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工伤赔偿5步走(清晰明确)|转需

根据原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律师建议:

02、申请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工伤认定的材料有: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职工本人身份证明;

(三)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四)初次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职工本人无法申请、由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同时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明及申请人与伤亡职工关系的证明。

(一)属于交通事故的,提交公安交警管理部门确定的事故责任结论证明;

(二)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的,提交市民政、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

(三)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提交伤残证件及指定医院的旧伤复发诊断证明;

(四)因公外出期间失踪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证明;

(五)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

(六)特殊情况需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申请材料。

0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人社部令21号第七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二)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三)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受伤职工收到工伤认定书,待伤情稳定后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上述规定列举了劳动能力鉴定所需材料,受伤劳动者可根据该规定自行收集。

04、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每个受伤员工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及护理依赖程度不同,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个等级,最低等级是十级,从低到高,依次递增。具体可参照《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计算其赔偿费用。即使是被评定为最低等级十级的受伤员工,也包含护理费、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即误工费)、交通费、一次性残疾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赔偿款项。

该问题涉及工伤赔偿项目,每个地方的标准各不相同,但是大体上工伤赔偿项目是一致的。受伤职工可查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并结合自身的伤残等级计算赔偿费用。如计算赔偿有困难,可向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或当地社保局咨询。

05、申请强制执行

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向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知道用人单位财产线索,需向法院说明和提供。

在工伤赔偿中,为防止用人单位拒不履行生效裁决或转移财产,在发生工伤后要及时掌握用人单位车辆、银行账户、机器设备等财产信息,必要时可以在诉前提起财产保全。

特别提示:

在司法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债务,大搞“拖延战术”。例如在提起确认劳动关系之诉后不服向法院起诉,或是待劳动者取得工伤认定书后,针对工伤认定书提起行政复议或是行政诉讼,又或是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书后,不服仲裁裁决提起上诉等,让劳动者迟迟拿不到赔偿款。面对这种情况,劳动者可在适当让步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以尽快拿到赔偿款。

THE END
1.工伤赔偿一直拖着不给也申请了强制执行,公司还是继续拖该怎么办?谢谢工伤赔偿拖延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单位拖欠赔偿,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66204554.html
2.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钱没拿到怎么办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钱没拿到怎么办 [问题分析]: 您好,您这边提出的是关于案件判决生效后,申请执行的问题,一般会涉及到强制执行的申请流程、执行中止与终结、不能执行的财产范围、被执行人无财产维权等方面。在强制执行纠纷中常见的,关于不能执行的财产范围,实践中主要包括: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https://m.64365.com/zs/3722626.aspx
3.认定了工伤却拿不到赔偿,可争取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根据社会保险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平邑县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作为某县工伤保险的经办机构,具有本行政区域内工伤保险待遇核定及支付的法定职责。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规定了“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54512527179794
4.受工伤老板拒绝赔偿该怎么办?获得了伤残等级鉴定的劳动仲裁很快,一般两三个月就可以结束,仲裁委也会组织调解。仲裁裁决书生效后,若用人单位拒绝履行,受伤职工应当抓紧向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早日获得赔偿。 总之,遇到工伤不要怕,注意保存证据,证据弄好可打可谈,实践中也是比较偏向劳动者的 https://www.yoojia.com/ask/17-11802379919630632950.html
5.工伤赔偿遇争议,这几点你要了解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赔偿事项有争议的,可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起诉到法院。 遇争议怎么办? 确认劳动关系阶段 无劳动合同,又对劳动关系有争议的,可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进行判决。 工伤认定阶段 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向社会保险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ZtwYhlYknpH7KeXK6fBv190731
6.拒绝垫付工伤赔偿,多地社保局遭起诉:钱该谁出?南方+2022年12月7日,陕西省志丹县法院出具的执行裁定书显示:经查被执行人安塞京山无财产可供执行。由于罗维一方也提供不出该公司可供执行财产的线索,法院终结执行程序。 根据陕西省政府的规定,延安辖区社保系统归市局统筹。次年6月,罗维找到延安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要求其垫付工伤赔偿。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28/c794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