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2009—2020年)

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禅城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精品发展,强化中心城区地位,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迫切需要;是禅城区主动适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规律,及时把握珠三角地区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关键机遇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现代产业分工,发展精品经济,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抉择。

本规划依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简称《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实施意见》、《佛山市禅城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而编制,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禅城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一、基础及条件

(一)发展基础

建区以来,禅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支撑体系基本建立,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以来,禅城地区生产总值由368.7亿元提高到82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19.2%。2008年,人均GDP达8.4万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22.5亿元增加到262.8亿元,年均增长20.1%;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7.91亿元,增长近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207元提高到22822元,年均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7766元提高到10259元,年均增长7.4%。发展质量明显提升。2008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14.7万元/人,提高了1.6倍,年均增长2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工业综合能耗持续下降,2008年,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6229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27%;2008年,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2.4%和20.4%。

图1禅城区2003-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0.2:58.7:41.1调整为2008年的0.1:57.9:42.0,呈现农业比重逐年下降、服务业比重逐渐加大的良好局面。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由2004年的216.6亿元、151.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77.9亿元、345.9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9%、19.6%,服务业增速快于工业增速0.6个百分点。

图2禅城区生产总值构成发展变化

3.工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7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20.6%;实现工业增加值455.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6.6%。工业重型化和高级化趋势愈益明显,轻、重工业之比由2004年的44:56变为2008年的32:68,重工业比重较2004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禅城已形成了仪器仪表、非金属矿物加工、电气机械、塑料、信息设备、纺织、有色金属加工、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等优势工业行业。2008年,十大优势行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439.1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6.2%。国有、集体、三资、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分别比上年增长43.0%、15.0%、13.0%和8.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24%、4%、35%和37%。光电子(LED)、精密制造、特种陶瓷、陶瓷机械、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2.1%。陶瓷、不锈钢、童服、针织等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取得重大突破,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延伸,与之相配套的研发、会展、设计、物流、信息、总部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4.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近5年来,禅城区第三产业行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发展水平领先于佛山市及珠江三角洲西岸各城市。全区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由2004年的38.2%提高到2008年的41.7%,已形成了一批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稳步增长,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为重点的传统服务业竞争力有新的提升。2008年,三大传统服务行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33.9%,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达102亿元(含住宿餐饮业),占服务业比重达29.3%;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达15.9亿元,占服务业比重的4.6%。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加大,信息与科技服务、金融保险、商务服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8%。金融业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6.9%上升到2008年的11.1%,房地产业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6.7%上升到2008年的9.2%。

5.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以祖庙路、东方广场为核心的祖庙商圈,以季华五、六路为核心的季华商圈以及以城北批发市场和物流市场为核心的城北商圈日益成熟,以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瓷海国际和华夏陶瓷博览城为载体的陶瓷商贸、商务、会展区初具规模,张槎针织市场、祖庙童装市场、石湾不锈钢市场稳定发展,以佛山创意产业园、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为核心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陶瓷、不锈钢、针织、童装等传统制造业集群发展效应显著,成就五大全国闻名的专业名镇;以佛山高新区城西园和城南园、禅城经济开发区罗格围园和吉利园等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的陶瓷装备、电光源、汽车配件、光机电一体化、家用电器等先进制造业成长迅速。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在全省率先推行“三旧改造”(即旧厂房、旧城区、旧村居改造),集约使用土地,至2008年,完成改造面积约665万平方米。

(二)区域发展竞争力

(三)机遇与挑战

未来一个时期,禅城区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面临的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才能加快发展,争当佛山市乃至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排头兵。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纲要》,围绕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的目标要求,以精品发展为主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原动力,以“两转型一再造”为抓手,以与周边区域产业协作互动发展为重要契机,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壮大城市精品经济,构建具有禅城精品发展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发展定位

按照佛山市着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的战略定位,结合禅城发展实际,着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与周边区域产业共生共融,形成与精品城市和现代化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努力将禅城建设成为佛山乃至广佛肇经济圈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

——广佛肇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立足佛山及珠三角先进制造业,优先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会展、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科技、信息、社区和公共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巩固提升商贸、旅游、房地产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打造“禅城服务”品牌。

——佛山高端产业核心区。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联合集成创新和科技人才为支撑的高端产业,成为珠三角重要的高端产业基地。

——广佛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发挥“传奇古镇”优势,围绕构建“创意禅城”为目标,优化整合历史资源、岭南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提炼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设计、策划、动漫、软件等创意产业,促进创意产业化,建设成为岭南文化创意名城。

南庄镇重点打造成为以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商贸物流为主的精品产业区。石湾镇街道重点打造成为以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和商贸为主的精品产业区。张槎街道重点打造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为主的精品产业区。祖庙街道重点打造成为以金融服务、商业贸易、商务服务、都市型精品物流、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特色旅游、总部经济为主的精品产业区。

(三)发展战略

1.精品发展战略。立足中心城区功能定位,按照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动力,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集约程度为手段,以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构建与城市发展互荣共存,具有空间集聚性、资源集约性和高度集成性的经济发展形态,构筑具有禅城特色的精品发展模式。

