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寒暑假,可以说是兼职的“黄金赛季”了。
“大学生兼职刷单赚钱被骗8万”“大学生兼职不满1个月遭遇讨薪难”“女大学生称兼职送外卖遭顾客刁难”……如此种种,将大学生兼职的困难之处摆在了公众面前。
由此来看,大学生兼职已成常态。一方面,兼职能获得相应的薪酬,满足自己额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兼职也是进入社会的一小步,更多地还体现在能够锻炼意志、增长见识。值得注意地是,随之出现的譬如讨薪难、兼职廉价化、压榨大学生等负面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此类“痛疾”或许亟需整改。
“一开始真的毫无头绪,看到有人在闲鱼上挂了求职信息,于是我就照做了。过了大概一两天吧,就有公司找上来了。”怡茜谈到自己找兼职的过程,可谓“初出茅庐”,“公司来找我的时候,半信半疑,类似先交钱再工作之类的就大概是骗子了,但这家公司所需要的就是作品而已。”
锌刻度发现,兼职信息的发布不仅在兼职软件或招聘软件上,像闲鱼、微博、小红书等APP上也有。可以说,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信息场”。
兼职信息在不同平台皆有
而据怡茜所说,她所做的兼职是帮助公司做策划,通俗点来说,便是给客户写“旅游攻略”。
同怡茜一样,在现在的年轻人心中,都向往着一份自由而又有着稳定收入的工作。而实际上,怡茜所做的这份兼职,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有时候会面对客户的质疑,毕竟选择将行程寄托给公司的人都不想让一个‘兼职生’来完成。”她谈到,“可能在客户的眼里,兼职就是不专业的。所以,除开熟悉的地方之外,还得多在网上搜集信息,力求做到客户满意。”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怡茜”那么好运。
正值大三的小风,因为课程较少,便想着找一份兼职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兼职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但现在我想说,没有经历过‘兼职毒打’的大学生也是不完整的。”小风提到。
就在小风犹豫之时,机构老师又顺势给他发送各种海报设计单,价格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同时,该机构老师还给小风算了一笔账,“设计大师速成课学费近7000元,在分期支付学费的情况下,每个月可以接200份到300份的单子。也就是说,在分期之外,还能净赚1400元。”
当交了学费之后,小风就进了学员群,“刚开始不能接单,要通过PS、AI等设计海报的考核之后,达到标准才可以接单。”在小风学习1个月之后,达到了机构所谓的“接单标准”,就在其认为可以靠接单来挣钱时,事实并不如此。“一周发4天兼职都不错了,一天不到6个单,每单20元。群里面有400多人等着做兼职,僧多粥少,别说一个月2000元了,一个月200元都困难。此外,设计海报一单20元,市面上价格为几百元,到学员手上的价格可能仅为10%,这么来看,大学生真的是‘大学牲’,给别人当廉价劳动力了!”
该机构饱受诟病
此前,“半岛都市报”提到:南京卓尔龙腾教育培训机构(现更名为南京尚学龙腾教育培训机构)通过高额兼职来诱导在校大学生报网课、申请网络贷款,想要退学退费时,却联系不上老师和机构,导致学生无力承担高额贷款和利息……此外,在今年3月9日到4月2日期间,该公司3次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由此来看,该机构的资质问题,仍有很大疑点。“换马甲”“变相坑害大学生”的机构仍屡禁不止。
锌刻度发现,像小风一类的大学生在找兼职时被诱导买课、分期付学费的事件屡见不鲜。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大学生兼职”就有2710条结果,其下不乏为“青团社就是妥妥的买课软件”“骗取大学生兼职、诱导教育分期”“虚假兼职、诱导大学生借贷”等内容;而在知乎、小红书等平台上,也有大量关于机构退费难、借兼职诱导分期等吐嘈性内容。
借兼职的幌子来吸引学生学课已屡见不鲜
