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论文范文(5篇)

目前,我国现有的养殖模式中生态猪养殖是备受推崇的一种。生态猪养殖模式主要是养殖期间通过先进的养殖技术,从而满足提高猪肉口感以及猪肉品质的要求[1]。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所培养的猪肉,不但可保障猪肉整体安全性,还可促进养殖期间导致环境污染的情况明显减少,使养殖业整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效提高。

1加强卫生处理干预

养殖生态猪主要是按照生态、绿色的要求,加强处理养殖环境的工作,合理的清理猪舍。猪舍的最底部可以通过有机垫料完成填充,并实施翻埋,以期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分解、发酵猪舍的污水以及猪粪便,使生态猪养殖期间猪舍的零排放得到实现。通过有机类的材料填充底部,促进猪养殖期间发生的污染情况得到明显减少,可有效体现绿色、环保的要求。另外,生态猪养殖户需要建立绿色生态理念,要想确保生态猪整体的养殖质量,不仅是依靠有机材料填充来完成,还需要对猪舍内外做到定期消毒、清洁、通风等,杀灭鼠、蝇、蚊,粪便、污物运至场外发酵处理,杀灭粪便中的病菌、虫卵,减少土壤污染。确保生态猪可在健康、整洁的氛围内加快生长速度,使养殖环境舒适程度有所提高,不仅能使疾病发生概率有所降低,还可使病菌滋生得到有效抑制,对生态猪养殖户、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整体提升有一定帮助[2]。

一、场地整理

养殖的稻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底质为粘土,保水性要好,河蟹养殖池的排灌设施要完善,做到高灌低排,排、灌分开。养殖池用水要实现灌得进,排得出,不逃蟹,旱涝保收,稳产高效。

二、防逃设施

河蟹的逃逸能力很强,有成群逃逸习性。因此,如何防逃是河蟹人工养殖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在稻田河蟹养殖池的四周必须建造安全耐用,结实可靠的防逃设施,防止河蟹逃跑,造成经济损失。目前比较经济实用的防逃材料是塑料膜和竹杆,具体做法是将竹杆一端埋入土中10厘米左右,间距30~50厘米,上面用细线拉紧,然后将塑料膜底端用土垒实,上端与细线用铁线固定,另外上下排水口要用网片接塑料膜或用铁线网在进排水口进行防逃。

三、放养准备

在稻田河蟹养殖池中,常有各种病原体与有害生物,它们不但能消耗水中的溶氧,而且也会侵袭河蟹、抢夺饵料,因此在种苗放养前要进行全面、彻底地清塘与消毒。目前,主要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消毒。消毒一般在河蟹种苗放养前10~15天进行,采用生石灰干法消毒,每亩用量为50~75千克,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利用生石灰进行消毒不仅能杀死水中有害生物,还能改善养殖池底土质,又能增加水中钙的含量,这对河蟹的生长发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放养殖前还要清除环沟池中的淤泥,以保持养殖蟹池清洁卫生。

四、苗种选择

1黄鳍鲷养殖密度

黄鳍鲷养殖分为以池塘饲养和网箱两种,可分为“单养、混养和搭配饲养”三种方式。混养的种类有蓝子鱼、鲻鱼、金钱鱼等;搭配饲养一般是主养黄鳍鲷,搭配放养一个种类,如笛鲷类、鲈鱼和卵形鲳鲹等。放养全长5cm以上黄鳍鲷鱼种。单养方式:黄鳍鲷放养密度为1.5×104尾/hm2-2.2×104尾/hm2;混养方式:黄鳍鲷占总量的60%,其他鱼类约占40%;搭配饲养方式:黄鳍鲷约占总量的80%,搭配种类约占20%。在常见的鱼虾混养塘中,黄鳍鲷和南美白对虾混养密度,根据池塘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常见的方式见下列表1-3。

2黄鳍鲷鱼苗的淡水驯化

黄鳍鲷肉嫩味美,为上等食用鱼类。黄鳍鲷为杂食性鱼类,池塘中混养黄鳍鲷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提高鱼池净产量,达到增收的目的。黄鳍鲷是鱼虾混养塘经济效益相对好的品种,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混养技术的成熟,在淡水池塘中引入该品种进行混养时增加混养塘收益的重要技术,黄鳍鲷经淡水驯化之后,与南美白对虾进行搭配混养获得成功已经有很多报道。研究表明,黄鳍鲷可以适应淡水环境。淡化盐度下降的最适梯度是:30‰-10‰-5‰-2.5‰-0。值得注意是,10‰为淡化的转折点,鱼苗淡化最适阶段,是全长在3㎝左右的幼鱼。

