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果”引入农村带动农户富起来!

技术员正在检查基质栽培秧苗的生长情况

这里种蔬菜,不靠经验靠定单,合作社让种什么种什么。

这里种蔬菜,不凭经验凭科技,合作社让怎么种就怎么种。

大孙各庄镇的北京绿奥蔬菜合作社,把品种筛选、育苗、多种方式种植、质量检测、净菜加工、网络销售、社员培训……全包了,只要入了社,农民按社里说的办,就能翻着番挣钱。

绿奥蔬菜合作社把现代科技和现代营销引入农村,带动农户富起来。

科技这儿当家

合作社产业园区内,大棚里的辣椒定植不久,西红柿、黄瓜、茄子长势正旺。园区内果蔬品种琳琅满目,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被新的种植模式替代。

走进绿奥蔬菜合作社的黄瓜试种植大棚,工作人员在一行行秧苗间穿行检查秧苗的生长情况,记者注意到黄瓜秧苗并不是种植在土壤中的,“这个是今年6月份,我们从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北京农科院引进的基质栽培技术,因脱离了现有土壤,所以也就避免了重茬、土壤盐渍化和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问题。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将肥料融入水中,通过管道输送给蔬菜,免去了人工施肥的工序。”绿奥蔬菜合作社副总经理侯鹏告诉记者,“这种种植方式好管理、效益高,将是高龄种植户的首选。”近年来,社员年龄结构逐渐偏向老龄化,合作社在推广技术时,会尽量选择便于操作、劳动强度低且附加值高的种植模式,同时保障种植效益。

不仅是技术的升级,品种的选择和推广也离不开科技。“我们在选择品种时,会根据本地产量、抗逆性和市场接受程度,通过适合当地的栽培方式和田间管理,在自建的温室大棚内进行试验示范,成功后向本地种植户推广。”侯鹏介绍,从以前的传统品种,到现在的“春桃”“千禧”等,合作社推广试种成功的西红柿品种就有6个。

绿奥合作社园区内拥有30亩的试验示范田,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北京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在温室大棚进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成功后再向社员推广。

在蔬菜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员戴好口罩、手套和头套忙碌着

蔬菜有身份证

在农产品检测室,技术人员正在对收获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这些都是刚从社员户大棚里摘来的蔬菜,在收获的时候,只有蔬菜检测合格了,才会给社员发订量单,让百姓吃的放心。”

在蔬菜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员戴好口罩、手套和头套忙碌着。自动化包装机工作台的一头,工作人员将蔬菜分拣、称重、装盒,放到自动化包装机上,另一头工作人员为包装好的蔬菜贴上可追溯标签,并装箱。另一旁,几位工作人员正娴熟地剥着葱头。只见刚从基地采收的大葱、胡萝卜被简易加工包装后,装箱准备运往超市销售。

为更好的应对市场,提供优质优价的蔬菜,合作社先后建设了智能连栋育苗温室、日光温室、农资物流库、蔬菜保鲜库、蔬菜加工车间并购置了物流配送车。

“在销售方面,合作社也打破了原来批发市场销售的单一渠道,积极开发稳定合作模式,与盒马、天猫等国内各大线上线下平台合作,发展订单式生产,同时进行社区销售、开发品牌直营店、发展客户直配业务,形成完善的社区配送模式。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市外生产基地,与辽宁、河北的蔬菜生产合作社加强合作,加大市场供应量。”侯鹏告诉记者,凭借新鲜优质的优势,合作社还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绿奥”,并积累了大批忠实顾客。据统计,销售量根据季节和蔬菜产量的不同,一天可达到15至16吨,最少时也有八九吨的销售量。

在农产品检测室,检测员正在对收获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农户致富增收

合作社按照蔬菜销量确定基地种植生产计划,发展订单蔬菜生产,与合作社成员签订蔬菜种植订单合同,然后统一收购标准并实施有序收购、严格把关、贮藏保鲜、加工、销售、配送,通过全程监管和控制,保障蔬菜的品质。