“发在社交平台上,就是希望其他人不要被骗了,兼职虽然是一个好的出发点,但外面的世界要远比我们复杂得许多。”小风谈到,“类似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的交流,也要学会分辨,当一份兼职是建立在高价学课之后才能实现的话,那么就应该想想其中的深意了。”
尽管从2016年起,监管部门就开始整顿有关校园贷及培训贷市场,但就目前来看,并未彻底得到根治。
换句话说,当下许多不知名“机构”正处潜伏期,时机一到,便会想方设法“收割”家长、“收割”兼职生。关于此,寒暑假里所谓的“补习机构”可很好印证这一现象。考完研之后的安东,“想着在考研结果出来前,找一份兼职过渡一下,没想到第一次就栽了跟头。”
据了解,安东面试了一家辅导机构的语文教师一职,“招聘信息里写的月薪4000元~5000元,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此外,名义上是一家辅导机构,实际上就是私人办理的一个补习班。去试讲的时候,没有说课程如何设置、质量如何达标等问题,而是对我们同行的4个大学生说明了‘一个小时课时费达到多少多少、教大班薪资待遇、一对一的薪资待遇’等,按他的说法,一个月可以达到7~8000元,一天2~300元没有问题。”
就这样,安东抱着“再怎么不济也可以一天挣100元”的想法进了该辅导机构。“刚开始的几天,因为没有学生来上课就一直在办公室坐着。过了几天,机构负责人就组织我们几个人去招学生、挨家挨户发传单、做宣传,一天80元。同时还说明一个学生报名就有一份提成,但后来结算工资时,并不承认。”因此,安东就和同行伙伴一起,经历了为期10天的招生生活,“被别人白眼已经是常态了,在家长询问机构资质时,会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
就在机构的“本来面目”在安东等人的眼中逐渐暴露时,他决定做完一个月就辞职,“因为机构是做完才能结工资,幸运地是,机构负责人也同意我这一请求。”
所谓的“辅导机构”,不过是私人开设的“补习班”
就在安东做满一个月后,又迎来了一个大难题——工资被拖欠。
而之后的“讨薪”日子中,更是让其无奈。“2300多元的工资,前前后后经历了一个多月。第一个周,结了课时费300多元;剩下的2000元在后面的三个周里,分了3次才结清,每次询问,都是一样的话——‘过两天给’。但,这并不是个例,同行的伙伴们也都是这个情况。”
“过两天给”,在安东看来,“不过是拖欠工资的一种说辞罢了。”而对于此番兼职,他向锌刻度提到:“兼职之前一定要谈好薪资构成方式、一定要去正规机构上课,一般来说,兼职也都是会有合同的。像兼职软件、招聘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也尽可能地去网上搜寻一番。兼职本身是个好事情,可就是因为像我所遇到的‘无良机构’们,让许多兼职心切的大学生对所谓的‘辅导机构’产生了厌恶。”
无独有偶,大学生兼职“讨薪难”的事件并不是一时之弊病。
8月23日,据“荔枝起跑线”报道称,江苏的小沈等三人今年暑假在网上寻找兼职时,结识了能提供“台球助教”岗位的中介陆某,陆某向她们承诺,工资按小时结算,每月工资保底3000元。工作20多天后,小沈和小钱提出辞职,陆某却以工作未满1个月为由拒绝支付工资。
诚然,大学生兼职是迈向社会的一小步,但因此而产生的“揪心”问题是令他们也没有预想过的,“讨薪难”“薪资问题”“压榨大学生”“廉价劳动力”等词条也在伴随着“大学生兼职”出现。
此前,“光明网”曾写道:维权兼职大学生遭遇“踢皮球”,恰恰说明了这些兼职培训机构钻了监管漏洞。从本质上说,缺乏办学资质,这样的机构存在明显的非法办学嫌疑。而作为其中的兼职工作人员,大学生在维权过程中“里外不是人”的身份,本身也有些尴尬。其中涉及多方监管主体,只有联动执法,才能维护大学生的权益,为兼职学生挽回损失。
总的来说,大学生兼职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而如何避免兼职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是多方主体都需要加以思考的。但眼下迫切需要整治的,恐怕是如上述所提到的一些“披着羊皮的狼”的机构或公司。当然,大部分的大学生也并不是“待哺的羔羊”,面对诸如前文提到的不好的遭遇时,如安东所说,“不会坐以待毙,如果对方坚持拖工资,会考虑使用法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