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品总量凭什么可以连续32年保持世界第一?

广州黄沙水产市场,凌晨3点半已经灯火通明,这是商贩们一天最为忙碌的时候。

点货、卸货、运货、按个头大小分拣、摆货、称重,是每个档口的商贩每天都要经历的过程。

在中国,匆忙却有序的水产市场,无疑是一座城市最早醒来的地方。天还不亮,新鲜且品类丰富的鱼、虾、蟹、贝,就吸引着人们的味蕾和脚步。

01吃鱼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水产品年总产量只有45万吨,人均占有量仅有0.8千克,相当于每人平均一年才能吃上一条鱼。

1950年2月,第一届全国渔业会议在北京召开。对恢复渔业生产作出部署。

根据会议精神,中国人纷纷投入到发展渔业的事业之中。但当时的水产养殖技术落后,产量很低,最要命的是鱼种也十分紧缺,鱼苗全靠江河捕捞。

1951年3月初的一天,一位叫做钟麟的青年人离开香港,返回内地。

1953年,由他主持的家鱼人工繁殖研究课题正式立项。

1958年的6月4日,经过无数次试验攻关,由钟麟负责人工授精的雌鲢鱼、雌鳙鱼成功产下受精鱼卵,成功孵出了1万余尾鲢鱼和2万余尾鳙鱼,成为世界上全人工繁殖的第一批家鱼苗。

这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鱼苗,不仅解决了家鱼无法在池塘中繁殖的世界性难题,也宣告了中国即将打破几千年来只依靠江河捕捞鱼类的历史。

在1962年底召开的全国水产工作会议上,中国明确了水产发展“海淡并举,养捕并举”的工作方针。

围绕这一方针,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1978年时,中国水产品总量已达465万吨,是1949年的10倍多,相当于每人每个月都能吃上一条鱼了。

到1978年底,中国第一个可以自由贸易、自由议价的河鲜货栈在广州芳村开业。

广州市水产改革的成功,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大力推进水产品市场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很快,中国的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广州。

02养殖热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明确了渔业发展“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

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一场由传统捕捞向人工养殖的变局,正悄然影响着中国这个农业大国。

在水产养殖热潮的促进下,1988年,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了捕捞产量。第二年,中国水产总量更是突破1300万吨,跃居世界首位。

甘肃临夏,刘家峡库区。新一批虹鳟鱼即将上市,张艳萍的养殖技术正惠及着越来越多的人。

30年前,张艳萍于青岛海洋大学毕业后,回到干旱缺水的家乡养殖水产。在刘家峡的冷水资源中,她硬是找到了一条水产养殖的特色之路。

张艳萍甘肃省水产研究所所长

刘家峡水库夏季七八月份最高水温不会超过25摄氏度,冬天最低水温是2摄氏度,所以不会存在结冰这些情况;另外咱们甘肃这个地方,它是高原地区,温差比较大,适合做鲑鳟鱼的繁殖、孵化。

今天,中国人对于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丰富、吃得健康。

三文鱼,一种生吃营养价值才高的深海鱼类之一。

三文鱼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预防血栓、免疫调节、补脑健脑等功效,因此,适量食用三文鱼对促进心脑血管健康、提高免疫力等都有一定的益处,还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

然而由于地域和技术的限制,中国人食用的三文鱼曾经一度靠进口,而这一现状正在逐步改变。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带领团队在2012年提出的利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的设想,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在2019年的时候,终于试养成功。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水养殖经历了以海带、对虾、扇贝、大菱鲆、鲍鱼和刺参为代表种的五次产业浪潮,带来了中国蓝色产业的技术革命。

03鲜味足

渔业规模不断壮大,水产品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从大海、鱼塘到餐桌,对水产品“鲜”味的追求,也是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孜孜不怠的目标方向。

水产品精深加工和保鲜,一直是邓尚贵和团队的重点研究方向。

邓尚贵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我们现在是用一种绿色的不冻液来代替氟利昂,它对环境不会产生破坏,也不会排出废弃物。可以在船上把鱼体的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可能今后要降到零下50摄氏度,零下60摄氏度。

有了新品种新花样、有了高质量,还有了一流保鲜技术,中国水产品发展创新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歇。