2.“优二进三”战略。推进产业转移和升级有机结合,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文化与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优化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和辐射周边区域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和广佛肇经济圈第二核心的地位。

3.集聚集群战略。遵循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国际经验,按照功能集聚和优化布局的原则,建设一批集约化产业功能区,引导二、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从工艺性产业链条集聚向价值性、功能性产业链条集聚转变,营造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集成效应。

4.开放创新战略。融入经济全球化和珠三角一体化的大潮,积极参与国内外区域产业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形成“集聚”与“扩散”、“内源”与“外源”互动发展局面,加强与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协调和对接,在更广的空间范围内聚集精品发展的优势资源。推进观念、知识、技术、制造和管理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升产业发展内涵和竞争力。

5.生态优先战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高产业项目资源环境准入标准,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花园式城区,提高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十三五”期末,禅城将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功能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全面建成佛山及广佛肇经济圈的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区,实现从传统产业经济向城市精品经济转变。

2.阶段任务

(1)转型发展阶段(2009-2010年)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综合实力有新提升。到2010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6%。创新能力有新提高,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家,发明专利年均增长5%。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主营业务年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家。

2.协调发展阶段(2011-2015年)

传统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推动禅城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突破,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佛山乃至广佛都市圈的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到2015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可达1700亿元,二、三产业结构比实现历史性转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文化创意产业占经济比重达到18%左右,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2%,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5家,发明专利年均增长2%。

3.高端发展阶段(2015-2020年)

产业布局科学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具有禅城精品发展特色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佛山乃至广佛都市圈的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核心区,成为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到2020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可达22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左右,文化创意产业占经济比重达到22%左右,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7%,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达8-10家,发明专利年均增长2%,单位GDP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实现新跨越,品牌建设再获新突破。

表2-1禅城区产业发展主要规划指标

指标

2007年

2008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83.83

824.5

1000

1800

2200

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70746

8.47

10.6

17

21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42

50左右

60左右

65左右

文化创意产业占经济比重(%)

8.4

13左右

18左右

22左右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44.62

45*

46

50

55左右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

2.16

2.3

2.7

3.2

3.7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

0.76

0.623

0.53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93*

95.5

97.5

100

三、主体框架

优先加快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改造提升以品牌为带动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高端产业,大力发展以创意产业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互动的主体产业集群,全面对接和融入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及珠三角一体化区域产业发展大局,实现“禅城服务”与“禅城创造”并举,构建现代化中心城区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

(一)优先加快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1.优先加快发展核心服务业

——总部经济。发挥中心城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加快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季华商务区等总部经济载体建设,推动陶瓷、纺织服装、不锈钢等行业企业将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决策管理、资本运作等总部功能留在禅城,形成行业领先优势的总部企业,打造以陶瓷总部为主的总部经济基地。同时,积极吸纳和鼓励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及中介服务机构在禅城设立企业总部及区域总部、营销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后援数据中心等项目,形成具有国际区域影响力的特色总部聚集地。

——金融服务业。以季华路沿线旧村改造、旧物业改造项目为主要载体,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境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进驻,形成富有特色、运行高效的金融服务集聚区,将季华路打造成为佛山最具影响力的“金融街”。加强与广州、香港金融业的合作,以建设广佛金融服务同城化为契机,促进优质金融资源在我区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重点发展以金融总部、后台服务、服务外包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业。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其创新金融工具和服务产品,完善管理结构。大力发展地方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和担保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改制上市,利用多种融资工具服务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物流业。全面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加快建设禅城港区国际物流园区和城北商贸物流产业园,形成接轨广州、香港国际物流中心的物流产业园区,打造珠江西岸现代物流中心。推动城区货运市场及传统物流市场布局调整及升级改造,逐步完善物流交通枢纽服务网络,优化采购与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拓展商贸配送功能及发展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引进、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和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支持现代物流企业拓展网络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基于区域支柱产业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务,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

——服务外包业。以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佛山创意产业园、汇丰数据中心、科技创新孵化中心等为主要依托,利用香港、广州商务溢出效应,加快引进和培植一批服务外包企业,形成具有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把禅城建设成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和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物流、金融保险、社会信用等领域的服务外包,提升服务外包能级。大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本土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以发展离岸外包为重点,主动承接跨国公司内部的离岸外包。

——商务会展与中介服务业。加强与广州会展业的垂直分工合作,以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为载体,以本土特色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陶瓷、陶瓷装备、针纺、童装、不锈钢制品、文化创意、精密仪器等特色专业会展。继续探索专业会展的发展模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陶交会”影响力,将“陶交会”打造成佛山最负盛名的会展品牌。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展览公司的合作,积极培育国际会展企业,争取获得更多的国际展览联盟的资质认可。

2.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创新禅城”。以华南精密技术研究开发院、华夏陶瓷研发中心、华南不锈钢技术创新中心、佛高区禅城园孵化中心、珠江数字创新服务中心、国家级实验室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壮大发展科技开发、技术质量检测等科技服务产业,形成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强化中心城区科技服务的辐射功能。

