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双减”改革落地见效,江西做了哪些事儿?凤凰网江西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芳)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推进“双减”改革落地见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江西省敢于直面“双减”工作中的“硬骨头”,扎实推进、科学攻坚——率全国之首出台“跨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工作指南”,夯实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红线……以创新疏通“堵点”,以良心回应“痛点”,诸多做法被教育部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据教育部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江西有97.3%的校长、95.7%的教师、95.2%的学生、85.6%的家长赞同“双减”政策。近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主要负责同志对江西进行了实地调研。

聚焦体制机制,汇聚“双减”工作强大合力

“目前,全省‘双减’工作机制逐渐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上下贯通、一体推进的工作态势已经形成。”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程裕秋介绍道,江西围绕“双减”特别是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加快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实现了政策制度体系从“基本空白”到“逐渐健全”。

江西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双减”意见的若干措施,把“双减”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深改委会议等多次研究部署、高位推动,并专门成立由21家省直单位组成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汇聚起“双减”工作的强大合力。

如何有效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省教育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等13个省直单位制定出台全省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办法,对校外培训监管内容、方式、责任和处置机制等,作出系统谋划、整体部署和明确规定;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意见、从业人员管理细则、预收费监管暂行办法、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和校外培训机构年度检查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有效规范了全省校外培训行为和秩序。

不仅如此,江西还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江西省校外教育培训跨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工作指南(试行)》,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先后有6个省份学习借鉴,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江西的《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健全校外培训治理机制》还被教育部选树为校外培训治理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

聚焦分工细化,压紧压实校外培训治理责任

校外培训治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从发展失范到治理取得成效,需要多个部门凝心聚力,形成合力。

江西组织省教育厅、公安厅、消防救援总队等省直单位及省市县“双减”办人员到全省11个地市督促、指导,建立起“分片包干”责任机制。2023年,累计明查暗访培训机构70余个,开展座谈22场,督促整改问题130余个。

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将“双减”列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纳入省委专项督查和市县政府综合考核,有力推动校外培训治理各项任务要求落地见效。

压实社会责任,加强舆论引导。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政策宣传,制作推送“双减”监管系列短视频,开展“双减”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吸引近100万群众参与。

聚焦常态化治乱,深入规范资金资质监管

“双减”实施之前,校外违规培训行为乱象丛生,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

江西聚焦减负治乱、重拳出击,实施跨部门联合监管执法,推进“一县一专班”,按照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执法,净化校外培训市场。持续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落实政府指导价,维护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常态化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治理,营造良好培训秩序。全面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出台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对全省约5600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资质进行重新审核登记,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价格每半年监测一次。

“截至目前,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由3082家压减至5家,压减率达99.8%;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200余起,退还学费200多万元。”省教育厅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处长戴乐旺表示。

聚焦安全稳定,恪守校外培训治理“红线”

江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高度重视校外培训安全治理,多措并举提升维护校外培训安全稳定能力,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校外培训机构安全标准,把安全条件作为校外培训机构资质审批的重要前提,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安全底线要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暂行办法、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和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细则等,进一步明确培训机构的安全标准要求。同时,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校外培训安全治理专项行动,通过机构自查、县级检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确保培训机构把各项安全标准和要求落到实处。

目前,各培训机构基本配备了保安,配置了安防器材“八小件”,安装了智慧消防物联网智能终端,建立了从业人员准入常态化查询机制,预收费资金全流程监管比例达到近100%,校外培训机构资金安全、场所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23年11月14日,《江西省全力维护校外培训工作安全稳定》经验案例又被教育部选树为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张张靓丽的成绩单,打赢了“双减”攻坚战,更赢得了百姓的心。

聚焦提质增效,努力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空气炮、神奇的水、关于声音那点事……日前,在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江西省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交流会上一场“科学真好玩”实验表演激发了现场众多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双减”不仅要对乱象治理“长牙齿”,更要对短板补齐“磨利器”。

在不断挖掘、完善校内教育资源的同时,江西还积极统筹社会科学教育资源,特别是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力量,为中小学生搭建线上线下科学教育资源平台,比如,依托省科技馆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参加“科技一日游”“科学真好玩”实验表演秀等科学体验教育活动。

江西省科技馆馆长熊春龙告诉记者,江西省科技馆已经成为全省青少年的网红打卡地,2023年进馆参观体验突破260万人次。

“接下来,江西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依法监管、规范经营’的总体思路和‘巩固、深化、提升、防风险’的工作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锚定‘双减’改革三年阶段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吴永明表示。

THE END
1.不断促进林粮增产江西全力打造“赣鄱森林粮库”杨皓表示,下一步,江西林业部门将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围绕“多渠道、全链式、集群化、全方位”,持续加快森林食品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促进林粮增产、林农增收、林区繁荣,为高水平打造“赣鄱森林粮库”、高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https://mip.yongjie66.com/post/15769.html
2.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尊重粮食,就是尊重自我。参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培养良好的现代生活习惯实现的,这不仅是个人节俭意识的体现,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折射,更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提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标语时时刻刻都在警醒我们应该节约粮食,学会尊重,尊重粮食,尊重自我。 http://www.jxcsedu.com/info/1667/12978.htm
3.江西信丰县正平镇:节俭润童心惜粮我先行地方新闻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 陈丽苹、肖美良)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正平镇庙下村童心港湾开展了以“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伊始,童伴妈妈给小朋友们播放了粮食安全宣传视频,引导孩子们意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让孩子们认识到每一粒粮食的珍贵。随后,童伴妈妈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古诗《悯http://df.youth.cn/msrd/202412/t20241229_15740643.htm
4.餐饮节约反对浪费相关法规汇总20240709更新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相关工作的通知 (晋市监函[2023]232号)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山西省反食品浪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晋发改资环发〔2023〕403号)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共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方案的通知 (晋发改http://www.shijieshipin.com/mobile/zhengce/show-5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