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摸清经济家底五年发展现五大变化国内

中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6日对外公布。透过这项每五年开展一次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中国得以摸清经济家底。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当天介绍,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相比,中国经济发展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安全保障、绿色转型等方面呈现诸多积极变化。

基础更牢:综合国力明显提升

五年来,面对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开展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综合国力明显提升。

普查后,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接近13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比2018年末增长52.7%,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增长57.4%,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结构更优: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

五年来,中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未改,区域发展协调性继续提升。尤其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成为支撑经济增长、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力量。

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国GDP的比重为56.3%,比2018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随着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2023年末,中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达到404.8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3.8%;制造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达到151万亿元,增长41.7%。

分区域看,2023年末,中部、西部地区拥有第二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18年末提高1.4个、0.6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经济占比提高,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提升。同时,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让经济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2023年,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拥有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都实现较快增长。

动能更足:众多新产业、新业态涌现

五年来,中国企业创新研发势头强劲,创新成果大量涌现。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比2018年增长了65.1%。

这些科技成果正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大规模应用,催生出众多新产业、新业态。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8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

其中,以无店铺为代表的零售新业态快速发展,2023年营业收入比2018年增长了137%,成为零售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中类;网上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零售行业表现亮眼,营业收入增长达到186%。

安全保障更强: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全球居首

五年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稳步提升,能源供给等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

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产量较快增长。能源供应充足,2023年,原煤产量达到47.2亿吨,原油产量达到2.1亿吨,发电量达到9.5万亿千瓦时。

可持续性更好:新能源逐步成优势产业

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新的优势产业。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比重超过60%。

与此同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中国逐步成为共识。2023年,中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达到6.5亿千瓦、1.4亿千瓦,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4.9倍、7.4倍。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支撑。

THE END
1.中国新闻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新的优势产业。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与此同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中国逐步成为共识。 中新社电 王恩博/文http://epaper.chinanews.com/news/article/info/jsp?id=86515
2.中国经济盘“家底”世界从中看机遇新时代“中国五年来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步走在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道路上”……在中国官方26日公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后,不少外媒给出积极评价。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GDP接近13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五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http://news.haiwainet.cn/n/2024/1228/c3544276-32824690.html
3.经济50人论坛财富占比高于GDP占比,这里当然会涉及到估算方法问题。财富估算比GDP估算要复杂得多,所以财富估算的结果对方法的依赖也要更强。目前来看,GDP核算已有共识,但财富估算却还有不少分歧。这是我们在使用财富数据并进行国际比较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中国财富增长为什么这么快?原因有两条:一是GDP增长快,二是消费少。没有GDPhttp://www.50forum.org.cn/home/article/detail/id/7609.html
4.院士动态详情院士新闻而2000年这个数字才为1460万人,3-4年间增加近2500万人。具体到中国,大约每年有超过300万人在70岁前死于心脏病、肺病、脑中风、癌症、糖尿病等,目前中国的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慢病负担占全病负担的70%以上。2014年中国人均GDP46531美元,而慢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4848亿元(其中还不含医药费)。https://ysg.ckcest.cn/ysgPopSci/techTalk/897.html
5.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500人身家近18万亿元超过一线城市GDP之和连续18年,财富年化增长23% 放眼全球,中国由于整体经济的跨越式增长,近20年来都是民企创富最多最快的国度。2003-2020年的18年间,中国M2增长了9倍,年化涨幅14%;而新财富500富人的总财富从5000亿猛涨至17.67万亿元,增长了34倍,年化涨幅23%。 同时期,美国福布斯富豪榜的上榜人财富年化涨幅仅为8%。 https://www.p5w.net/stock/news/zonghe/202105/t20210513_2597615.htm
6.人力资源行业发展历程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历程稳步增长,行 业市场化竞争较为充分。据人社部数据,截至 2021 年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整体 营业收入达 2.46 万亿元,从业人员 103.15 万人,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5.9 万家,从占比上来看,目前民营性质人资企业占比最高, 2021 年达 4.97 万家,占比达 86%,国有性质企业占比 4%,目前行业整体市场化竞争较为https://blog.csdn.net/securitypaper/article/details/127408206
7.40个指标全面解析中美差距13. 军费开支:美国是我国的4倍 2017年中国军费开支为1505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美国为6208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是中国的4.12倍。 2 我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越美国,但人均量仅居世界70位 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2位,但是2017年美国人均GDP仍是中国的6.8倍。若我国GDP增速以6.9%的速度保持持续增长,经济总量将在12年左右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01272
8.200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练习84题(含答案)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年达到26.7http://www.yuloo.com/news/139537.html
9.700字说70年70年,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 9月23日将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的喜悦是沉甸甸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从1949年的2263.6亿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亿斤;年人均占有量翻了一番多,从400多斤增加到900多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进步,如果以千亿斤作为一个台阶https://www.news.cn/nzzt/109/index.htm
10.十年后,中国的经济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谈论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差距时,所使用的是按两国各自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其中,中国2007年GDP换算成美元大致是3.52万亿美元,美国则是13.65万亿美元,于是,美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的3.88倍。接下来,假如美国经济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5%,来自年均通胀率实现的GDP增长为颇为温和的1%,即按当年价格计算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98912532.html
11.分析与思考黄奇帆78个笔记(分析与思考)书评这种货币制度通常以M3、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失业率等作为“间接锚”,并不是完全的无锚制货币。从1970年开始,欧美、日本等大部分世界发达国家逐步采用了“主权信用货币制”,在实践中总体表现较好,货币的发行量与经济增量相匹配,保持了经济的健康增长和物价的稳定。但部分西方国家如美国在面临经济危机时,随意调整货币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969669/
12.头条文章根据公司20及21Q1财报及后续储备,但同时也考虑小芒电商费用增量,我们上调21-22年归母净利润(前值23.81亿/29.00亿),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25.79亿/32.65亿/39.27亿,同比30.1%/26.6%/20.3%,21-23年PE为45.5x/35.9x/29.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会员及流量增长不达预期,综艺影视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广告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63463315808668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