是专业人士,也会有无尽的撕逼。

之前周星驰的电影就出现了这样的案件,连喜剧之王老油条都躲不过这些,你们这些外行哪里来的自信?

大家赚钱的时候各个都是苦哈哈,分钱的时候,各个都是奥斯卡。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除了糊涂账之外,这个结算周期也是一个问题。

这都是利息损失呀朋友,等个1到2年,最后还是一个平进平出,就等于是赔钱了呀。

你说说最后干嘛呢你这是,闲着没事儿给生活找刺激么。

仔细盘点一下影视投资,从各路骗子,到拍电影的不容易,到上院线的困难,到宣发困难,再到票房困难,账务困难,真的是太难了。

人家明星自导自演搞个电影都非常困难,更别提普通人的项目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太适合外行和普通人,各种所谓暴富的案例,基本只有3种情况。

一种是极小概率事件,几十万上百万分之一的事件,众筹+超级爆款,十年一遇。

一种是没有普通人的机会,份额早就被资本瓜分干净,少数流出来的份额基本还都是固定收益,别想着一夜暴富,不存在的。

还有一种,就是骗子嘴里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就很精彩了,最近都流行大数据玄学电影推荐,非常适合啥都不懂但啥都想要的外行人。

有很多搞电影募资的中介们还在哪里瞎BB什么要注重看出品方实力,要学会选题材,要知道找好的剧本云云。

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这些话卵用没有。

一堆一辈子只看过电影可能看的还都是烂片的普通人,你让他们选题材?他们懂啥题材?

你让他们看剧本?他们看得懂剧本吗?

真正有价值的剧本,基本都不会留到外面,业内自己就消化了。

就算是业内人士,看走眼的情况也远远多于发横财的情况,没看各种票房滑铁卢满天飞么,阿修罗建议了解一下。

别扯什么资本赚得多,你倒是看看那些上市公司的年报,哪个不是有赔有赚的?

人家资本投电影,都是一投投一堆的,都是用数量来对冲个体的风险,资本都知道押宝某个片子很愚蠢,资本不比你聪明?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影视投资这件事情。

