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效率更重要的,是服务思维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服务。比如,政府提供军事、教育、司法、治安等服务。再比如,通信、运输、银行、公用事业等用来支撑其他服务的基础性服务。

但要注意,产品仅是载体,不是最终目的。所以,服务主导型的逻辑是:一切要围绕着用户为中心。

3.思维的转变决定了方法的变革

一直以来,星巴克的服务模式都是通过把烘焙好的咖啡配送到各门店,用户下单后现场打磨制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星巴克继任者CEO霍华德·舒尔茨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烘焙好的咖啡豆集中打磨成咖啡粉,配送到门店进行冲饮。这样,不仅缩短了流程,还可以发挥机器的规模效应。

2000年前后,星巴克重新恢复配送咖啡豆到门店。因为,咖啡豆在打磨的过程中会释放一种香气,这是咖啡店服务体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就是一切从顾客的角度出发。

我们需要围绕顾客的体验来设计服务,而不是一味的提高效率或者降低成本,这就是服务主导型的逻辑带来的思维转变,它同样会引发整体方法的变革。

二、服务创新的四个视角

1.网络视角

①低成本网络

案例1:联邦快递

后来,联邦快递通过全美网络转运中心孟菲斯,实现了这一想法。如今,它已覆盖全世界200多个国家。

同时,这样的低成本网络具有非常强的可扩展性。若我们想追加服务某城市,只需链接到孟菲斯即可。因此,我们要从自身网络结构角度去寻求更低成本的网络。

亚马逊真正关心的是不变的东西,即人们永远希望以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速度,拿到更好的商品。因此,我们需要还原到如何给用户创造价值来思考创新。

④线上还是线下

这些年,线上平台有很强的竞争力,对线下实体店造成很多冲击。

对用户而言,在线上,会有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产品信息与用户点评。同时,线上不需要很多实体员工,成本低,商品定价也低。这是线上的优势。

之所以现在实体店还未消亡,是因为线下的实体体验感,可以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互,这是线上无法替代的。

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我认为有3大创新趋势。

第一,线下向线上靠拢。

多年前,谷歌所倡导的googleglass是可以增强现实的眼镜。戴上这个眼镜,可以自动捕获餐厅的大众点评信息到镜片上,即将线上信息抓取下来叠加到线下真实场景上。

第二,线上线下融合。

但当智能手机可以和实体店传感器通讯装置自动完成通讯时,企业就可以感知顾客的到达,进一步获取用户的消费行为偏好等信息,这样就可以做定制化推荐。

比如,将显示器制作成一个窗户,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窗户看到海景,还能听到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若厌烦海景,可以随时切换成其他类型的风光。

随着显示技术不断,可以让很多实体场景嵌入装置,将虚拟信息呈现出来,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线下场景氛围。

再比如,苏宁易购和其线下店构成线上线下直接融合,线上线下同价,实体店变成了产品的体验中心。类似的还有美国的一家服装店,通过线上订购、预约线下店进行量体裁衣,提供定制化服务。

第三,线上向线下靠拢。

美国有一款《第二人生》的游戏,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角色、衣服、房子、家具、职业等。

2012年,我们模拟了线下购物的社交场景。两个学生在不同房间里分别扮演对应的虚拟人物,在虚拟购物空间里一起购物,并实时进行语音交互。

在现实中,用户在线下与朋友一起购物是快乐的,大家可以相互鼓励、评头论足,但线上购物比较孤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大幅提升线上购物体验。

2.资源视角

①让信息成为资产

多年前,我与UPS(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的大中华区负责人交流时,我当时问他:UPS虽然是国际物流和快递标杆企业,但是使用成本比较高,如何让中国零散的中小企业成为你的客户?

他说:李老师,我给你举个例子,UPS在服务中国某中小珠宝首饰制造商时,发现其需求是想快速开拓欧美海外市场。于是,UPS将其在欧洲和美国的上百万客户信息共享给它,并提供覆盖全球跨境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用户的偏好。但大数据也有一个天然的致命缺陷:无法超越顾客。

因为现在分析的数据都是已发生事情的记录,若连顾客都不知道下一代产品和服务是什么,大数据也不会知道。

以前,拉斯维加斯赌场里的老虎机都是用钱换钢镚儿。到了2000年前后,用户需要先办酒店储值卡并存钱,插卡后才能玩老虎机。若用户赢了,机器会模拟钱币叮当的声音,并改变卡里的数字。

当女士玩了一下午的老虎机,由于没赢几把心情不好。这时大堂经理会送这位女士一份免费的自助海鲜大餐。当她吃完后会一举忘掉下午输钱的苦恼,继续回去输钱。

通过插卡的信息系统,可以协助服务管理者实时观察每个用户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给服务管理者在中间干预用户的机会,也会在出现异常状况时及时响应、提前判断。

