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公益行动”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携手中关村中科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是以公益为先、利用科技赋能、金融创新而设立的食品安全公益项目,致力于积极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政府监督监管,推动食安社会共治。大会发布《中国食品安全公益行动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十二条,《宣言》强调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倡导通过公益行动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与责任意识。此外,《宣言》力求通过社会公益项目,加强企业和消费者的互动,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共治。《宣言》全文如下:
二、数字化赋能。我们将推动数字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食品全链条的可追溯和产品真实性全过程的担保,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维护食品安全领域经济秩序。
三、全球化协作。我们倡导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食品安全治理,与各国共享信息与最佳实践,共同应对食品安全挑战,推动建立更为安全的国际食品市场和全球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强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全球协调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食品需求得到保障,确保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能够得到迅速有效地应对。
四、法治化监管。我们支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加强基于法治的执法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标准的严格执行,提升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我们支持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动各国加强食品质量检测和风险评估,建立全球协同的食品安全标准。
六、科教化普及。我们将重视科学研究与公众教育,增强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提高食品安全素养,推动参与意识、理性消费与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我们致力于营造友好的食品安全环境,鼓励社区建立食品安全自查机制,推动社会共治。
八、健康化饮食。我们促进各国人民树立健康饮食观念,推动均衡营养的食品安全政策,保障消费者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生活。确保所有人,特别是贫困和弱势群体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增加投资,改善食品的多样性和营养价值。
九、促进农村发展。我们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农村食品安全体系,帮助提升其食品生产能力与质量控制水平,促进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的稳定性。确保食品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以应对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干旱、洪水和其他灾害。加强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知识产权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十、尊重食品文化。我们尊重各国传统食品文化,结合现代科技与监管手段,传承与创新传统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十一、增强各方责任。我们呼吁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食品安全责任,确保食品产业链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推动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质量和品牌防伪溯源管理体系,落实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确保其产品符合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