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桥头旺旺养猪场全部完成自动化设备安装,据称设备总投入达400万元。陈武东摄
养殖户故事
希望等猪只长大后再行清理
记者从石马河司马大桥沿河南行,在惠常高速石马河一号桥桥墩下,连片猪场隐藏其中,恶臭扑面。猪棚里面,一群群肥猪趴在猪圈里睡觉,重量大多超过百斤。
家里养了40多头猪的湖南永州人黄女士介绍,这个猪场为5家人所养,生猪数量有上千头。她本是菜农,两年前来到这儿替老板管理鱼塘。因为看到旁边的养猪户收益不错,去年她也养了一批生猪。“今年4月份出栏时,赶上了政府的搬迁令,行价大降,不但没赚钱,还亏了2000多块钱。”黄女士说,尽管目前她已经没有养猪了,但是公婆还是养了40多头肥猪。这些猪只如今才100多斤重,最大的也不过160斤。现在政府不让养了,很多养殖户都要抛售,大部分人也没地方搬迁,只能低价出售。
所签合同有效仍被强行拆除
记者在桥头镇迳联、田新、岭头、石水口等社区走访发现,这里的养猪场大都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不少养猪户表示,他们养猪的投入很大,现在突然要清拆,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政府清拆又没有作出补偿,让他们有苦难言。
“清拆养猪场保护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我们绝对支持,但也要给一个合理的补偿啊。”张松伯说,他的猪场全部是天然搅拌喂食,不需要烧煮猪食,并没给空气带来任何污染。同时猪粪全部用于养鱼,实现了良性循环,不会对周边河流造成污染。“我们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处理了猪场的2000多头猪,而原有的养猪建筑物准备转型用于发展草菇、蘑菇、木耳等农产品的种植,当地执法人员却把它拆了,当时猪栏里还剩300多头猪。”
希望硬件设施就地转为他用
“同时,希望上级政府体谅企业的难处,适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苏庆源说,如果于7月31日前进行强拆,预计会造成近500万元的损失。
猪场全部搬迁鱼儿没了饲料
夏侯成在谢岗镇曹乐管理区租了500亩土地,挖出16个鱼塘租给别人养鱼,并且还在鱼塘间建了10来个养猪场。“曹乐管理区要我们6月20日之前清拆完,我这块地上的养殖场都搬迁完了。”夏侯成认为,他的养猪场对石马河根本没有造成污染。“猪粪都用来养鱼了,还不够用,哪里还会排出?”
夏侯成说,10多家养殖场被清理前都是承包给别人的,现在都被拆除,不知今后能有什么用途。“还有这么多的鱼塘,以前都是靠这些猪粪饲养的。现在都要买饲料来养了。”
“我这次损失也很大,单单是这些养殖场就损失了10多万。”夏侯成说,尽管他没有养鱼,但是他的租金收入没了,还得退还部分租金。养鱼成本也增加了,一个月一个鱼塘要比以前多投入1000多元,每年的成本就增加了近20万元。
菜农称养殖场拆迁影响不大
在桥头镇和谢岗镇石马河段,由于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早已抛荒的耕地,吸引了大量菜农及养殖户。但由于石马河河水水质不达标,住在河边的菜农也已弃用河水。对他们这些用水大户而言,养殖场的拆迁,石马河河水的好坏变化,似乎与他们的生活交集不多。
梁大嫂是广西人,2010年6月份来到东莞,在桥头镇桥东大桥一带租了块地开始菜农生涯。石马河给她最初的印象,就是河面有很多垃圾,气味难闻。现在稍有好转,垃圾少了,但有时候情况仍然严重。“特别是近两年的10月份,有几天河里的垃圾特别多,整个河面都是袋子、粪便和瓶子,水都是红色的。”梁大嫂说,他们平时灌溉都用鱼塘水、井水。
“每年都有人来这里检验水质,一年4次左右,但是今年还没看到有人来。石马河治理好了当然好,平时看着也舒服些。不过说句实话,养殖场拆迁对我们影响不大。”
常平环保分局2005年后养殖场全拆不补偿
7月2日,常平镇环保分局一李姓负责人表示,记者所反映的常平镇内石马河边的养鸡场为供港养鸡场。该养鸡场虽然占地面积大,规模也大,但是环保、污水处理、管理方面都比较规范。而且养鸡场的地块已被鸡场买下,目前常平镇正在和养鸡场协调搬迁。
另外,常平镇2005年时应东莞市政府的指示,曾对镇内养猪场进行清理并给予补助。按统一规定,常平境内不再允许养殖。近年来,养殖场出现反弹,按照东莞市政府的规定,2005年以后的养殖场都要拆除且不作补偿。规模大的,基于人性执法,可能给予相应的补助。“目前,常平镇石马河旁的养殖场已经基本清理完,或许在偏僻的地方还存在个别养殖场,可能没有发现,但一旦发现就会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