一个电影从立项到拍摄到上映到票房,中间有无数的过滤环节,稍有差池就是赔钱。

即使电影上映了,也未必能保证赚钱,而且电影结算本身就是一个玄学。

真正好的项目,基本肥水不流外人田。

最后的结论其实非常明显,电影投资是一个生意,但其实是一个高专业性和资金门槛的生意,不适合绝大多数普通人,别一不小心电影故事没拍出来,你自己倒成了别人嘴里的故事。

THE END
1.《不二骑迹》电影投资认购份额靠谱吗?是骗局吗?上映分红是真是假!《不二骑迹》电影投资认购份额靠谱吗?是骗局吗?上映分红是真是假! 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投资者的热情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影视行业。看到别人通过投资电影获得丰厚的回报,一些人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要加入这个行业。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影视公司打着热门电影项目的旗号,吸引投资者参与投资,但当资金打入http://m.zhuoshangwu.com/news/show-50268.html
2.“孙悟空闹狮驼岭”短剧影视收益权转让投资骗局曝光!虚假份额认购虚假份额认购分红赚钱是假! 曝光:厦门众多影视公司培养大量女业务员以撞车堵车加错好友聊生活获取信任后推荐投资影视项目(电影网络剧抖音短剧),其团伙有预谋有培训,专业针对全国各地富商,动则几十万上百万。许多所谓的影视公司以高回报、低风险的口号诱惑投资者进行影视投资,结果导致很多投资者遭遇巨大损失,甚至负债累累https://www.jianshu.com/p/b10f8a6d3ce2
3.天津渊益文化《末路狂花钱》电影投资份额众筹正规吗?上映分红是假!《末路狂花钱》电影出品方正规合法吗?《末路狂花钱》迟迟不上映怎么办?《末路狂花钱》电影分红何时到账?《末路狂花钱》众筹许诺分红稳赚靠谱吗?影视投资真的能赚到钱吗?《末路狂花钱》电影份额认购正规吗?《末路狂花钱》电影投资是真的吗?《末路狂花钱》投资会被骗吗?《末路狂花钱》投资高回报分红靠谱吗? http://www.zhuocaishang.com/news/show-78388.html
4.“影视投资”是什么,你了解的影视投资是真是假虽然上面老三告诉各位有版权交易转让合同的就是正规的,但是各位决不能掉以轻心,版权转让协议是有了,但是影片备案的版权到底是不是归该公司所有?他有没有这个权利去转让?到底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老三接下来会带领各位投资人进一步去验证你所购买的电影版权是真是假。http://m.jpm.cn/article-68600-1.html
5.认购电影股权份额血本无归,影视投资是不是骗人的?投资款制作公司前段时间被一朋友拉进了一个群,开始是讲股票的,后来说股市行情不好,他正在投资电影,开始的时候都是随便聊聊,然后就有人说了,现在投资电影多赚钱啊,你看看某某电影赚了那么多,我们要是能参与就好了,之后老师顺着这个演员的话说他有关系在某某影视传媒是高管,现在准备投资电影,现在他负责该电影资金的筹备,拉赞助,因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77EQ3005567NKE.html
6.电影投资诈骗最新套路,把10年老记者都骗了电影投资诈骗已经进化到了用真份额去作假的地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圈里GeeWhy “投资500万可以和柳X吃饭” “《长津湖之水门桥》稳赚不赔” “投100万能赚超过300万” 这是我和女网友还有她的经理见面后,他们告诉我的话。电影投资真的稳赚不赔吗?花钱就能和女明星吃饭?这一个多月里,师老师暗访了他https://www.tmtpost.com/5888132.html
7.电影碰到联合出品方可以投吗,联合出品方会不会是骗局110网律师也就是说,卖产品不违法,但卖电影分红权益,卖票房份额,就涉嫌违法。于是就有机构通过“卖衍生品-赠积分-积分兑票房”的模式来规避政策。其实,即便不是骗局,影视行业对于外行来说,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好的项目各家大公司都在盯着,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更不可能有投资份额流出。那些有投资份额流出的项目,即便不是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72753.html
8.文娱圈也有“造假”?那些行业“泡沫”一戳就破!权益以《长津湖之水门桥》为例,该电影上映前,网络上便出现多家影视公司打着售卖该电影投资份额的旗号以及高回报的承诺,吸引各地投资者的钱款。不久,该电影主投资方及主控方博纳影业发表声明函称,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开展相关融资业务。 博纳影业集团声明。图源博纳影业集团微博 https://www.workercn.cn/c/2022-03-15/6773564.shtml
9.警惕“虚假投资电影”新型骗局陕西威能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文博说,一些机构或个人,蓄意利用一般大众对文创产品制作、发行和版权交易运作的陌生,进行虚假宣传,隐瞒真实交易标的份额和对价,招徕无经验的投资者入局,融集大量资金,其行为涉嫌构成诈骗罪。 影视行业出品人陈伟忠说,犯罪团伙以电影份额买卖为名行骗,不仅造成大量群众受害,还会对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40208/67d2f769766d45b98b8040edcdefd197/c.html
10.解密投资影视被狂割韭菜的事件影视投资诈骗的核心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取得电影投资份额,但谎称自己是热门电影出品方或联合出品方,出售虚假的收益权份额;第二种是购买少量电影份额,在不符合制片方与之签订协议的情况下,私自溢价转卖份额,或者超额转卖份额。 由于第一种较容易查证,大部分欺诈模式都属于第二种。2016年立项的电影《大轰炸》项目,就https://www.guronge.com/p/32490.html
11.揭秘:影视投资各种骗局,这种套路你明白吗?财富号大家好,我是影投人生,随着电影投资这块蛋糕越来越大,市场份额的增加,理所当然带来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促使影投市场非常火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涌入。我相信有关注投资方面的各位肯定了解过影视投资或者已经参与其中。但是电影投资中的一些骗局,一些注意事项你全都知道吗?今天就来给大家聊一聊!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19061009540205632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