04生态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现代渔业发展,在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推进水产养殖减量增效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现代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桐照村被称为“中国第一渔村”,因为这里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渔村之一。

每年5月1日到9月16日,是桐照村的伏季休渔期。每到这个时候,村里渔民都会自觉落实伏季休渔期政策,不让渔船出海捕鱼。至今,桐照村已减船转产渔船127艘。

靠海吃海,却不竭泽而渔,中国渔业越来越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之道。

今天,中国正通过实施“海上粮仓”战略,构建海上的绿水青山,在沿海各地推动海水养殖绿色发展。

唐启升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态服务,我们主要是碳汇功能,2018年海水淡水加起来,我们实际从水体拿出350万吨的碳,相当于义务造林150万公顷,我们并没有占用一分的地,是直接从水里把碳,通过这种养殖方式拿出来了。

在保证生态的基础上,到2020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达6545万吨,人均占有量46.75千克,这意味着今天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周都可以吃上一条重0.9千克左右的鱼。

中国水产品总量,已连续32年保持世界第一,人们餐桌上的菜肴越来越丰富,食物品质也越来越优良。

THE END
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 国家特色专业四年本科 水产养殖学专业始创于山东大学水产系的水产养殖组,是国内最早设立的水产养殖本科专业(1946年),也是我国第一个水产养殖学硕士点和博士点。2000年获得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获得山东省品牌专业,2007年获得国家特色专业,2008年获得国家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2019入水产养https://www.gaokao.cn/school/61/specialtydetail/2021
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中国海洋大学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生物学、水产养殖学、增养殖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验、实践基本技能,能从事水产经济动植物生产及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应用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普通动物学、鱼类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遗传 https://college.zjut.cc/10423/m/090701.html
3.麦康森院士:中国的海洋捕捞产量仅占全球15%,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的麦康森表示,中国的海洋捕捞产量仅占全球15%,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的60%。目前,我国内陆和近海的水、土地资源不仅没有发展水产养殖的增量空间,且由于环保要求需要压缩,未来水产养殖的新空间必然在离岸深远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殿昌介绍广东深远海养殖发展历程。1998年,广东引进挪威HDPE圆形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827/15/46553095_1094079094.shtml
4.人物志高勤峰,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导,水产养殖专家高勤峰,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导。水产养殖专家。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勤峰,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导。水产养殖专家。近年来,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https://www.yzydt.com/5555/
5.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养殖公司养殖场公司简介 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养殖公司养殖场,位于以群岛建立的地级市舟山,舟山市普陀区登步大涂面,于1997年06月09日在舟山成立。在张文献带领下,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养殖公司养殖场已经为客户提供了28年优质的服务,公司主要提供对虾及海水产品养殖, 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相关https://www.11467.com/qiye/79942992.htm
6.2024年海洋生物的发展趋势2024通过生物技术,如基因组学和繁殖技术,将促进濒危物种的保护和恢复,同时开发可持续的海洋生物资源,如水产养殖和海洋药物。此外,遥感技术和海洋观测网络的应用,将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能力,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公众教育和参与将增强海洋保护意识,促进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文化建设。 《2024-2030年中国海洋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56/HaiYangShengWuDeFaZhanQuShi.html
7.“水产养殖传统优势,远洋渔业技术实力”——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是水产专业考研的不二之选,今天上海高顿考研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依海傍岛的院校——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是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191561.html
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25年度京外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需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京外单位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工作人员(详见下方链接)。中国水产科 032025-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上海海洋大学2025年联合培养博士研 https://www.cafs.ac.cn/
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乐东深远海养殖基地授牌仪式10月17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到乐东调研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向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授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乐东深远海养殖基地牌匾。并与乐东黎族自治县就深入交流加强合作等事宜开展座谈。县委书记孙世文、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荣小军出席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冯基芳主持授牌http://ledong.hainan.gov.cn/ledong/nyzx/202410/fb9dafd2cad546b683ed53b4be7efa23.shtml
10.发改委:中国到2020年构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储近用远”格局以我国传统渔场、近岸养殖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基础,控制近海捕捞强度,规范发展海水养殖,构建覆盖我国管辖海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紧密结合的海洋水产品生产和供应保障格局。 构建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 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和战略资源储备,合理控制近海油气资源开发规模,支持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油气资源的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2015_09_07_3332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