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武昌鱼到底是什么鱼?故事还真不少

武昌鱼(Megalobramaamblycephala),学名团头鲂,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武昌鱼作为我国所特有的优良淡水鱼类,是易伯鲁教授在1955年确定的新物种。

武昌鱼不产自武昌

正所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湖北作为自古以来的鱼米之乡、千湖之省,盛产各种河鲜、湖鲜,其中最知名的当然是武昌鱼。

武昌鱼最早的出典是三国时吴国末年的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说的是东吴末帝孙皓迁都武昌,人民怨声载道,不愿迁徙。东吴的武昌,并不是现在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而是不远处的鄂州。这句民谣是“武昌鱼”的初次亮相,但它很可能只是指代“武昌的鱼”。

而真正的武昌鱼,从苏东坡的诗中形象登场,苏东坡的《鳊鱼》这样写道:

“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吾今又悲子,辍筋涕纵横。”

诗里说的“缩项”,指的是鱼头和鱼身之间有个往里凹的结构,就像缩着脖子一样,和现在说的“团头”是一个意思。苏轼吃缩项鳊鱼的地方就在樊口,樊口位于湖北省鄂州市西部。

光绪十一年版《武昌县志》这样写道:“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

武昌鱼的原产地在梁子湖,湖区主体位于鄂州市境内,水系纵横交错,其水流经长港汇入长江樊口,是三国时期武昌县的管辖地带。虽然有部分湖区位于如今的武汉市江夏区,但也与设在今武昌地界的夏口城相距甚远。

新中国成立后被命名的第一种淡水鱼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樊口梁子湖一带产的鳊鱼有两种,一种名为“平胸鲂”,另一种则名为长春鳊(Parabramispekinensis)。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腹面的一道脊状隆起,叫做“腹棱”:长春鳊的腹棱完整,从胸部一直延伸至肛门;而“平胸鲂”的腹棱不完整,仅从腹鳍的基部延伸至肛门。

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知名的鱼类生态学家易伯鲁先生在梁子湖工作站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渔民会有意地将“平胸鲂”进一步区分为两种,即三角鳊和团头鳊。后续研究发现,这两种鱼的形态特征有很大差异,例如嘴部,由于常年取食水草,这些鱼的嘴上长有一层角质,三角鳊嘴和角质较小形似嘟嘴,团头鳊的则宽阔似撇嘴。大概是这个样子:

两种鱼背鳍上的硬棘长度和头部的比例也有明显的区别,三角鳊的鳍棘要长于头长,团头鳊则相反。图片:易伯鲁/《水生生物学集刊》(1955)

差异既然这么多这么大,就可以把它们分成两个种了。1955年,易伯鲁先生发表了一篇《关于鲂鱼(平胸鳊)种类的新资料》,从外部形态到骨骼、鳔、鳃耙等详加比较,证实了鲂属除三角鲂外,还有一个新种,定名为“团头鲂”。团头鲂与三角鲂有个明显区别,即团头鲂有13对肋骨,三角鲂只有10对肋骨;此外,团头鲂每块鳞片中央有白色亮点,前后相连,构成10余条串珠状条纹,十分醒目。鲂属鱼类腹棱仅限于腹鳍至肛门间,鳊属鱼类则整个腹面具有刀口状的腹棱;与鲂属不同,鳊属鱼类具有14对肋骨。

为此,易伯鲁先生也被尊称为“武昌鱼之父”。而多数人也已约定俗成地将“团头鲂”和“武昌鱼”视为同物异名。

团头鲂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被命名的第一种淡水鱼,而当年的模式标本如今也存放在了水生生物博物馆中展示,供人们参观。

“武昌鱼母亲湖”:梁子湖

位于武汉市与鄂州市之间的梁子湖水清鱼美,蟹簖渔榔,菱歌莲唱,鸥波澄碧。《湖北通志·舆地志》载:“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梁子湖通过90里的长港在樊口镇注入长江,樊口镇便成了团头鲂的集散地。又由于樊口镇在历史上曾为武昌县的辖地,因而团头鲂就有武昌鱼的称号。

梁子湖,隶属地级市的鄂州市,原名樊湖,由梁子、鸭儿、保安、三山等湖泊组成梁子湖水系,四周分别与武汉、咸宁、大冶等市(县)交界。

浩瀚的梁子湖,有各种淡水鱼类70余种,盛产武昌鱼、胭脂鱼、银鱼、银针鱼、船钉鱼、鳜鱼、鳡鱼、鲇鱼、鳗鱼、大闸蟹等享誉海内外的特产。其中,以武昌鱼最负盛名。

可以说,梁子湖是这条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武昌鱼从梁子湖经长江游至长江樊口处交配,然后再返回梁子湖产卵。樊口产的武昌鱼也被称为正宗武昌鱼,梁子湖也被称为“武昌鱼母亲湖”。