“我们合作社为我们的社员量身打造了‘五个一’的管理模式”,侯鹏介绍:“首先是统一育苗、统一生产,我们技术团队五个人,每户每周至少去两趟。让农户知道种菜怎么种;统一农资,就是把肥料等都送到田间地头,承诺我们同种质量的卖的不比市场贵。在收获的时候,只有蔬菜检测合格了,才给发订量单,之后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严格把关贮藏保鲜、加工、销售、配送。”合作社为社员种植订单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今年76岁的付建忠是绿奥合作社的第一批社员,种植了八亩蔬菜大棚,说到加入合作社以来生活发生的变化,付建忠笑眯眯地说:“没加入绿奥蔬菜合作社之前,全是凭着经验种菜,蔬菜的收购价格也不稳定,每年种菜获得的收入很不乐观。加入合作社后,社员每年都有培训,了解新品种,学习新技术,老师也会每周上门指导种植技术。在种菜方面也是订单式,我这八亩地这几年,产量也好,价格也好,比入社之前翻一番,每年的效益能达到八万元。”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加入的社员从成立之初的36户发展到现在的372户,辐射带动周边订单菜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瓜菜12000余吨,使得农户亩增收2000至3000元不等。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北京绿奥蔬菜合作社先后获评“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北京市农业好品牌”“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最美绿色食品企业”等在提高绿奥品牌知名度的同时,还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优质、安全的高品质蔬菜。

THE END
1.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赢未来携手发展的新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业生产者通过自愿联合,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实体,它以增强成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目标,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产品销售等多种形式,为成员提供服务。 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个体经营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提https://www.3svb9bc3.cn/ke-yan-cheng-guo/432303.html
2.路在何方丨合作社助力农民致富增收大象新闻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874659836732702722
3.农业盈利的五大黄金心法,掌握就能开启财富大门!在如今竞争激烈且变幻莫测的农业市场中,想要站稳脚跟、收获丰厚利润,绝非易事。但别担心,今天就给 大家深度剖析五大关键盈利心法,助力各位新农人开启财富大门!一、多元卖货策略:拓展销售 “新航道”(一)线上线下融合线上,借助电商平 台的强大流量,农产品得以突破地域限制,飞入千家万户。开设网店时,精美的产品图片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5/0101/10/69161509_1143484386.shtml
4.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年入百万你可能会问,农资公司怎么还能放贷款呢?其实啊,这家农资公司与一些金融机构合作,为会员提供农业贷款服务。他们利用自己对会员的了解和信任,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评估和担保服务,从而赚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当然啦,这个业务可不是随便就能做的,需要公司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信誉才行。 http://www.gannonghui.com/news/17241.html
5.“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当事人:11年带村民致富成创业标兵,再接再厉“那时候,我主要负责全面管理,有的社员能干活可以过来干活,然后给他们开工资。我是不领工资的,有时候我也去地里干活。既然是共同挣钱,得让他们信服咱们,才能做好。”对于帮忙干活的农民,于江开的工资是60元8个小时,如果干活的农民是合作社成员,工资之外,年底还会有分成。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967&newsId=5073424
6.《头雁故事》李金花:帼国金花别样红,撑起致富半边天合作社在加强组织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合作社内部的协调与合作。使合作社的运行更加高效和有序。推动农业生产管理,然而,合作社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合作社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将会更加规范和有效,为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https://ynrlc.ynau.edu.cn/info/1009/3667.htm
7.农村如何致富赚钱(10)篇2月7日,笔者在六村村宇来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牛场看到,黄婉英、吴宇夫妻俩正在忙着用机器切碎甘蔗叶等青饲料工作。 黄婉英告诉笔者,2015年3月,夫妻俩双双把家还,在村域里创业挣钱。同年6月,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帮扶下,黄婉英夫妻俩忙前忙后,选址与租地一项接一项认真落实,很快牛舍建起来了,办公房建好https://www.nygq.net/sites/post/3xb5yVK2bE
8.山东泰安专业合作社带动近50万农户增收致富CCTV.com宁阳县蒋集镇郑龙村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规模经营”的方式,将一亩地作为一股,每亩土地保底金700元,目前流转土地面积已达到1000亩。同时,农户还可以在合作社里打工挣钱,按劳分配劳务工资,再加上二次分红和盈余分配,每亩地效益比传统种植提高了10倍,逐步形成了“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模式和“底金+分红https://news.cctv.com/china/20090319/107937.shtml
9.夯实集体“家底子”土地股份合作社助推乡村振兴“临沂样本供销社一体化托管”的“一二一”土地股份合作社新工程,探索“土地入股+整建制托管+农业保险+盈余分红”四位一体新模式,着力破解地怎么种、谁来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问题,走出了一条以农民组织化+服务规模化+农业现代化为主线,让农民离田不失地、让农村美丽好治理、让农业高效又精致的农业农村改革http://lycoop.linyi.cn/info/1049/2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