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姓氏歌》教案

1.通过听读、问答的形式,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

2.会写“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个偏旁。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巩固识字。正确朗读课文。

4.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多种方法识字。

正确朗读课文,学会写“什、么”等生字。

(一)激趣导入,揭题识字

由认读同学姓名导入学习,说说自己姓什么,揭示课题后相机认识“姓氏”。

(二)初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读儿歌第一节,随文识字。

2.指读儿歌,再互相听读、指正。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初读儿歌时,边用手指边读是最有效率的认读方式。发挥小伙伴的合作学习作用,互相听读,检查初读情况,进行交流,指正或点赞。这样又促使他们读儿歌,熟悉儿歌内容。

3.交流姓氏,认读生字,朗读儿歌。

通过认读不同的姓氏,加强对学生识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通过同伴问答朗读练习、师生合作朗读、生生互动朗读、创编儿歌这些形式,提高识字的趣味性,体现实用性。

4.多种方法识字,多样形式朗读。

通过自读、指名读、师生问答读、生生问答读、齐读、配乐拍手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儿歌,通过加一加、组词、说笔画等多种方法识记汉字,了解不同的姓氏,引出《百家姓》,渗透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课后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

(三)回读儿歌,指导写字

写字环节我是按以下5个步骤进行:

1.观察词语“什么”。

2.交流,师示范书写。

3.生描红,临写。

4.交流评价再临写。

5.同桌互评。

(四)交流评价,总结拓展

教学反思

一、立足学情,促进自主学习

在指导学生认读姓氏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我既鼓励孩子勇于展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又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了解识字方法,从而正确认读。

二、引导发现,设计多元活动

通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姓氏歌》,通过结合姓氏自编儿歌,通过配乐有节奏地朗读,避免单调枯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感受识字的重要性,感受介绍姓氏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倾听和朗读的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三、重视基础,培养良好习惯

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学生传承,学生只有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才能愿意去学习,去探究,通过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增强学生对姓氏文化的认知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姓、氏、李”等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姓、什、么”等生字,认识“弓、走、钅”等部首。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中国姓氏有多少,有什么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难点:知道姓氏的正确读法,了解中国姓氏文化。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视频导入,活跃课堂

1、出示课件,播放《百家姓》表演视频。(学生专注观看)

2、同学们,你们会背诵《百家姓》吗?有谁愿意来背一背?(学生举手回答)(出示《百家姓》课件)

3、同学们非常棒,我为你们点32个赞。(教师简单讲解《百家姓》共有多少个单姓和复姓等)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姓氏歌》。(板书课题)1、背诵《百家姓》。2、说一说你知道的复姓。

诸葛二、课堂游戏,引入课文

1、现在我们来做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一个同学问“你姓什么”,另一个同学就回答“我姓李(刘、张)”……

2、开始做游戏,同桌互相你问我答。

3、同学评一评,哪一桌回答得最好,并给予奖励。三、朗读课文,了解中国姓氏

1、出示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画出要求会认的字,自由练读。

2、指导学生正确拼读下列汉字,指导正音。

姓氏李张赵孙周官双

3、播音乐,加动作,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4、同学们,课文读熟了,谁来说一说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姓氏?(学生答:李、张、胡、吴、徐、许……)你还知道哪些姓氏呢?(学生自由回答)

5、出示课件,学习分解姓氏的姓氏歌。

三横王草头黄弓长张立早章古月胡口天吴

双口吕木土杜言午许双人徐耳东陈干钩于选出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并打“√”。

姓(xìnxìng)

氏(sìshì)

张(zhānzhāng)

孙(sūnsuēn)

官(guāngān)

钱(qiánqán)

6、根据提示写姓氏。

三横()草头()

7、让同学们用上面学到的姓氏歌,来一次自我介绍。

(我姓李,木子李。我姓张,弓长张……)

8、全班齐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弓长()木子()

口天()干钩()

四、学习生字

1、课文读熟了,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有哪位同学能当小老师,来教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生字?请举手。(学生举手,领读生字)

2、课件出示会写字,找出本课生字中的独体字、左右结构的字,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国”。

国:guó,全包围结构,部首是“囗”。书写时应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方:fāng,第三画是“横折钩”。

3、口头组词,记忆生字。

4、老师范写生字,学生练写生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笔画。

5、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国:方:6、加一加,变成新字再组词。

女+生=()

又+又=()

囗+玉=()五、回顾课文,课堂小结

1、《姓氏歌》我们学完了,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领大家一起读一遍?

