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想像出小鱼形象,能根据已有经验画出鱼的特征。
2、能运用自己学过的线条、图案大胆装饰小鱼,提高表现美的能力。
1、《圆舞曲》
2、步骤图、示范画
3、弹簧
一、教师跟着音乐示范画会跳舞的线,引起幼儿兴趣。
二、教师示范画线(播放圆舞曲)
教师:你们看,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那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教师边说边画)
三、幼儿徒手练习"画"会跳舞的线。
教师:你们也想要一条会跳舞的线吗请你把一个手指伸出来,我们一起在纸上快乐地跳舞吧!
我们先在这儿转一个圈,又在那儿转一个圈,在每块空地上都留下了痕迹。
四、请一名幼儿上来跟着音乐画一画,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要求。
1、教师:有谁愿意到上面来试一试
2、教师:你们觉得他画得怎么样(画得好及时表扬,不足之处教师及时提出)
3、小结:我们的线在纸上跳圆圈舞时,尽量把圈跳得大一些,每个空地上都去跳一跳。
五、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找小鱼藏在哪里。
2、教师:陈老师已经找到一条小鱼了,想不想看看它躲在哪儿
(教师示范找一条,添画出小鱼的等)
3、教师:刚才老师在这条曲线上添了点什么,就变成了小鱼了(眼睛、嘴巴、鳍等)
5、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试。(请一名幼儿上来添画眼睛、嘴巴、鳍等)
六、讨论:
(引导幼儿可以画上各种花纹、图案,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七、教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条连接小鱼的线像什么啊
对了,像弹簧,这些小鱼啊就叫弹簧鱼,一起说。
八、学画这些弹簧鱼。
1、我们要先画一条曲线,在画曲线的时候要把圈圈花大点,这样等会我们就可以把鱼画大点。
在小鱼的身上画上花纹,最后还要用蜡笔图上颜色,这样我们的弹簧鱼就更漂亮了。
八、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你们也想来试试看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画中藏的小鱼最多,而且打扮得最漂亮。
(鼓励先画好的幼儿进行添画)还可以画上一点小鱼吐出来的泡泡。
九、展示、欣赏、交流作品。
这些小鱼在一起做什么
(1)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凤阳人敲花鼓的欢快场面。
(2)尝试表现人物的简单动态。
(3)增强热爱家乡民俗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凤阳花鼓》入场,导入课题。
这是什么音乐人们什么时候会表演凤阳花鼓呢你在哪里见过
小结:爷爷奶奶锻炼身体的时候,有大型庆祝活动时会表演凤阳花鼓。逢年过节时,鼓楼广场和各个旅游景点都有花鼓表演。作为凤阳人心里是非常自豪的,所以会敲响花鼓。
二、探索与演示。
1、出示花鼓表演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2、请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打花鼓姿势,体验头、臂、腰、腿的摆放造型。
三、引导幼儿构思想要表达的内容。
1、交代绘画任务。
2、引导幼儿构思画面。
(2)请幼儿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机听讨论。
(3)请想的比较好的幼儿大胆表述。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安排好画面。
2、了解幼儿的表现意图,在幼儿感到困难时,及时予以帮助。
3、引导幼儿从不同方面,如发型、服装、姿态、表演背景等,大胆表现表演花鼓的欢快场景。
五、活动延伸。
1、举办“欢快的花鼓舞”绘画展。
2、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
1、认识几对同类色:大红和粉红、桔黄和淡黄、深绿和淡绿、深蓝和淡蓝。
2、初步尝试用渐变色印染。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认识大红和粉红、桔黄和淡黄、深绿和淡绿、深蓝和淡蓝,能正确叫出它们的名称。
2、颜色宝宝卡片8个;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个“颜色宝宝”胸饰;每组大红和粉红、桔黄和淡黄、深绿和淡绿、深蓝和淡蓝的颜料各一份;人手一支毛笔、一张纸巾。
活动过程
一、配同类色。
1、教师:今天许多颜色宝宝来到我们小(1)班,看,有哪些颜色宝宝,幼儿集体念。
2、教师手中拿一个“红宝宝”:“来了一个红宝宝,它说:我的好朋友跟我长得很像,看一看,这里谁和我长得最像,请你们来帮我找一找。”幼儿找到粉红色。“好朋友,手拉手,抱一抱。”教师演示两个宝宝的动作。
2、用同样的方法找到另三对同类色。
二、观察印染手帕的方法。
2、教师示范印染手帕的方法。
