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订单农业让农民稳产增收有底气

“过了正月十五,就开始筹划买种子和化肥,为今年春耕做准备了。”春耕备耕时节,通化县金斗乡北沟村村民李宝华一边计算着需要购买的种子、化肥数量,一边介绍她家的土地情况。今年,她计划种植旱田34亩、水田9亩,其中订单鲜食玉米10亩,订单水稻9亩。“订单鲜食玉米比普通玉米每亩地要多卖出200元左右,订单水稻的收购价格也比普通水稻收购价格高一些。”李宝华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对于农户而言,订单农业因需定产,销路价格有保障,可以把心思都用在地里,以好产品带来好收益。自从订单农业在农村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户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北沟村家庭农场主王玉坤就承包了500多亩土地,全部发展订单农业。作为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中间人,王玉坤春节前就开始挨家挨户询问订单意向、确定订单数量,再去和企业沟通。

“过去,不少农户因为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导致品种选择不当,需要应对销售渠道不畅、价格波动较大等问题,有时甚至增产不增收。现在好了,订单农业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推广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订单农业的队伍中来。市场需要什么咱们就种什么,不但生产资料得到最有效利用,也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避免盲目生产。”为了新一年的好收成早早忙碌起来,王玉坤打心眼儿里高兴。

订单种植,一头连着企业车间,一头延伸到田间地头,农民不愁销路,企业有稳定货源。同时,订单农业还可以稳定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有助于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为打造优质农业品牌提供支撑。

金斗乡农业负责人郭金平介绍说,签订单的农户可以享受化肥农药企业先垫付、秋收之后再结账的待遇,大大解决了农户备春耕资金运转问题。

近年来,通化县每年都出台备春耕生产工作方案,注重惠农政策落实,提高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免去了农户“种出来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让农户收入有保障。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扶持,推动订单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订单农业,农业品牌化的“捷径”这背后,是千万小农户与万千大市场的“失联”,信息的不匹配导致供需不平衡,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没有坚挺、扎实的品牌基础,导致各种矛盾此消彼长。缺乏的正是一种平衡生产端与市场端的农业模式,订单农业应运而生。《“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指出,“发展订单农业,赋能赋智产业升级”。元一智库农研中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230253534141645&wfr=spider&for=pc
2.西湖管理区:大力推广“订单式”农业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近年来,为进一步促农增收,西湖管理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探索“订单种植与市场收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发展订单农业,以稳妥可靠的“订单式”农业提高农户收入,让农户种有定向,销有方向,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为乡村振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Y0MDIxNw==&mid=2650658196&idx=1&sn=f3eee10ee31f79b098b5c9113a626633&chksm=839602e2b4e18bf492c1bef09d522f197edce5cb2e0a69e4e495490058b4346bf23dbbf811a6&scene=27
3.订单农业是什么?所谓的订单农业,就是还没开始生产,产品就已经预定或被销售出去了,是有计划地进行农事生产活动。订单农业大到国企、大型商超与农场合作,小到团队或个人与农户合作,计划需要多少农产品,就生产多少农产品。例如某一企业的食堂需要每月采购50头猪,采购便会与一些养殖户签订单,养殖户就开始计划养殖,按月供应该企业50头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424/20/27362060_748445575.shtml
4.河南日报农村版当地出产的“善堂花生”以果粒饱满、亮丽白净、口感香甜等特点享誉省内外,已成为特色农产品品牌。 浚县做优规划、因势利导、扶特育强,依托善堂高油酸花生、小河白菜、新镇无公害韭菜等优势品牌,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智慧农业。全县发展优质强筋小麦25万亩,总产13.94万吨,总产值4.2亿元;发展优质花生21.36万亩,总产7.5万https://newpaper.dahe.cn/hnrbncb/html/2024-05/22/content_445_1668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