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黑科技”守护“米袋子”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广东省粮食总产量1279.9万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近9年最高水平,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粮食丰收,颗粒归仓。随着秋粮收割渐入尾声,秋粮收购也进入高峰。日前,记者探访位于南沙区的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广州岭南穗粮谷物公司),该中心是华南地区综合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粮食储备加工中心。

在“广州粮仓”,一项项的“黑科技”被应用在粮食存储、加工、物流等环节中,绿色储粮技术、粮食物流自动化、粮食加工科技化走在全国前列,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耗。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春林通讯员郭红红

存储

高浓度氮气催眠小麦

杀死99%储粮害虫

走进粮仓园区,一排排巨型的立筒库、浅圆仓映入眼帘,还有运输车辆忙碌的身影。从全国各地运输过来的小麦,在码头就直接通过吸粮机被吸入仓库楼顶的传送带,运送到高高的立筒库里,中途不需要人工搬运。“这可以让运输环节没有任何损耗,不浪费一颗粮食。”谷物公司总经理刘子立介绍,园区内有近百座小麦立筒仓、小麦浅圆仓,可以存放几十万吨小麦。

粮食会呼吸,呼吸的时候还会消耗营养物质,加上虫蛀侵蚀,所以粮食在储存过程中会出现变质、损耗等问题。“小麦一般会在仓库里存1年,它们保鲜的秘诀就是‘充氮’。”刘子立表示,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储粮技术,将粮仓内的空气经分子筛过筛后,提高氮气浓度,分子筛和粮仓形成空气闭环,仓内空气中的氮气浓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

“小麦在储存期内,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水分、新陈度、面筋吸水量等指标不会产生变化,也不会影响小麦的工艺品质。”刘子立说道。对于小麦的轮换,谷物公司会分批次、品种进行跟踪检测,精准判断后熟期情况,在品质最佳时安排生产加工,结合生产加工及贸易进行动态轮换。

低温锁鲜延缓变质

一年大米品质接近新米

园区内还储存了大量稻谷,稻谷被存放在几个超30米高的立筒仓内,仓储容量达数千吨。与小麦不同,在华南地区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稻谷和大米的保粮秘诀就是低温。

记者了解到,稻谷仓主要采取空调控温和谷物冷却机低温储藏技术来延缓稻谷的品质变化。其实,谷物冷却机就相当于一个外置的空调主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这种设备主要应用于未配置固定制冷设备的粮仓,通过外部制冷来降低粮仓空气温度,温度一般在25℃左右。加工后的大米对温度的要求更高,因为大米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越高,米品质下降得越快、米香味也消失得越快。当记者走进大米低温库,传来一阵阵凉意,伴随着浓浓的米香味。低温库内,一袋袋进口和国产的优质大米整整齐齐地码放着。

据介绍,这里是全国首批标准低温库,温湿度通过空调制冷系统进行调节,所有墙、楼顶、门窗均做了保温,足以让室温保持在15℃,粮温保持在17-19℃之间,这相当于将大米放入了一个超级“大冰箱”。所有输送管道外都附有保温棉,用于减少冷量损耗。技术研究证明,在常年低温储存的条件下,接近1年储存期的大米,其各项理化指标和品质指标跟入库的时候差异不大,大米的色泽依旧晶莹通透,蒸煮后的口感、黏性、营养成分仍能接近新米。

同时,大米储存也要防虫。被虫吃后的大米不仅损失严重,还会发热。因此,谷物公司配备了专门的保粮技术员,他们经常对粮食进行检验。记者看到,低温库的大米中间还放置了无线测温盒,可自动发射信号,粮情检测系统实时读取粮食温度,当检测到某个测温点温度偏高时,保粮技术员可以立即跟踪到发热的粮堆,并检测是否有害虫或者水分不平衡。

物流

每天超千吨粮油产品

运到各商超市场

同时,还构建了强大的产品销售网络。大米业务直销与分销模式并举,在广州拥有3500多个商超、街市销售网点。面制品业务建立了覆盖珠三角的经销商联盟,辐射终端网点2000多个。

