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孕育出冷水鱼养殖企业

依靠“天凉好养鱼”的独特优势,青海成为冷水鱼养殖企业快速成长的一块“福地”,在这片不可复制的绿色宝地面前,如何处理好冷水鱼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决策者和养殖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地处世界第三级的青海,素有“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之称,境内水域资源丰富,水体总面积超过2000万亩,占全国内陆水域总面积的16.1%,可利用渔业养殖开发水域面积82.3万多亩。而在青海境内黄河干流中,有300公里的水域属冷凉水体,10℃的年均水温加之水域纯净无污染,被国内外公认为养殖冷水鱼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依靠“天凉好养鱼”的独特优势,青海成为冷水鱼养殖企业快速成长的一块“福地”,一条条冷水鱼游火了高原冷水鱼产业,初步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冷水鱼养殖发展模式。

不可复制的绿色养殖模式

夏天的黄河龙羊峡水库,波光粼粼,一碧万顷。在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的操作监控室,工作人员正在观测网箱的投喂情况,远处的每个网箱都可以实现近距离观测,水面下网箱里的一条条鱼儿清晰可见。

“这是我们引进挪威的AKVA自动投饵平台,投喂器投到哪里就可以转到哪里,现在水面上看到的这个水花,就是投饵器在往外甩饲料,整个水面都可以监控到。”监控室工作人员介绍说。

“到了龙羊峡,发现有这么美丽的一片水域,它的面积足够大,常年不结冰,是不可复制的绿色环境,真是冷水鱼养殖的天堂,当时看了以后就觉得特别振奋。”时隔多年,说起当年的发现和选择,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应米燕依然有些动容。

在这片不可复制的绿色宝地面前,如何处理好冷水鱼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决策者和养殖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们主要养殖品种为虹鳟三倍体,不会就地繁殖,不影响库区原物种,养殖密度低,网箱最高每立方水体不超过6公斤。”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旭说。

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

“我们是采用订单捕捞的形式,当天客户下单汇总,第二天捕捞加工后立即送到机场,通过航空运输送到客户手上,不超过24个小时,保证鱼的品质和新鲜度。”杨旭说。

在养殖基地的捕捞现场,智慧捕捞让人印象深刻:企业引进的降温宰杀平台,在一个个网箱之间流动宰杀,快捷高效。把鱼集中到一起后,利用吸鱼的真空泵,把鱼吸上来,鱼和水就分开了,经过电击后割腮进入冰水桶后打包,运到加工厂,呈现出最现代化的全冷链的宰杀流水线。

为了补齐冷水鱼产业发展短板,政策层面,青海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对从事渔业养殖、加工、流通和物流服务的企业进行扶持与补贴,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

作为青海第二大冷水鱼生产和苗种生产企业,凯特威德公司的苗种场则供应着青海大部分冷水鱼养殖企业的鱼苗。

冷水鱼养殖成脱贫致富大产业

在青海,星罗棋布的水库为高原冷水鱼养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成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依托拉西瓦库区,青海凯特威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从2005年至今,已发展成为集虹鳟、白鲑等科研与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网箱养殖面积14688平方米,养殖三倍体虹鳟52.5万尾,养殖总产量达1000吨。

黄河流经青海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甘都等8个乡镇73个行政村,流程168公里,水域面积达到11万亩。青海化隆县充分利用优越的水域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产业,通过组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渔业生产。化隆县向东村村民马木亥买是最早一批投身冷水鱼养殖的农户。

“这几年,各级政府政策好,市场行情也好,只要能把钱实实在在地装进口袋里,带动村里的人越来越富裕,这个鱼就没有白养。”马木亥买说。

根据《青海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年)》,到2022年,青海将建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达到14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点达到50个以上,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基本实现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目标。

