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兼职谨防“5大陷阱”被骗请及时报案

记者了解到,每年暑期都会有许多大学生,遇到骗局后向警方求助。有的被骗取了押金,有的人被无故扣工资,还有的白交了中介费,可工作却迟迟未找到。

为此,晚报记者为广大暑期选择做兼职的大学生们,总结出5大兼职陷阱,以此提醒学生们预防诈骗,免受损失。

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

面对即将到来的暑期,许多家在外地的大学生,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都会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城市打短工。

记者了解到,餐饮、酒吧、教育机构及商超,是众多大学生打工的首选。

就读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齐同学,是一名大二学生,她家在广西。齐同学告诉记者,从上大一开始,每年只有在放寒假时才回家,而暑假都会留在城市里打工,从而赚取部分生活费,自己也能得到一些锻炼。

齐同学说,之前,她在一家超市里打过工,主要是负责理货。因为工作简单,所以很好上手。今年,她想换工作,但具体去做什么,暂时还没定下来,正在与其他几位同学商量。

当谈起假期勤工俭学时,另一位徐同学也表示,她已有3年的暑假没有回家了。

由于是打短工,一些大的公司和企业是无法去的。所以,她每年都会到稍大一些的餐饮企业应聘服务员。一方面暑期是餐饮的旺季,好找工作。另一方面,在规模大一些的企业打工,既不会被骗,也不会拖欠工资。

暑期找工作谨防骗局

谈及到打工经历时,齐同学和徐同学都有说不完的话。但感触最深的是,每年都会有一些同学,因找工作而遭遇诈骗。不仅没赚到钱,还遭受了经济损失。

那么,大学生暑期选择打工时,都应预防哪些诈骗陷阱呢

记者经过调查后,总结出不法分子的5大兼职陷阱。

●不要随意交中介费

目前,人们找工作时,除了参加一些定期举行的大型招聘会外,更多的是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寻找。一些中介机构,也不只是做线下,也将一些工作岗位资源放到网络上,以此来寻找更多的客户。然而,有一些假中介机构混淆其中,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工作信息,而且岗位和薪酬都十分诱人,极易引起处世不深的大学生们的注意。

一旦有大学生“上钩”,假中介机构就会说,这个岗位现在很抢手,必须先交中介费才能进行推荐。当大学生交了中介费后,对方却没有了消息。

还有的假中介机构,会找一些“托”,面试后以各种理由不予聘用,中介费也就不给退还了。

晚报提醒:针对网上以假乱真的各类招聘信息,大学生们要擦亮眼睛,细致甄别。对于先收取费用的中介信息,要格外小心,尽量不要选择。

对于发布的工作岗位信息,要进行实地考察,看对方是否是正规的企业,确定无误后,再交中介费,以免上当受骗。

●网络兼职要慎行

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在网上寻找工作时,经常会看到一些网络兼职的“好工作”。

诸如刷单、打字员、翻译等较为轻松的工作,甚至可以每天赚数百元。许多大学生并不知这是“诱饵”,幻想天上真的会掉下馅饼,结果却是越陷越深。

晚报防忽悠热线栏目之前就曾报道过,一群大学生共同在网上做兼职,帮助网店进行刷单。对方先是让学生们刷一件价值100元的商品,很快便将本金和佣金转给学生,这样来回几次后,让大学生们信以为真,觉得有钱可赚。

这时,诈骗分子见时机成熟,就会让学生们去刷一件金额较大的商品,并称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佣金。学生们毫不怀疑,立即进行交易。然而,交易成功后,所谓的商家却立即消失了,而这些大学生却蒙受了经济损失。

晚报提醒:网络兼职绝大多数是不可信的,且很难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想要假期做兼职的大学生,最好放弃网络兼职,应该脚踏实地去找工作。

●做兼职先收培训费

诈骗分子在假期诈骗大学生的伎俩,可谓是层出不穷。晚报之前就曾报道过,有的诈骗分子会将自己包装得像正规公司一样,还会到大学校园里发放宣传单,示以待遇优厚,导致许多不明真相的大学生抵不住诱惑,前去报名。

见到有大量的大学生前来应聘,诈骗分子又会提出,想要正式上班,必须参加简单的培训,并且要缴纳数百元的培训费,只有培训后才能上岗工作,并且还可享受优厚的待遇。

结果,许多的大学生缴纳了培训费后,骗子却突然消失了,此时才知上当受骗,可为时已晚。

晚报提醒:正规公司招聘员工后,培训也不会少,但绝不会收取所谓的培训费,因为岗位培训均是免费的。

同时,劳动法对于企业培训、培训费及服务期都是有规定的。身为大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更要知法懂法,使自己避免被简单骗术所蒙骗。