武昌鱼与十三根半大刺

在武昌鱼的故乡,人们经常会说,正宗的武昌鱼只有13根半鱼刺。

但是,在易伯鲁先生给武昌鱼定种的论文当中,明确指出了团头鲂肋骨数量为13根。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指的是武昌鱼有十四根肋骨,其中有一根比较短因此只算半根。

红椒上的那半根刺。摄影:花落成蚀

所谓的半根刺是颅后椎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腹椎相连的肋骨,因此没有被易伯鲁先生计算在内。这根骨头和锥体直接相连,因此也不像肋骨那样有个类似关节的结构,做熟后也掰不断。

和团头鲂共生的三角鲂只有10根肋骨,因此可以靠这个特征来区分。而长春鳊据说有13根肋骨,缺这半根小骨头。

各位吃货们,下次再吃武昌鱼和其它鳊鱼的时候,吃完可以仔细数数它们的骨头来论证一下这个结论。

武昌鱼的养殖之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易伯鲁先生在生物学上为武昌鱼定名“团头鲂”,为团头鲂以后发展成为新的养殖对象迈出了第一步。

同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曹文宣在梁子湖跟随渔船采集和观察,虚心向渔民求教,对团头鲂与三角鲂的食性、年龄和生长、繁殖及栖息活动习性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于1960年发表论文《梁子湖的团头鲂与三角鲂》,指出团头鲂有三个优点:团头鲂体重增长快于三角鲂,肉质也胜于后者;团头鲂二龄达到性成熟,比三角鲂早一年,怀卵量也大;团头鲂比三角鲂容易捕捞。他还对团头鲂进行了人工受精试验,摸清了团头鲂在人工培养下发育过程中三个最易死亡的时期。通过细致研究后,曹文宣明确提出:团头鲂完全有条件作为池塘、水库和湖泊养殖的新对象。

从1960年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柯鸿文开始了团头鲂的繁殖和饲养研究。她和同事们从梁子湖搜集回团头鲂亲鱼进行池塘饲养研究,证明团头鲂在池塘中同样能产卵、受精并孵化;同时人工催情促使团头鲂自然产卵也获得成功;到1965年,鱼苗、鱼种的饲养,团头鲂与草鱼混养,主养团头鲂成鱼等试验相继取得成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团头鲂以各种草类为主要食料,一年半可长至商品鱼规格,且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成鱼含肉量高,脂多味美。就这样,一个优良的淡水鱼类养殖新对象出现了。

到1972年,全国有21个省区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引进了团头鲂苗种及亲鱼。从反馈情况看,原来生活在温带的团头鲂,无论在寒温带的黑龙江,还是在亚热带的广东,都生长良好,甚至在新疆一含盐量达5%的水库也落了户。再后来,团头鲂还跨越国门,在日本、墨西哥安了家。据统计,1996年全国团头鲂的总产量已达37.9万吨。

武汉市饮食公司曾于1965年邀请名厨师在武昌大中华酒楼正式定名武昌鱼为地方味菜肴,创制出清蒸、红烧、油焖、花酿等多种味型的武昌鱼菜肴。

改革开放后,鄂州市委市政府利用鄂州湖泊多水域广的特点,一方面实行渔业承包责任制,促使鄂州三山村通过养殖武昌鱼等鱼类发家致富,90年代就有近百个万元户。另一方面对渔业资源进行集体规划和分户开挖,在三山湖等几个面积比较大的湖泊进行鱼虾蟹蚌综合养殖以及芦苇等水上作物的立体种植,并推广科学养殖。武汉市也在自己管理的湖泊内发展武昌鱼的养殖业。

经过鄂州市与武汉市的一番努力,梁子湖地区已经建成了集养殖、捕捞、加工、贸易于一体的武昌鱼商品基地,精养武昌鱼面积达到18万亩,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武昌鱼研究所”,不但解决了鱼苗繁殖的问题,还将武昌鱼养殖业拓展到了其他省份。比如长江下游的江苏省的苏州、常州和无锡等地区,武昌鱼产量竟然占到了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2010年,武昌鱼的养殖产量为652215吨,在我国水产鱼类中排名第七位。

从古至今都受人喜爱

《武昌县志》记载:“县西北五里有樊口,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这句话写出了,在梁子湖(樊湖)汇入长江的樊口处出产的鳊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鳊鱼。鄂东地区的人民亦有民谚曰:“黄州豆腐鄂城酒,樊口鳊鱼巴河藕”,一句话点明了包括樊口鳊鱼在内的四种鄂东特产。

千百年来,到长江中下游武昌地区来游览的文人墨客和美食家们不计其数,并不约而同地品尝了樊口鳊鱼的味道。

北周诗人庾信夹了一块鱼肉后,直接将孙吴百姓的那句童谣给改成“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

盛唐那位很忙的诗圣杜甫喝了一口鱼汤后,聊以《解闷十二首》慰心:“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项鳊”。

南宋文人周端朝在看渔民打了一网樊口鳊鱼后,在湖畔赋诗《三江口》:“晓梦惊辞赤壁鹤,夜栖看打武昌鱼”。

元代诗人马祖常吐了一根鱼刺后,写下《送宋显夫南归》一诗劝慰朋友:“携幼归来拜丘陇,南游莫恋武昌鱼”。武昌鱼虽好吃,可不能贪筷哦!

