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牛养殖行业现状:供需规模同比保持增长政策助力自给率上升

肉牛是以生产牛肉为主要用途的牛,相较于其他的牛,其具有体躯丰满、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等特点,能够提供肉类食品和副食品,肌肉可制作成为牛排、牛肉块、或牛仔骨,亦可与其他肉类混制为香肠。

主要头牛品种及特征

/

肉牛品种

特征

进口牛肉

安格斯

原产于英国苏格兰地区东北部,是黑色无角品种,躯体矮而结实、肉质好、出肉率高,是一种小型肉牛品种。

海福特

海福特牛产于英国英格兰南部的赫里福德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体格较小,骨胳纤细,具有典型的肉用体型:头短,额宽;角向两侧平展、且微向前下方弯曲,母牛角前端也有向下弯曲的。海福特牛性情温驯,合群性强。

西门塔尔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并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

夏洛莱

夏洛莱牛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夏洛来省和涅夫勒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品种,自育成以来就以其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耐粗放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该牛最显著的特点是被毛为白色或乳白色,皮肤常有色斑;全身肌肉特别发达;骨骼结实,四肢强壮。

本土牛肉

秦川牛

中国优良的黄牛地方品种,中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体格大,役力强,产肉性能良好,因产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而得名。

南阳牛

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体躯高大,力强持久,肉质细,香味浓,大理石花纹明显,皮质优良。南阳黄牛毛色分黄、红、草白三种,黄色为主,而且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俱佳。

鲁西牛

鲁西牛亦称“山东牛”,是中国黄牛的优良地方品种,中国中原四大牛种之一,以优质育肥性能著称体型大,前躯发达,垂皮大,肌肉丰满,四肢开阔,蹄圆质坚。成年公牛体重500KG以上,母牛350KG以上。挽力大而能持久。性温驯,易肥育,肉质良好。

延边牛

延边牛产于东北三省东部的狭长地啧,分布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及毗邻各县,属寒温带山区的役肉兼用品种。适应性强。胸部深宽,骨胳坚实,被毛长而密,皮厚而有弹力。

我国肉牛养殖起步较晚,从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二、发展现状

1、肉牛供给不断增长,但仍存在供需缺口,牛肉价格处于高位

发展肉牛养殖业可以有效地将大量粗饲料、农作物秸秆和食品加工副食品转化为高品质的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近十年来,我国肉牛存量和出栏量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牛存栏量达9817万头,同比增长2.7%;肉牛出栏量达4707万头,较2020年增加142万头,同比增长3.1%。

综上,我国肉牛供给不断增长,但从产量与需求量来看,仍然存在供需缺口,并且牛肉价格处于高位,这将有利于推动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未来我国肉牛养殖行业发展向好。

2、我国是牛肉净进口大国,但进口端供给并不稳定

按照2020年牛肉零售均价45元/斤,供需缺口200-250万吨进行估计,我国牛肉市场仍存在有1800-2250亿的市场空间。因此,由于我国牛肉供需缺口较大,所以为满足消费需求,国内进口牛肉数量不断增长,截止2021年底进口数量为233万吨,同比增长9.9%,实现进口金额124.89亿美元,同比增长22.7%。

中国进口肉类准入程序

此外,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对牛肉进口的影响也比较大,例如2021年4月14日,新西兰农业部长DamienO'Connor宣布新西兰将于2023年起全面禁止活畜出口。而在2020年中国从新西兰进口活牛超过十万头,所以新西兰此次政策将对我国活牛进口量造成影响。综上所述,在疾病和贸易政策双重不确定性的影响下,我国肉牛进口端供给并不稳定,所以应提高自给率。

文件名称

政策内容

《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2019年4月

畜牧良种推广:在内蒙古、四川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对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肉牛养殖场(小区、户),以及存栏能繁母羊、牦牛能繁母牛养殖户进行补助;牛羊调出大县奖励:包括牛羊调出大县奖励和省级统筹奖励资金。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县生牛羊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2020年2月

文件第三大点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其中第十五条指出支持奶业、禽类、牛羊等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加强渔港建设和管理改革。

《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0年9月

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偏弱等突出问题。未来将坚持市场主导、防疫优先、绿色发展、政策引导的基本原则,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禽肉和禽蛋实现基本自给。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到2030年分别达到75%以上和85%以上。

《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支持发展肉牛生产:主要是对肉牛发展优势县区实施奖补,充分调动县级政府和部门发展肉牛生产的积极性2020-2022年,财政、农业农村部门依据统计部门公布的肉牛新增存栏情况,分年度实施奖补。对新增肉牛存栏3万头以上、新增存栏排名前3位的县、市、区,省财政每年给予奖补500万元,排名4—6位的,奖补200万元,排名7—10位的,奖补100万元;支持优质育龄母牛扩群增量:对肉牛养殖企业2020—2022年从国外新引进优质育龄母牛的,按照1000元/头给予一次性奖补,由省财政承担50%,州市、县财政合计承担50%等共九条对于肉牛产业的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2021年2月

