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1、第一节淡水养殖水环境池塘环境条件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池水的物理性、化学性、池塘的生物和地质等项。主要从两方面影响鱼类和池塘产量:一方面直接影响鱼类的生一方面直接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而使鱼类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状况理活动而使鱼类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影响池塘的物质循环和鱼类天然食料生物的繁殖另一方面通过影响池塘的物质循环和鱼类天然食料生物的繁殖而间接影响鱼类。而间接影响鱼类。两者最终都影响到池塘的鱼产量。对鱼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池水的水温,其次是透明度和池水的运动。(一)水温(一)水温直接影响鱼类,而且影响其他环境条件而间接对鱼类发生作用,几乎所有的水环境条件都受到温度的制约。
2、11池塘水温的变化特点池塘水温的变化特点在一年中随着天气变化而变化,但和气温的变化不尽相同。池塘水温变化的幅度要比气温变化小得多。一天中的平均温度,水温高于气温,而白天平均水温一般低于平均气温,晚上则高于气温。从昼夜变化看,一般是下午23点时水温最高,早上日出前后的水温最低。水温的年变化幅度也比气温小。一般12月最低,78月最高。水的透热性不大,透入净水中的光、热,在水面下10厘米处已被吸收了50。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池水的热能传播主要靠风力混合和水的对流。一般在夜间因池水的对流和风力作用,可使上、下层的水温逐渐趋于一致。22水温对养殖鱼类的影响水温对养殖鱼类的影响水温直接影响鱼类
3、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鲢、鳙、草、青、鲤等生长的适温范围在鲢、鳙、草、青、鲤等生长的适温范围在20203232左右,左右,15以下则食欲下降,生长变慢。我国广大地区的池塘水温状况适合温水性鱼类的饲养。水温影响鱼类的性腺发育和决定产卵开始的时期。成成熟亲鱼产卵开始的时期主要决定于水温高低,一般都在熟亲鱼产卵开始的时期主要决定于水温高低,一般都在1818才开始产卵。才开始产卵。水温影响池水的溶氧而间接对鱼类有很大的影响。池塘的溶氧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减低。33水温状况的改良水温状况的改良(1)春季水温鱼池灌较浅水,至夏季加至最高水位。(2)池边不宜种植高大树木,包括挺水
4、植物和浮叶植物.(3)如引用水温较低的溪水或泉水饲养温水性鱼类,须提高水温后入池。(4)在风力较大的地区,注意保持一定的水温。(5)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地下温热泉水或工厂温排水以提高池塘水温,可促使家鱼提早成熟和产卵、进行罗非鱼越冬、提高单位水体的鱼产量。(二)透明度(二)透明度透明度是表示光线透入水中的程度。透明度是表示光线透入水中的程度。混浊度混浊度是指水中混有各种微细物质和浮游生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池水透明度的高低,可以大致表示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度。一般说来,肥水的透明度在肥水的透明度在202040cm40cm之间之间,水中浮游生物量较丰富。
5、透明度用萨氏盘的深度来间接表示。(三)池水的运动(三)池水的运动造成池水运动的原因主要是风和水的密度差。水的注入和流出也可以产生池水的流动。池水运动虽然较为微弱,但对促进水中氧的溶解和传递,改善水质状况有一定的作用。因密度差而产生的池水对流是池水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水的热阻力热阻力(即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下层水被温即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下层水被温度较高、比重较小的上层水所替换的阻力度较高、比重较小的上层水所替换的阻力)是很大的。池水的对流加快了池塘物质循环的强度,提高了池塘的生产力。但夜间发生对流时容易造成池塘缺氧和凌晨池鱼浮头。池水对流的影响:有利不利.。在夏季晴天,生产上主要
8、等作用(即“水呼吸水呼吸”),占),占70%以上以上;鱼类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一定数量的氧(约占16%);由空气中扩散也损失一部分(水中溶氧过饱和时较为明显,约占10%)。(1)池塘溶氧的变化规律)池塘溶氧的变化规律昼夜变化昼夜变化(主要是因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白天含氧量高,下午2-4时水中溶氧量常常达到过饱和,至黎明前降到最低值。昼夜差异:一般来说,浮游植物密度高时昼夜差异大,浮游植物密度低时差异小;晴天差异大,阴天差异小。垂直变化垂直变化(在夏季的晴天表现较明显):上层产生的氧量要比下层高得多,一般日出后上下水层的氧差即逐渐增大,至下午氧差最大,日落后逐渐减小,清晨的氧差最小。水平变
