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为啥没外国粮食便宜?不想受制于人,还要破解3个难题水稻大豆玉米种植小麦农产品农业农村部

2022年,一边是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粮食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一边是我国饲粮(玉米、大豆)相对于主粮(小麦、水稻)对外依赖更为严重

2022年大豆仍然是占比最大的进口品种,虽然玉米、大豆等饲粮进口数量正在减少,但本年度11月份进口粮食1083.6万吨,比10月份增长43%,其中大豆进口增长78%。

在小麦、水稻和玉米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我国大豆市场行情却是一跌再跌,当前主流价格已经跌破2.7元/斤,其中最主要一个因素,就是受进口大豆的影响。

近年来,无论是大豆还是玉米,每年的进口份额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这些进口大豆玉米,都是拉低国产大豆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西方国家的玉米大豆经过长途跋涉运到我国之后,价格依然低于国产价格?和国产粮价相比,外国的粮食价格为啥如此便宜?

提高粮食竞争力,需要破解3个难题

①降不下来的种植成本

和欧美国家大农场种粮模式相比,我国粮食种植依然以小农户种植模式为主,当10000亩粮食种植只需要5个劳动力时,和5个劳动力管理10亩粮食的费用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当劳动成本成为仅次于种植成本的当下,我们种植出来的粮食,就存在着先天高成本方面的“缺陷”。

但在农村劳动人口密集型的我国,虽然也在尝试土地流转,但空闲出来的劳动力不能得到妥善安排,依然是制约土地流转进程的主要因素。

佰秀农业认为和规模种植相比,小农户种植成本高,不仅体现在劳动力上,还体现在农资、农机和农技规模使用和零星使用的费用差异上。

这些都是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②无法比拟的种植优势

以玉米、大豆举例,欧美国家在规模种植的基础上,采取的是转基因种植法,在减少草害和虫害带来的潜在减产威胁后,由此节约下来的除草治虫费用,也是形成价格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不仅是因为价格便宜,出油率高也是主要因素之一,这也是国产大豆存在的硬伤之一。

③农业机械化的差距

据美国农场主罗杰·科恩介绍,他们农场的播种设备,他们父子俩每天能播种近千亩的大豆面积,而大豆收获时,仅一台收割机,2小时即可完成1200亩的作业。

破解国外低粮价“困局”,需做好3方面应对

①藏粮于技

藏粮于技,中国农民在泱泱大国的广袤土地上,以科技为笔,为这道难题写下答案。

利用我国农业自身优势,先将种业资源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而后利用粮食作物多样化、农产品多样化的优势,将农村基层庞大的农技推广群(农资店主和基层农技人员)体充分利用起来,充分运用农业科技,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和增加粮食产量,从而弥补生产成本上的劣势。

②藏粮于质

著名育种专家程相文表示,以前种粮主要讲究高产,现在光高产不行了,品质也要好,既要种好,又要好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为高品质农产品的存在,制造了相对广阔的市场空间。

如消费者平时在购买大米时,往往会选择某个品牌的大米,因为大家知道哪种大米不但好吃,还没有农药残留的痕迹。

③藏粮于机

有农业专家表示,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农业科技不仅要向科研前沿领域开展攻关,还要将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如今,按照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耕、种、管、收)计算,中国的小麦机械化普及程度高达97%、玉米90%、水稻也达到了85%。

佰秀农业认为,按照我国土地结构进行分类,将东三省、内蒙、新疆等土地面积较大的省份,实行规模种植模式,按照抢抓数字农业发展机遇,积极引进无人农业机械模式,面向全程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科技化及无人化继续探索,使智慧农业引领更强劲,丰收基础更牢固。

土地面积较为集中的中原地区,可采取中小规模集中种植和小农户种植相结合的模式,积极推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进程,充分发挥中小型农机的高效利用。

土地面积较为分散的山区,可大力发展高效能经济作物种植,可采取小微型农机和无人施药机,为山区农业保驾护航。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至于饲料需求方面,虽有反弹但不及预期,对当前新玉米上涨的作用不大!虽说春节前玉米价格基本断绝了大涨的可能性,但小编认为玉米的机会在年后的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虽很难再现高光,但至少会比现在的价格高出100-200元/吨! https://www.agri.cn/sc/scdt/202412/t20241225_8701599.htm
2.2024年10期粮情快讯虽然近期产区小麦价格有小幅上涨,但一是不少企业仍处停收状态,二是部分企业选择提高对到厂小麦的质量要求,因此基层小麦整体行情还是并不理想,多数仍有库存的贸易商都反映小麦走货明显倒挂,毕竟不少小麦已建库大半年的时间,成本价格居高不下,年后贸易商也多是挺价惜售,但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产小麦墒情良好,如根据https://www.fzgrain.com/index-article-details-doc-12828289.html
3.乌克兰危机升级视阈下中亚粮食安全危机——兼论中国—中亚粮食合作其二,中亚各国深度依赖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粮食出口。俄乌冲突爆发后,各国颁布粮食禁运政策,粮食供应链因战事阻断,化肥等基础农业资料的价格持续走高,全球粮食安全风险在传导到中亚地区时不断被放大,对当地粮食供给、物价水平、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诸多负面冲击。与中亚各国类似,中国也面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挑战。如何在实现https://cssn.cn/qygbx/202310/t20231013_5690400.shtml
4.2019年2月商品市场资讯(精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14日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新疆兵团粮棉产量呈现“双增长”,全年粮食产量238.46万吨,比上年增长1.9%;棉花产量204.65万吨,增长20.7%,创历史新高,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3.5%。 新疆兵团统计局局长王新农表示,新疆兵团棉花产量创新高得益于国家对新疆地区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加之新疆兵团推行团场综合https://price.mofcom.gov.cn/article/yjzx/hyzx/mrspsczxjx/201906/49639.html
5.日本爆发粮食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中国需要担心吗?回想粮食危机与次贷危机,在2008年重叠。在次贷危机引爆之前,西方资本想通过一场粮食战争将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于是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粮食市场,拼命的买粮、囤粮,散布消息,哄抬粮价。——通过消耗掉粮食库存,抬高农资价格,恶意炒作粮价三步走。 https://36kr.com/p/293452522049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