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蓝色合作共奏丝路海韵——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海洋合作专题论坛专家观点集锦海渔要闻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海洋合作专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各国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共促蓝色合作共奏丝路海韵”主题,深入交流在发展可持续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成功实践和发展机遇。10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从历史走进现实,“一带一路”倡议给蔚蓝的海洋带来了许多关于共同繁荣的故事。

图为海洋合作专题论坛现场。

发展蓝色经济共享技术成果

世界经济论坛平台与影响力大中华区总负责人周海玲:

绘制可持续水产养殖路径图

在专题交流“发展可持续蓝色经济”时,世界经济论坛平台与影响力大中华区总负责人周海玲带来了可持续的水产养殖路径图,希望能够带动整个海水养殖业的变革。

随着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水养殖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兴行业。作为一种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经济活动的方式,海水养殖不仅能够实现可持续的海产品供应,还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首先要倡导负责任的海产养殖和生产,这样才能缓解气候变化,维护生物多样性,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周海玲说,必须充分释放人的潜力和社区潜力,提高互联互通,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水产体系。

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海洋与海岸带资源司高级顾问素丽·萨特普敏:

平衡好发展与保护两大课题

当前,全球海洋正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与海平面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等多重挑战。保护好海洋生态、发展可持续的蓝色经济、加强海洋合作等是各国嘉宾的共同关切。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重:

加强海洋经济政策互联互通

陈重介绍,海洋经济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专业程度高,全球海洋经济政策的互联互通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各国聚焦海洋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和规划方案,为大型综合类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合作进一步奠定了基础。他建议与会各方围绕海洋新能源、环境保护、海洋渔业以及海洋综合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引领各行各业稳步发展,为全球可持续的蓝色经济打造更加惠民惠企的营商环境。

他还建议与会各方积极探索建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提高生态预警能力,加强海岸线修复,开展海洋生态保育,打造更加绿色环保的海洋生态环境。

保护海洋生态增进海洋福祉

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彬:

系统做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陈彬认为,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方面,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从整体和系统上做好保护修复规划。由于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和资金,必须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或生物类别开展保护修复。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的《昆明宣言》提出,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陈彬认为,这需要全球各国一起合作,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因为很多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与目前生物多样性退化严重的地区都位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区域,更需要我们共同合作形成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网络。此外,海洋是连通的,是一个整体,跨界污染是每个涉海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如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等,这需要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合作,共同应对海洋跨界污染所带来的挑战。

柬埔寨智慧大学副校长兼柬埔寨环境部自然保护区局副局长斯雷·孙立昂:

不断取得务实的合作成果

柬埔寨是很多国际条约的缔约方,包括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国正采取措施,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设立海洋保护区,实施可持续的渔业策略等。

柬埔寨智慧大学副校长兼柬埔寨环境部自然保护区局副局长斯雷·孙立昂介绍,柬埔寨与中国在海洋领域的合作始于2013年,中柬双方专家不断沟通交流。2016年,双方签署《中柬关于海洋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践行了“一带一路”倡议。从2019年到2022年,双方在海洋空间规划、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联合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建立起了柬埔寨的第一个海洋国家公园。

斯雷·孙立昂表示,柬埔寨期待着和中方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共同在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务实的合作成果。

新加坡国立大学资深研究员梁志耀:

保护好我们的海岸线

“每分钟都有差不多一卡车的塑料瓶倾倒在大海里,塑料的污染会导致海洋环境的退化。”新加坡国立大学资深研究员梁志耀谈到,我们要有更多的紧迫性来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我们的海洋。

梁志耀表示,面对不断增长的海洋资源需求,要保护好我们的海岸线,必须加强能力建设,平衡好利用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同时要注重实时监测和管护,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应性的管理措施。

“我们不能单枪匹马来做这项工作,要共同合作,保护这些不可或缺的资源。”梁志耀说,希望能够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联盟,让多方力量跨国聚合在一起。同时,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公众参与活动,让全社会更多地珍视海洋资源和环境,尽可能减少对海洋的污染,减少使用塑料。

科学利用海洋共建蓝色家园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

科技创新提供蓝色动力

创新不仅能够为发展蓝色经济开辟新的道路,同时也能够带来新的机遇,例如使用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来保护海洋环境。孙东介绍,一家香港公司开发了一款清洁机器人,由太阳能驱动,可以使用AI技术寻找海洋垃圾及其清理路径。他相信,释放科技创新的力量,提供蓝色动力,可以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必雄:

建立全球海洋能源发展联盟

当前,海洋能源开发进入绿色低碳转型快速发展期,为蓝色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电力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必雄表示,对于海洋来说,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能源。在开发海洋绿色能源的过程中,要提高海上能源的生产效率,并创新商业模式,加强合作开发。