THE END
1.农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冷水鱼养殖产量约占全国30%农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冷水鱼养殖产量约占全国30% 拍摄/制作:何娴珺; 总监:马小雁;https://www.qhlingwang.com/qinghai/yaowen/2024-12/26/content_500165505.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4年,全省设置渔业水域监测点170个,监测频次2次,监测水质项目17项。同时,开展生物环境叶绿素a、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及部分地区鱼类监测,监测区域包括青海省境内长江、黄河、澜沧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沿黄冷水鱼养殖区。 目前,青海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已经形成较为规范的监测网络体系,重点渔业水域监测趋于常态https://www.agri.cn/zx/xxlb/qh/202412/t20241230_8702409.htm
3.青海三文鱼产量达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33%新京报讯 12月27日,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官网消息,“青海三文鱼”公共品牌正式发布,其品牌形象融合青海地域特色与三文鱼元素。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青海三文鱼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优势。依托丰富的水质资源,青海省三文鱼产业发展至今已成为青海省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特色产业。现有大水面网箱养殖企业和养殖合作社27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35350657168619.html
4.餐桌上的鱼,您知道它们都来自哪里吗?黄海鱼种海区淡水鱼淡水鱼类遍布我国大江南北,从寒冷的东北三省,到温暖潮湿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再到内陆的西北、西南等地,各处都有特色经济鱼种。海洋鱼类中,以南海的鱼种蕞多,有1000多种,具有捕捞价值的有100-200种;东海鱼类700 多种,但产量却比南海高,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黄海、渤海两个海区的鱼类共有25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约40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DUHQI805326H88.html
5.你一定想不到!中国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场在青藏高原提到三文鱼大家都会立即想到挪威、加拿大这些海洋国家。但是你一定想不到,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很早以前就开始养殖三文鱼。尽管在包括进口在内的全国三文鱼市场占有率不大,但在高原上建成中国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场已经足以让人惊叹。 科技颠覆想象高原产出三文鱼 据微信公众号“央视财经”5月22日报道,青海省共和县龙羊峡水库是黄http://www.chinaeel.cn/index.php?a=show&c=content&id=33714
6.万万没想到!中国最大三文鱼养殖彻在青藏高原青海大学副教授 马睿:去年这个养殖的结果,发现这个鱼耐受脂肪含量特别高,也就是说我们喂这个30脂肪的时候,三文鱼生长速度是最快的,而且它的饲料系数达到了1以下,就是0.8几,所以今年我就想把这个饲料配方再进一步去研究。 饲料是高原三文鱼的品质当中最关键的因素,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关系着三文鱼的长势,肉质和健康http://m.look.360.cn/transcoding?url=9bbf17ac3c6d8b386&sign=360_e39369d1
7.淡水鱼博物馆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网信办指导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 左江鯆鱼――赤魟 江里生,海里长的大麻哈鱼 冷水性名贵鱼类――细鳞鲑 最长寿的鱼――狗鱼 海里生,淡水长的鳗鲡 世界最早养殖的鱼类 鲤鱼的经济价值 http://www.kepu.net.cn/gb/lives/fish/import/index.html
8.水产学院优秀校友骆明飞:怀揣着高原渔业梦,授人以渔授人以鱼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当地水产养殖技术人才管理渔场的能力,将高原渔业的技术代代传承。 怀揣着高原渔业梦来到林芝的骆明飞,授人以梦的同时,他自己的梦想是希望能够通过渔业的发展带动和改善农牧民的膳食结构,让每一个西藏人都能吃上便宜的鱼和虾。 骆明飞对养殖虾类进行检查https://www.gdou.edu.cn/info/1092/67172.htm
9.国内十大三文鱼养殖基地中国有名的10大三文鱼产区→MAIGOO生活榜中国最大的三文鱼淡水养殖基地产量占全国的50% 三文鱼中国产地是哪里?来自青藏高原的龙羊峡三文鱼是有名的国货三文鱼,产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水域面积为383平方公里,全年水温12摄氏度左右,平均水深64米,有5米以上透明水体,自然条件优渥,是三文鱼生长的绝佳环境。龙羊峡湖内盛产虹鳟鱼、金鳟鱼、高白鲑、小https://www.maigoo.com/top/440275.html
10.渔业资源调查(精选十篇)目前, 只有少数土著经济鱼类被开发, 如黄河鲤鱼、厚唇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兰州鲶、似鲶高原鳅、甘肃金鳟等。⑴土著经济鱼类的研究和繁育。近年来, 我站已经开展了对刘家峡水库的甘肃金鳟、兰州鲶、黄河鲤鱼、厚唇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似鲶高原鳅等多种土著经济鱼的人工驯化、养殖、繁育工作, 并深入地研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zrqluf.html
11.利用资源优势,高质量发展西藏冷水鱼产业西藏具有丰富的宜渔水资源,适合冷水鱼增殖和养殖,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对推动西藏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部署,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以下简称“我会”)今年开展了推动特色渔业区域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为进一步推动西藏冷水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会组织冷水鱼(虹鳟、亚东http://www.cappma.org.cn/view.php?id=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