●当心预收货款押金

一些骗子伪装成一些品牌的销售代理,以拿到厂家优惠政策为幌子,在校园内招聘销售员、促销员。

招聘后,诈骗分子会拿一些产品,比如洗发水、文具用品等发给学生们,要求其在学校内做推广。同时,诈骗分子还会说,由于这些商品价值不菲,虽可相互信任,但也要先交一部分货款或货物押金。

其实,诈骗分子交给学生们的产品,通常都是一些伪劣假冒产品,而学生们对此并不知情。交了数额不菲的货款押金后,却再也找不到那些招聘销售员、促销员的人了。

晚报提醒:对于这样的骗局,还需学生们擦亮眼睛,仔细查阅代理资质,更应认真辨别所售物品的真伪。

同时,正规的厂家或品牌商品,是不会以这种方式在校园内进行推销的。

●半成品加工可回收

还有一类骗术,在校园内极为常见,一些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为求职者提供一些半成品的工艺品,如十字绣、手工花等。

诈骗分子会要求学生低价购买这些半成品回去加工,并称等做好后,会以高价回收。对此,许多大学生会信以为真,等到把半成品加工完成后,却发现已经联系不上对方了。

晚报提醒: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对任何先交钱的事情,都要果断拒绝,不要轻易被对方套路。

THE END
1.这些“兼职”做不得!当心沦为电诈犯罪“工具人”一份兼职能减少经济压力,让自己生活得更从容,但是大家要注意,找兼职工作时要擦亮双眼,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更不要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电话引流的工作不能做。 不法分子会在网上发布“打电话就给钱”的兼职信息,要求招聘的“话务员”以设定好的话术,按照非法获取到的公民信息名单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http://credit.xiuwu.gov.cn/news/content/565448082364301312
2.@00后大学生:这种忙不用帮!典型案例:大学生詹某某用网络上线提供的作案设备和自己的两部手机以及两张电话卡,按照上线指示,用手机和电话卡在宿舍架设简易“GOIP”,帮助诈骗分子实施犯罪活动。詹某某一共从中非法获利925元,导致他人被骗146万余元。 4吸粉类: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他人提供推广帮助,以“刷单”“抢红包”“投资指导”https://xxcm.smxpt.cn/info/1088/2913.htm
3.400余名大学生被骗上百万!求职注意……据了解,该案中被骗大学生有400余名,涉案金额达131万元。小李想要报考的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证书需要在相关单位入职后才能报考,公司隐瞒了这一事实,诱导小李参加培训,以收取培训费。 案中,胡某某伙同17人,从各种渠道购买了一些假的营业执照,然后借此发布高薪招聘信息。当求职者应聘好相应的岗位之后,对方才告知该https://www.sxemc.edu.cn/content/14-qzyx-30648
4.[广东早晨]做兼职要先办卡女大学生疑被骗新闻频道[广东早晨]做兼职要先办卡 女大学生疑被骗来源: 央视网 2014年02月24日 08:53 内容简介 新闻栏目推荐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新闻直播间 新闻1+1 朝闻天下 CCTV-1综合 CCTV-2财经 CCTV-3综艺 CCTV-4中文国际 CCTV-5体育 CCTV-5+体育赛事 CCTV-6电影 CCTV-7国防军事 CCTV-8电视剧 CCTV-9纪录 CCTVhttps://news.cctv.com/2014/02/24/VIDE1393203124194598.shtml
5.起底电诈丨@大学生学历高≠不被骗!假期想找兼职看演唱会的同学看过来许多大学生 经常利用课余时间 找份兼职 简单好学、回报丰厚 这样的工作来到眼前 你会信吗? 有些人不仅信 还信得很深 浙江杭州的李先生 帮人“刷单”赚钱 面对民警的好言相劝 竟然豪言要和民警“对赌” “我绝对相信他” “拼一次,我自己负责” https://www.chinanews.com/m/sh/2024/06-28/10242167.shtml
6.女大学生网上找兼职被骗将近2万元,民警紧急为其追回部分损失10月26日,21岁的大学生小杨来到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凤凰山派出所,把一封感谢信交到民警胡仁斌手中,再次表示感谢。 小杨手写的感谢信 10月27日,凤凰山派出所民警胡仁斌告诉记者,10月11日晚9时,派出所接到在校大学生小杨报警求助,称在网上找兼职被骗将近2万元。胡仁斌闻讯赶去见到小杨,把她接到派出所。 小杨说http://qfapi.zg163.net/wap/thread/view-thread/tid/15658436
7.德州女大学生应聘家教兼职没做成手机反被骗作为一名女大学生,没有任何可靠信息,便只身来到KTV,实在有些冒险。考虑到颖儿、KTV均为受害者,不应让颖儿承担KTV的损失。目前,此事正在立案调查中。同时提醒大学生应聘兼职时一定要谨慎,在没有核实对方身份前,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进入隐秘场所,也不要将自身财物外接他人。(晚报记者 俞荣 通讯员 刘涛)https://m.dezhoudaily.com/p/94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