——信息服务业。打造“数字禅城”。完善数字信息传输网、卫星通信系统等先进通信设施建设,推进与周边区域及广州信息网络的全面对接,构筑无线禅城及区域信息中心。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大型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支持佛商网等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和发展,全力打造特色产业信息服务中心和专利信息库。加快完善电子政务和电子社区工程,大力发展以数字图书馆、数字影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

——社区和公共服务业。按照建设珠三角优质生活圈要求,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科普知识服务、安全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创建新型现代文明绿色社区。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社会就业、保障服务和公共组织事业,完善公益事业运行机制,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3.壮大提升传统服务业

——现代商贸业。合理规划布局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建设2-3个重要商圈。发掘岭南古镇、商都历史文化精髓,以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以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为契机,加强东方广场与祖庙-东华里片区在规划上的衔接,将之打造成为佛山市域最负盛名的超级商业圈。以季华四路、五路沿线物业为主要载体,培育发展季华商圈。以城北综合批发市场、南庄陶瓷市场、张槎针织市场、石湾不锈钢市场、环市童装市场等专业市场为主要载体,培育一批档次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中高级专业市场,力争形成“禅城价格”。建设中国(佛山)家居博览城,打造中国家居航母旗舰店。规划建设地铁沿线商业,完善中心城区商圈。

——都市旅游业。完善中心城区观光旅游功能和旅游服务体系,创建“中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和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区。深度挖掘和整合岭南建筑、历史文化、宗教、武术、陶瓷、美食、民间艺术等特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岭南文化游、岭南水乡游、工业游、商务游、休闲游、美食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收集各种佛山古文化遗存,兴建和修葺禅城历史文化景观。积极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发展酒店业,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融入广佛同城化旅游大市场,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共同推荐旅游景区,构建岭南重要文化旅游中心。

——房地产业。加强总量调控和市场管理,优化房地产布局和开发结构。根据商业商务繁荣和生态生活协调发展趋势,在城市中心区降低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比例,增加商务楼宇、商业设施等房地产项目,在城市新拓展区合理规划住宅和商业类房地产项目。加快发展物业管理和建材与家居产品贸易,积极拓展房产中介、策划、营销、租赁等房地产专业服务,完善房地产业发展链,增强房地产业增值能力。

(二)选择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高端产业

1.加快发展高新先进制造业

——电子信息。落实省振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电子信息重大专项,着力发展无线射频(RFID)、新一代无线通讯、嵌入式软件、精密制造技术、数控制造系统等产业。加快推进广东省无线射频产业(佛山)基地建设,培育发展无线射频产业,将禅城建设成为国家RFID产业示范区。引进一批高技术通信产业项目,扶持成长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开发生产卫星定位系统、GSM通信网络系统、3G及以上通信网络系统、通信天线等高技术通信设备产品,形成与周边区域错位发展的通信设备产业集群。

——光电产业。依托光电及照明领域的优势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电光源及其配套企业,发展光电制造、光电技术和光机电产业,构筑国家一流的电光源和半导体照明(LED)产业集群。同时,巩固佛山数码光学产业集群地位,以数码光学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开发生产中高档光学产品,打造超百亿元光学产业。

2.培育发展新兴先进制造业

——专业机械装备。以禅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吉利园为主要载体,高标准建设陶瓷机械装备产业园,支持陶瓷装备企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成型、施釉印花、陶艺生产等各种陶瓷机械设备和数控精密陶瓷成套设备,巩固国内陶瓷机械装备制造基地龙头地位。创新发展纺织机械、金属加工成套设备、模具、机械配件等专业机械装备制造。以中国医疗器械(佛山)产业基地落户我市为契机,重点发展数控医疗器械、医疗和保健器械等。着力发展其它精密机械、精密仪器等精密制造业,提高行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专业化水平。

——高端汽车零部件。以高新区汽配企业集群为基础,着力引进优质汽配企业,加强本地汽车零部件研发能力建设,重点开发生产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和混合动力、电池动力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构筑高端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

——特种陶瓷。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佛山研发中心)为技术支持,改造提升现有特种陶瓷产品生产线,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结构性陶瓷、电子陶瓷、磁性材料和光伏陶瓷等特种陶瓷产品,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特种高端陶瓷。

——环保制造。积极引进国内外环保制造和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环保装备、技术和服务产业,重点发展废气处理、污水处理、污染治理、清洁生产、资源再生利用等环保设备制造及环保消耗品制造。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强清洁生产、生态环保、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监测监控、环境修复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服务。

3.转移提升传统制造业

——建筑卫生及美术陶瓷。围绕打造“国际陶瓷之都”的目标要求,以创新创意促进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推进陶瓷产业的优化提升,促进产业链由低端(加工、生产)转向高端(设计、研发、品牌、装备等)跃升,重点开发生产节能环保型高附加值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工艺美术陶瓷产品,做好“佛山陶瓷”、“石湾公仔”等区域品牌保护和宣传推广工作,支持陶瓷企业品牌建设。力争把禅城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高端建筑卫生陶瓷、工艺美术陶瓷、特种陶瓷、化工色釉陶瓷生产物流集散地。