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顶级文豪兼美食家苏东坡被贬黄州后,自然不会放过武昌鱼这一美食。他时常在樊口与潘大临等友人垂钓鳊鱼,再带回去研究各种花式吃法,并为此留下一首《鳊鱼》:“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这里说的解缩项和杜甫诗句中的缩项鳊都指的是有着“缩脖子”特征的樊口鳊鱼。

苏东坡在另一首诗中继续夸道:“长江绕廓知鱼美,好山连竹觉笋香。”真是对这种鱼喜爱到了一种程度。

这么多重量级的文人雅士都对武昌鱼赞美有加,可见武昌鱼作为一种食用鱼类确有其过人之处。

1956年,毛主席视察武汉,在长江里游泳并吃过武昌鱼后,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他一直爱吃各种鱼类,但是专门写诗词来夸赞一种鱼还是第一次。

从营养价值而言,武昌鱼在鱼类中属于“短小精悍”,个头不大却浑身是宝,几乎没有不能吃的地方而且很有卖相。

一条小小的武昌鱼,靠着美味游过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书写了它的传奇故事。

THE END
1.鱼供/观赏鱼市场/观赏鱼市场济南观赏鱼养殖基地「」青岛金礼湾淡水鱼养殖繁育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 注册资本: 企业类型: 公司地区:中国 山东 青岛 主营产品:锦鲤销售,日本锦鲤厂家批发,锦鲤买卖 进入店铺 产品分类 其它 其他建筑工程承 产品详情 品牌/型号:观赏鱼报价 供应商信息 公司地址青岛莱西市夏格庄镇潘家疃村村东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285065069092D 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detail/100421159697.html
2.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到成都站调研冷水鱼养殖示范近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徐革锋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王炳谦研究员到成都站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调研。院水产所副所长、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站站长周剑研究员,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中心主任赖见生副研究员等陪同调研。 http://www.chinawestagr.com/scyjs/showcontent.asp?id=51263
3.重庆淡水鱼批发,重庆水产养殖江河鱼苗养殖鱼苗养殖场重庆市科绿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养殖销售淡水鱼苗的养殖基地。主要以养殖大鳞鲃鱼苗,长吻鮠鱼苗,泉水鱼苗,大鲵鱼苗,黄颡鱼苗,武昌鱼苗,鲤鱼苗,黄颡鱼苗为主。公司一贯坚持“着重质量,用户至上,质优服务,信守合同”的宗旨,凭借着高技术水准的江河鱼苗养殖,良好的信誉,完善的服务,重庆水产养殖系列产品销售至三https://www.3-v.net/show-11-14-823-xm.html
4.院士专家“鸭绿江渔业高层论坛”建言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5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丹东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鸭绿江渔业高层论坛”在辽宁丹东举行。院长张显良出席论坛致辞并做主题报告。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以及来自国内有关水产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鸭绿江渔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并https://www.cafs.ac.cn/info/1049/16720.htm
5.2022年中国十大淡水养殖省份中国淡水鱼产量最高的十大省全国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浙江水产品年产量超过500万吨,淡水产品产量超过120万吨,杭嘉湖地区是浙江省淡水鱼主产地,尤其是湖州市,淡水产品产量超过6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22年浙江省水产品总产量621.7152万吨,水产品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其中,海水https://www.maigoo.com/top/436883.html
6.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佛山南海全力推动淡水鱼养殖业提质按照规划,到2024年,园区将加快推进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美丽渔场及设施化养殖基地等项目,实现淡水鱼产量20万吨,主导产业产值182亿元,主导产业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以上,园区覆盖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万元以上。 每亩奖补高达2000元!全域14.5万亩养殖池塘启动改造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5/10/c6480094.html
7.中国草鱼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生态养殖是未来发展趋势「图」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2016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从最高点的2715.01万吨下滑至2540.09万吨以后,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虽然出现了缓慢回升,但是回升程度不大,到2020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也仅为2586.38万吨,同比上升1.51%。 2020年中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变化情况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06471/article/details/123472236
8.淡水鱼基地物联网淡水鱼基地物联网平台是提供淡水鱼相关资讯的平台行业提供专业化移动网络服务http://dsyjdwl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