教师:这么漂亮的手帕是怎么装饰出来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将正方形的餐巾纸对折三次成三角形——将对折好的餐巾纸的各个部位分别蘸一下颜色——轻轻地打开。
三、幼儿集体回忆印染的步骤,讨论需要注意的地方。
2、印染后打开时要轻轻地、慢慢地。
四、幼儿染手帕,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印染。
2、给能力弱的幼儿适宜的帮助。
3、鼓励幼儿在打开时不怕困难,坚持做完一件事。
五、作品展示。
2、为喜欢的作品奖一个奖牌。
使孩子们学会简单勾画蚂蚁的形象。从而进一步发展幼儿观察、绘画能力,培养幼儿关心身边事、物,关心动物的情感。
1、认识蚂蚁的基本外形特征,并学会画出简单动态。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视频材料、操作教具、油画棒、示范用大白纸;
白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事先在黑板上画上一粒大蚕豆
(一)故事引入
一天,天气晴朗,小蚂蚁丁丁准备出去玩。刚出洞口,突然丁丁发现在洞口不远的地方有一粒香喷喷的豆豆。丁丁高兴地想:这粒豆豆肯定很好吃,要是能把它带回洞里大家一起吃,那该多好啊!丁丁使劲地左推推右挪挪,可是小蚂蚁丁丁的个头实在太小了,它怎么也搬不动这粒大豆豆。“这可怎么办?要是搬不回洞里,那真是可惜啦!”“有啦!”突然,丁丁开心地跳起来,他想出了个好办法,赶紧跑回洞里叫上几个好朋友,大家一起使劲,“一、二、三!”终于,好朋友们把大豆豆抬回了洞里,大家一起开心地美餐一顿。
(二)观看视频(两遍)
2、观看第二遍时把画面定格,观察小蚂蚁:小蚂蚁长什么样?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幼儿回答)
师幼共同小结: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三)示范画法
1、出示操作教具,演示动态
2、示范画法
(边操作边直接将教具贴在黑板上,并同时在大白纸上示范。)
(四)幼儿作画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2、鼓励幼儿添画喜欢的景物,使画面更加丰富。
(五)延伸活动:歌表演《蚂蚁搬豆》
1、要求幼儿能按儿歌的内容作画,培养记忆力和想象力,要求突出主题,注意色彩的深浅搭配。
2、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幼儿已学会画公鸡;挂历纸做公鸡帽一顶。
2、范画一张,幼儿用纸。油画棒若干。
教师头戴公鸡帽,学做公鸡抬头挺胸走路状,并念儿歌:
教师念儿歌两遍,请幼儿说出儿歌名称及内容。
请幼儿把儿歌中的情景及大公鸡喔喔啼的姿势画出来,并添画有关的内容。
出示范画,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学了儿歌以后作的画,强调画面要突出主题——公鸡;注意画好鸡冠与尾巴,要求幼儿画得与老师不同。
教师全面辅导,启发幼儿记忆儿歌内容,具体指点画面的安排。
教师评价一个幼儿作品。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公鸡画得突出,再请两位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内容讲给大家听。
幼儿幼儿边学公鸡走路状边学公鸡叫离开教室。
1、练习撕纸块、用胶棒(浆糊)粘贴的技术。
1、各色彩纸若干,白乳胶,小筐等。
2、小鸟图片若干,画有大树树干的图画纸。
1、创设情境,指导幼儿撕贴大树。
(1)激发幼儿产生帮助小鸟的愿望。
(2)教师向幼儿示范将绿色彩纸撕成纸块,撕好后放在小筐中当树叶,然后用白乳胶将树叶粘贴在树干上。
(3)教师将彩纸、小筐、白乳胶等材料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引导幼儿自由地选取材料进行撕树叶、粘贴大树的活动,提醒幼儿粘贴时注意避免互相碰撞。
(4)教师注意对个别幼儿的辅导,并提醒幼儿不要随地乱扔纸,知道爱护环境。
(1)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大树上美丽的树叶。
(2)出示小鸟图片,引导幼儿送“小鸟”回家,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在大树上。
1、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感受身边的艺术之美。
2、丰富幼儿的艺术生活,通过这次画展提高幼儿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幼儿园艺术氛围不断增强。
展览地点:总部、分部
活动准备:大型kt板15块,玻璃胶,各班绘画作品
1、绘画内容围绕《做个礼仪小公民》、或《我运动我快乐》展开,富有创意,可以由老师或家长指导,但不得有老师及家长的痕迹。
2、鼓励参展作品形式多样:蜡笔画、国画、水彩画、拼贴画(利用废旧材料拼贴均可,如:鸡蛋壳、瓜子壳、豆类、大米等),形式不限,大小不得小于a3/8k。
3、可以根据作品的题材选择不同的材质、颜色的纸张。如:拼贴画可以选择有颜色的画纸等,但纸张大小不得小于a3/8k。
1、请各班老师将参展作品于4月25日前交到小一班王联青或大二班尹佩处。
3、作品将在5月美育节期间在幼儿园大门口展示,欢迎各班老师、幼儿和家长参观。