2、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姓氏,还了解了《百家姓》,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姓氏都是怎么来的吗?大家可以课后去了解一下。

3、课后收集有关姓氏的小故事,然后跟同学讲一讲。

[教学板书]

姓氏歌姓氏歌《百家姓》单姓复姓赵、钱、孙、李东方、上官…………

[教学反思]

开课伊始,我播放了生动有趣的视频,让学生去感受背诵、表演《百家姓》的乐趣,然后用游戏互动的方式导入课文,学生更易接受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姓氏文化这一说法比较久远,学生不太理解,但是姓氏又是伴随人一生的、不可更改的东西,所以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再辅以简单易记的姓氏分解歌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要活跃得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

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

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

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

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

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

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

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

口天——()子小——()言午——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姓氏古吴赵钱官

4、给下列字注音。

()()()()()

张周官王姓

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家庭作业。

1、用下列字组词,再用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姓、什、国、

双、方。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姓氏歌

木子李姓什么双国王方

弓长张

古月胡…………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习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步骤: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习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李张胡吴徐许

第二课时

1.认识儿歌第二小节中的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国、王、方”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二小节,背诵课文。

3.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3.师小结:古人也把常见的姓氏编成《百家姓》一书。师简介《百家姓》:此书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四个姓氏的人最多。

4.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师适时板书。(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毛泽东姓毛,周恩来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第二小节要求会写的字:国、王、方,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笔顺,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教师范写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方”字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学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国姓氏有很多,其实,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历和故事,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教材内容

第二册第一单元(识字)第2课

教学内容

课本P4P5

(核心目标前加★号)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百家姓资料、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设计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任务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教学预设(提问设计)小组任务修改补充

揭题导入

导学反馈

用时:3分钟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出示《百家姓》)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学生讨论交流。

精讲点拨

用时:27分钟一、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二、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出示: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师:中国姓氏有很多——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1)指名朗读生字。(2)介绍部首:“弓、走、钅”。(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3.小组合作交流。预设: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

四、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当堂训练

巩固拓展

用时:5分钟一、完成课后练习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做游戏: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

达标检测

用时:

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精练》部分习题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姓氏歌

木子李

古月胡……

教学过程(第课时)

教学任务通过诵读《姓氏歌》,巩固上节课认识的12个生字。学会写7个生字背诵课文。

用时:5分钟复旧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认字。

2、齐读课文

用时:15分钟一、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王、方、么”引导学生观察结构、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扩词