——调味食品及饮料。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做好佛山老字号传承和推广,培育全球性品牌。重点发展调味品、米酒、饮料、粮油加工等行业,开发生产世界一流品质的调味品,开发极富地方特色的糕点和饼干。支持调味品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海天味业文化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调味食品总部基地。

——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强化产品研发实力,引导低端制造加工环节向外地转移,加紧建设不锈钢产业园,引进国内外不锈钢龙头企业,扶持本土不锈钢行业龙头加快提升发展,重点开发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不锈钢产品、特种不锈钢产品,尤其重视开发生产飞机、汽车、船舶等行业用不锈钢尖端配件。

——印刷包装。以高技术为支撑,突出配套、服务和辐射功能,打造高端强势产品,大力发展数字印刷、CTP直接制版技术、柔性版印刷、绿色包装印刷、无菌食品包装印刷等高科技包装印刷,培育发展高端印刷包装机械装备制造。

——针织服装及童装。以创新为动力,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加强纺织服装行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字式喷射印花、计算机测色配色等先进技术,大力提升面料设计、服装设计及深加工水平,支持优势企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重点开发生产中高档针织面料、针织服装和童装,培育一批中国名牌产品,提升“张槎针织”、“佛山童装”区域品牌影响力。

——医药制造。以成药开发和成药制造技术创新为核心,重视运用先进技术开发研制优质药品,支持和鼓励本地制药企业产品纳入医疗保险目录。支持骨干中药企业进行技术装备改造,引导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建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中药名厂,传承中药老字号,推动我区中成药品牌建设,擦亮“岭南成药之乡”品牌。

(三)大力发展以创意产业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

1.创意产业

2.文化服务业

整合禅城历史古迹资源、岭南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多领域激活体现文化元素,弘扬岭南民俗文化,提炼区域文化特色,提升区域文化内涵,展示文化品牌,增强文化的辐射影响力。抓住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机遇,高水平地打造“岭南天地”城市名片;建设陶文化主题公园,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展示陶文化元素,擦亮禅城的陶文化品牌。高水平建设文化、教育、传媒、科技等文化设施,打造“十分钟文化圈”,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繁荣城市和社区文化。充分利用标志性体育文化设施,大力培育体育文化市场,促进体育与文化、娱乐融合发展。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培育文化品牌企业和文化大师,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传媒、娱乐和卫生保健服务,强化中心城区文化服务功能,把禅城建设成为岭南文化寻根之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城。

(四)精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按照生态、优质、高效的要求,以罗南朵丽农业生态园区建设为主要载体,适应现代精细农业和都市观光农业发展的要求,适度发展优质鱼养殖和蔬菜、花卉园艺种植,打造生态型、观光型、休闲型都市生态农业基地。服务区域农产品消费和交易需要,完善与区外农产品生产基地密切联系的区域农产品交易市场和流通网络建设,发展农产品流通和加工业。

四、空间布局

按照精品城市发展要求,整合优化产业空间,突出区域产业特色,服务和互动周边区域及产业发展,集聚区内外优势资源,构建“一都带动、三带延伸、四轴驱动、五区集聚”的产业空间格局。

(一)国际陶都

提升“南国陶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推进佛山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陶瓷机械制造基地、华夏建筑陶瓷研发中心、石湾工艺美术陶瓷生产基地建设,整合华夏陶瓷博览城、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瓷海国际等资源,壮大国际陶瓷会展中心,重点发展陶瓷总部经济和陶瓷文化旅游,构建集陶瓷总部经济、陶瓷高端生产、陶瓷机械制造、陶瓷研发、陶瓷会展、陶瓷文化及旅游等于一体的陶瓷产业链,打造国际陶瓷品牌,成为佛山建设国际陶瓷之都的核心区域。

(二)三带延伸

1.东平河城市特色产业带。通过城市战略要素集聚,打造城市特色,形成浓郁现代化气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城市天际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绿色居住、现代商贸、休闲娱乐和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东平河现代制造业、岭南水乡生态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和现代商务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带。

2.汾江河文化创意产业带。加快汾江河综合整治重点工程建设,净化水体,美化滨水景观,体现岭南风情,将汾江河沿线打造成商住、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

3.吉利河水乡城市服务带。加强整体规划,推进岭南水乡文化保护和开发,转移低端制造业,优化美化环境,发展高档房地产业、餐饮酒店业、都市型工业和商贸服务业,构筑岭南水乡特色城市服务带。

(三)四轴驱动

1.季华路综合产业发展轴。以“三旧改造”为抓手,进一步改造提升季华路沿线产业发展环境,支持建设一批高档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和都市型产业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整体布局,分段突出重点,季华西路沿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陶瓷总部、都市型先进制造业,季华二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季华四路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季华五路重点发展金融、商务咨询、总部办公、商品零售等产业,将季华路打造成名符其实的“佛山第一街”。

2.岭南大道创意商务发展轴。以标志性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为重要节点,加快载体建设,以楼宇经济为主要形态,增强高端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创意、商务咨询、酒店业。

