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重点企业对比分析:生猪出栏量达6.71亿头[图]财富号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生猪存栏量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生猪存栏量达4.49亿头,较2020年增加了0.4亿头,同比增长10.51%,目前我国养猪产业逐渐向着现代化以及规模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其中,2021年中国能繁殖母猪存栏量达4329万头,较2020年增加了1022万头,同比增长30.90%。

随着中国生猪存栏量的增加,出栏量也随之增长,2021年中国生猪出栏量达6.71亿头,较2020年增加了1.44亿头,同比增长27.38%。

随着中国生猪出栏量的增加,猪肉产量也随之增长,2021年中国猪肉产量达5296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183万吨,同比增长28.76%,目前,猪肉是我国居民第一大消费肉类。

二、重点企业对比分析

从总资产来看,截止2021年9月新希望总资产明显高于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大北农、天邦股份和傲农生物,截止2021年9月新希望总资产为1314亿元;温氏股份总资产为994.4亿元;正邦科技总资产为595.4亿元;大北农总资产为266.8亿元;天邦股份总资产为204.8亿元;傲农生物总资产为172.2亿元。

从营业总收入来看,2021年1-9月新希望营业总收入明显高于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大北农、傲农生物和天邦股份,2021年1-9月新希望营业总收入完成944.8亿元;温氏股份营业总收入完成465.8亿元;正邦科技营业总收入完成399.7亿元;大北农营业总收入完成234.4亿元;傲农生物营业总收入完成133.2亿元;天邦股份营业总收入完成84.27亿元。

从归属净利润来看,除大北农外,2021年1-9月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和傲农生物归属净利润均为负数。

从毛利率来看,2021年1-9月大北农毛利率明显高于傲农生物、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和温氏股份,2021年1-9月大北农毛利率为11.09%,傲农生物毛利率为4.86%,新希望毛利率为2.24%,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和温氏股份毛利率均为负数。

从生猪出栏量来看,2020年正邦科技生猪出栏量为955.97万头;温氏股份生猪出栏量为954.55万头;新希望生猪出栏量为829.25万头;天邦股份生猪出栏量为307.78万头;大北农生猪出栏量为185.04万头;傲农生物生猪出栏量为134.63万头。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2020年正邦科技生猪养殖行业企业市场占有率高于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大北农和傲农生物,2020年正邦科技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2.35%,温氏股份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2.35%,新希望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2.04%,天邦股份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0.76%,大北农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0.45%,傲农生物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0.33%。目前,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格局仍然较为分散。

三、总结

新希望在企业规模和营收情况方面均优于正邦科技、温氏股份、天邦股份、大北农和傲农生物,正邦科技在生猪养殖市场占有率方面优于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大北农和傲农生物,大北农在盈利能力方面优于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和傲农生物。

THE END
1.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我来告诉你一场变革的盛宴中国养殖业的在我国,养殖业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食品,还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活力。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养殖业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系到养殖业自身,更影响着整个农业产业链和国家经济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养殖业现状。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在肉类、https://www.tndhlikuz.cn/tu-pian-zi-xun/541175.html
2.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一、中国养殖业的重要性与挑战 在全球农业生产中,畜牧业不仅是农产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领域。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乳制品等动物原料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当前养殖业面临的问题 https://www.atqlinnvf.cn/nong-ye-zong-he/162739.html
3.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如何确保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增长目前,中国的养殖业主要集中在猪肉、禽类、牛羊肉以及水产等几大类产品上,其中猪肉占据了总体生产量的近三分之二。尽管如此,这一行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规模化经营普遍缺乏标准化管理,有机肥和合理饲料配比使用不足,对农户利益空间有限。 三、新技术与设施对提升效率的作用 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gong-xiao/498557.html
4.光期研究:国内肉鸡养殖行业介绍三、产业链现状及上市企业情况 1、肉鸡产业链现状 我国肉鸡产业经过40年的不断完善,目前已基本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年出栏100万以上规模养殖1792户,较2015年增加1003家;年出栏10万以下养殖229793户,较2015年减少16万多户。但与美国、日本等成熟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https://t.10jqka.com.cn/pid_333987363.shtml
5.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举措【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粮食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种业、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蔬菜业、水果业、花卉业等产业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应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抓好春耕春播工作,保障乡村道路运输通畅,在南方地区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生态高值农业和https://ccrs.ccnu.edu.cn/List/H5Details.aspx?tid=17200
6.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逐步拓展到种植、养殖、农机、植保、技术信息等多个行业,其中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从事种植业的专业合作社大体占43.3%,从事畜牧业的专业合作社占29.7%,合计达到73%。 调研发现,许多地方的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于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从事种植、养殖业的最多,并存在跨领域兼营的现象。例如,山http://sass.cn/921111/14509.aspx
7.黑熊养殖Q&A养熊业3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证明:养熊业促进了对野生黑熊的保护。 在国家鼓励企业进行人工养熊后,野生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目前我国野外黑熊有4万多头,人工圈养黑熊近2万头,养熊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野外种群的保护,并使熊胆粉的生产已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链。30年间,中国黑熊养殖业在国际上创造了药用动物保护和合理http://www.gztxd.com/home/qa/1
8.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道路地铁附加除了建筑、安装施工机器、设备扩展条款(年费率0.3%-0.8%)和建筑、安装施工机器、设备扩展条款B(年费率0.2%-0.7%)外,每条扩展类扩展条款最低收费为主险保费的0.5%,可以根据具体风险情况上浮,但不得下浮。 二、扩展类(无需加费) 本项下的附加条款的扩展责任已包含在基本费率内,无需另外加费。 https://www.iachina.cn/col/col6856/index.html
9.中国渔业:政策演变与绿色高质量发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正式确立了“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标志着中国渔业“以养为主”政策的正式确定,推动了中国水产养殖业此后10多年年均两位数左右的快速增长。根据新产量标准,1988年中国渔业养殖产量达到639万吨,占总产量的52.2%,首次超过捕捞量。其中,海水http://www.fmiri.ac.cn/info/1016/20293.htm
10.我国林蛙养殖迈上新台阶辽宁省印发了《关于开展蛙类养殖情况统计工作的通知》,为林蛙养殖业后续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并组织专家研究林蛙捕捞额度、全人工养殖等问题。内蒙古开展林蛙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积极研究为林蛙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今年林蛙下山上市在即,伊春、阿城等地都是通过完善承包手续再给蛙农办理合法回捕证,林蛙就可以上市了。http://www.cnvsj.cn/article?id=1442714793877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