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肉类消费远超膳食标准是真的吗肉类怎样吃才健康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人均肉类消费远超膳食标准,这说明我国人均肉类摄入量较高,那么,肉类怎样吃才健康?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中国人均肉类消费远超膳食标准是真的吗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每日肉类摄入量为164g,远远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40~75g。近年来,这一值不断上升。1961年,中国人均每日肉类输入量为20g,2011年上升至254g,同比增长约13倍。
麦肯锡最新发布的《中国肉食消费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肉类消费总量高达近1亿吨,占全球总量的27%。但人均肉类消费量对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2021年,我国肉类消费量是美国的2倍,但人均仅为美国的一半。
肉是健康的必需品,长期不吃肉会对健康构成威胁。猪肉是中国肉类消费的主要补充,家禽、牛肉和羊肉是重要的补充。
如何吃肉才健康
目前,我国大部分居民摄入的畜肉较多,鱼类等水产品较少,需要调整比例。
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1200~200克,相当于每周吃鱼两次或3000克~500克、蛋类300~350克畜禽肉300克~500克。应少吃深加工肉制品。
其中,水产品和畜禽肉中的大多数营养成分相差不大,但脂肪含量与脂肪酸的组成相差很大,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鱼和家禽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水产品也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些鱼富含EPA和DHA,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应优先考虑和食用。
肉类烹调时可以采用炒、烧、炖、蒸等方法,在滑炒或爆炒前可挂糊上浆,可增加口感,又可减少营养素丢失。避免油炸、烤、烟熏和腌制等烹调方法,温度过高不仅使营养素遭到破坏,而且容易产生一些致癌化合物污染食物,同时腌制或熏制过程中会使用大量食盐,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人体健康。用肉类炖汤时也不可弃肉喝汤,以免造成营养素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