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粮大国联手抬升米价全球粮食问题恶化中国农业监测预警

泰国政府发言人日前表示,泰国与越南计划联合提高大米价格。上述两国分别是全球大米出口量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国家。而作为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印度,也有可能会对大米出口“下手”,此前印度已经限制了小麦和糖的出口。

全球大米出口量前三大的国家,出口总量约占全球的70%,对全球市场影响甚大。就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而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米健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基本自给,进口不多。中国总体粮食价格受国际粮价的影响有限。

泰国想联手抬价

泰国政府发言人塔纳空(ThanakornWangboonkongchana)5月27日透露,泰国正在与越南就提高大米出口价格的协议进行谈判,目标是提高大米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增强全球市场的议价能力。

此前一天,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陈青南(TranThanhNam)与泰国官员进行了会晤,讨论了两国的合作框架。不过,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并没有回应是否同意联手涨价。

同时,越南粮食协会主席阮玉南(NguyenNgocNam)对外媒表示,将在6月与泰国同行会面,就大米生产进行更多会谈,重点讨论在可持续粮食生产方面开展合作的措施,应该不会以控制价格为目标。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越南和泰国约占全球糙米产量的10%,约占全球出口的26%。掌控超过四分之一的份额,两国的决策足以影响全球大米市场。不过,这将给已经高度紧张的全球粮食市场增加压力。

对于涨价的理由,泰国农业与合作部部长顾问阿隆功(AlongkornPonlaboot)表示,20多年来,全球市场的大米价格一直处于每吨300~400美元左右的低位,而生产成本持续上涨。

特别在俄乌冲突后,化肥价格暴涨,进一步推高了大米的生产成本。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其氮肥、磷肥和钾肥均为全球出口前三位。

不过,由于产量充足以及库存丰盈,大米的价格并未像小麦和玉米那样暴涨。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2023年度泰国大米产量预计为2000万吨,2021/2022年度为1930万吨。

大米在泰国国内的涨幅都已经超过了出口价格。国内5%破碎率的大米价格已经从年初的12泰铢(约2.35元人民币)每公斤涨到了15泰铢(约合2.93元人民币),涨幅25%。而同期,大米的离岸价只从每吨400美元上涨到了440美元左右,涨幅仅为10%。

大米是泰国第一大出口农产品,据泰国商务部长朱林(JurinLaksanawisit)透露,2022年出口的大米数量至少会达到800万吨,高于去年的610万吨,将创下四年高点。

泰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3月泰国出口大米174万吨,同比增加48.5%。泰国国家食品研究所预计,泰国今年食品出口将超过1.2万亿泰铢(折合人民币2347.2亿元),或将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全球大米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印度,也有可能会对大米出口“下手”。美国农业部2021年数据显示,2021年印度的大米出口量增加至“创纪录的2140万吨”,与2020年相比,增长约45%,占全球总出口额的44%。

对于粮油产品突下禁令,印度近期已不乏先例。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在5月13日,突然以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为由,宣布从即日起禁止小麦出口。在5月24日,又发出通知限制糖的出口。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后疫情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叠加俄乌冲突,印度近期通胀蹿升明显,迫使印度政府出手加大干预。

不过,在现阶段泰国和越南联手涨价有利于印度,因为印度大米价格是三国中最低的。全印度大米出口商协会会长拉奥(BVKrishnaRao)表示,如果泰国和越南试图抬高价格,显然像非洲这样对价格敏感的买家会转向印度。

全球粮食危机

大米近期来一直是防止全球粮食危机恶化的中坚力量。俄乌冲突破坏了全球粮食供应的平衡,让小麦和玉米价格飙升,很多政府采购大米作为储备用粮,动物饲料也纷纷开始转向价格低廉易得的大米。因此,对大米的出口限制或提价,将促使全球消费者的食品成本上涨,进而引发粮食危机。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5月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下称《报告》)称,2020年全球至少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达到过去五年最高水平。重度粮食不安全是指生命或生计因无法摄入足够食物而面临直接危险。

《报告》显示,受冲突、新冠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全球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持续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忧心忡忡地表示,俄乌冲突可能导致多达17亿人口陷入贫困和饥饿,超过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

据FAO数据,如果把全球食品贸易量折合成卡路里来计算,俄乌两国的出口量占了全球12%。其中,两国为全球供应了30%的小麦出口量,乌克兰更是为全球提供一半以上的葵花籽油。

乌克兰农业部27日表示,乌克兰农民已基本完成今年春播工作,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22%。而俄罗斯农业部最新表示,至2022年8月底之前,不打算取消对葵花籽的出口禁令。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准备通过出口粮食、化肥为克服全球粮食危机作出贡献,但前提条件是,西方解除制裁。

在此背景下,很多国家开始自保,实施“粮食保护主义”乃至于“食品保护主义”。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公布数据显示,俄乌冲突已导致23个国家转向粮食保护主义,受限制农产品在全球食品贸易中所占比例达17%,加剧了本已存在的粮食危机。

在东南亚,世界第一大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为了降低国内食用油的价格,4~5月间共实施了25天的棕榈油出口禁令,后来由于伤及上千万棕榈油行业人士的生计而被迫放弃。

马来西亚总理萨布里5月23日宣布,从6月1日开始停止每月出口360万只活鸡,直到国内鸡肉供应与价格恢复稳定为止。这项措施是为了缓解马来西亚近来肉鸡短缺的问题。

由于新加坡的活鸡大多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食品局表示,这一政策可能会导致新加坡的冰鲜鸡肉供应暂时中断。该局表示,消费者可以转向冷冻鸡肉或其他肉类产品来缓解短缺。