3.佛山大道商贸物流发展轴。加强整体规划,加快中国(佛山)家居博览城、佛山车城、快捷汽配市场等重要节点建设,新建城北商贸物流园区等一批高档次商贸物流集聚区,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

4.地铁沿线商贸发展轴。根据佛山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以轨道交通出入口为依托,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商务酒店、商务办公、休闲娱乐、商住等行业。近期打造朝安站专业商贸区、普君特色商业区、祖庙商圈、季华商圈、绿景商务办公区、魁奇路交通换乘站商圈等功能分区,集聚商流、人流,推动都会级、区域级商业中心形成。

(四)五区集聚

1.商贸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以祖庙-东华里、东方广场为核心,以岭南天地为重点,发挥岭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传统商贸业集聚优势,加快改造提升步伐,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总部办公和房地产等产业,将此片区建成为广佛都市圈重要的商贸文化旅游服务功能区。

2.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佛山创意产业园、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为核心,以陶瓷文化创意为重点,强化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商务休闲等功能,重点发展研发设计、软件、文化艺术、咨询策划、工艺时尚等创意产业,打造文化与创意、工业与创意、工业与文化相融合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区。

3.中央商务区。主要包括北至同济路、南至东平河、西至佛山大道、东至禅城区与桂城交界的区域。以季华路金融街为核心,重点发展金融、现代商业、总部办公、大众传媒、信息服务、商务咨询、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区域金融中心、时尚消费中心、商务中心和信息中心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央商务区,成为引领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4.商贸会展物流区。以华夏陶瓷博览城、季华西路物流带、禅城港区及城北商贸物流区等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商贸、会展、物流、港口服务等产业,建成信息快捷、服务一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合理实施交通管制,加快海五路禅城段立项、文昌路拓宽等路网建设,推动城北商贸物流圈改造升级。

5.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主要包括佛山高新区(城西园)、都市型产业园区、禅经区吉利园(含扩园)和省级民营科技园(张槎园)。加快推动国际创意产业城、王借岗、紫洞路沿线、吉利园扩园建设,打造科技型、创业型、都市型现代制造业基地。佛山高新区(城西园)主要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规划中的都市型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都市型先进制造业。省级民营科技园(张槎园)发展电子信息、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吉利园以陶瓷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发展专业装备制造,建成全国知名陶瓷机械装备制造基地。

图4禅城区现代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示意图

五、近中期重点产业及集聚区建设项目

(一)文化创意工程

以广东(佛山)软件产业园、佛山创意产业园、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金意陶现代陶瓷文化主题公园、环球数码动漫基地、佛山(环市)童装文化创意产业园、冯了性中医药文化产业园、海天味业文化园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意产业园区,打造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旅游亮点。

(二)综合性服务业集聚区工程

以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南庄生态休闲区建设、澜石片区改造、张槎城市综合体建设等项目为龙头,建设一批集商贸、休闲、商务、酒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业集聚区。

(三)科技创新与服务工程

以广东省佛山民营科技园省部产学研示范基地、华南精密技术研究开发院、华夏建筑陶瓷研发中心、华南精细陶瓷研发中心、南方环保节能技术研发院、南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陶瓷工业设计服务平台、科研仪器设备共享联盟等项目建设为重点,新建一批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支持现有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

(四)商贸物流会展工程

建设中国(佛山)家居博览城、佛山城北商贸物流产业园、海盛东方城、华夏陶瓷博览城(二期)、佛山港禅城港区、玉带针织城改造、粮食储备库、特色商业街区、特色美食街区等项目,打造珠三角重要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基地。

(五)先进制造业工程

扩展禅经区吉利园,吸引更多装备制造业企业进驻,将其建设成为以陶瓷装备制造为主的专业机械装备制造园区。以“三旧改造”为主要抓手,建设4个都市型现代制造业基地。用好“广东省(佛山)民营科技园”品牌,按照“一园多区,东西互动,以园带街”的思路,以现有的产业节点和聚集地为载体,促进民营科技产业聚集发展。推进中国澜石不锈钢产业园、大功率节能路灯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等先进制造业工程。

(六)都市生态环境再造工程

以汾江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为龙头,全面加强辖区水系污染整治,净化水体,美化沿岸环境,打造沿岸休闲区和新兴产业带。利用水岸滩涂等土地资源,建设罗南朵丽农业生态园区等项目,适度发展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促进环境再造和旅游业发展。

(七)基础设施工程

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轻工路改造、广佛地铁、魁奇路西延线、一环西线辅道、禅城区客运枢纽站、张槎西路改造、季华北路等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优越的基础环境。

表4-1近期规划建设重点产业及产业集聚区项目

分类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起止年限

总投资(万元)

一、文化创意工程

1

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

占地面积118.8亩,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近期拟建设3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应用软件、管理软件和软件外包等软件产业。力争3至5年内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级软件园。

2008.9-2013.9

22500

2

佛山创意产业园

2007.3-

3

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占地面积约1000亩,以陶文化为核心,建设成为艺术家的天堂、创意者的天堂和企业家的天堂,建设成为世界陶文化圣地。

