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至1月5日,小红书谷子展在静安大悦城举办,现场有总价超百万的谷子亮相,还有“痛房”“痛柜”等沉浸式体验。
“谷子”由商品的英文单词“goods”音译而来,是对二次元周边衍生品的统称,购买商品称为“吃谷”。据统计,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40%,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089亿元。
如今,商场中不仅有大量售卖谷子的谷子店,向大众展示谷子的线下谷子展也开始出现。记者在现场发现,展览不仅模仿了传统美术馆艺术展的形式,还打出了鲜明的标语:“我愿称之为艺术品”。谷子展能否成为新的商场流行?谷子真的能成为艺术品吗?
难得一见“海景谷”吸引观众
谷子展现场钟菡摄
谷子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19位小红书谷子藏家提供的珍稀藏品,其中就有不少“海景谷”。比如现场有一款游戏《光与夜之恋》的礼盒,需要玩家充值到一定金额才能获取,价值约在几万元。工作人员透露,位于展厅门口的《名侦探柯南》怪盗基德徽章里,有一枚价值在十几万元,现场陈设的三个“痛柜”也价格不菲。
猜一猜,哪个基德身价最高钟菡摄
谷子互动区钟菡摄
痛屋钟菡摄
展厅现场有不少专门为谷子设置的打卡互动区,比如观众可以带上自己最喜欢的谷子,放在阶梯式的相框里拍照,背景是一个缩小版的大悦城摩天轮模型。“95后”小叶和“00后”瓜瓜在附近上班,特意调休来观展,除了欣赏那些买不起的高价谷,来谷子互动区打卡是主要目的。两人都背了自己扎的“痛包”,还专门带上音游《世界计划》的徽章,这是两人共同喜欢的IP。
情绪价值是不少藏家写在展签里的吃谷心声。藏家“MidousuziKolta”为展览提供了一套日漫《飙速宅男》的谷子藏品,为了收集这些谷子,需要一个个找日本藏家进行交换,集中交换时,基本上每天刷帖子几十次,每隔二十分钟要看一次,确保没有遗漏的交换信息。“即使在社会价值评价中,收集谷子的行为往往被认为是幼稚的、消费主义的,但我依然坚持这份爱是持续且永恒的。”
“喜欢谷子,也是因为谷子能提供情绪价值,买多了,可能就有收藏癖。”妙妙认为,为了买而买,或许就没有那么快乐。“这两年进入谷子圈的人越来越多,但从长远来看,还是需要称得上台柱子的新的大IP出现,类似于《名侦探柯南》。如果没有大体量的IP,这个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谷子要不要美术馆式展陈
谷子展使用类似美术馆的展陈方式,白色的展墙将展厅区隔出观展动线,大部分谷子都用透明玻璃柜展示,现场明确划分为实物展示、场景还原、互动打卡等区域,这也是一些商业艺术展常用的策展思路。该展览在展签说明、色彩设计上也都有所创新,展签文字由藏家以第一人称口吻创作,含有大量“谷圈术语”,甚至有个性化表达的颜文字,记者粗看一圈,已经被频繁出现的“切煤”(指在日本二手交易网站“煤炉”上购买)等词困住。一些观展提示也借鉴了二次元语言,比如在“痛柜”等珍贵藏品前有“你推提醒,请勿嬉戏”“你推劝你别摸”等标语,出口处则写着“带着二次元的光,回到三次元继续闪闪发光吧”,令人会心一笑。
作为当前少有的线下谷子展,这种展陈模式在观众眼中褒贬不一。妙妙就觉得现场布展太普通,和二次元风格不搭。“展柜、展板设计给人一种扁平化、美术馆的感觉,有点距离感,我更希望多一些痛屋这样的场景还原和互动活动,而不是单纯展示谷子。”兔子是一名职业coser,当天她在现场扮演一位人气游戏角色,供观众合影打卡,但一上午来找她合影的人并不多。兔子经常参与漫展,她发现与漫展相比,在这样的展厅环境里,大家明显会比较拘束一些。“我觉得线下未来还是会以漫展为主,毕竟谷圈算是二次元中的一个小分支,单纯看谷美或者别人收集的谷子在线上就能看到,线下需求不强,而且漫展的互动氛围更好。”
瓜瓜是观展达人,除了艺术展外,她也会看文具展、插画展等,“和其他免费展览相比,这个谷子展算是很用心。看得出布展成本不低,现场展示的海景谷都是难得一见的,痛屋布置得也非常好。”她表示,和漫展相比,自己更喜欢逛谷子展,几万元的谷一般漫展上很难以看到,更多是自制的同人谷。“漫展是跟人互动、售卖东西,谷子展则是和谷子互动,可以静静欣赏谷子,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展览。”
“从杜尚的小便池开始,艺术就不再像以前一样了。到了博伊斯,更是提出了‘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变得更加自由了。”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顾佳认为,当下二次元文化尽管还没有那么主流,但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为它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当下社会。在当代艺术领域,也有许多艺术家热衷于研究这些流行文化,并把它们和自己的作品相结合。让谷子变成艺术品,也许只是等待一个被艺术家发现和赋予艺术创造理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