每班邀请两位家长代表参与美育节优秀绘画作品的评选工作,届时将评出小、中、大班天才小画家若干名,并幼儿园颁发证书以做鼓励。
1、请各班老师提醒幼儿在参观的过程中要文明观看,不得随意乱涂乱撕,损坏作品。
设计意图:随着生活条什的不断改善,请朋友们一起庆祝生日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最引起孩子们注意的就是生日礼物。相互赠礼物对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事。小班幼儿正处于涂鸦期。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开始萌芽。一形多义是这个时期幼儿绘画的主要特征,圆圈是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涂鸦符号。这是幼儿手臂缺乏控制、注意发展较弱造成的。因此,这一时期小班美术活动重在创设情境帮助幼儿从无控制涂鸦向有控制涂鸦过渡。为心爱的朋友包装礼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朋友,在包礼物、送礼物的情景中,有意识地尝试表现封闭的图形。
1、愿意亲近朋友,有和朋友一起过生日的愿望。
2、有控制地表现封闭的图形。
一、小兔的生日礼物(本环节旨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初步引发幼儿愿意亲近朋友的愿望。)
1、欣赏礼物盒:引导幼儿说说礼物盒的形状、图案及包装的丝带。
师:猜一猜礼物盒里会有什么(先视觉后听觉)
2、打开礼物盒,走到幼儿面前和幼儿一起欣赏送小兔的生日礼物:巧克力、蛋糕、苹果……说说物品的名称、颜色等。
3、兔子姐姐收到这么多礼物开心极了,你们想不想送兔子姐姐礼物
二、讨论礼物的包装办法(本环节旨在在交流讨论中初步知道有控制地表现封闭的图形)
1、来看看我们给兔子姐姐准备了哪些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没有包装的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把礼物都包装好吧。
2、把礼物放进礼物盒里:在礼物的周围,用封闭的图形表现礼物盒。
师:把礼物放在盒子里,用图形给它包起来,要包好哦不然礼物就漏掉啦!要一个礼物包装完之后再去包装另一个。
三、帮小兔包装礼物(本环节旨在在操作过程中初步知道有控制地表现封闭的图形。)
1、礼物放平整了吗引导幼儿检查是否粘贴牢。
2、礼物盒要盖上,不要让它掉下来:检查添画的图形是不是封闭。
1、大家检查礼物包装好了没有,发现有破损及时修补。完成的幼儿自己把作品贴在大礼物盒上。
1、学习刮画的技巧,了解刮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画的方法;
3、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幼儿已初步认识深色和浅色;
2、多媒体幻灯片夜景图;
3、幼儿作画工具(画纸、油画棒、无尖铅笔);
5、歌曲《萤火虫》磁带。
1、欣赏歌曲,引出课题。
幼儿欣赏歌曲《萤火虫》,小朋友你们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谁吗?萤火虫什么时候进来?(是晚上)。当夜幕降临,到处是一片漆黑的时候,小动物迷路的时候,萤火虫打着它的小灯笼把小动物们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赏图片,放映幻灯片,“家乡的夜景”。
(1)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是哪里呀?(是晚上的天安门)天安六上有什么?(有彩灯和焰火)
(2)再依次欣赏几张代表性城市的夜景如:人民大会堂、北京西客站、立交桥、东方明珠等地方的夜景。
(5)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上是什么?(是楼房)到了晚上房子里是什么样子?(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天上有星星和月亮,还有路灯)
3、欣赏范例,示范讲解
小朋友,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无尖的铅笔呀!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画纸上用油画棒涂过了,这种画叫“刮画”。
4、认识刮画,熟悉作画步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画”,刮画与其他画的区别在于画画上之前,要先把画纸处理一下。
(1)首先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有许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们“家乡的夜景”这么美,下面就请小朋友拿我送你们的魔笔,画画咱们“家乡的夜景”,乘着魔笔出了吧!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2)想好了主题再刮画,错了的话用同样的颜色的油画棒盖上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