9、化水平变化(主要是受风力的影响):白天下风处的溶氧都比上风处高,上下层均是如此。但清晨溶氧的水平变化恰恰与中午相反,是上风处溶氧高于下风处。所以清晨池鱼开始浮头时,一般总是趋向于上风面。季节变化季节变化:池水溶氧的高量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低量一般也出现于夏、秋季。上层氧往往超过饱和度,而下层溶氧则很低,夜间(特别是黎明前)池塘含氧常常很低,容易产生缺氧浮头的现象。(2)氧盈与氧债)氧盈与氧债氧盈(氧盈(osos):夏秋季节,晴天中午上层水中夏秋季节,晴天中午上层水中溶氧超过饱和度溶氧超过饱和度100%100%以上的那一部分溶氧值以上的那一部分溶氧值。氧债(氧债(od)od):它是池塘底
10、层中的好气性微生它是池塘底层中的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和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和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耗氧量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耗氧量。(33)氧对养殖鱼类的影响)氧对养殖鱼类的影响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也在池塘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改善水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饲养鲤鱼生长的摄食量的突变点为饲养鲤鱼生长的摄食量的突变点为4.14.1毫克毫克//升升氧,氧,而且摄食和生长随含氧量的升高而加快。饱和度很高有时会引起鱼类发生气泡病。(44)溶氧状况的改良)溶氧状况的改良应从增加池塘溶氧和降低池塘有机物耗氧两个方面
12、的二氧化碳组成了水中二氧化碳的总量。碱度和硬度高的水,水中碳酸盐类的量多,贮存二氧化碳的总量也多,补充水中游离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池水中二氧化碳的变动随水生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质的分解情况而转移,表现有昼夜、垂直、水平、季节等变化(其变化情况一般是与氧的变化规律相反)。二氧化碳对鱼类和水生动物也有重要影响,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鱼类有麻痹和毒害作用,鱼类表现在为呼吸困难。鱼池中游离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夏天超过40mg/l时,表示池水已被污染至危险的程度,大量有机物的分解有可能造成鱼池缺氧而引起鱼类窒息死亡。控制池塘二氧化碳的方法:对碱度和硬度偏低的池水施加生石灰;控
14、物,一般是以氨的状态排出,ph值小于7时几乎都以铵离子存在,ph值大于11时几乎都以氨存在;水温高时,氨的比率增大。氨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是极毒的,铵离子则无毒。氨的毒性很强。即使浓度很低也会抑制鱼类的生长,对其他水生生物也是同样的。在高密度的精养鱼池(尤其是在换水不良时),氨的浓度可能会达到抑制鱼类生长的程度。目前,一般按一般按0.050.1mg/l0.050.1mg/l的分子氨作为可允许的分子氨作为可允许的极限值。的极限值。提高底层水的含氧量,是防止氨积累和改良水质的重要措施。在鱼池施用铵态氮肥时,必须根据水质的ph值等状况,掌握合适的施肥量。(二)(二)溶解盐类溶解盐类主要由
15、阴离子的碳酸氢根、碳酸根、硫酸根、氯和阳离子的钙、镁、钠、钾等组成。11含盐量与盐度含盐量与盐度1升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的克(或毫克)数称为含盐量含盐量;1000克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的克数,则称为盐度盐度。淡水水体的盐度在0.5以内,水的盐度大小影响到鱼体细胞的渗透压,因而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在天然水域中,水文部门常用矿化度的大小,将天然水域划分为四级:一级(弱矿化度)小于200mg/l;二级(中矿化度)200500mg/l;三级(较高矿化度)5001000mg/l;四级(高矿化度)大于1000mg/l。2碳酸盐类、碱度、硬度和钙、镁碳酸盐类、碱度、硬度和钙、镁淡水中溶解最多的盐类是
16、碳酸盐类(包括主要是碳酸氢盐和碳酸盐,水中主要是碳酸氢盐)。碱度碱度是指水中碳酸氢根等弱酸离子的含量;水的硬度硬度则是代表钙盐与镁盐的量。淡水盐类的主要组成是钙和镁(主要是钙,一部分是铁)的碳酸盐类。一般淡水总碱度和总硬度较高的水,有利于鱼类食料生物的繁殖,其生产性能也较高。总碱度大于总碱度大于1.51.5时生产力高,直到时生产力高,直到3.53.5,生产力随总碱,生产力随总碱度的增大而相应提高。度的增大而相应提高。过高的碱度对鱼类有毒。过软的水对养鱼不利,因此种水体缓冲能力弱,不能保持水质稳定。一般生产上饲养鲤科鱼类的水体需要一般生产上饲养鲤科鱼类的水体需要5588的硬度,饲养
