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渔业法执法检查,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强法律制度的执行力,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现代渔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我国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为推进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现将这次执法检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渔业法贯彻实施的基本情况

法律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渔业法确立的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发展方针,依法规范管理渔业生产活动,推动我国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6457.7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其中养殖产量4991.1万吨,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2/3以上;渔业经济总产值2.586万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28万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0.7%,水产品加工率41%,水产品进出口总量954万吨,进出口总额372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85元,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公斤,基本实现了促进渔业生产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立法目的。

(一)依法规范养殖生产行为

落实渔业法第10条、第11条规定,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统一规划利用,依法核发养殖证。目前,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19万公顷,1502个水产养殖主产县完成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全国共核发养殖证11.7万本,发证面积380万公顷,占比53%。湖北省累计核发淡水养殖证3.5万本,做到应发尽发,浙江省发放近海养殖证2242本,基本实现全覆盖。落实渔业法第4条、第16条规定,加大水产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力度。国务院渔业行政部门公告推广水产新品种215个,2018年全国水产养殖品种改良率51%,共生产淡水鱼苗1.3万亿尾、海水鱼苗128亿尾。落实渔业法第17条、第18条规定,加强水产苗种进出口检疫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近年来从进口水产种苗中截获白斑病等重要水生动物疫病5种,辽宁、上海等地推动建立水产品疾病远程诊断系统,提升水生重大疫病预防控制能力。落实渔业法第19条规定,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投入品监管。全国水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执法检查组随机抽查对象和品种全部合格,天津、海南等地建立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三鱼两药”问题得到初步遏制。

(二)依法加强捕捞监督管理

落实渔业法第21条规定,扶持远洋捕捞业发展。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发展远洋捕捞业,目前我国169家远洋渔业企业、2654艘远洋渔船作业范围涵盖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和南极海域,以及42个国家专属经济区海域,60%的捕捞渔获运回国内。落实渔业法第23条、第24条规定,抓好捕捞许可证制度实施。全国各级渔政部门共核发各类捕捞许可证41万本,建立国家渔船管理数据库,强化渔船属地管理,全面推行依港管船管人管渔获,安徽、福建、山东、广东、广西等地积极推动内陆渔船登记证书、检验证书和捕捞许可证“三证合一”改革。落实渔业法第26条规定,加强捕捞渔船检验。2018年4月,交通运输部门开始履行渔船检验职责,已对全国全部远洋渔船签发船舶检验证书。落实渔业法第27条规定,持续推进渔港规划建设。1998年以来国家累计投资83亿元,在沿海地区建设中心渔港66座、一级渔港82座,沿海渔港总数1292个,2018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推动建设10大沿海渔港群和93个渔港经济区。

(三)依法增殖养护渔业资源

(四)依法保护渔业水域环境

(五)依法强化渔业监督执法

二、实施渔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渔业法在各地各部门得到了有效实施,但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水产品、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渔业资源环境过度利用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法律规定执行不到位、法律责任尚未完全压实和现行渔业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问题并存,贯彻实施渔业法还面临以下问题:

三、贯彻实施渔业法的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贯彻实施渔业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渔业升级、渔村振兴、渔民富裕、渔业水域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渔业发展靶向,立足于推动我国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不断健全完善渔业法律制度,依法强化各级政府部门对渔业渔民权益的保护,确保法律责任依法、全面、严格落实。

(一)进一步强化渔业生产权益保障

(二)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态养殖发展

(三)进一步保护修复渔业水域环境

(四)进一步提升捕捞规范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鼓励扶持远洋渔业发展

(六)进一步促进渔业资源永续利用

(七)进一步推进渔业渔区全面发展

(八)进一步压实渔业监督执法责任

(九)进一步完善渔业法律制度规范

渔业法是实现依法治渔、依法兴渔的基本制度遵循,我们要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通过加强对渔业法实施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切实增强法律制度的执行力,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现代渔业治理能力和水平。

THE END
1.2020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全文公布编者按 9月3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在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峰论坛上联合发布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报告》涵盖2019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规模、发展特点、政策扶持、发展预测分析及建议四方面内容。《报告》的发布,为广大从业者和社会各界全面了http://www.prfri.ac.cn/info/1145/5010.htm
2.虾中印钞机!官方报告:中国去年小龙虾总产值1466亿产量世界第一图1 2007-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变化情况 2.产业产值 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旅游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小龙虾产业链中,第一产业以小龙虾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小龙虾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以虾为基,以市场流通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6_13_413065_s.shtml
3.202420242030年中国鹅养殖行业发展态势分析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目录 一中国鹅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3 1. 产值规模及发展趋势 3 过去5年鹅养殖产业产值变化情况 3 未来5年鹅养殖产业发展预测 4 各地区鹅养殖分布特点 6 2. 生产模式与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4546887.html
4.与农村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执法调研情况的报告为确保法律规定得到有效实施,结合畜牧业发展实际,我省先后颁布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出台了《四川省畜禽养殖场、养https://www.scspc.gov.cn/cwgb/2010n/dlh_2010/201104/t20110422_14115.html
5.2029年中国畜禽养殖业行业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畜禽养殖业行业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08/R0803/202309/11-559388.html
6.中国草鱼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生态养殖是未来发展趋势「图」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2016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从最高点的2715.01万吨下滑至2540.09万吨以后,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虽然出现了缓慢回升,但是回升程度不大,到2020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也仅为2586.38万吨,同比上升1.51%。 2020年中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变化情况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06471/article/details/123472236
7.第三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即将在天津召开关乎动物降第一部分:生物饲料领域综合研究进展权威报告——洞悉我国生物饲料产业发展总体脉络 拟邀嘉宾专家: 1、生物饲料技术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印遇龙 院士 2、生物饲料技术在水产养殖业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http://zgdwbj.com/archives/42151
8.2024年饲料出海之印尼专题报告:养殖产业链高集约化,一体化龙头印尼是全球第三大水产养殖国家,养殖规模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水产养殖业快 速发展。2000年后,印尼水产养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FAO数据,2021年印 尼水产养殖产量达1460万吨,剔除藻类后为572万吨,捕捞水产产量为721万吨,2011-2021年期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剔除藻类后)、2.3%。 印尼地处热带,横跨赤道,水产养殖历史https://m.vzkoo.com/read/20240823c837a108f34d5501308a62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