2009-2014

4

金意陶现代陶瓷文化主题公园(设想)

建设成为环保型绿色科研示范制造基地、现代陶瓷工业文化展示基地、现代陶瓷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球现代陶瓷资讯发布基地。

2008.9-2012.1

19000

5

环球数码动漫基地(第1期)

建设一个数码动漫产业的研发、制作、生产、培训基地,该基地建成后的第三年达到3000分钟动画片的年生产制作能力。

2008-2010

10500

6

佛山(环市)童装文化创意产业园(第1期)

首期占地500亩。

待定

7

佛山初地文化园(设想)

初地牌坊、初地碑林、塔坡庙、塔坡井等

8

冯了性中医药文化产业园(设想)

占地面积约90亩,建筑面积87000平方米。建设岭南中药百草园、现代中药研发中心、现代中药制剂生产展示区。

9

海天味业文化园

2009-2013

100000

二、综合性服务业集聚区工程

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

占地面积达65公顷(净用地面积52公顷),约900亩,总建筑面积达150.1万平方米。项目共分五期开发。以“岭南新天地”为核心,以岭南文化为主要元素,将之建设成为岭南文化游目的地,同时在周边建设高档酒店、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等。

2007.12-2020

2000000

南庄生态休闲区(第1期)

总规划面积9.69平方公里,其中第一期规划面积6.36平方公里。计划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岭南水乡和现代化城市风貌的,集商务旅游度假、体育休闲、居住于一体的休闲绿色生态新区,并把它打造成为佛山地区乃至珠三角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

2009-2012

120000

澜石片区改造

总面积2176亩,实际改造面积1875亩。其中,A区位于澜石二路以南、东平河以北、佛山大道以东、规划路以西围合的区域,以商住宅为主;B区北以华新路为界,南至江湄二路、东由规划路与现状工业用地分隔、西临岭南大道,以商业为主。

2009-

张槎城市综合体

占地面积约320亩,位于汇丰数据中心对面。配合季华路高新区经济带的商业配套服务项目。

三、科技创新与服务工程

广东省佛山民营科技园省部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

通过产学研创新联盟模式,优化提升民科产业,促进禅城民科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园区产业规模实质性突破。解决有色金属深加工、生态和功能陶瓷产业、新材料、陶瓷机械装备、光机电一体化等核心关键技术。

2008-2011

2500

华南精密技术研究开发院建设

建成10000平方米的机器人中试基地,引进精密加工、检测设备30多台套,引进高级专业人才15名。具备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

2009.9-2011.12

10,000

华夏建筑陶瓷研发中心建设

建设一条建筑陶瓷中试线,一个陶瓷产品设计室,一个网版制作室和四个陶瓷工艺实验室(包括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和特种陶瓷),占地1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2009.07-2010.12

2000

华南精细陶瓷研发中心建设

精细陶瓷研发平台建设5大功能模块:特种陶瓷研究实验室、微晶玻璃研究实验室、功能陶瓷研究实验室、精细陶瓷生产装备研究实验室、陶瓷涂层研究实验室。实验室已开展研究项目,计划2010年初实施中试。

2008.7-2011.12

3000

南方环保节能技术研发院建设

从事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拥有面积达400㎡具备分析监测和科研试验能力的重点实验室和2000㎡的配套中试实验基地。计划至2011年,成为国内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平台,以及立足珠三角、服务广东、面向全国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

200

南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建设

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专利保险合作社、信息检索平台、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中心和企业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平台。

2009-2011

500

陶瓷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建设

四个主体建设,包括陶瓷设计信息服务平台、工业设计服务中心、样板制作中心、陶瓷设计培训中心。

800

科技创业辅导基地建设

建设科技创业园区,为留学归国人员、专利权人、高科技成果拥有者提供技术孵化、风险投资、创业板上市等一系列服务。

科研仪器设备共享联盟建设

盘活存量资源,对联盟单位的仪器设备信息集中发布和推荐,改善中小企业科研与检测条件。

2008-

四、商贸物流会展工程

中国家居博览城

占地面积约600亩,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其中,首期用地260亩,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化家居行业主题博览交易中心,其功能包括主行业商品的展示、咨询、设计、销售、出口、物流、仓储等,配套商场、酒店、休闲娱乐、餐饮、公寓、仓库、空中停车场等商贸设施。

350000

海盛东方城

占地6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位于南庄镇南庄大道和佛山一环交汇处,被佛山一环划分为东西两块,西侧重点发展酒店、大型商业百货市场,东侧重点发展会展、综合批发市场、物流等。

60000

佛山城北商贸物流园

占地面积505亩,分近、中、远三期建设。包括物流商务办公区、物流电子平台、公铁联运区、仓储区、货物配载市场等设施,配套商场、银行、酒店等。

17000

华夏陶瓷博览城二期

占地面积1500亩。建设高档写字楼、高档商贸物流中心、会展中心。

200000

佛山港禅城港区

此项目为散杂货、集装箱多用途码头,拟新建38个500吨级以上多用途泊位(码头结构按千吨级设计),岸线总长1710米。集装箱设计年吞吐量为80万TEU,散杂货吞吐量为490万吨。

