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市面上的包装饮用水可谓名目繁多:饮用天然水、饮用矿物质水、蒸馏水、矿泉水、纯净水……各种各样的饮用水名称令人挑花眼。随着2016年1月1日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下称“新国标”)的实施,饮用水名称混乱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1月6日,记者走访市区几家大型
7月26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第14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组织抽检878批次12类食品,不合格样品15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兽药残留等。6批次食品检出防腐剂超标不合格产品中,有6批次食品检出防腐剂超标,分别为淮阴区谢乃立百货店销售的标称宝应县绿扬食品有
11月7日,江西省食药监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报了9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检出菌落总数、铜绿假单胞菌等微生物污染超标、过氧化值超标等。不合格产品中,有5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其中3批次饮用水检出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萍乡孽龙洞山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的孽龙洞山泉水(生
饮用水检出致病菌、肉制品检出重金属超标……5月24日,江西省食药监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信息,通报了9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3批次肉制品不合格,6批次饮用水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分别为重金属、亚硝酸超标,检出致病菌。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抽检发现6批次饮用水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均为检出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
5月7日晚,浙江省卫生厅、省质监局发出《关于瓶装饮用天然水地方标准有关情况的说明》。说明指出,在国家包装饮用水通用安全标准出台之前,浙江省继续按照国标地标并行、就高标准原则执行。5月7日晚,浙江省卫生厅、省质监局发出《关于瓶装饮用天然水地方标准有关情况的说明》。一、包装饮用水国家
9月25日,宜昌市食药监局官网发布抽检信息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市局近期组织抽检豆制品、蜂产品、糕点、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饮料、粮食加工品等6类68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58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
12月4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近期该局组织抽检了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蜂产品、食用农产品17大类食品811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21批次,涉及
各有关单位、有关专家:根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下发的中仪协[2017]023号《关于同意“单增李斯特氏菌免疫胶体金快检卡”等10项团体标准立项的批复》,《粮食农残速测试剂盒》、《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快速检测系统》被列入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立项项目,现已完成该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
昨日,广东省质监局发布23类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抽样检验情况,其中发现1款桶装矿泉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过多饮用会引起腹泻。此外还有1批次茶叶检出稀土超标。在对50批次的饮用水抽查中发现,11批次饮用水内在质量不合格,其中10批次产品都是菌落总数不合格。1批次产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这款产品为标
据湖北省食药监局消息,近期,该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调味品、糕点、饮料、酒类、方便食品、罐头、饼干和保健食品等9类食品304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8批次,涉及粮食加工品、饮料、酒类、饼干、保健食品5大类。不合格名单显示,不合格酒类共有2批次,分别为武汉武商超市管理有限公司农科城店销售襄阳市
据河北省食药监局通报,近期,该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饮料、罐头、速冻食品、糖果制品、水果制品等6类食品31批次样品,6批次饮料检出不合格,涉及铜绿假单胞菌、大肠菌群等指标。通报显示,6批次不合格产品中饮用水占了5批次,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包括:保定冠宁饮品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冠宁山泉天然弱碱性
1月7日,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1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本次监督抽检信息涉及5大类食品,包括: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饮料、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共计314批次,其中合格309批次,不合格5批次,本次抽检合格率98.4%。不合格样品为餐饮食品1批次、食用农产品2批次、饮料
假单胞菌属细菌是一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本属细菌种类很多,可达200余种,鼻疽假单胞菌肺炎是由鼻疽假单胞菌所引起的马、骡、驴等单蹄动物较为多发的下呼吸道急性或慢性炎症,人因接触病畜发生感染。急性者1~2周死亡,慢性者经久不愈。鼻疽假单胞菌是两端钝圆、细长,稍弯曲棒状的革兰阴性杆菌,为鼻疽假单
1.一般治疗病人需隔离。分泌物、排泄物及换药的敷料纱布应彻底消毒。对急性感染者应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慢性化脓灶应切开引流,但需避免感染扩散。2.抗菌治疗磺胺类、四环素、氯霉素和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疗效。磺胺嘧啶疗效良好。一般推荐链霉素与磺胺嘧啶或四环素联合应用,直至症状消失。近
可从伤口、痰、胸水、尿和血液中分离出来,也可从血库存在中分离出。可在冰箱储存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中繁殖,而且自溶后释放内毒素。其内毒素的磷脂部分,可导致输血后不可逆的休克。
中文名称假单胞菌外毒素英文名称pseudomonasexotoxin;PE定义抗体导向治疗中常用的一种细菌毒素,为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的一种分子量为66×103的单链多肽。能诱导鼠胸腺细胞转化,其刺激作用需要辅助细胞的处理及提呈等。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治
绿针假单胞菌,形态特征为菌体为杆状,0.3μm~0.8μm×1.0μm~1.1μm,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单极生鞭毛,能运动。菌体为杆状,0.3μm~0.8μm×1.0μm~1.1μm,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单极生鞭毛,能运动。在KMB培养基上培养24h后可形成1.2mm菌落,菌落可
假单胞菌为直或稍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无核细菌,以极生鞭毛运动,不形成芽孢,化能有机营养,严格好氧,呼吸代谢,从不发酵。有些株产生荧光色素或(和)红、蓝、黄、绿等水溶性色素。氧化酶和触酶均为阳性(除少数菌株外)。蓝绿色或荧光色菌落,有生姜味。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水、食物和空气
类鼻疽假单胞菌(P.pseudomallei)又名惠特莫尔氏假单胞菌,为革兰阴性、两端浓染短杆菌,存在于土壤中,在东南亚及澳洲多见,常寄居水和土壤中,能经创伤引起人的类鼻疽和感染马、牛、绵羊、猪、狗、猫等动物。与鼻疽假单胞菌有共同抗原,鼻疽菌素试验能产生交叉反应。
类鼻疽假单细胞菌本病病原体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pseudomallei),本菌被Whitmori和Krishnaswami确定。因其形态与培养特性类似鼻疽杆菌,血清学上又有明显交叉,将其命名为类鼻疽杆菌(Pseudomonaspsedomallei),后又将其改名为类鼻
本菌含有两种主要抗原,一为特异性耐热多糖抗原,另一为与鼻疽杆菌相同的不耐热蛋白质共同抗原;其次还有鞭毛抗原。根据其不耐热抗原的有无,又可分为两个血清型:Ⅰ型菌具有耐热和不耐热两种抗原,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Ⅱ型菌只有耐热抗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非洲地区。类鼻疽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在粪便
在血平板上经24小时培养呈细小菌落,48小时后菌落增大至中等大小,灰黄色,外形似车轮状或菊花样。菌落周围呈半溶血状态。在液体培养中,初为混浊生长,后形成皱褶菌膜。在麦康凯平板上为分解乳糖的红色菌落;在SS平板上生长不良;在含2%和3%NaCl营养琼脂平板上不生长。所有生长菌落的平板均有浓烈的异味
假单胞菌属,专性需氧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有荚膜杆菌,呈杆状或略弯。菌体大小(0.5~1)×(1.5~4)微米。具端鞭毛,能运动。有些株产生荧光色素或(和)红、蓝、黄、绿等水溶性色素,不发酵糖类。大多数菌的适温为30℃。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58~70%。存在于土壤、淡水、海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