②将优势转化为市场

当亚马逊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存储能力或运算能力超出其自身电商的业务需求,就可以将其独立出来变成全新的业务板块——亚马逊的云服务(AWS)。

如今,亚马逊的云服务给集团带来的利益,占整个公司的25%-30%。

在已有的业务板块中,要想做好业务,需要建设各环节的能力。但当某一环节能力超越自身需求时,不妨将其拆分出来形成全新的市场机会。这就是优势转化思维。

③资源共享不是伪命题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大量的闲置资源可以被共享。比如Uber的业务范围在不断形成自然地延伸,既可以共享出行,又可以帮人送货,还可以协助送餐。

Uber延伸的业务正是其传统的专车业务,利用原有信息系统供需匹配,通过智能化算法完成更好的调度。

3.需要视角

①从需要到需求

作为服务管理者,可能经常关心的是需求。需求的本质是需要。对比需求和需要,判断商业价值非常关键的指标是“高频入口”。如今,买菜做饭已成为每天都发生的高频事件,其商业价值不容忽视。

需要转化成需求,中间有个动机和选择的过程。若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挖掘人的所有需要和需求,会受到个人偏好、当下情绪、社交推荐等影响。

本质上讲,社区团购是社交推荐的极致发挥。通过对比各服务提供商在价格、口碑、可靠性等若干方面的表现,用户再做出最终选择。

②从满意到惊喜

第一个要素,可靠性。当我们遇到极端天气时,航班经常会被延误和取消。因此,对比航空和高铁,显然高铁的服务可靠性会更好。可靠性就是高铁服务的重要竞争优势。

很多人认为海底捞的服务非常好,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海底捞一线人员的响应性。当餐厅发生服务问题时,一线服务员拥有免单权。免单权背后的逻辑就是提高响应性。

第三个要素,保证性。保证性,即企业服务是否让人放心且有保证。为了让用户吃得放心,肯德基、麦当劳的餐盘下会铺着一张纸,纸上会印着炸制食品用的油的购买渠道、控制温度、报废流程等。

第四个要素,移情性。移情性,指的就是共情,即能否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比如在航空服务中,当我们开灯看书后睡着了,空姐会帮助关灯,利于你休息。这就是典型的移情性。

第五个要素,有形性。服务很多时候是无形的。比如坐地铁的本质是位移,但车站中的灯箱美观度、通道宽敞性、座椅舒适度都会影响用户心情,也会影响用户的服务体验。

每个人享受服务前会先产生对服务的期望值,当用户真正体验服务后,会产生对服务的感知水平。

当用户感知的服务超过期望的服务水平时,叫做质量惊喜。反之,则是服务失败。满意和不满意,是比较得来的,而不是一个绝对值。

面对这个不等式,作为一个服务管理者,我们希望用户对于服务的感知水平越高越好。若用户对服务水平期望越低,顾客就不会选择你了。因此,最佳的状态是让用户对服务期望略低于他对服务的感知。

对于用户没有体验过的服务,若定价很高,还是会有很多人去享受该服务,且认为这个服务值得体验。

③请“上帝”参与设计

请上帝参与设计,也就是如何了解用户的需要。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机场,我看到了类似体育场看台的绿色休息区。在漂亮的灯箱休息区中,还有用茶壶和茶杯的形状做成的桌子。