2008-

300000

玉带针织城改造

占地面积406亩。拟建设成为大型综合性棉纱、纺机、针织布、针织服装等针织交易物流市场,并配套针织产业研发中心、商务办公楼等。

220000

粮食储备库

拟建设具有8万吨仓容的粮食储备库,需要用地面积约为150亩。建设内容主要为粮食仓储、粮食加工、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变配电房、机修间、器材库、药品库、值班室等)、办公生活设施(主要为业务用房(含计算机房)、食堂、值班宿舍等)、室外工程(库内道路、站台、堆场及消防设施、绿化等)。

9000

(不含地价)

五、先进制造业工程

禅经区吉利园扩建

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占地面积约10000亩。

2009-2015

广东(佛山)民营科技园—大布顶园区三期改造

占地70亩。将之建设成为高端纺织、高端电子、光伏配套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中国澜石不锈钢产业园

占地面积约750亩。园区建成后将成为集不锈钢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研究开发的创新平台,集聚不锈钢高新技术企业、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不锈钢商务信息处理、人才培训、产业服务平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创意产业园。

大功率LED节能路灯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

该项目分三期将24500盏高压钠灯进行改造,42W大功率LED路灯9600盏、112W大功率LED路灯5600盏、182W大功率LED路灯9300盏,总里程298公里。

2009

15600

都市型现代制造业基地(I)

佛开高速公路以东、季华二路以南、禅西大道以西、东平路以北地块,总面积约1000亩。

都市型现代制造业基地(Ⅱ)

东平路以东的王借冈周边地块,地块总面积约719亩。

都市型现代制造业基地(Ⅲ)

紫洞大道以西、季华西路以北地块,地块总面积约1125亩。

都市型现代制造业基地(Ⅳ)

紫洞大道以西、季华西路以南地块,地块总面积约1313亩。

18000

六、都市生态环境再造工程

罗南朵丽农业生态园区

规划建设面积700多亩,建设农业生产区、设施农艺区、景观设计区、农业体验区、主题创意区、商品供应区、休憩轻松区等功能区,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积极打造“朵丽罗南”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分3期,2010年完成首期建设,2012年完成二期建设,2015年完成三期建设。

6800

汾江河整治

拟对南北大涌、丰收涌、南北二涌、石角涌、番村涌、凹窦涌、东二涌、佛罗公路北侧河涌等8条河涌进行整治;对汾江河(含佛山涌)禅城段未完成岸线整治的部分中的总长度约6.89公里(包括世行贷款段)加以整治,完善东鄱、镇安、城北、沙岗、南庄等5个污水处理厂片区配套管网建设,对汾江河沿岸26家污染企业进行整治,对部分主干内河涌进行生态技术性修复。

2008-2010年

301000

文华公园改造

总用地面积约162公顷。挖掘佛山文化艺术资源,将建设成为佛山的城市中心和标志,把文华公园改造建设成为最美丽、最优雅的市民休闲场所。

七、基础设施工程

轻工路改造

全长2.75公里

2009-2010

36700

广佛地铁

全长7.202公里

2007-2010

400000

魁奇路西延线

全长11.26公里,双向8车道。

163000

一环西线辅道

全长8.1公里,双向6车道。

110000

佛山禅城区客运枢纽站

20000

张槎西路改造

全1900米双向8车道

22000

季华北路

路线全长2.0km,路面宽度为60m

2010-2011

25000

备注:表中部分项目为规划设想项目,需视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能实施。

六、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加强部门间联动协同,组织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制定重点产业扶持政策,建立实施评估机制,研究解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科学有序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制造业、服务业和产业研究三个专责工作组。

(二)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土地储备工作,清理闲置土地,制定低效和闲置产业用地加快流转奖惩结合的管理办法,鼓励低效和闲置土地的二次开发,在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前提下,适度放宽对农村三旧改造项目容积率的控制。建立投资项目库,加强投资监管。大力引商选资及集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吸纳国内外现代服务及高端制造企业转移,提升禅城现代产业发展的增量和质量。

(三)强化产业政策引导

(四)加强自主创新

加快广东省民营科技园和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科技示范区建设。加快佛高区“一区多中心”孵化体系建设,推进机械装备、精密制造、新材料的技术孵化及技术进步工作,培育发展扩大产业集聚的影响力,不断孵化一批新项目新企业。继续做好企业创新实体建设,培育电气机械、仪器仪表、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加强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珠江数字创新和服务中心建设,营造和搭建产学研合作的良好环境和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区快速转化。积极参与实施“粤港合作招标”项目,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平台共建。探索实施企业国际合作创新试点,鼓励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转移。

(五)加强产业人才保障

制定现代产业高层次人才开发目录,大力引进培养现代产业体系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基础人才培养力度,强化职业技术教育,采取岗位职业培训与高等教育定向培养相结合,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培养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专业实用人才。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优化人才住房保障环境,提供优厚实惠的经济待遇和施展才华的工作平台。