18、饲料等经细菌的分解而产生。鱼类和水生生物排泄的代谢废物主要是氨,固氮藻类和固氮细菌能将水中的游离氮同化为有机氮。水源流经含硝酸盐丰富的矿物和泥土,使硝酸盐含量提高。氮的消耗:氮的消耗:主要是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在缺氧条件下,脱氮细菌的反硝化作用,还原成n2o和n2而逸出空气。不同池塘的含氮量差异很大,主要随底质和水质的肥度而不同。池水中无机氮化合物的含量有季节、昼夜、垂直等变化,这主要与浮游生物的繁殖有关。水中无机氮化合物含量和其他环境条件也有密切关系。酸性;溶氧缺乏。浮游植物繁殖的适宜含氮量一般在浮游植物繁殖的适宜含氮量一般在0.30.3毫克毫克//升左右。升左右。降低氮化合物
20、粒的吸附、有机物质的鳌合以及生成难溶性磷酸盐。水中的磷能促进固氮作用和硝化作用,加速含氮有机物的分解矿化。养殖水体有效磷的变动范围为350g/l;通常将水体有效磷含量超过10g/l定为水体富营化指标。湖泊、水库、河流、粗养池塘一般为320g/l,精养鱼池一般为1030g/l,而大部分藻类要求有效磷的最低需要量均高于此值。一般认为鱼池含一般认为鱼池含0.05-1mg/l0.05-1mg/l的量,对浮游生的量,对浮游生物的繁殖是必需的。物的繁殖是必需的。5铁化合物铁化合物促进叶绿素的正常发育,参与某些酶的化学组成,在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低价铁仅在缺氧还原条件下才能稳定存在
23、水生生物和鱼类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养殖鱼类对一般养殖鱼类对phph值的适应范围为值的适应范围为6969,最,最适为中性微偏碱性状态,即适为中性微偏碱性状态,即78.578.5。主要包括高等水生植物、底栖动物、附生藻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养鱼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采取措施促进池塘中鱼类食料生物的繁殖、抑制或消除有害生物的发生。精养鱼池生物的特点:精养鱼池生物的特点:1、细菌数量多,以异养菌为主。2、水体中以浮游生物为主。池塘中高等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少。3、在浮游生物中又以浮游植物为主。4、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极为显著,其种类少、生物量大,并在夏秋季节形成水华。5、生物的变动量
24、大。精养鱼池生物的变化规律:精养鱼池生物的变化规律:1、季节变化、季节变化(1)春季早春硅藻、衣藻大量出现,轮虫和桡足类开始大量繁殖,到晚春逐渐减少,枝角类达到高峰。(2)夏季浮游生物量达最高峰。浮游动物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大型浮游动物少;浮游植物优势种明显,常形成“水华”。(3)秋季浮游动物数量逐渐增加,但仍少于春季;浮游植物中,蓝藻、绿藻下降,硅藻、甲藻类上升。(4)冬季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精养鱼池生物的变化规律:精养鱼池生物的变化规律:2、昼夜变化和垂直变化、昼夜变化和垂直变化主要由浮游生物的趋光性决定(一般浮游动物趋弱光、浮游植物趋强光)。3、水平变化、水平变化主
25、要是受风力影响。(一)高等水生植物(一)高等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芦苇等)、浮叶植物(荇菜等)、漂浮植物(浮萍等)、沉水植物(菹草等)。对于池塘中繁殖的等高等水生植物,一般须加以清除(在池塘中种植水草饲养草鱼种者除外)。(二)底栖动物(二)底栖动物:包括环节动物(水蚯蚓)、软体动物(螺、蚌、蚬)、昆虫及其幼虫(摇蚊幼虫等)等。它们大都是青鱼、鲤鱼等的食料,有一些则是饲养鱼苗的敌害,必须消灭。(三)附生藻类(三)附生藻类:主要种类为蓝藻、硅藻和绿藻等,附生藻类是鲮、鲻、梭鱼、鲴等的主要食料.(四)微生物:(四)微生物:水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等,在池塘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26、也是水生动物和鱼类的重要食料。有些种类使水质变坏,有些种类引起鱼病。(五)浮游生物:(五)浮游生物:是饲养幼鱼和鲢、鳙等成鱼的主要天然食料,与池塘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11池塘浮游生物的组成:池塘浮游生物的组成:包括金藻、黄藻、硅藻、甲藻、裸藻、绿藻、蓝藻等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浮游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变动情况,很大程度上是随施肥、投饲、饲养鱼的种类和数量等养殖措施而转移的。池塘一般含有机质较多,喜有机质的种类如绿藻、蓝藻极易形成优势种,特别是在夏天,硅藻、隐藻也能形成优势种。在鱼类密度较高的精养鱼池,大型的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等,往往不易大量繁殖。
