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又吃出一家河南上市公司界面新闻·JMedia

李伟和千味央厨,只是“河南帮”的一缕缩影。

文|投资界PEdaily杨继云刘博

刚刚,河南又一家食品公司上市了。

投资界9月6日消息,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千味央厨”)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此次IPO,千味央厨发行价为15.71元/股,开盘大涨43.98%至涨停,市值达近20亿元。

千味央厨背后的掌舵者大有来头。1968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的李伟,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他做过记者、当过公务员,后又辞职创业。1996年,凭借拿下和路雪冰淇淋的河南总经销,李伟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此后,他瞄上了汤圆,成立了思念食品,2006年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不仅如此,李伟还曾收获另外两家上市公司——地产运营平台黄河大观、河南祥龙四五酒业,专注餐饮企业供应商的千味央厨已是他人生的第四个IPO。

李伟和千味央厨,只是“河南帮”的一缕缩影。万隆掌舵的肉类加工龙头双汇;陈泽民创立的国内速冻食品第一股——三全食品;刘卫平、刘福平兄弟俩联手成立的辣条一哥卫龙、杜中兵一手缔造了巴奴火锅……被称作“中国厨房”的河南,孕育了一只又一只吃货独角兽。这一片土地,被中国吃货严重低估了。

千味央厨的背后,是一位60后河南籍创始人——李伟。

1968年,李伟出生在河南驻马店,1990年从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他踌躇满志地做过几年记者、当过公务员,后来辞职下海。在这之后,李伟先后卖过芝麻糊、开过电子游戏厅、做过苹果牌牛仔裤的代理商,创业者爱折腾的性格体现了出来。

1996年,一个新机会来临。当时联合利华生产的和路雪冰淇淋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畅销,利润空间非常大,李伟嗅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一番运作后,他顺利拿到了和路雪冰淇淋的河南总经销,总部为他直接配送5辆冷冻车,并建造了1000多方米的冷库。3个月后,李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这便是李伟后期创业的原始启动资金。随着冬季的来临,冰淇淋销售迎来淡季,李伟开始琢磨新的生意,他瞄上了同样需要冷链运输的汤圆。1997年,李伟成立思念食品公司,寓意团团圆圆,但由于没有名气,汤圆销量并不好,李伟为此想尽了办法,第二年的元宵节前,思念汤圆的库存量已经达到了几百吨,但还是卖不动。

为了解开困局,也是在1998年,思念汤圆开始大举招聘英才。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李伟为此一掷千金,请来了当时赫赫有名的郑荣速冻食品厂厂长李晋洲。李晋洲加入后,迅速研制了一款用溶质馅料代替传统沙质馅料的汤圆,并且不同于市场上流行的30克大汤圆,改走小汤圆的路线,消费者很买账。

2006年,李伟带领思念食品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比竞争对手三全早了2年。上市初期,思念食品股价虽曾有大幅上涨,市值一度飙升至45亿,但一年后却一路下跌。2012年,上市6年的思念食品宣布私有化,黯然离场。

李伟对餐饮行业的热情没有消散,就在思念退市的同一年,餐饮供应链企业“千味央厨”也在郑州市高新区成立,李伟也不再担任思念食品公司的职务。

千味央厨曾属于思念食品旗下。为了独立上市,2017年,李伟将所持的思念食品全部股权,转让给职业经理人王鹏、田淑红、王丽娟、徐锋;同样,王鹏也将所持的千味央厨股份转让给李伟,不再担任千味央厨董事,两者正式相互独立,也避免了同业竞争。

其实,李伟的商业版图并不只有思念食品和千味央厨,他还顺势做起了房地产业务——旗下有上市公司地产运营平台黄河大观(已退市);以及白酒业务——2008年,河南祥龙四五酒业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上市,他还曾投资过河南白酒六朵金花之一的杜康酒。河南商界有这样一个段子:在速冻食品行业,李伟是把地产生意做得最好的;在地产界,李伟是白酒卖得最好的。

直到今天,李伟坐拥了人生中第4家上市公司。

其速冻米面制品按照加工方式可以分为油炸类、烘焙类、蒸煮类、菜肴类及其他,具体产品包括油条、芝麻球、蛋挞皮、地瓜丸以及卡通包等。

(招股书截图)

也就是说,区别于思念食品,千味央厨主要面向B端餐饮商家提供服务。千味央厨的主要客户包括必胜客、肯德基、汉堡王、华莱士、德克士、小肥羊、海底捞、九毛九、永和大王、老乡鸡等,其中,2017年-2019年,公司第一大客户一直是百胜中国及其关联方,交易金额占营业收入的30%,2019年达到2.73亿元。

