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远洋捕捞业走过黄金期,中国淡水养殖新机会来了?界面新闻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渔业总产量已从1949年的52万吨上升至2020年的6500万吨,在世界渔业总产量中的占比则从2.7%上升至35%。海洋养殖、远洋捕捞面对不确定性,新机会在哪里?

界面新闻记者|谢小丹

8月24日,王宏(化名)发现,有不少网友涌入直播间对他进行攻击。他的直播间里出售在福建海钓的带鱼为主,并非进口海产品,但在那一天王宏仍遭受了不少言语攻击。

那一天是日本正式宣布开始排放核污染水排放的日子。虽然也有网友帮忙回应,但也收效甚微。最后,他匆忙下播,并调整了带鱼销售价格。从第二天开始,销量开始恢复过来。

王宏发现,很多消费者是在囤货,买回家后冷冻起来,慢慢食用。至于未来核污染水对他的生意会不会产生影响,他也无法确定。

与王宏遇到的紧急囤货的消费者类似,物美超市也经历了一波水产销售小高峰。接近物美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物美没有日本进口水产品的销售,但这一事件也影响到了其它水产品的销售。“初期水产品销售有小幅增长,整体增长在10%左右,但近期已恢复正常销售。”上述人士表示。

这是日本宣布排放核污染水之后,消费者做出的直接反应。

近期,水产行业被消费者的这种不安情绪笼罩着。一些消费者可能会降低对海鲜消费的热情,甚至改变饮食方式。

而这也将会影响到更上游的水产养殖、捕捞行业。

海洋养殖、远洋捕捞面对不确定性

林民煌所在的福建鑫茂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养殖大黄鱼。林民煌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来看,暂时还没有受到影响。

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在水产养殖行业头上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林民煌表示,核废水排放可能导致渔业资源减少,从而影响渔民的收入。此外,受污染的水产产品可能无法通过检测,导致出口受阻,给我国水产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

以最近终止上市的大洋世家的为例,大洋世家主要从事海洋食品的生产与销售和远洋捕捞业务,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金枪鱼和鱿鱼等远洋捕捞产品、金枪鱼和虾类等水产加工食品、虾蟹贝和冰鲜鱼等冷冻冰鲜水产品以及餐饮服务。

大洋世家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金枪鱼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1%、14.63%以及12.67%。

招股书中,大洋世家还提到,2021年4月,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入海,排放后将对太平洋及全球渔业资源造成影响。虽然各国渔业重视环境保护,但未来不排除渔业资源减少及被污染的风险。

此外,中水渔业也以远洋捕捞行业为主,其自上市以来主业一直围绕远洋渔业来开展,作业海域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2022年捕捞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65.72%,零售贸易收入占17.36%;如果分产品来看的话,公司有68.05%的收入都是金枪鱼贡献的。

近期中水渔业公告表示,“坚决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排放对捕捞海域造成的污染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另外公司无论是回运水产品还是直接出口至其他国家的捕捞水产品,均会按有关检疫检验政策执行。”

一艘远洋渔船一年就需要1500万-2000万元的运营成本。这些公司将会因此遭受最直接的经济损失。

此外,占据上述公司营收主要部分的金枪鱼也可能面临降价。

一些出口企业会选择转在国内销售,整体上受到太大影响。而一些特殊产品,比如太平洋蓝鳍,主要依靠外销日本市场,这些商家会受到日本的金枪鱼滞销价格下跌的影响。

风险之中,华采拍鱼认为,估计未来两个月,日本清水市场金枪鱼价格将会继续迎来剧烈波动,甚至日本市场有可能会出现金枪鱼崩盘的情况。

中国的金枪鱼市场还不成熟,金枪鱼或将也同样面临降价的可能,当然,中国金枪鱼市场价格将脱离日本清水价格定价的联动,这也会是中国自我定价的一个契机。

水产消费大国推动行业快速增长

阴影背后,是中国迅速增长的水产消费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也大幅度提高。1949年,中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约0.7千克,1985年为7.57千克,2020年增长至46.39千克,是世界平均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的2倍。

而在消费市场中,水产品已成为居民日常饮食需求。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8.3%消费者购买水产品单次金额多集中在51-200元,水产行业中低端市场刚需性明显,将推动水产品消费量持续走高。

此外,水产品出口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部分。2015年至2022年,我国水产品的出口金额始终高于进口金额,2022年,我国出口水产品1505亿元,进口水产品1328亿元,贸易顺差178亿元。除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限制因素影响外,我国水产品的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整体上呈上涨趋势。

市场驱动之下,过去几十年间,中国渔业总产量已从1949年的52万吨上升至2020年的6500万吨,在世界渔业总产量中的占比则从2.7%上升至35%。

截至2022年,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为30873.14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5267.49亿元。渔业产值中,淡水养殖产值为7863.03亿元,淡水捕捞产值276.70亿元,海水养殖产值4638.84亿元,海洋捕捞产值2488.91亿元,水产苗种产值843.45亿元。

即使是在疫情三年期间,水产行业也仍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增加。2022年6月我国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达40.3%,下半年虽有所回落,但增速仍保持在30%以上。

2022年6月我国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达40.3%,下半年虽有所回落,但增速仍保持在30%以上。

摩拳擦掌的淡水养殖业

从消费层面上看,2022年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8.63千克,比上年增加1.27千克、增长2.68%。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日本排放核污水后,河鲜、湖鲜、江鲜部分将成为海鲜的替代品,预计2023年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将小幅下跌,达到46.74千克。

相应的,海洋养殖和捕捞业也将有所下滑。2022年我国水产海水养殖面积2074.42千公顷,同比增长2.4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预计2023年我国水产海水养殖面积将微跌至1970.51千公顷,预计2023年海水养殖产值将下降至4282.1亿元。