THE END
1.《作》字笔画笔顺笔划《作》字笔画、笔顺 首页>汉字笔画查询 汉字笔画查询 每次最多查询12个汉字;若要屏蔽广告,请点此进入:无广告版。 [拼音查字][部首查字][笔画数查字] 汉字作 (字典、组词) 读音zuò 部首亻 笔画数7 笔画 名称撇、竖、撇、横更多:https://www.bmcx.com/、竖、横、横、https://bihua.bmcx.com/e4bd9c__bihuachaxun/
2.作笔画作笔顺作的笔画顺序 作字笔画、笔顺 汉字作(字典、组词) 读音zuōzuò 部首亻 笔画数7 名称撇竖撇横竖横横 笔画https://www.chazidian.com/r_zi_zd4F5C/bishun/
3.作字的笔画作的笔顺怎么写查典整理作的笔画为7画,笔顺为ノ丨ノ一丨一一。书写为撇、竖、撇、横、竖、横、横。 作的笔画 作的简体笔画:7画;查看所有7画的字 作的笔顺 作的笔顺为:ノ丨ノ一丨一一 名字测试八字精批八字起名 输入您的姓名: 男女 出生时间: 作的笔顺详解 https://zidian.yw11.com/bishun/%E4%BD%9C
4.作的笔顺笔画数:7拼音:zuō,zuò部首:亻逐笔笔画:(表格可左右拖动) 第1笔第2笔第3笔第4笔第5笔第6笔第7笔 作的笔画数:7 作的部首:亻 作的结构:左右结构 作的拼音发音 zuō zuò 【词组】作为工作合作作用操作 【英语】to regard asto take (somebody) forto doto makefashion 【歇后语】阿二(民间传说中的呆头呆脑、自作聪明的人)炒年糕 http://www.zhihuishan.com/bishun-view-1249.html
5.作的笔顺笔画顺序作字怎么写“作” 字共有 7 画,笔画顺序为:撇、竖、撇、横、竖、横、横 作的笔顺动画演示 作的笔顺分步演示 作的基本信息 作字拼音pinying 作字部首亻部 总笔画7画 作字结构左右 笔顺ノ丨ノ一丨一一 名称竖、横折、横、横、撇、横、竖、横 ※ 作的笔顺、笔画顺序、笔划由词词云词典 在线字典查字提供http://ciciyun.cn/bihua/24/
6.作字笔顺笔画顺序作字笔画顺序为:撇、竖、撇、横、竖、横、横,共7画,字形结构为:左右结构。以下是作字的笔顺动画、笔顺详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字笔顺动画 汉字作(组词) 拼音zuo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数7画 结构左右结构 作字笔画顺序 共7画作笔顺 1 撇 https://bihua.gei6.com/zuozibishun__bgifqkb9.html
7.《作》的笔画笔顺笔划作,笔画,笔顺,写法https://zidian.bi0.cn/4F5C__bishun.html
8.作的笔顺作字的笔顺细线字体笔顺 楷书字体笔顺 繁体字笔顺 可调速笔画 图片笔画 汉字笔画 易易识字 1 撇 2 竖 3 撇 4 横 5 竖 6 横 7 横 7 作 zuò zuō 下载GIF动画 下载SVG矢量 汉字字源 成语词典 古文字典 说文解字 书法演变 开头成语 结尾成语 z - uò - ?zuòz - uò - ?zuò 新华字典 作zuò 部首:http://bishun.shufaji.com/0x4F5C.html
9.作的笔顺作字笔画顺序汉字作 zuò 部首亻 笔顺撇 竖撇横竖横横 作的笔画顺序是撇、竖、撇、横、竖、横、横,偏旁部首是亻。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作字的笔画顺序,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语文英语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https://www.xx5515.com/bishun/837590
10.“作”字的笔顺“作” 字共有 7 画,笔画顺序为:ノ丨ノ一丨一一 。 作的笔顺动画演示 作的笔顺分步演示 作的基本信息 作字拼音zuò 作字部首亻部 总笔画7画作字结构左右 笔顺ノ丨ノ一丨一一 名称撇、竖、撇、横、竖、横、横 ※ 作的笔顺、笔画顺序、笔划由旁听词典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http://www.ptfe99.com/bishun/zi-24.html
11.作的笔顺作字共有7画,笔画顺序为: 撇、竖、撇、横、竖、横、横 作的笔顺图解 共七画 作 笔顺 1 撇 2 竖 3 撇 4 横 5 竖 6 横 7 横 作的笔顺分步演示图 作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zuòzuō 总画数:7 部首:亻 基本释义 作〈动〉(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https://www.hao86.com/bishun/%E4%BD%9C/
12.作的笔顺,作的笔画怎么写,笔画顺序详解汉字笔顺大全优校网汉字笔顺频道为您提供作的笔顺,作的笔画怎么写,作笔画顺序详解等内容,更多关于作字的意思解释、组词、拼音等内容尽在优校网。https://m.youxiaow.com/bishun/4F5C.html
13.作的笔顺,“作”字的笔画顺序“作”字共“7画”,部首“亻”,读音“zuò/zuō”。作的笔顺:撇、竖、撇、横、竖、横、横。 “作”笔顺演示 笔画顺序:撇、竖、撇、横、竖、横、横。 “作”笔顺 共7画 共7画作笔顺 第1画撇 第2画竖 第3画撇 第4画横 第5画竖 第6画横 http://hanchacha.com/bishun/zuo4-3009028.html