27、池塘浮游生物有季节、昼夜、垂直和水平等的变化。发生季节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温度、光照和营养盐数量等季节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讲,硅藻、金藻、黄藻适宜于较低的温度,绿藻适宜于较高温度,蓝藻适宜于更高温度。季节变化的大致情况是:早春硅藻大量出现;夏季绿藻、蓝藻大量繁殖;秋季绿藻、蓝藻数量有所下降,而硅藻、甲藻等数量上升;冬季浮游生物数量和种类均大为减少。2浮游生物与池塘水色及肥度的关系:浮游生物与池塘水色及肥度的关系:池水反映的颜色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天空和池底色彩反射等因素综合造成。鱼池的水色主要是由池中繁殖的浮游生物所造成。(11)瘦水与不好的水)瘦水与不好的水:水质清
28、淡,或呈浅绿色。透明度较大,可达6070厘米以上。包括:暗绿色水天热时水面常有暗绿色或黄绿色浮膜,水中团藻、裸藻类多;灰蓝色水透明度低,混浊度大,水中颤藻类等蓝藻多;蓝绿色水透明度低,混浊度大,天热时有灰黄色浮膜,水中微囊藻、囊球藻等蓝、绿藻较多.(22)较肥的水:)较肥的水:一般呈草绿色带黄色,混浊度较大,水中多数是鱼类半消化及易消化的浮游植物。(33)肥水:)肥水:黄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一般为25-40厘米。包括:褐色水褐色水(包括黄褐、红褐、褐带绿等)优势种类多为硅藻,同时有较多的微细浮游植物;绿色水绿色水(包括油绿、黄绿、绿带褐等)优势种类多为绿藻和隐藻。肥水具有肥
30、华水华”水水(俗称“扫帚水”、“乌云水”):是在肥水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浮游生物数量多,池水往往呈蓝绿色或绿色带状或云块状水华。当藻类极度繁殖,遇天气不正常时容易发生大量死亡,使水质突变,水色发黑,继而转清、发臭,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分为15个基本类型:11、隐藻水华、隐藻水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蓝隐藻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全年都可出现。22、膝口藻水华、膝口藻水华这是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
31、,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33、裸甲藻水华、裸甲藻水华由蓝绿甲藻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常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称为“转水”。44、角藻水华、角藻水华养鲤池中有时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水色呈不均匀的黄褐色,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55、颤藻或席藻水华、颤藻或席藻水华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水华呈红褐色。多在夏季出现。66、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鱼腥藻
32、或拟鱼腥藻水华由螺旋鱼腥藻或其它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极为突出,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夏季出现。77、微囊藻水华、微囊藻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和粉状微囊藻,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夏季出现。88、尖头藻水华、尖头藻水华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99、微型蓝球藻类水华、微型蓝球藻类水华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常为蓝球藻、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和平裂藻等属的种类,水色深绿、蓝绿、褐绿、褐和黄褐。1010、团藻目水华、团藻目水
33、华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水面常有绿色浮膜。1111、绿球藻目水华、绿球藻目水华通常由小球藻、栅藻、四角藻、十字藻、绿球藻和空心藻等形成的水华,隐藻等鞭毛藻类和小环藻占一定数量,水色绿或黄绿,透明度较大,在水浅和常施化肥的鱼池出现.1212、裸藻水华、裸藻水华主要由红裸藻形成水华,通常隐藻和其它鞭毛藻的数量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中发红,绿色或红褐色,水面通常有红色浮膜。1313、囊裸藻水华、囊裸藻水华通常由棘刺囊裸藻和旋转囊裸藻等形成水华,水面烟灰或红褐色。1414、硅藻水华、硅藻水华主由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和