在登机口处,机场设置了多个长桌,每个座位面前都有一个电源插座,便于用户充电。机场还配置了图书馆,图书馆中的灯光都是柔和的,并在每个座位前配置iPad。

因为荷兰的外号是“海上马车夫”,在荷兰皇家博物馆机场分馆中,会有一个木制的三桅大帆船供游客观赏。

在帆船周边还有三面墙的商品,画着男士头像的墙摆的全是雪茄,画着女士头像的墙摆的全是巧克力。这样可以调动用户强烈的消费动机,使其感觉消费的是历史和文化。

当用户迷茫时,工作人员会用三行场景小贴画调动用户兴趣,用户可以将贴纸撕下粘到合适的位置。于是,贴纸就成为了用户需求调查问卷的重要工具,这也是真正超越用户的工具。

机场通过两个阶段完成了用户需求的调查。第一阶段,给用户一支笔,让用户自己设计。第二阶段,用三行小贴画的丰富场景来启发、突破用户的思维限制,构建一个全新的机场。

如今,在创新创业领域,“设计思维”是非常关键的概念。设计思维的核心理念分为三个部分:商业空间、技术空间和人的空间。

这三个部分的交集处就是体验。体验,才是创新的空间。在商业和技术上都可行,又能满足人们渴望的全新体验,就是设计思维。

国际上两大主流权威的设计思维流派是:德尔夫特模型;斯坦福模型。

德尔夫特模型的核心逻辑是:不直接从旧产品思考新产品的样子,而是向上挖掘互动层级,看产品和人的互动背景。

当完成这一系列的创新解构后,再去探讨未来的环境下产品和人的互动模式。当全新的互动模式设计出来后,产品也就出来了。

斯坦福模型的核心逻辑是将创新分成六个步骤,共情、定义、设想、原型、测试、实施。

假设后几步是快速迭代、反馈快速的原型逻辑,其最核心的是第一步——共情。

斯坦福的设计思维有完整的工具:共情地图。在共情地图中的中间有一个小人,就是共情的顾客。他的每个器官对应的空白区就是每个感官的思维。

然后通过头脑风暴小团队的讨论,假想自己是顾客,将所见、所听、所想等各方面写下来,来总结其痛点和渴望。

4.文化视角

直到今天,西南航空在全美航空客运市场占有率第一,连续几十年盈利,且客户服务水平超高。

之所以西南航空能做到这一切,核心要回溯到其组织文化:如果你能够帮助你的乘客享受准时、低票价、美好的飞行旅程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乘客就是你最忠诚的顾客。

很多服务业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只有真正落实到企业战略和运营中,才能让文化产生效益,让文化得到用户认可。

在员工招聘需求中,西南航空将“幽默感”明确其中。因为用户的乘机体验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有趣探索。

三、服务设计和创新的原理、方法

1.原体验

现在的环境充满了工业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不断地想回溯原始状态,这种体验定义为原体验。

①原产地

这个哈密瓜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而是必须在它还是小瓜苗时购买认领,且会有一个摄像头盯着这个瓜的生长。用户可以随时在远程看到自己的瓜长成什么样。

当我们坚信看到的商品就是来自于源头产地,对过程了解得也很清楚,就建立了非常独特的原体验。

②原文化

中国大量的文化被挖掘出来,比如茶文化,现在又重新被大众认知、体验。

③原工艺

有一次,我在青岛啤酒博物馆中看到一百年前的啤酒的生产流程(如何罐装、如何清洗、如何酿造)。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些原始场景,甚至是当年的设备的时候,你会对这个品牌产生很强的信心、好奇感以及独特的品牌认知。

④原记忆

很多人看到印刷着“为人民服务”的杯子,都会产生某一个时代的重新回忆。

同样,长沙的文和友就是按照七十年代的老长沙街区改造出来的。在文和友吃饭,体验的就是穿越几十年前的状态。这不仅是好奇,背后还有非常强大的心理学原理(兰格实验)做支撑。

⑤原基因

当我们看到优美的风景,会感到非常舒适。当我们听到森林、海浪的声音,会觉得有助于睡眠。其实,这是在人们深层次的基因层带来的愉悦感。

⑥原材料

五个橙子或其它果汁品牌,让用户能看到橙子的原始状态,大幅度降低服务业的“感知风险”(让用户觉得确实是鲜榨的)。

2.再设计

再设计,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叫已知事物的陌生化。

我们常用的卫生纸基本都是圆卷的,而设计师的核心想法是方卷卫生纸不容易拽,提醒用户节约用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太多东西都已司空见惯,想象不到其变化模式。所以,不妨将其陌生化,重新思考它还能做到什么。

商业亦是如此。比如一个考试平台,发现很多用户在用在线考试,但活跃度不好。因为大家认为考试是要集体进行的。于是,他们重新设计将其变为轻量化学习,结果大幅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并有实际效果。

3.多样化

日本有家非常有名的茑屋书店,他们会按照场景将实体商品、书籍、音乐、DVD等各要素来摆设,带给用户多样化的体验。用户不仅是买书,还可以围绕主题体验各个实物,并付费购买。