“海上能源多数讲的是石油天然气,然而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潮汐能、波浪能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罗必雄建议,在开发海洋绿色能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海上能源开发本身也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海上绿色低碳能源将加快替代化石燃料。第二,要提高海上能源的生产效率,需要科技的进步。第三,海洋能源的发展应该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第四,要创新商业模式,倡议建立全球海洋能源发展联盟。

印度尼西亚国家科学创新署地球科学与海洋学院院长奥克西·莱德嘉萨:

奥克西·莱德嘉萨介绍,很多东南亚国家现在发现越来越多的珊瑚礁疾病,人们开始对珊瑚的疾病进行病理学研究,发现可能是因为微生物的感染造成的。另外,海洋微生物研究现在进入了深海领域,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还缺乏经验,所以需要在深海环境开展合作,建议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在珊瑚微生物学和深海微生物学中开展能力建设。

THE END
1.中越举行北部湾渔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第四轮磋商12月27日,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代表胡炜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水产局副局长武缘海在北京共同主持中越北部湾渔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第四轮磋商。双方同意加快磋商进程,争取早日达成一致,共同为北部湾渔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努力。https://news.cctv.cn/2024/12/30/ARTI6e1SZevdobcFjuBDKMHp241230.shtml
2.我院成功举办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国际论坛2024年12月28日,由广西大学主办,我院承办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国际论坛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2024年年会在广西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4个东盟国家的国别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外交学院、商务部研究院、中共中央https://sef.gxu.edu.cn/info/10837/90118.htm
3.中越举行北部湾渔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第四轮磋商12月27日,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代表胡炜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水产局副局长武缘海在北京共同主持中越北部湾渔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第四轮磋商。双方同意加快磋商进程,争取早日达成一致,共同为北部湾渔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努力。https://news.cctv.com/2024/12/30/ARTI6e1SZevdobcFjuBDKMHp241230.shtml
4.“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近年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与相关机构合作举办了“蓝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加强蓝色经济合作 共促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研讨会”“RCEP区域青年对话”和“RCEP框架下蓝色经济发展能力培训班”等主题的多场学术研讨和能力培训项目,产生广泛影响,在研究研讨区域海洋经济合作、https://www.pecmnr.cn/news.html?aid=5367478
5.中越举行北部湾渔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第四轮磋商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中国外交部网站30日发布消息称,27日,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代表胡炜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水产局副局长武缘海在北京共同主持中越北部湾渔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第四轮磋商。两国相关部门代表参加。 双方回顾了前期磋商进展,就协定有关内容深入交换意见。双方认为,北部湾渔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https://www.chinaqw.com/jjkj/2024/12-30/388360.shtml
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官网2017)11月21日,为构建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身体素质,所党委、工会开展了“聚力拼搏 同心致远”2024年东海水产研究所趣味运动会。所党委书记万一兵、工会 “第五届深远海养殖国际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2024-11-21 蓝色食品认证与市场准入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4-11-16 方辉所长带队参加2024年远洋渔http://ecsf.ac.cn/index.htm
7.“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近年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与相关机构合作举办了“蓝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加强蓝色经济合作 共促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研讨会”“RCEP区域青年对话”和“RCEP框架下蓝色经济发展能力培训班”等主题的多场学术研讨和能力培训项目,产生广泛影响,在研究研讨区域海洋经济合作、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367478
8.上海海洋大学十大新闻,由您来定!9月23日,在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会议期间,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谢建民、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等人陪同下,到本届大会主要承办单位之一的上海海洋大学参观调研。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公布 上海海洋大学5项获奖 http://www.fjgkedu.com/gkzzd/a/999511.html
9.新华每日电讯微报纸中国5g“联”出智慧未来新图景 * 我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快速增长 06版:国际 * 金砖国家专家论坛可复制的产业带动性较强的高精尖项目,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记者观察】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握紧海洋种苗选育,就相当于握住了海水养殖业的“芯片”。http://mrdx.cn/h5/mrdx/content/20240607/PageArticleIndexLB.htm
10.录取率仅为1.29%这22家入选公司在YC中国第一期创业营公司简介:四维时代创立于2014年10月,致力于人工智能三维数字化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目前拥有发明专利技术45项,含6项国际专利。2017年四维时代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在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下正式签约成立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5月,推出全球首款消费级3D相机四维看看Lite;2019年5月,推出全球效率最高的高清3Dhttps://www.pencilnews.cn/d/35119.html
11.2022第三届水产品加工技术研讨会圆满闭幕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青岛市海洋生物活性因子健康食品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2022第三届水产品加工技术研讨会”在青岛国际院士港大酒店顺利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38174&modulei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