34、菱形藻等形水华,隐藻和绿球藻通常也有较多数量。水色褐,透明度较大。多在春秋出现。1515、金藻水华、金藻水华常由棕鞭藻和单鞭金藻等形成水华,通常硅藻和阴藻的数量较多。水色金褐色,透明度较大。主要在早春出现。(一)土质对水体的影响(一)土质对水体的影响首先,池塘土壤必须有较好的保水性;其次,土壤中含有各种无机物质和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质。池塘底质一般通气状况不良,经过一定时期的养鱼后,池塘原来土壤对水质的影响被淤泥所代替。(二)池塘淤泥的性质和作用(二)池塘淤泥的性质和作用11池塘淤泥的性质池塘淤泥的性质: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包括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腐殖物
35、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是一种胶体物质,有巨大的表面能,可以吸附并保持大量阳离子成分,并能与其他离子代换而达到动态平衡。土壤胶体一般是带负电荷的,也有带正电荷的。淤泥中存在大量的细菌。22淤泥对水质和鱼类的影响:淤泥对水质和鱼类的影响:起供肥、保肥、调节水质肥度的作用:起供肥、保肥、调节水质肥度的作用: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营养成分。淤泥中的胶体物质能吸附一部分有机物质和无机盐类.淤泥能吸附磷酸、铵、钾等离子,但不吸收硝酸离子;淤泥吸附离子受ph值的影响。在6.57.5范围内,磷酸盐受化学吸附及离子代换吸附相对减少;水中溶氧状况也影响离子的吸附和释放。
38、水产品成本的指标有:11单位水产品成本单位水产品成本22单位面积水产品成本单位面积水产品成本四生产技术指标四生产技术指标11放养密度放养密度(千克/亩)一般以每口塘单独计算.22放养比例放养比例一般以每口塘单独计算。是指不同品种的鱼种重量,占放养鱼种总重量的百分比。33成活率成活率四生产技术指标四生产技术指标44增重倍数增重倍数55饲料系数饲料系数又称饵料系数,即用鱼类养殖期内增重一公斤消耗的饲料数来表示。一、养殖鱼类选择标准一、养殖鱼类选择标准(一)与产品销售条件(一)与产品销售条件(二)养殖鱼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二)养殖鱼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三)食用
40、又名白鲩、草棒、白鲜、鲩鱼。体较长,近似圆柱形,腹面无角质棱。体色黄褐,背方、头部的颜色较深,腹部灰白。鳞大而圆,后缘灰褐。各鳍色淡灰或淡黄。通常喜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或靠水草多的地方,是比较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我国大部分地区,45龄的草鱼可达到性成熟阶段,初次达到性成熟的雌鱼重约10kg,雄鱼约8kg。最大个体可达40余kg重,通常1龄鱼可达0.71kg。适宜上市的食用商品草鱼规格以1.52kg为佳。鲢鲢鱼鱼又名白鲢、鲢子。体侧扁,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鲢鱼性急躁,善跳跃。生活在水体的
41、中上层。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适宜在肥水中养殖。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一般3kg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卵半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同。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kg。1龄鱼可达到0.8kg上下。适宜上市的体重以11.5kg较好。鳙鱼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外形似鲢。侧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生活在水体中层。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最
42、大者可达50kg。适于在肥水池塘养殖。1龄鱼可重达0.81kg。性成熟年龄与草鱼相同或稍早。鲮鱼鲮鱼鲤科,地方名:土鲮、鲮公、花鲮。体长两侧扁,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腹部圆而稍平直。头短小,吻圆钝。口小,下位,上唇边缘具裂纹,下唇边缘布满乳突。上下颌具角质锐缘,与唇。分离。须2对。鳞中等大,圆形。背鳍无硬刺,胸鳍尖短,尾鳍宽,深叉形。体青白色,有银白色光泽。胸鳍上方、侧线上下有812个鳞片的基部有黑斑,堆聚成菱形斑块。为广东、广西的重要养殖对象,为华南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鲤鲤鱼鱼体呈纺锤形,稍侧扁,背部略突,腹面较扁平。吻部有须两对。体色青黄,也有红色和黑褐色的品种。鲤鱼性温顺,生活