(六)建设精品城市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环境再造,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优化现代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服务系统,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与南海、顺德等周边地区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和共享,共同打造以禅城—桂城—东平新城为主体的禅桂新商务区和佛山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服务周边区域及制造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形成与周边区域共生共融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积极主动参与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粤港澳合作区等区域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全面融入广佛肇及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及产业链条,推动区域产业互动发展。加强与广州合作,共建商贸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同打造南方国际商贸和物流中心。加强与广州、深圳等城市在会展资源、国际推广、品牌互荐等方面合作,尤其依托“广交会”品牌效应和辐射影响,带动禅城专业会展业发展壮大,实现与广州会展业互动发展。积极推动跨区的同业联盟和行业协会的组建,以非政府组织为依托,促进区际之间的多领域、多方式的交流与合作。

主办单位: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联系方式:0757-12345(政务咨询)

THE END
1.中国新闻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新的优势产业。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与此同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中国逐步成为共识。 中新社电 王恩博/文http://epaper.chinanews.com/news/article/info/jsp?id=86515
2.中国经济盘“家底”世界从中看机遇新时代“中国五年来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步走在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道路上”……在中国官方26日公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后,不少外媒给出积极评价。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GDP接近13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五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http://news.haiwainet.cn/n/2024/1228/c3544276-32824690.html
3.经济50人论坛财富占比高于GDP占比,这里当然会涉及到估算方法问题。财富估算比GDP估算要复杂得多,所以财富估算的结果对方法的依赖也要更强。目前来看,GDP核算已有共识,但财富估算却还有不少分歧。这是我们在使用财富数据并进行国际比较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中国财富增长为什么这么快?原因有两条:一是GDP增长快,二是消费少。没有GDPhttp://www.50forum.org.cn/home/article/detail/id/7609.html
4.院士动态详情院士新闻而2000年这个数字才为1460万人,3-4年间增加近2500万人。具体到中国,大约每年有超过300万人在70岁前死于心脏病、肺病、脑中风、癌症、糖尿病等,目前中国的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慢病负担占全病负担的70%以上。2014年中国人均GDP46531美元,而慢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4848亿元(其中还不含医药费)。https://ysg.ckcest.cn/ysgPopSci/techTalk/897.html
5.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500人身家近18万亿元超过一线城市GDP之和连续18年,财富年化增长23% 放眼全球,中国由于整体经济的跨越式增长,近20年来都是民企创富最多最快的国度。2003-2020年的18年间,中国M2增长了9倍,年化涨幅14%;而新财富500富人的总财富从5000亿猛涨至17.67万亿元,增长了34倍,年化涨幅23%。 同时期,美国福布斯富豪榜的上榜人财富年化涨幅仅为8%。 https://www.p5w.net/stock/news/zonghe/202105/t20210513_2597615.htm
6.人力资源行业发展历程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历程稳步增长,行 业市场化竞争较为充分。据人社部数据,截至 2021 年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整体 营业收入达 2.46 万亿元,从业人员 103.15 万人,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5.9 万家,从占比上来看,目前民营性质人资企业占比最高, 2021 年达 4.97 万家,占比达 86%,国有性质企业占比 4%,目前行业整体市场化竞争较为https://blog.csdn.net/securitypaper/article/details/127408206
7.40个指标全面解析中美差距13. 军费开支:美国是我国的4倍 2017年中国军费开支为1505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美国为6208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是中国的4.12倍。 2 我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越美国,但人均量仅居世界70位 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2位,但是2017年美国人均GDP仍是中国的6.8倍。若我国GDP增速以6.9%的速度保持持续增长,经济总量将在12年左右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01272
8.200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练习84题(含答案)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年达到26.7http://www.yuloo.com/news/139537.html
9.700字说70年70年,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 9月23日将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的喜悦是沉甸甸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从1949年的2263.6亿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亿斤;年人均占有量翻了一番多,从400多斤增加到900多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进步,如果以千亿斤作为一个台阶https://www.news.cn/nzzt/109/index.htm
10.十年后,中国的经济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谈论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差距时,所使用的是按两国各自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其中,中国2007年GDP换算成美元大致是3.52万亿美元,美国则是13.65万亿美元,于是,美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的3.88倍。接下来,假如美国经济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5%,来自年均通胀率实现的GDP增长为颇为温和的1%,即按当年价格计算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98912532.html
11.分析与思考黄奇帆78个笔记(分析与思考)书评这种货币制度通常以M3、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失业率等作为“间接锚”,并不是完全的无锚制货币。从1970年开始,欧美、日本等大部分世界发达国家逐步采用了“主权信用货币制”,在实践中总体表现较好,货币的发行量与经济增量相匹配,保持了经济的健康增长和物价的稳定。但部分西方国家如美国在面临经济危机时,随意调整货币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969669/
12.头条文章根据公司20及21Q1财报及后续储备,但同时也考虑小芒电商费用增量,我们上调21-22年归母净利润(前值23.81亿/29.00亿),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25.79亿/32.65亿/39.27亿,同比30.1%/26.6%/20.3%,21-23年PE为45.5x/35.9x/29.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会员及流量增长不达预期,综艺影视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广告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63463315808668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