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又被称为白鲢或者是跳鲢,是我国四大家鱼中的一种,在养殖过程中具有生长周期短、成活率高等特点。
1、鲢鱼价值
鲢鱼鱼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等,具有了很好的食疗保健功效,研究认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中中性脂质;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液粘度,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老年痴呆及促进婴儿智力发育的功能。
鲢鱼整体养殖价值分类
2、鲢鱼养殖方式
鲢鱼养殖方式可大致分为网箱养殖方式和池塘养殖方式。其中网箱养殖充分利用水资源,养殖成本较低,可实现较大规模的养殖。池塘养殖多以套养为主,多以用团头鲂、草鱼、青鱼、鲢鱼搭配养殖的方式。
鲢鱼养殖方式分类情况
二、鲢鱼产业链
1、鲢鱼产业链
鲢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在饲养需化肥和有机肥促进浮游动物生长,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配合饲喂豆渣、豆浆、米糠、配合饲料等,中游主要为鲢鱼养殖,目前国内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因整体饲料等养殖要求较低同时生长较快,且相较特种水产品整体利润略低,目前主要以套养为主,且多为副产鱼,下游需求仍以鲜食为主,虽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整体有限,加工产品鱼主要用于制作鱼糜制品,如鱼丸、鱼饼、蟹棒等,其中鱼头、鱼皮、鱼鳞、鱼内脏、鱼骨架等副产物占全鱼质量近50%,这些鲢鱼加工副产物大多用于生产附加值较低的饲料或直接被丢弃,整体鲢鱼养殖深加工利用待拓展和完善。
鲢鱼产业链示意图
2、鲢鱼养殖成本和利润
一种鲢鱼套养方式的养殖成本和利润结构占比
注:该套养以团头鲂为主,鲢鱼和鲫鱼次之,鳙鱼再次之。
三、中国鲢鱼产业现状
1、供给现状
就我国鲢鱼产量变动来看,2016-2017年我国鲢鱼养殖经历了大幅度下降,主要受整体养殖受益较鳙鱼等较低,养殖户养殖积极性较低,近年来随着鲢鱼价格持续上行,加之下游整体鲜食和鱼糜制品等需求稳步上行,鲢鱼养殖规模渐趋稳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鲢鱼淡水养殖产量为383.66万吨,较2020年增长0.6%。
2011-2021年中国鲢鱼淡水养殖产量走势
2、省份分布
就我国鲢鱼整体产量分布来看,鲢鱼国内主要优势产区有江苏、湖北、江西和湖南等长江流域地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鲢鱼前四生产省份产量占比全国总产量的37%左右,其中江苏产量60.23万吨,占比最高为15.7%,湖北、江西和湖南鲢鱼产量分别为35.41万吨、24.38万吨、21.87万吨。
2021年中国鲢鱼主要省份产量分布情况
3、价格走势
我国鲢鱼价格变动来看,随着整体养殖成本和2017年以来的产量大幅度下降,整体鲢鱼价格持续走高,2018年初鲢鱼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在7.01元/公斤和12.78元/公斤,价格持续增长背景下一度在2021年的9月份达到19元/公斤的价格高点,随后整体市场需求回落,价格下降,截止2023年2月我国鲢鱼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为17.23元/公斤和9.42元/公斤。
2018-2023年中国鲢鱼批发价和零售价走势
四、水产养殖政策背景
随着国家水产养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未来环保政策的持续严紧,我国普通水产养殖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在水产品产量增速放缓以及养殖面积稳定的背景下,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已由过去“高速发展”时期进入提质增效的“稳定发展”阶段,而鲢鱼作为“四大家鱼”,整体养殖规模渐趋稳定,拓展下游加工需求同时提升规模效应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五、鲢鱼防治鱼病
2020-2021年受之前主要养殖品种病害影响带动需求高涨,产值增速大增,2021年产值达33.5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20.1%。江苏和湖北两省占比我国渔药产值超一半。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和湖北省渔药产值分别为12.07亿元和5.98亿元,分别占比国内渔药工业产值的36%和17.8%,另外山西、湖南、山东和江西等地渔药产值占比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