加快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养殖。

近几年,我国牛肉进口力度持续加大,2019-2023年间增加了65%,2024年1-11月进口量260万吨,同比增长4%。我国牛肉进口数量在2019-2024年上半年占中国市场份额由20.55%上升到30.9%,相对于中国总产量的比例由24.87%上升到43.87%,对国内养牛业冲击十分严重。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海参行业已经形成包含种苗繁育、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且已发展成为一个千亿级产业,2023年全产业链市场规模达到1326亿元。

市场价格方面,猫粮价格带主要特征是低端品牌力、中端质价比、高端重创新。可见,猫粮行业中端价格市场国货品牌最有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产品迭代、电商运营实现份额提升,同时通过工艺、原料升级从中端市场向高端市场延伸。

2018-2021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肉供给下降、肉鸡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推动,我国白羽肉鸡行业发展快速,出栏量持续上升,由39.41亿只增长至65.32亿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34%。但在2022年,随着国内生猪供给增加,猪肉价格从高位回落,再加上饲料价格上涨,挤压养殖利润,导致养殖户补栏、扩栏不积极,进而促

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进入种业4.0时代,而我国种子培育还处于2.0至3.0时代之间。随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战略地位、政策力度、体制机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我国种业将升级发展。与全球市场相比,我国种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CR5仅为18%。

养宠成为大众的主流生活习惯,养宠人群及宠物数量的规模均不断扩大,2024年达到1.24亿只,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宠物猫数量为7153万只,养宠渗透率22%,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同时,近几年,外资品牌市占率不断下滑,我国宠物国产替代趋势愈发明显。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黑茶内销量整体上升,由2019年的31.8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37%。其内销额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2015年的202.7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5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33%。

而时隔八年再迎利好政策,被誉为“牧草之王”的优质饲草——苜蓿,将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正在蓄势待发。当前我国苜蓿仍存在供给不足的瓶颈,国产替代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本土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THE END
1.2020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全文公布编者按 9月3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在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峰论坛上联合发布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报告》涵盖2019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规模、发展特点、政策扶持、发展预测分析及建议四方面内容。《报告》的发布,为广大从业者和社会各界全面了http://www.prfri.ac.cn/info/1145/5010.htm
2.虾中印钞机!官方报告:中国去年小龙虾总产值1466亿产量世界第一图1 2007-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变化情况 2.产业产值 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旅游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小龙虾产业链中,第一产业以小龙虾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小龙虾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以虾为基,以市场流通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6_13_413065_s.shtml
3.202420242030年中国鹅养殖行业发展态势分析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目录 一中国鹅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3 1. 产值规模及发展趋势 3 过去5年鹅养殖产业产值变化情况 3 未来5年鹅养殖产业发展预测 4 各地区鹅养殖分布特点 6 2. 生产模式与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4546887.html
4.与农村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执法调研情况的报告为确保法律规定得到有效实施,结合畜牧业发展实际,我省先后颁布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出台了《四川省畜禽养殖场、养https://www.scspc.gov.cn/cwgb/2010n/dlh_2010/201104/t20110422_14115.html
5.2029年中国畜禽养殖业行业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畜禽养殖业行业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08/R0803/202309/11-559388.html
6.中国草鱼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生态养殖是未来发展趋势「图」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2016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从最高点的2715.01万吨下滑至2540.09万吨以后,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虽然出现了缓慢回升,但是回升程度不大,到2020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也仅为2586.38万吨,同比上升1.51%。 2020年中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变化情况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06471/article/details/123472236
7.第三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即将在天津召开关乎动物降第一部分:生物饲料领域综合研究进展权威报告——洞悉我国生物饲料产业发展总体脉络 拟邀嘉宾专家: 1、生物饲料技术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印遇龙 院士 2、生物饲料技术在水产养殖业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http://zgdwbj.com/archives/42151
8.2024年饲料出海之印尼专题报告:养殖产业链高集约化,一体化龙头印尼是全球第三大水产养殖国家,养殖规模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水产养殖业快 速发展。2000年后,印尼水产养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FAO数据,2021年印 尼水产养殖产量达1460万吨,剔除藻类后为572万吨,捕捞水产产量为721万吨,2011-2021年期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剔除藻类后)、2.3%。 印尼地处热带,横跨赤道,水产养殖历史https://m.vzkoo.com/read/20240823c837a108f34d5501308a62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