43、在水体下层,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杂食性鱼类。通常2龄左右性成熟,并能在池塘、湖泊、水库等静水中自然产卵繁殖,卵粘性。上市商品鲤鱼的个体重量,以0.51kg为宜。鲫鲫鱼鱼又叫鲫壳、佛鲫。体形略似鲤鱼,但吻部无须,背部深灰色,体侧和腹部银白或略带淡黄色而易于和鲤鱼区别。分布广,适应能力特别强。鲫鱼的繁殖能力强,其性成熟早,一般1龄鱼就可怀卵。杂食性鱼类,幼鲫主要吃浮游生物和植物嫩芽、腐屑等。与鲫鱼同类的还有银鲫,原产东北地区,背部较高.白鲫,原产日本,其体型大,高而侧扁。彭泽鲫,原产江西,为鲫鱼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一般鲫鱼的上市规格为0.10.5kg。鳊鳊属鲤科。俗称鳊鱼,长春鳊,草鳊,油鳊
44、,长身鳊。体高,甚侧扁,呈长菱形,头后背部隆起。头小,近似三角形;口较小,端位;上颌比下颌稍长,上下颌前缘且角质层。无须。腹面自胸部基部下方至肛门间有明显的皮质腹棱。背鳍具强大光滑的硬刺,臀鳍鳍条较多,基部很长。体背部深青灰色,其它部分银白色;每个鳞片的后部有一宽黑斑,各鳍灰黑色。生活范围较广,成鱼多栖居于水的中下层,尤其喜欢在河床上有大岩石的流水中活动;幼鱼喜栖息在浅水缓流处。鳊为草食性鱼类。性成熟年龄长江流域为2龄,北方为34龄。最大个体可达2kg。团头鲂团头鲂又叫武昌鱼、团头鳊。是中型的优质经济鱼类。体型侧扁,侧视呈菱形。头尖口小,上下颌等长。腹面自腹鳍基到肛门间有明显的腹棱。体色青灰
45、或深褐色,两侧下部灰白,具有纵向的暗色条纹。体鳞较细密。常栖息在水体的中上层,以水草、旱草和水生昆虫为食。2龄可达性成熟,卵粘性。当年鱼的最大个体重量,可达0.150.25kg。以2龄鱼体重在0.50.6kg时上市为宜。细鳞斜颌鲴细鳞斜颌鲴鲤科,又名沙姑子、黄片、板黄鱼、黄皮、黄条。体侧扁,背部较高。头小,吻钝。口小,下位,横裂成弧形。下颌有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腹棱明显,自腹鳍基部直达肛门。背鳍有硬棘。尾柄较宽,尾鳍深叉形。体银白色,背部灰黑色。背鳍灰色,臀鳍淡黄色,尾鳍橘黄而后缘黑色,其他各鳍灰白色.分布广,从黑龙江流域到珠江流域均有。生长快,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鳜鱼鳜鱼鮨科,又名桂鱼、
46、桂花鱼、季花鱼、胖鳜。体侧扁,背部隆起,头呈三角状,口大,端位,口裂倾斜。鳞小,背鳍发达,其前部有几个锋利的硬刺;尾鳍呈扇形。体侧灰黄色,有不规则的大黑斑块,较鲜艳。鳜鱼喜居于水的下层,栖息于缓流而有水草丛生的水域。冬季在大的江河、湖泊的深水中越冬。生长较快。3年性成熟,卵为浮性。乌鳢乌鳢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才鱼、乌鱼、乌棒、蛇头鱼、生鱼。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尖而扁平,颅顶、颊部及鳃盖上均覆盖着鳞片。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咽头上方有一宽大的鳃上腔,能呼吸空气。背鳍和臀鳍基部都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
47、的黑色花斑,头侧有2条纵横的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及尾鳍上都有黑色相间的条纹;胸鳍和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斑点。为底栖肉食凶猛性鱼类。2龄达性成熟。乌鳢生长快,最大个重5kg左右。体型侧扁,口较大,吻圆钝,上颌有细齿。背鳍基部短,在背鳍之后还有一个小脂鳍。胸鳍中等,末端稍尖。腹鳍较小,远离臀鳍。鳞小而圆。背部和头顶部蓝绿色、黄绿色和棕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白色和灰白色。头部、体侧、体背和鳍部不规则的分布这黑色小斑点。性成熟个体沿侧线有1条呈紫红色和桃红色、宽而鲜红的彩虹带,直沿到尾鳍基部,在繁殖期尤为艳丽,似彩虹,故名。冷水性凶猛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冷水性凶猛鱼类,喜栖
48、息于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中,以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类、小鱼虾、蝌蚪和掉流中,以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类、小鱼虾、蝌蚪和掉入水中的陆生昆虫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入水中的陆生昆虫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给的颗粒饲料。冷水性凶猛鱼类,喜栖息于摄食人工配给的颗粒饲料。冷水性凶猛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中,以水生昆虫及幼虫、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中,以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类、小鱼虾、蝌蚪和掉入水中的陆生昆虫为食,在甲壳类、小鱼虾、蝌蚪和掉入水中的陆生昆虫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给的颗粒饲料。人工养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给的
