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河南遭遇大饥荒,为保护食物,小伙将其用铁笼子锁起来馍馍时代

1942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最艰难时期,河南成为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的主战场,在这一年,河南省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长年征战,河南一直是全国出兵出粮最多的省份之一。

多年的征粮征兵,河南的青壮年都离开了土地,农民家里没有存粮。从1942年春天开始,河南全省便滴雨未下,1941年冬小麦在5、6月份的歉收。夏天又是滴雨未下,夏播作物在持续的大旱中枯萎,产量只有战前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夏秋之交,遮天蔽日的蝗虫席卷河南全省。1942年河南粮食产量比战前平均水平下降了40%。导致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据统计,这场大饥荒造成了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在这样的环境下,食物成了最珍贵的东西,而白面馍馍更是诱人至极。

在这个年代,一个白面馍馍可以引发人们豁出性命的欲望。这张照片中,一个小伙将几个馍馍放在铁笼子中锁起来。那个时候,这几个简单的面食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希望的象征。这几个白面馍馍,在当时的河南,可能比黄金还要贵重。

在大饥荒中,原本衣食无忧的小地主都可能沦为乞丐。许多人将粮食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他们会将粮食紧紧地带在身边,或者用一些措施保护起来。那时,一个白面馍馍能让人豁出性命吃上一口。这就是为什么那名小伙会将几个馍馍放在铁笼子的中间,用铁丝绑住,防止被别人偷走或者抢夺。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饿殍遍野的灾民会用贪婪和羡慕的眼神盯着那几个馍馍,想方设法接近它们,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夺取它们。

饥荒使人性扭曲,让人们变得自私、冷漠。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压力下,人们不再是过去慷慨大方的自己。他们变得警惕,变得小心翼翼。一个面包、一个白面馍馍,可以让人们忘记曾经的善良,去争夺,甚至去伤害他人。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考验人性底线的时刻。

在这样的环境下,河南人民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路。有些人选择逃荒到其他省份,但路途艰险,不是被日军拦截和屠杀,就是被其他地方的官员和百姓拒之门外或者欺凌剥削。有些人选择留在家乡,但面对着空空如也的田野和粮仓,他们只能吃树皮、观音土、雁粪等无法消化或者有毒的东西来填饱肚子。有些人甚至走上了相食之路,换子而食等方法来维持生命。

这张照片是河南大饥荒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见证。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和悲壮,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勇敢和坚韧。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冷酷,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苦和不易。它让我们铭记了那个时代的教训和警示,也让我们铭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和力量。

THE END
1.1942~河南大饥荒7月,蝗灾、风灾,粮食收获仅一至二成,人多以树皮、草根、观音土、雁屎充饥。 灾民19万,外逃及死者难以数计。这次灾荒为60年间所罕见。” 河南《巩县县志》也有这样的记载:“民国三十一年,大旱,几近绝收,加之日军侵略酿成大灾,农民多以树皮、雁屎、观音土充饥。” https://www.meipian.cn/23wp4j9w
2.河南大饥荒史1942年河南省的严重粮食危机河南大饥荒史1942年河南省的严重粮食危机 为何会发生? 在1942年的中国,国民党政府为了抗击日军的侵略,实施了一系列的战时措施,如征兵、征粮等,这些措施导致了农民的生产力下降,同时由于战争造成了交通网络的破坏,使得粮食运输变得困难。加之当时天气异常干旱,农业生产遭受了重大损失,因此出现了严重的人口缺乏和经济衰退https://www.nptmprlv.cn/ming-xing/438123.html
3.日军离间计:发放救济粮农民揍国军1943年,河南省大部地区落入日军之手。侵略者为笼络人心,给经历过1942大饥荒的饥民发放救命的军粮。由此导致的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农民们用猎枪、大刀和铁耙把自己武装起来,将大约5万名曾经强征他们粮食的军队缴械,让措手不及的中国官兵在前后夹攻下迅速溃败。本文摘自2012年11月28日《青年参考》,作者黄昉苨,原题为https://weibo.com/p/1001603855548083797335
4.1942年河南大饥荒强征军粮5万多国民党军被饥民缴械活埋真相军队征走了农民的所有粮食,仓库里堆满了吃空额剩余的粮食,军官们便通过黑市倒卖这些粮食中饱私囊。教会和清廉的官员,却要花高价从黑市上买来粮食用于赈灾。当1942年秋收税粮征齐之后,政府才伪善地宣布免除河南1943年征税。 1943年3月22日,白修德的报道《等待收成》刊发在美国《时代》周刊。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110/21/5964710_247106166.shtml
5.1942年河南大饥荒是怎么爆发的根本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在中国这个充满苦难的大地上,有一处地方叫河南,那里的苦难似乎特别多,干旱,洪水,饥荒,战争……那些往事让这片土地变得沧桑而有故事。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1942年河南大饥荒,这场饥荒哪怕过去了70几年,但是如今提起,依然让听者感伤,闻者落泪。 我们只有通过经历过那场灾难的老人口中,去重新认识1942。家住郑州北郊https://ls.httpcn.com/info/html/2019113/KOMEAZCQILME.shtml
6.饥荒:一个词形容1942年的河南!现在正值饥荒,如果开仓放粮,预计足以救活 1.5 万人。但实际上,当地官员根本没存过一粒粮,而是将收来的粮食全部私卖牟利了。 灾区内,包括洛阳、郑州等城市的饭馆倒是依旧营业,但也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 主流报纸《大公报》曾派遣通讯员前往河南调查大饥荒的情况。该报于 1943 年 2 月刊登了一则详细描述河南大https://m.douban.com/note/637133640/
7.1943河南大饥荒电影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搜索“1943河南大饥荒电影”搜索结果页面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1943河南大饥荒电影”相关视频的搜索和在线观看服务。http://client.so.pps.tv/so/q_1943%E6%B2%B3%E5%8D%97%E5%A4%A7%E9%A5%A5%E8%8D%92%E7%94%B5%E5%BD%B1_ctg__t_2_page_9_p_1_qc_0_rd__site__m_1_bitrate_3
8.1942年河南大饥荒难民逃荒线路图新闻频道王妙云和崔永庆直到现在仍不知道,洛阳当时人肉市场的繁荣,与陇海线的中断不无关系。因为战争,洛阳成为陇海线暂时的始发站,人们在无法向东延伸的同时,只有在日军的炮火声中偷偷向西,这也就是那么多难民涌来洛阳的直接原因之一。 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同题材纪实读本“河南大饥荒”的作者宋致新的父亲李蕤,当时在洛阳印https://www.hnr.cn/finance/zt/1942/dangan5/201211/t20121129_248165_2.html
9.重温历史追忆苦难——1942河南大饥荒70周年纪念联合网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正式对日宣战。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蒋介石任中国战区(包括泰越)盟军最高统帅。3月中国远征军成立并赴缅甸与日军作战。国内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河南大饥荒,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 从抗战开始到1942年,河南的出兵出粮都是全国第一。这样的粮源兵源重地,在蒋介石看http://read.lhwww.cn/ReadingZone/PaperInfo/75BE9B2B-AE97-4065-BA90-70083F82D5AB?aid=58D51B95-4D19-475C-8A84-2E632515F28C