14.《作》字笔顺笔画有几画“作” 字共有 7 画,部首:亻,作的笔画顺序为: 撇、竖、撇、横、竖、横、横 作字笔顺动画 汉字作(字典、组词) 拼音zuò 部首亻 笔画数7 笔顺 作字笔画写法 作的笔顺详解 共7画作笔顺 1撇 2竖 3撇 4横 5竖 6横 7横 作的笔顺 作的笔顺分步演示 作的笔画 部首 作字怎么写https://bishun.gjcha.com/4F5C.html
15.「作」字笔顺详解,动画演示,字帖下载作字怎么写?「作」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zuò]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会意 部首亻 笔画数7 笔顺列表撇、竖、撇、横、竖、横、横 「作」笔顺字帖下载 上图的字帖为样例字帖,下载清晰版(无水印)或 PDF 版请通过微信搜「笔顺笔画大全」小程序下载,或扫下方二维码。https://bishun.ivtool.com/349.htm
16.成的笔顺笔画顺序“成”字的笔画共有6笔,部首为戈,笔顺读写为横撇折折撇捺。成字的拼音读cheng,声调为第四声,音调标注在eng音上。成字的本义一般认为是完成的意思,但也有人认为它的本意通城。可以做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在不同的场景,都是不同的含义。 一:“成字”的笔画顺序 http://leziw.cn/article/10590.html
17.笔画查询汉字笔顺在线笔画顺序查询新华字典在线查字笔画序免费为广大汉字爱好者提供汉字的笔画顺序,笔画查询,汉字笔顺,在线笔画顺序查询,新华字典在线查字,汉字组词,偏旁部首查询,简体字查询,繁体汉字查询。为您的汉字笔顺查询提供方便,助您一笔一画学汉字,为您的笔画学习过程助力http://www.bhxu.com/
18.收藏!这些最易写错笔顺的字,很多人第一个就中招了!“九”和“乃”中的撇哪个要先写哪个要后写?“凹凸”这两个字究竟该从哪儿开始写起?小编辅导小朋友功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居然有这么多常用字的笔顺都写错了。今天我们就跟大家分享那些最容易写错笔顺的字,还有超全的汉字笔画基础知识和笔顺规则,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吧! https://www.hubpd.com/hubpd/rss/yidianzixun/index.html?contentId=576460752306079536
19.笔画查询,汉字笔顺,在线笔画,顺序查询,新华字典,在线查字简笔画免费为广大汉字爱好者提供汉字的笔画顺序,笔画查询,汉字笔顺,在线笔画顺序查询,新华字典在线查字,汉字组词,,偏旁部首查询,简体字查询,繁体汉字查询。为您的汉字笔顺查询提供方便,助您一笔一画学汉字,为您的笔画学习过程助力。http://m.bibihua.com/
20.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 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依据。汉语拼音 拼写正误的判别,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 则》(GB/T16159一1996)、《中文书刊名称汉 语拼音拼写法》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 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等为依据。自然科学 名词正误的判别,以199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 学院、http://www.jss.hit.edu.cn/hitss/pub/biaozhunguifan/tushuxize.html
21.内是独体字还是半包围折:包括所有带折的笔画,除向右带钩的竖笔画外。 我们用阿拉伯数字“ 12345 ”分别代表“横竖撇点折”笔画,这就是一种常用的五笔编码。 不同于计算机打字输入所使用的“五笔” 输入法,这只是记录笔顺笔画的符号。 以 5 画独体字“皮”为例进行介绍: 比如一级常用字: “皮” 字:笔画顺序为“横钩、撇、竖、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469682/article/details/112559227
22.没没字的笔顺没的解释没是什么意思没字的笔顺笔画顺序: 基本解释: ●没méi ㄇㄟˊ ◎无:没有。没用。没关系。没词儿。没精打采。没心没肺。 ◎ 不曾,未:没有来过。 ◎ 不够,不如:汽车没飞机快。 ●没mò ㄇㄛˋ ◎ 隐在水中:沉没。没顶之灾。 ◎ 隐藏,消失:埋没。没落。 https://m.dujixiao.com/dictionary/6710.html
23.康熙笔画查询工具,康熙字典姓名繁体笔画,康熙字典繁体字查询表康熙笔画查询是一款汉字康熙笔画查询工具,该工具可以通过输入汉字,快速准确地查询该汉字的康熙笔画数,通过康熙笔画查询,用户可以方便地了解简体汉字的对应的康熙笔画信息,工具还提供了汉字的拼音、部首、释义等相关信息。 汉字康熙笔画指的是汉字的书写笔画顺序和数量,是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康熙字典是一部汉语大字典,由清http://www.8882088.com/kang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