THE END
1.节约用水是伪命题吧标 题: 节约用水是伪命题吧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an 4 14:39:13 2020), 站内 地球上的https://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Science/370653
2.有趣,是一个伪信仰,伪命题。我有个大学同学更可爱,她是不节约会死星人。但她把节约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比如有一次我们一起玩,都很渴了,前面有卖新鲜椰子的,她就说,好渴啊,好想买一个椰子。但是如果这个椰子超过5块钱,我就没那么渴了。 有趣比有钱更重要。有趣比省钱更重要,这就是我的价值观。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367219563%3F%26
3.“价格透明”是汽车电商唯一出路,这条路应该怎么走?洞见有没有可能,汽车电商真是伪命题? 这里首先要重申文章开始时说到的一个观点,汽车电商难做的第一个原因,是汽车电商不能扩大市场规模。而做好汽车电商必须建立完善的透明价格体系,又要求主机厂摊薄销售利润,改变与经销商的合作模式。 也就是说,汽车电商不仅不能扩大市场规模,而且又要求主机厂这个最大的参与主体割肉。http://www.cheyun.com/content/10745
4.探寻你分心的原因,学会控制注意力的方法丨《注意力曲线》读书笔记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产出是伪命题 利用碎片化时间一直被视为节约时间高效产出的重要手段。但从注意力曲线的角度来看,短期刺激引发的注意力效果是低下的。 首先,碎片化时间的环境是复杂的。你可能正在等公交地铁、开会间隙、等待咖啡,你想利用这些时间有所产出是非常困难的。这些时候刺激水平不足,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尝试https://sspai.com/post/46025
5.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中美差距及走向最新章节王宏广著第1节 “中等收入陷阱”不是伪命题 “中等收入陷阱”是偶然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我们研究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客观存在的,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由经济结构、创新能力、消费水平、国家治理能力等综合因素决定的。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与内涵 从2002年开始,国内外广泛兴起关于“拉美化”和“拉美病”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1707262/39.html
6.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方向道路实现形式17、为什么说中国的“三农”问题是个伪命题? - 马格宁思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3586063 18、商榷“三农专家”陈锡文、温铁军、贺雪峰等 - 马格宁思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6777347 19、为什么中国第二农业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 ——北大荒农垦集团 - 马格宁思的http://www.wyzxwk.com/Article/sannong/2022/08/460796.html
7.陆健《路过》(诗集)对文字的使用也要提倡节约 脸写在生活上 在一棵名叫“庄子”的树下 审读研究生论文 喜剧之夜 影子人 怎么听都有点假 三维空间 “害群之马” 怒向丰县 和程维《黄昏驾驶员》一首 挂云 这些天是哪些天 心里伸出一只手 站在没有的立场上 一双老花眼在动物园偶遇一些词 https://www.yzs.com/zhgshr/lujian/18256.html
8.算法行业真相技术驱动是伪命题 我之前在的公司就是成天号称自己是技术驱动、数据驱动。但不客气地说,这个词在中国几乎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技术驱动很难,并且也不挣钱。 即使是著名的达摩院这样的机构,也要承担着盈利的压力,连阿里旗下的研究机构都是如此,其他的机构更是可想而知。现在的所谓人工智能以及各种智能算法的技术,很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920183/article/details/114275170
9.环保经验主义的几个典型伪命题从1996年到2019年,认识该规定的环保工作者也有23年的历史了,烙印在头脑里的规定是不是代代相传呢?一个貌似很有道理却不太科学的惯例,始终也是一个伪命题。 五、检出限低于标准,结果为未检出“一定达标” 随着锅炉标准的修订,颗粒物的排放标准一严再严,从80mg/m3到50mg/m3,一直到20mg/m3。标准越来越严,这http://wx.h2o-china.com/news/291979.html
10.垃圾分类的意义和目的——我们这么费时费力费钱做到底为了啥说到这里,马上就会有人出来反对了,说“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增长”,垃圾量怎么可能降下来?这是纯粹是一个“伪命题”、是“乌托邦”! 是的,如果没有对垃圾进行有效的管理或者治理,任由其发展,只被动的当“垃圾的搬运工”,毫无疑问,垃圾产生量只能是上升的,是不可能减少,而且上升的速度还不低!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控https://huanbao.in-en.com/html/huanbao-2371482.shtml
11.2017.12.30地产社群经营典范——阿那亚谈小镇百分之八十会谈文旅,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就会谈产业,似乎是个递进而升级的逻辑,实则不过是难易的差别,做文旅已是大比例的失败,由地产商转向产业运营商更是难上加难,侥幸有一两个做成功,复制又是个伪命题,产业资源有极强的地域属性,不是说复制就能复制的。其实小镇的关键不在乡村的品味而在城市的人口,人口才https://www.jianshu.com/p/31cbf2561786
12.我们的家风和校风(精选15篇)科学也是素质,但常常陷入各种恐慌,关于食品安全、血液安全,关于各式各样的不安全,但是有一些恐慌是伪命题,如果你真的懂科学,不会陷落于一种因为愚昧而产生的伪命题恐慌。如果我们连个说明书都不会看,如果有一些科学审慎的培养分析,最后会陷入一种人云亦云的,哪怕他的数学成绩不及格,这件事情并不管他是否信任科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x1vkj4q.html
13.来个伪命题,大耳一定要上平衡,单端不能听?因为像音箱一样左右正负是普通 单端负极共线是节约成本 可以听 就像别野可以住 公寓也可以住一样 http://www2.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8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