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舌尖上的浪费有“法”治

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闭幕,这次会议审议了16部法律草案,其中8部都是第一次提请常委会审议。在这些法律中,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在审议过程中引起了许多委员和代表的积极讨论。

贴近日常生活,是此次修订反食品浪费法草案的一大特点。一日三餐,舌尖上的享受,随着餐桌上的美食越来越丰盛,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大家身边。

目前我国粮食的年总产量大约是1万3千亿斤,也就是每人每天将近3斤粮食,但是肉、禽、蛋、奶、酒等都是由粮食转化而来。一般来说,3到7斤的粮食才能转化成1斤的谷物食品。每年在我国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环节的粮食损失量约为700亿斤,而城市餐饮每年浪费食物达到了340至360亿斤,这还不包括居民平时在家的食物浪费,因此食品浪费问题不容忽视。

近几年来,从媒体的宣传到餐饮行业的自我监督,全社会逐渐开始重视食品浪费问题,但是真的到了餐桌上,各种浪费现象依然不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成升魁说:“没有人认为浪费是正确的,也没有人认为自己花钱去浪费,可是实际行动中,认识和意识跟行动是两张皮。现在看起来浪费食物不再是道德层面上的事,宣传教育现在看起来不够,必须通过法律来规范这样的行为。”

从2013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四次针对餐饮环节的食物浪费进行批示,尤其是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针对制止餐饮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袁杰说:“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呼吁运用法律手段要进行治理,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98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有关反对浪费的法律议案,建议118件。制定反食品浪费法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四级调研员李辉说:“食品浪费是全球性问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到2030年使零售和消费环节的全球人均粮食浪费减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目前像欧盟、法国、意大利、日本都制定了法律,专门反对食品浪费,这些国家的立法为我国立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为了解决这个既迫在眉睫,又事关长远的问题,加速立法是此次反食品浪费法制定的另一大特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说:“针对实践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餐饮环节为切入点,聚焦食品消费销售环节,围绕公务用餐、单位食堂、学校用餐、宴席用餐等浪费的重点环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来作出规范,着力解决舌尖上的浪费。”

针对具体问题、热点问题,用法律条文作出规范是此次反食品浪费法制定的第三个特点。草案中,首先明确的就是食品浪费的定义“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各类主体的要求上,草案在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对反食品浪费工作领导的同时,首先提到了对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务活动用餐管理。强调公务活动用餐应当推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用餐数量和形式。

而要解决大众餐饮的浪费问题,草案对餐饮服务提供者,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包括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服务人员培训内容,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提供团体用餐服务按照用餐人数科学合理配置菜品、主食,在菜单上标注食品份量、规格、建议消费人数等内容。

在现实中,记者也观察到,一些餐饮场所,尽管已经设置了提醒、标示等不少防止浪费的环节,甚至用浪费罚款的方法来提醒,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此,此次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中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王青斌说:“在过去,这样的行为到底合不合法是有争议的,而通过反食品浪费法,肯定了这个做法是有法律依据的,这也是现在立法里边比较多的社会共治思路。”

然而,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虽然支持用法律手段来约束可能出现的餐饮浪费行为,但是对于餐饮服务者如何对消费者收取浪费食品的处理费用,还有不少困惑的地方。如何保证草案的可执行性和长效机制,也是此次反食品浪费法在起草时就考虑到的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袁杰说:“我们是32条,比较有针对性,但是也有很大的空间,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风俗习惯不同,根据各个不同的地区,它自己的特点怎么样来治理餐饮浪费,各省、各地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一些规定,这个在草案里也是留有余地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说:“餐饮浪费,它这个涉及面是很广的,草案坚持规范和引导并重,在约束公务用餐、规范餐饮服务提供者服务行为的同时,对个人、家庭主要还是注重法律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倡导大家要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养成理性消费,防止浪费的良好生活习惯。”

在整部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中,明确处罚的条款并不多,但是其中一条针对的不是餐饮服务提供者,而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如果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等节目或音视频信息,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整部反食品浪费法草案,虽然只有32条,但是对食品浪费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和要求,既明确了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也对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袁杰说:“这一次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就是要发挥立法的统领性作用,对各个环节、各个主体防止食品浪费作出一些制度性的安排,规定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作、行业引导、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的反食品浪费社会共治机制,要通过这部法律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既要重视粮食生产,也要防止食品浪费,特别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我们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需要通过立法整治浪费行为,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即将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这部法律贴近民众生活,立法针对性强,立法速度快,而且也考虑到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长效性。这部法律在告诫我们“舌尖莫任性”的同时,其实更是在倡导一种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作者:中国法治出版社,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http://product.dangdang.com/29824624.html
2.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将二审:增强相关收费规定可操作性原标题: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将二审:增强相关收费规定可操作性 中新网4月22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今日举行记者会,发言人臧铁伟介绍立法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臧铁伟透露,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拟完善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相应费用的规定,增强可操作性。 https://news.sina.cn/2021-04-22/detail-ikmxzfmk8293617.d.html
3.反食品浪费法什么时候实施政策解读反食品浪费法于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九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从而制定的。食品浪费是指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废弃,因不合理利用导致https://www.110ask.com/zhengce/15080877346650506874.html
4.西班牙出台新法反浪费——中国青年网【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西班牙最新规定来了:即使食物“颜值低”,商家也不能随意浪费或丢弃。西班牙《阿贝赛报》近日援引西班牙第一部《反食品浪费法》十大要点报道称,西班牙内阁会议本周批准的这部法律试图减少从生产到消费等环节中的食品浪费现象。未来对不遵守规定者将处以最高15万欧元(约合112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youth.cn/shrgch/202110/t20211014_13260366.htm
5.法治新闻回顾2021年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正式施行。《反食品浪费法》明确了党政机关、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业协会、新闻媒体、消费者等各方的权责,提出倡导合理消费理念、推广小份餐、科学设置食品保质期、超量点餐提醒、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等反食品浪费合力共治举措,明确了违反反食品浪费法定要求的法律责任。该法的颁布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13622999384097
6.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中国食品核心提示: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积极倡导社会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依法纠正、查处了多起经营者餐饮浪费的违法行为,现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家、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全市市场https://news.foodmate.net/2024/12/706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