加工

小麦精细研磨提升出粉率

小麦如何变成面粉?走进园区的面粉车间,车间是一栋占地3500平方米的九层建筑,车间配有两条日加工小麦达600吨的全自动专用面粉生产线,年小麦加工量可达30万吨,年面粉产量可达23万吨。

从小麦到面粉,主要包括小麦清理调质、制粉、配粉三个环节。首先,小麦要通过筛选、撞击、摩擦、风选、去石、磁选、色选、擦皮等多达50台套设备对小麦进行全方位清理,才能将混在小麦里的杂质、霉变及不成熟粒、异粮粒等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着水润麦,使小麦表皮与胚乳产生不均衡的溶胀效应,减少麦皮的含粉率。

其次是制粉,经清理调质达到加工标准的小麦进入制粉环节研磨加工。谷物公司小麦制粉采用先进的“五皮八心二渣二尾”的长粉路生产工艺,对小麦进行精细研磨,分等级取粉。小麦皮层经过五道循序研磨剥刮才能将麸皮的胚乳剥刮干净,最终产生副产品麸皮。小麦胚乳经过八道心磨研磨才能提取基础粉,按照各工序位置不同和小麦胚乳部位质量品质不同进行区分,入半成品基础粉仓。

最后为配粉打包。从制粉工段生产汇集而来的不同基础面粉的面筋数量、质量、弹性、延展性、灰分都不一样。为了控制调节最终的面粉产品质量稳定,以及满足不同以面粉为原料加工的食品需要,在配粉环节会按照特定的配方对不同的基础面粉进行搭配,生产出不同的专用面粉品种,比如蛋糕专用粉、日式面粉专用粉、曲奇专用粉、广式月饼专用粉、大包专用粉、速冻类食品专用粉等。

而在大米加工车间,经过碾米、筛米、抛光、色选等一道道工序,稻谷变成了带着浓浓米香的新鲜大米。大米车间配置了一条日加工稻谷300吨的生产线和两条日加工200吨的精制米生产线,可年产大米12万吨。精制米生产线采用多机轻碾加工工艺,经适碾轻抛,一方面不浪费粮食,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过度加工,最大限度保持大米的营养成分;同时采用先进的光电色选设备,剔除大米中的异色粒和杂质。

做合格“干饭人”选购大米有门道

粳稻一季种植,而南方籼稻两季种植,晚造米因生长期长,品质优于早造米,晚造米11月上市至次年3月品质最佳。

如何选购优质大米?一看色泽闻气味。新鲜大米呈自然乳白色,而陈米因氧化作用色泽偏暗,市场销售大米都会进行抛光处理,所以并非越亮越好,过度抛光的大米会造成营养物质散失,除看色泽外还得闻米散发的气味,新鲜大米有自然米香味。

三看碎米含量。碎米含量多影响米饭成型和口感。

四看生产日期。选购时要留意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大米产品生产后,品质变化不可逆,离生产日期越长,品质变化越大。