49、颗粒饲料。雌鱼雌鱼3龄开始性成熟,雄鱼为龄开始性成熟,雄鱼为2龄。龄。河鲀河鲀属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约有19种,通称河鲀。俗称:气泡鱼,吹肚鱼,河鲀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抱(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福建),蜡头(河北),全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吻短,圆钝;口小,端位,横裂。上下颌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唇发达。眼小,鳃孔小,为一弧形裂缝,位于胸鳍的前方,体表密生小刺。背鳍位置很后,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后端平截。体背灰褐,体侧稍带黄褐,腹面白色;体背、侧面的斑纹随种类不同而各异。河鲀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胡子鲶
50、胡子鲶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地方名:塘虱鱼、塘角鱼。体延长,后部侧扁。头宽扁。口下位。眼小。须4对。体无鳞,侧线明显,较平直。背鳍很长,约占体长的2/3,臀鳍也很长,均无硬刺,并不与尾鳍相连。胸鳍具锯状硬棘。尾鳍圆形。体棕黑色,腹部较浅。分布于长江和长江以南各水体,亦为广东、福建等省的重要养殖对象。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经济效益较高。河鲶、叉口鲶、鲶巴朗、大口鲶。属鲶形目鲶科鱼类。头部宽扁,胸腹部粗短,尾部长而侧扁,眼小,口大,牙齿细密锐利;长须对;背鳍短小,无硬剌;胸鳍有一硬剌,其内侧光滑无锯齿状缺刻;臀鳍特长并与尾鳍相连。体长无鳞,极富粘液。肠短,有胃。大口鲶属温水性鱼类,生
51、存适温038。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其摄食对象多是鱼类,也吃水生昆虫。池养条件下,也能够改吃配合颗粒饲料。性较温顺,不善跳跃,喜集群成团,较易捕。性成熟年龄为龄,产卵季节在月。13龄的大口鲶生长速度最快。最大可长至50kg。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鲡鱼科,地方名:非洲鲫鱼。外形类似鲫鱼。体侧扁,背较高。头中等大小,口端位。鳞大,圆形。侧线分上下两段,两段于背鳍基部段并行。背、胸、腹、臀、尾鳍都较大。背鳍发达,有硬棘。尾鳍末端钝圆形。体色因环境(或繁殖季节)而有变化,在非繁殖期间为黄棕色。在繁殖期间,雄鱼的纵斑带消失,体色呈灰黑色,腹部黑色,头部淡红色,背、胸、尾鳍的边缘呈淡红色。大型雌色的尾鳍也是
52、淡红色。食性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属鲟形目、匙吻鲟科,是北美洲的一种名贵大型淡属鲟形目、匙吻鲟科,是北美洲的一种名贵大型淡水经济鱼类。水经济鱼类。显著特点是吻呈扁平桨状,特别长。鱼的体表光滑显著特点是吻呈扁平桨状,特别长。鱼的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有一些斑点在其间,体侧无鳞,背部黑蓝灰色,有一些斑点在其间,体侧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个体大,最大的达个体大,最大的达65公斤。性成熟期在公斤。性成熟期在8年以上。年以上。适温广,能在结冰的水下生活,在适温广,能在结冰的水下生活,在32水温也能水温也能生存。生存。食性类似鳙鱼,摄食浮游动物,人工养殖可辅助投食性类似鳙鱼
53、,摄食浮游动物,人工养殖可辅助投喂些配合饲料。生长速度比一般的淡水鱼快,当喂些配合饲料。生长速度比一般的淡水鱼快,当年可长至年可长至0.5公斤以上,公斤以上,2龄鱼超过龄鱼超过1.5公斤,公斤,3龄鱼超过龄鱼超过2.5公斤。公斤。大银鱼大银鱼银鱼科,地方名:面条鱼、面丈鱼、泥鱼。个体小,常见个体体长为15cm左右。体细长。头部上下扁平。吻尖,呈三角形。下颌长于上颌。背鳍起点至尾鳍基部的距离大于至胸鳍基部。体透明。两侧腹面各有一行黑色色素点、性成熟时雄鱼臀鳍成扇形,基部有一列鳞片,胸鳍大而尖。在海水淡水中都有,分布自山东至浙江沿海和江河中下游及附属湖泊中。肉食性鱼类。鳗鲡鳗鲡鳗鲡科,地方名:
54、河鳗、白鳝、青鳝、毛色、柏鳝、蛇鱼。体细长如蛇形,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扁平,略长,其长等或大于背、臀二鳍起点间的垂直距离。吻短,口大,端位,唇厚肉质。下颌稍长于上颌,上下颌具细齿。眼小。鳞小,埋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侧线完全,粘液腺发达,体表光滑。胸鳍短圆,背鳍和臀鳍延长与尾鳍相连,无膀鳍。体背侧呈翠绿或暗绿色,无斑点,腹侧为白色。鳗鲡为降河性洄游鱼类,以长江口一带的江河为主要产区,捕捞季节每年春秋两季。几个常见的概念几个常见的概念鱼苗:鱼苗:是指鱼类受精卵正常发育孵化脱膜后是指鱼类受精卵正常发育孵化脱膜后生长到体长生长到体长2.62.6厘米这段时期的鱼体厘米这段时期的鱼体。水花
55、:水花:刚孵出刚孵出3344天,鳔已充气,能水平游天,鳔已充气,能水平游动,可以下塘饲养的仔鱼。动,可以下塘饲养的仔鱼。乌仔:乌仔:鱼苗下塘后经鱼苗下塘后经10101515天的培育,全长天的培育,全长约约2cm2cm时的仔鱼。时的仔鱼。夏花:夏花:乌仔经过乌仔经过551010天的培育,养成全长天的培育,养成全长3cm3cm左右时的稚鱼,也称火片或寸片。左右时的稚鱼,也称火片或寸片。秋片:秋片:夏花经夏花经3355个月的培育,养成全长个月的培育,养成全长101017cm17cm的鱼种,由于是在秋天出塘,故的鱼种,由于是在秋天出塘,故称秋片。称秋片。春片:春片:秋片越冬后称为春片。秋片越
56、冬后称为春片。11龄鱼种:龄鱼种:夏花鱼种培育到当年夏花鱼种培育到当年1212月底出池时月底出池时称为称为11龄鱼种。龄鱼种。22龄鱼种:龄鱼种:培育到第二年冬季出池时,称为培育到第二年冬季出池时,称为22龄鱼种。龄鱼种。一般把从鱼苗入池起培育到一般把从鱼苗入池起培育到22龄鱼种这段生产龄鱼种这段生产过程统称为过程统称为鱼苗鱼种培育鱼苗鱼种培育。其间又可划分。其间又可划分为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为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一、形态特征与鉴别方法一、形态特征与鉴别方法鉴别不同种类的鱼苗主要根据鱼苗的体形大小、眼鉴别不同种类的鱼苗主要根据鱼苗的体形大小、眼的大小和位置、鳔的形
57、态大小及位置、尾鳍褶的的大小和位置、鳔的形态大小及位置、尾鳍褶的形状、体色及游泳特点等几个方面。形状、体色及游泳特点等几个方面。二、鱼苗的食性、生长和行为特点二、鱼苗的食性、生长和行为特点(一)食性各种鱼苗的食性变化分三个阶段:内源性营养阶段鱼类正常的受精卵经过孵化出膜时,依靠卵黄的营养。此阶段约持续2天左右。混合营养阶段卵黄囊由大变小,鱼苗开始摄食外界食物,同时也吸收卵黄的阶段,约持续1天左右。外营养阶段卵黄囊完全消失,鱼苗的营养完全依靠水中的浮游生物。11仔鱼早期仔鱼早期这个时期这个时期,,鱼苗刚刚下塘鱼苗刚刚下塘ll55天,全长天,全长7710mm10mm。鲢、鳙、草、鲤等每
58、苗的。鲢、鳙、草、鲤等每苗的“口径口径””大小相似,为大小相似,为0.220.220.29mm0.29mm,适口食物的大适口食物的大小为小为165165430210430210700m700m。鱼苗摄食的鱼苗摄食的特点是依靠视觉主动吞食。食物的种类主特点是依靠视觉主动吞食。食物的种类主要是小型轮虫、无节幼虫要是小型轮虫、无节幼虫((桡足类的幼体桡足类的幼体))及及一些小型枝角类。一些小型枝角类。过大的食物吞不下,过过大的食物吞不下,过小的食物小的食物((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吃不到。吃不到。2.2.仔鱼中期仔鱼中期鱼苗下塘后的鱼苗下塘后的551010天,主要养殖鱼类的天,主要养殖
59、鱼类的全长全长为为121215mm15mm,几种鱼苗口径虽然基本相似,几种鱼苗口径虽然基本相似,大小为大小为0.620.620.87mm0.87mm,但摄食方式已开始出,但摄食方式已开始出现区别,现区别,鲢和鳙摄食方式由吞食向滤食转鲢和鳙摄食方式由吞食向滤食转化,适口的食物是轮虫、枝角类和挠足类化,适口的食物是轮虫、枝角类和挠足类也有少量无节幼体和较大型的浮游植物。也有少量无节幼体和较大型的浮游植物。草、青、鲤鱼摄食方式仍然是吞食,适口草、青、鲤鱼摄食方式仍然是吞食,适口食物是轮虫、枝角类、桡足类,还能吞食食物是轮虫、枝角类、桡足类,还能吞食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3.3.仔鱼
60、晚期仔鱼晚期鱼苗下塘后培育鱼苗下塘后培育10101515天,此期鱼苗的天,此期鱼苗的全长全长161620mm20mm即乌仔阶段。此时即乌仔阶段。此时鲢、鳙由吞食鲢、鳙由吞食完全转为滤食完全转为滤食,但,但鲢的食物以浮游植物为鲢的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鳙的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主,鳙的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草、青、草、青、鲤鱼主动吞食大型枝角类、摇蚊幼虫和其鲤鱼主动吞食大型枝角类、摇蚊幼虫和其他底栖动物,并且草鱼开始吃幼嫩水生植他底栖动物,并且草鱼开始吃幼嫩水生植物。物。4.4.夏花期夏花期鱼苗的全长达鱼苗的全长达212130mm30mm,这时,几种鱼的食,这时,几种鱼的食性分化更加明显,很快进入鱼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