千味央厨的发展,除了餐饮行业带动食材采购规模提升,还包括冷链物流行业的提升。作为餐饮渠道速冻米面制品供应商,千味央厨的经营模式包括通用品生产和定制生产两种,收入占比约为65%和35%,销售模式则包括经销和直营。

在营收方面,2017年-2019年,千味央厨营收分别为5.93亿元、7.01亿元、8.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655.91万元、5867.89万元、7412.13万元。其中经销模式和直营模式的占比如下图:

在IPO前,千味央厨曾获得过公开融资:2019年12月4日,千味央厨宣布获得1亿元融资,由京东领投,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跟投,两家共出资1亿元,占千味央厨约10%股权,投资完成后,公司整体估值约10亿元。这也是京东战略投资部门在河南股权投资的第一单。

根据招股书,在上市前,千味央厨持股5%以前的股东包括共青城城之集(62.49%)、前海新希望(8.94%)、上德合味(5.5%)、共青城凯立(5.4%)、宿迁涵邦(5.1%)、深圳网聚(5.1%)。其中,李伟虽未在千味央厨担任职务,但他通过共青城城之集是实际控制人,宿迁涵邦和深圳网聚分别是京东和绝味的投资实体平台。按此计算,李伟持股对应的市值超过了10亿元。

千味央厨背后,外界再一次看到河南的食品行业有多发达。

并非夸张,河南省商务厅去年曾公布过一组数据:河南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火腿肠、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馒头、五分之三的汤圆、十分之七的速冻水饺。此外,截至2020年年底,河南省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0864家,食品小作坊登记10629家,食品生产类市场主体数量居全国前列。由此可见,外界将河南称作“中国厨房”,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双汇,应是河南食品业最响亮的名字。1966年,从铁道兵转业后,26岁的万隆去到连年亏损的河南漯河肉联厂工作。在肉联厂,万隆从办事员做起,最终在1985年当上了厂长。1988年,万隆敏锐的观察到火腿肠存在商机,于是他一口气从日本、法国、瑞士引进了10条火腿肠生产线,建立了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基地。1994年,双汇集团正式成立。历经近30年风雨,双汇已发展成一家年营收超过700亿元的食品集团,是当之无愧的本土肉类加工龙头,但最近的父子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与双汇同期壮大的,还有另外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三全食品。1989年,正值下海经商浪潮兴起,已是郑州第二医院副院长陈泽民也决定兼职创业。他和妻子找邻居借了1.5万元开了一个冷饮部,专门经营软质冰淇淋。有一年冬天,陈泽民到哈尔滨出差,受到当地人把吃不完的饺子冻起来的启发,他联想到汤圆也可以冷冻出售。历时3个月,陈泽民成功做出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并一炮走红。1992年5月,陈泽民正式辞去医院职务,正式成立了三全食品。靠着这颗小小的汤圆,三全在2008年挂牌深交所,成为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很快,河南又将迎来“辣条第一股”。1999年,21岁的刘卫平带着弟弟刘福平与辣条配方,从老家湖南平江来到河南漯河创业。刘卫平兄弟俩注册了“卫龙”商标,从一间小作坊做起,一步步发展为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今年5月,卫龙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正式启动IPO。同时,招股书披露,卫龙此前已完成由CPE源峰、高瓴联合领投的35.6亿人民币A轮战略融资,红杉中国、腾讯投资、云锋基金、天壹资本、厚生资本、海松资本等机构联合入股。据悉,此次投后估值高达700亿元。

还有一众餐饮连锁独角兽从河南跑出来。2001年,看中火锅发展潜力的杜中兵,靠着此前积攒的100万元,在河南安阳开了一家火锅店,但生意不仅冷清,一些行业潜规则也让他难以认同。于是,他退出加盟,打造了自主品牌“巴奴”,并主打毛肚等菜品。就是靠着这一盘毛肚,巴奴很快年营收就超过1亿元。投资界获悉,继去年3月收获番茄资本近亿元的独家战略投资后,巴奴火锅新一轮融资正悄然进行中,融资额或超5亿元。

提到河南,蜜雪冰城同样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1997年诞生于郑州大学周边的蜜雪冰城,从一家冷食小摊点,到2001年第一家20平米的小商店,再到如今全国将近1.8万家的门店数,河南人张红超演绎了又一个草根逆袭的故事。据悉,今年1月,蜜雪冰城完成了20亿元的首轮融资,由美团龙珠、高瓴联合领投,投后估值已超200亿元。不久前,蜜雪冰城也被传出将赴港上市的消息,但对方予以否认。