建议适量购买大米,尽量购买预包装产品而非暴露在空气中的散装大米,拆包后建议倒入能隔绝空气的容器或放冰箱储存,延缓大米品质变化。

THE END
1.人吃的大米,营养还不如猪吃的糠?这时候其实你要知道,我们吃的大米,它其实是没有穿衣服的。。。 如果给它穿上衣服,再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想歪的自己去罚站),你会发现是这样的 糙米结构图 sorry,忘了穿外套了,衣着完好的它是这样的 稻谷结构图 原来是这样的,别看小小一颗稻谷,不仅可以聚沙成塔养活亿万人,还内有乾坤。 https://www.jianshu.com/p/5b60a5f5cdcb
2.中国人用大米生产血液蛋白质稻米变身“绿色工厂”“稻米造血”这一概念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如今已在武汉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变为现实。简单来说,就是将人的基因植入水稻中,使稻谷成为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生物反应器或蛋白质生产车间。借助光合作用,只需充足的水、养分和阳光,植物就能像绿色工厂一样源源不断地生产所需物质。 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50406/48175026.html
3.新房车来客了,把我们带到乡下磨稻谷,看看真正的五常大米啥样?蔡正元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 台海大林 1056跟贴 儿媳妇生病住院,老公和婆婆不管不顾,最后母子俩报应来了 情感动画社v 2跟贴 全球不怕美国的八大国家,第四名美国不敢惹,第一名美国惹不过 马丁旅途馆 3跟贴 但凡周华健当年再多唱一句,一定能将金庸武侠主题曲杀个片甲不留 一柯观娱 1571跟贴 讲真,是球网https://m.163.com/v/video/VIRLIGEF6.html
4.米饭的进化史有人从稻谷堆积的厚度及面积推算,稻谷总量当在100吨左右。河姆渡稻谷种植历史距今有7000年,籼稻、粳稻都有,且属人工栽培。而且,吃米饭并不限于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在以小麦为主的中原地区也吃大米,在河南安阳殷墟上便曾发现商代晚期稻谷遗存。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堆积层https://www.meipian.cn/10gzujp2
5.“让中国人吃上好大米!”“解决了温饱,下一步要吃上好大米” 水稻育种工作的忧患意识不仅要体现在产量上,还表现在质量上。 “过去我们专注于解决温饱问题,一定程度上对品质重视不够。随着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逐渐稳固,下一步我们要更多地关注优质稻的育种,让中国人吃上好大米。”胡培松说。 https://m.gmw.cn/2022-08/08/content_1303081117.htm
6.四川省特产美食介绍2旺苍龙凤大米正是以该稻谷为原料,采用科学方……[详细] 省名人 [移动版] 蒲江蓝莓 蒲江蓝莓四川野生蓝莓历史悠久,大部分山区均有生长。蒲江蓝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选址蒲江县,进行蓝莓驯化研究,并在蒲江县建立了蒲江蓝莓驯化、生长、繁育基地。蒲江县空气清新、土壤肥沃,http://9.jyp6619.com/pcxxzx/vip_doc/25825940.html
7.黑白别廷芳别廷芳说:“你问我想啥球哩,想一个事,就是让西峡口人一年也能吃几顿大米干饭浇鱼汤。” 薛钟村说:“西峡口人不栽稻谷,就没有大米干饭吃,不养鱼,就没有鱼汤喝。” 別廷芳说:“西峡口人不栽稻谷,主要是河水低,田地高。把河水抬高了,旱地变成了水地,玉米地就变成了稻谷地。” 薛钟村说:“老天爷弄的河流https://www.fx361.com/page/2017/0630/1969694.shtml
8.精华区文章阅读特别是这几年两国领导人之间每年都有高级会晤,相互通报各自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交流改革开放和治国理政的经验,并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国际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1991年11月10日联合公报、1992年12月4日联合公报、1994年11月22日联合公报和1995年12月2日联合公报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党、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确定http://att.newsmth.net/bbsanc.php?path=%2Fgroups%2Fsci.faq%2FGeography%2F8%2F3%2F2%2FVietnam%2FM.1184598538.l0
9.劳动教育从田间到餐桌的实践之旅——临海小学劳动教育系列活动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五种粕食作物。在靠天吃饭的古代,五谷丰登是百姓朴素的愿望,而今,“五谷”已不再是具体的五种谷物,而是人们对粮食的泛称,适量摄入各种谷物,才能营养均衡。 追根“稻”底 我能行 收割下来的稻谷是如何变大米的呢? https://yun.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680245&id=39517286
10.四川三农新闻网记者茶话会:乡村与老街的新颜让人惊喜 (四川农村日报讯)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对于本报记者而言,他们常年奔走在蜀乡广袤无垠的田野间,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熟悉、不一样的“三农”故事:或聚焦于农业之“芯”,或落笔于托底帮扶的温情,又或展现着“新农人”“乡旅筑梦者”的执着追求。这些故事http://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14.html?pa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