除了南亚和东南亚,在中东地区也有很多类似的食品禁令。如伊朗已对土豆、茄子、西红柿和洋葱实施出口禁令,有效期持续到2023年。此外,土耳其同样也对牛肉、羊肉和各类油类产品实施出口禁令。

在非洲,埃及决定禁止出口玉米和油。在美洲,阿根廷政府已禁止出口大豆油和面粉。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去年全年中国稻谷及大米进口量为496万吨。进口大米主要为来自印度的碎米,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低廉,主要用于饲料、白酒以及零食生产,而非保障粮食安全。

对于国际粮食危机对于我国的传导作用,米健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短期价格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造成国内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也不会对中长期粮食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米健进而表示,过去几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从粮食种植、粮食流通、粮食收储等多个领域加强保障,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国内粮食市场能够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4.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小麦、水稻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达到95%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THE END
1.中华粮网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粮网! 登录|注册 站内搜索 : 搜索 兴业富民做强产粮大县 中华粮网获得第七届“郑商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模拟 2025年农产品市场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今日要闻更多> 部署“三农” 粮食政策释放出重磅信号VIP[01-02] 玉米跌跌不休 新的一年价格能否向好?VIP[01-02] https://www.cngrain.com/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四级联动及移动采价分系统 价格监测预警统计分析分系统 价格预警分系统 价格监测预警基础管理分系统 新增 加载中 https://jgjc.ndrc.gov.cn/
3.中华粮网app下载中华粮网下载类型:生活开发商:郑州华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08102927号-12A安卓版下载 苹果版下载 app介绍 app截图 文件下载 手机设计软件排行20名外 中华粮网app介绍 中华粮网APP设计简洁,应用功能完善,突出移动应用特点,浏览信息、发布供求、下载报告一键直达,查询价格、视频直播等常用贴心应用触手可及。一个账号即可在网站https://www.liqucn.com/rj/9299969424900.shtml
4.津粮网2024年12月26日美国美湾近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210美元/吨,合人民币1537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119元/吨(不含加征关税),较上来源:中华粮网 附件:http://www.tjgrain.com.cn/lysc/gjsc/ym/202412/t20241227_76312.html
5.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玉米的唯一利空来自于阶段性的上量压力大于下游用粮企业的刚需补库,在渠道贸易商没有入场建立投机性库存的情况下,现货上量压力需要政策入场或通过时间来完成压力的缓释。而央视新闻的“进度过半”则可能令市场认为现货端压力即将迎来明显缓解,而一旦现货上量压力不在,那么玉米即将迎来价值修复的上涨https://www.agri.cn/sc/scdt/202412/t20241231_8702794.htm
6.竞价交易销售4.1万吨国储进口大豆动态粮信周五中国通过竞价交易销售4.1万吨国储进口大豆 大豆。http://www.chinagrain.cn/axfwnh/2024/12/30/5855296178.shtml
7.河南山东玉米收购价格继续下跌东北新粮来自中华粮网【河南山东玉米收购价格继续下跌 东北新粮出现局部倒伏】今天是9月的第一天,离新玉米上市的时间越来越近,而现货市场,陈粮玉米继续保持下跌态势。 监测数据显示,今日黑龙江大庆伊品落5厘,执行1.04元;陕西https://weibo.com/1790441243/JiJsCn9Wg
8.国内市场调研报告(精选8篇)春节前后, 由于东北农民严重的惜售, 国内玉米价格保持较强抗跌性, 在季节性指数最弱阶段没有出现明显下跌。 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 2月26日, 长春大成玉米收购价1 620元/t, 较上月底下跌20元/t;北京饲企玉米收购价1 820~1 840元/t, 较1月底下跌20元/t;安徽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1 840元/t, 较上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c5f09xr.html
9.汇易网汇易咨询网是国内专业提供大宗饲料原料以及粮油食品的每日价格发布,行情分析预测,未来走势判断的综合性农产品网站,免费开通浏览!https://www.chinajci.com/b1017100297.html
10.最低收购价稳中上调稻谷有望“丰产稳价”安徽:春节过后,省内稻谷新粮价格整体保持稳定,陈粮价格随拍卖价格波动。据监测,截至2月25日,安庆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900元/吨,芜湖2800元/吨,六安278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六安陈晚籼稻出库价2620元/吨,下跌140元/吨。巢湖普通粳稻收购价3050元/吨,铜陵3040元/吨,安庆2960元/吨,均持平;巢湖陈粳稻出库价2650https://www.xjxnw.com/m/html/information/infor_win.html?id=1674113
11.三农的论文建立“三农”气象综合观测网,配备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建立农业试验田,安装气象监测系统。选择当地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气象观测。 4.1.2编制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在农情、灾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积累的气象资料,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和气象灾害区划,编制气候区划图和气象灾害区划图,对未来本地发展其他特色农业https://www.yjbys.com/file/sannongdelunwen.html
12.拍卖影响“立竿见影”稻米市场跌势“难休”据中华粮网春播调研情况预计2019年全国早籼稻播种面积约6518万亩,同比减669万亩,减幅9.31%,加之今年南方雨水天气较多,预计2019年新季早籼稻供应将进一步下降,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从新季稻谷生产形势看,由于今年南方阴雨寡照天气较多,目前早籼稻长势较正常年景偏差,一季稻正处于移栽期,长势相对较好。据监测,截至上周末https://ls.rednet.cn/m/content/2019/05/31/556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