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定反食品浪费法感悟体会心得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虽然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肉、蛋、奶等食品供应充足,但也要看到,我国山地多、平地少,农用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宜林地多、宜农地少,粮食中长期供求仍呈紧平衡态势。节约粮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倡导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粮食浪费问题仍令人触目惊心。据测算,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每
2、年达700亿斤以上,相当于两亿人1年的口粮。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反食品浪费是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破解土地资源约束瓶颈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的必然要求。解决食品浪费问题,既涉及经济活动中多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也涉及社会生活中消费习惯的改变,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反食品浪费需要“减量”,但又不仅仅是“减量”,既需要采取“光盘行动”,也需要促进生产方式向更加绿色转变。同时,还应提倡简约适度的生活理念,采取人人可参与的行动方案,建立严格监管的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