海洋捕捞方面,2022年全国海洋捕捞产量950.85万吨,同比减少0.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预计2023年我国海洋捕捞产量将达855.4万吨。

淡水养殖企业也同样面临市场的波动。

天马科技上述负责人也解释,几乎全世界鳗鱼养殖全部为淡水养殖,淡水鳗鱼养殖对水质要求极高,适宜于江河、湖泊、大型水库、山涧水或地下水等淡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无污染的地区。近年来,我国的鳗鱼产业从沿海逐渐向内陆山区、长江沿岸转移。除福建、广东两大传统鳗鱼养殖区之外,广西、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等省也布局鳗鱼养殖基地。

但整体上看,淡水养殖行业从业者们却更为乐观。

优鱼(广州)技术有限公司林先生称,未来淡水养殖可能会兴起一波投资热潮,会吸引行业外部的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进入到淡水养殖行业中来。

林先生表示,最近淡水养殖从业者都在摩拳擦掌,觉得对中国水产业来讲,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商业机会。淡水养殖本身投入比较大,产出周期比较长,所以目前大家的心态可能更多是在观察。

天马科技也认为,此次日本核污水排放,对以鳗鱼养殖为代表的淡水养殖业是一大利好。近期国产鳗鱼出口和内销就出现双增长的趋势。

THE END
1.淡水养殖技术研究探索新兴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策略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口增长和食物需求的增加,对于水产品尤其是鱼类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海洋渔业面临过度捕捞、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淡水养殖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淡水养殖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鱼类生产,还能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https://www.gelafhotz.cn/shui-chan-yang-zhi-ji-shu/569024.html
2.透视2013年广东淡水养殖业新闻中心行业新闻透视2013年广东淡水养殖业 钟小庆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在全国淡水养殖产量构成以及生产布局中,广东因为气候、水土和市场需求等诸多条件,成为全国主产区之一,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3年,全省淡水养殖总产量达到361万吨,其中鱼类327万吨、虾类28万吨、贝类1万吨,其他是观赏鱼、爬行类、两栖类、珍珠等http://www.gdapcc.com/news/49.html
3.高温干旱冲击淡水养殖行业龙头养殖企业更显经营韧性连日来,由于南方地区高温干旱,不利淡水养殖业生产,渔民加紧出塘速度,降低经济损失风险。业内人士认为,高温干旱对淡水鱼价推升力度有限,在休渔结束海产丰收、渔民加快出塘的情况下,国内淡水鱼价格料无大幅度持续上涨空间,亦不会影响消费者菜篮子体验。分析人士则表示,拥有饲料、养殖、食品一体化能力,采取先进养殖及加工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08222486745584.html
4.淡水渔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8篇(全文)在我国,随着淡水捕捞自然资源的日益衰减,淡水捕捞业在淡水渔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减少,加之水产品加工产业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当前的淡水渔业主要是指淡水养殖业。淡水养殖主要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4lsrlzb.html
5.中国淡水水产养殖业的水环境影响及管理对策研究作为满足人类食物要求的重要产业,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也给养殖区域的水环境及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本文以宜兴淡水水产养殖业的水环境管理为例,在水生态系统、水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三大理论及国外关于淡水水产养殖的研究经验基础上,采用文献收集法、问卷调查法等来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98-1013045991.htm
6.淡水珍珠养殖亟待向绿色发展转型荆楚网淡水珍珠养殖产业长期游离于行业管理之外,导致淡水珍珠养殖业无序无度发展,甚至是野蛮发展。渔业主管部门与环保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监管机制,不管和乱管的情况较为普遍;淡水珍珠养殖产业长期缺乏资金扶持,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研立项很少,重要科研成果更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乏,珍珠蚌种苗繁育体系和病害防治体系不健全,无法https://www.cnhubei.com/content/2020-01/19/content_12630305.html
7.从解决“吃鱼难”到助力“养好鱼”,推动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丨记数十年来,珠江所专注构建高效、优质、集约化的淡水养殖业,开展适合我国南方的生态养殖技术和标准化技术,相继启动稻渔综合种养、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研究,为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农田经济产值,推动渔业集约化发展提供了科研支撑。 近年来,养殖业面临多重考验。作为长期扎根一线的渔业科研机构,珠江所针对渔业生产中的http://www.prfri.ac.cn/info/1146/7933.htm
8.十大暴利水产养殖(2023十大紧缺养殖业)十大暴利水产养殖(2023十大紧缺养殖业) 1、巴沙鱼 养殖方面,巴沙鱼对水质环境适应能力强,养殖技术要求不高。巴沙鱼这几年在我国消费终端需求快速增长,所以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利润较高。 2、淡水鲈鱼 淡水鲈鱼是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很高。目前市场价格已经卖到了15元/斤http://m.cyew.com/article/8813.html
9.广东省水产养殖业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居于全国前列,水产养殖总产值增势依旧 随着水产养殖产量规模的不断提升,广东水产养殖业总产值也呈现出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2016年以来,广东水产养殖总产值高速增长,到2020年,全省水产养殖总产值进一步提升至1398.55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为648.0亿元;淡水养殖产值为750.55亿元。 https://36kr.com/p/1501422450686852
10.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佛山南海全力推动淡水鱼养殖业提质广东是全国水产养殖第一大省,其中淡水养殖产量全国排名第二。南海区是广东省淡水鱼养殖的核心区域,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区,也是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的发源地。 现场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视频连线各镇(街)施工现场,宣布南海区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启动。顾耀辉在现场会的发言中提到,要用绿色化思维发展低碳循环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5/10/c648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