3黄鳍鲷种苗选择

4混养塘饲料选择

1放养前准备

1.1清塘消毒

冬季将池水排干,清除过多淤泥,修补池埂,冻晒池底20~30d,以疏松土壤表层,改善通气条件,加速底质有机物质的转化。放苗前10d,用生石灰清塘,用量约为100㎏/667m2,方法是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菌。

1.2栽种水草

在池塘中栽植伊乐藻、苦草、眼子菜、浮萍、凤眼莲等水草,水草覆盖率为30%左右。在甲鱼池中种植水草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通过水草的光合作用增加池水溶氧;二是利用水草的自身代谢功能净化水质;三是为甲鱼提供栖息场所并为其清洁身体;四是高温季节水草可以起到降低水温的作用。

1.3施肥培水

施经发酵好的畜、禽粪肥,施肥量为300~500㎏/667m2,20~30d后追施复合肥,追肥量视水质肥瘦情况而定。施肥的目的是调肥水质,不仅可以促进水草生长,抑制青苔发生,而且还能加快小螺蛳,小虾的生长,为甲鱼提供适口的鲜活动物饵料。

一、材料与方法

1.苗种放养

(1)缢蛏苗种:3月29日,池塘水温9℃以上,天气晴好,池塘水深1.2米,苗种规格4780粒/千克,按蛏床面积计算,每平方米放苗440粒,共放蛏苗70箱(每箱25千克)。播种时工人行走在蛏床边,将苗均匀撒播在埕面上。

(2)对虾:4月22日,池塘水温15.5℃,每亩放中国对虾“黄海1号”虾苗5000尾,共放虾苗80万尾。虾苗大小均匀、体质健壮、体长1.0厘米以上,放苗时,将装有虾苗的塑料袋浮放在养殖池水面,使袋内外水温达到平衡,然后放苗入池。

(3)海蜇:采用多茬轮捕养殖法。5月7日,池塘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放第一茬苗,共放养10000个;5月27日,放第二茬海蜇苗5000个;6月10日,放第三茬海蜇苗10000个;7月20日,放第四茬海蜇苗10000个。累计每亩放苗量219个。

(4)牙鲆:6月2日,放养规格3厘米牙鲆苗4万尾,每亩放苗250尾。

THE END
1.中国螺蛳制品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在这一时期,螺蛳养殖技术不断进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螺蛳制品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同时,螺蛳加工工艺和设备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使得螺蛳制品的品质和口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螺蛳制品的包装、运输和销售环节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3)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螺蛳制品市场呈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26/7106100123010013.shtm
2.DB4502T00032022柳州螺蛳养殖技术规程.docx2022-03-22发布2022-04-20实施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柳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华中农业大学、广西科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4220521.html
3.鳝鱼繁殖与养殖技术介绍鳝鱼繁殖与养殖技术介绍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阿福看世界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越南老表网箱养殖黄鳝,一个网箱产量上千斤,简直就是躺着赚啊 小帅日常 32跟贴 打开APP 网友去养殖场去买虾,看到水池后不想吃了 小孙搞笑 打开APP 农村大叔在家养鱼,眼前一幕养殖界罕见,过不得外国人不放心! 隆科看https://m.163.com/v/video/VVJNBVRSQ.html
4.螺蛳的养殖技术螺蛳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螺蛳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螺蛳具有成活率高、疾病少、种苗来源广泛等优势,是较为切实可行的农家养殖项目之一,螺蛳人工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生活习性 螺蛳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它的http://www.jrshuichan.com/article.html?id=2599
5.孟龙村举办螺蛳养殖技术培训班三江要闻新闻中心孟龙村举办螺蛳养殖技术培训班 三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奔赴个各村屯开展送技术实践活动。3月9日,三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区水产引育种中心技术人员到良口乡孟龙村开展田螺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班共有40余人参加。http://www.sjx.gov.cn/xwzx/sjyw/202203/t20220315_3028745.shtml
6.螺蛳田螺养殖基地联系电话:18248981415本基地下设数个养殖基地,合作有精养水面2000余亩,是专业的水产鱼苗养殖公司。我们将自已的聪明和智慧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将自己多年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田螺繁育与养殖技术和经验应用到养殖之中,技术研究人员根据田螺 螺蛳的繁育习性,营造适宜繁育的场所,优化池塘的生态条件。同时对亲本选择、孵化繁育环境、苗http://ynzyp.m.cn-feeling.com/index.jsp
7.龙虾养殖技术通用12篇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龙虾养殖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https://gjgcylw.xueshu.com/haowen/2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