为什么河南食品和餐饮业如此发达?究其原因,首先是人口带来的消费红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常住人口数量近1亿人,仅次于广东、山东,位列全国第三。庞大的人口,恰恰构成了消费的基础。

其次,河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南自古以来贯通南北,铁路、公路都十分发达,省会郑州也是国内交通系统重要枢纽之一。

此外,河南还坐拥原材料优势。一直以来,河南都是我国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正是因为有着丰富的原材料,才能为河南食品和餐饮业爆发奠定基础。

坦荡开阔的平原地理和悠久沉缓的文化节奏,塑造出河南人吃苦耐劳、坦诚守信、踏实肯干的鲜明性格,同样在创业者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如今,“河南帮”与这片中原大地,已成为中国吃货版图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THE END
1.2022年A股高质量创新成长上市公司榜:整体成长性突出,半导体行业成A股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均值24.81%,半导体、医疗器械企业成长性突出。2021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均值为24.81%,中位数为16.37%。半导体、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较高,多家在50%以上 食品饮料行业回款能力强,龙头处于强势地位。2021年,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数为22.67次,中位数https://emcreative.eastmoney.com/Fortune/V/Share_ArticleDetail/20221110205418429830000
2.社会责任履行对食品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本文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食品企业当前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以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行业共71家食品上市公司为样本企业,取其2015—2019年共5年的数据,以社会责任为解释变量,从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员工、消费者、政府、社会及环境8个维度,选取https://wap.cnki.net/lunwen-1021839652.nh.html
3.佳隆股份(002495)公司详情参股公司查股网制造业->食品、饮料、烟草->食品制造业 同城上市公司数 865 电子信箱 422547375@qq.com 发行数量(万股) 2600.0000 上市推荐人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价格(元/股) 32.00 主承销商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首日开盘价 33.50元 法人代表 林平涛 董事长 林平涛 总经理 林长春 董秘 赵淑昂(0663-2912816) http://www.chaguwang.cn/F10/5/002495.html
4.烘焙行业,想说爱你不容易!记得还在江湖的时候,朋友说,如果离开江湖二.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 (一) 整个产业链涉及到的相关上市公司 1. 上游企业 (1)面粉、酵母、糖、油等基本原材料制造企业 食用油——西王食品(植物油、如玉米油等)、东凌粮油(植物油加工)、加加食品(食用植物油)。 糖——南宁糖业、华资实业、中粮糖业。 https://xueqiu.com/7484127140/84997485
5.食品行业特征范文本文根据证监会2012年新修订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行业的划分,选取2012年度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包括三种:单独社会责任报告、在年报中单列社会责任、在年报中提及社会责任,由于在年报中提及https://www.gwyoo.com/haowen/183829.html
6.四川省上市公司协会通讯2023年35期(总第342期)2023年35期总第342期四川省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12月31日财经信息国家统计局关于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按照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年度GDP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国家统计局最终核实,2022年,GDP现价总量为1204724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8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https://www.sclca.net.cn/newsinfo/6763258.html
7.食品制造业上市企业龙头(2025/4/3)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佛山25家实力卓著、美味悠远、享誉港澳的古酱园谋略合并重组。 安井食品:食品制造业龙头。4月3日下午三点收盘,安井食品(603345)跌1.01%,报79.350元,5日内股价下跌1.59%,成交量250.95万手,市盈率为15.74倍。 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其他的还有: http://www.southmoney.com/shipin/202504/478397.html
8.金禾实业:公司所属行业分类已变更为食品制造业(代码C14)【金禾实业:公司所属行业分类已变更为食品制造业(代码C14)】财联社11月5日讯,金禾实业公告,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食品添加剂领域产品,公司主营业务由大宗化学品向食品添加剂不断转型发展,根据公司2019年度报告显示,公司食品添加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51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重为46.60%,实现毛利润7.97亿元,占公司毛利润总https://m.cls.cn/detail/613378
9.上市公司食品制造业行业个股600597光明乳业盈利能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统计截止日期 | 报表类型编码 | 行业代码 | 行业名称 | 行业代码1 | 行业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842099-1-1.html
10.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摘要::全景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涉及到酱油、食醋、味精、鸡精和食用植物油。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公司分属于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行业;按照《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食品制造业中的调味品制造业。基于酱油产品和食用植物油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非常高,以下主要分析酱油行业和食用植物油行业。 https://www.p5w.net/today/201112/t3989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